第32章
嗯?
她的便宜老爹打算组建一支骑兵队伍?
有意要组建一支骑兵部队并且打算从刘邦手里抢人的刘旋默默停下了原本准备离开的脚步,扭头对刘邦道:“我也留下来吧?”
对上刘邦的目光,刘旋脸不红心不跳地道,“爹我也想为你出一份力。”
第24章 如果让白龙马去招募的话。
见刘旋主动提议,刘邦十分爽快就答应下来了:“行,那旋儿你也留下来吧。”
他这么爽快答应下来的原因除了因为刘旋有这份心之外,也因为刘邦有心想要栽培这个女儿。
换做是以前的话,刘邦对于刘旋这个女儿的安排大概就是派人保护好她的安全,然后待他成功之后再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但是换做是现在的话,刘邦对刘旋可不是这么安排了。
刘邦为什么派人护送吕雉他们去栎阳,却偏偏留下刘旋?
那当然是因为刘邦觉得不管是奔着刘旋在剑术和射箭方面的天赋,还是奔着她遇到事情却能临危不乱和力挽狂澜的本事,让她前往栎阳而不是留在荥阳的话,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了。
至于说刘旋是他的女儿而不是他的儿子?或者说刘旋是一个姑娘家而不是一个小子?
在刘邦看来那完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不管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还是以一个大王的身份,刘邦都不忍心让刘旋的一身天赋和本事因为她是个姑娘家而被掩埋。
再说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汉营缺人缺到连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少年都即将被调来荥阳前线了,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有本事但因为她没**二两肉而弃用她?
对于刘邦的这个决定,卢绾他们没有什么意见,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全都不重男轻女,他们之所以没有什么意见,首先是因为这个决定是刘邦做出来的,其次是因为刘旋那基本上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诸如张良、灌婴等人他们即便没有看着刘旋长大,但是至少他们也是亲眼见识过她的本事了,所以见刘邦留她下来一块商量正事,他们也没说什么。
“我想你们也知道我今天请你们过来的原因了。”刘邦见人到齐了之后,他就开门见山地道,“项羽的骑兵有多厉害,不用我再说,你们也了解了,毕竟都亲身感受过,而我们荥阳地处平原,楚军一旦派骑兵出击的话,我们的步兵和车兵根本玩不赢他们。”
“而项羽必定会派骑兵出击的。”
因为换做是他的话他也会这么干。
在平原作战的话,骑兵简直就是一个大杀器,荥阳外要是出现数万骑兵的话……
刘邦光是想想这个画面都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不止刘邦如此,同样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的骑兵给打得晕头转向,怀疑人生的樊哙等人从刘邦的这番话中展开联想后也觉得自己的头皮有些发麻了。
“所以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属于我们的骑兵。”
刘邦平时总是嬉皮笑脸的,但是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严肃得让人不由地跟着认真起来,他话音一落,樊哙第一个赞成道:“大王,我举双脚赞成我们组建一支骑兵队伍,他娘的,他项羽不就是仗着他有骑兵才那么嚣张吗?等我们也有了,看他还能怎么嘚瑟!”
萧何第二个道:“项羽麾下之所以拥有那么多的骑兵,就是因为当日他俘虏了大秦的九原军,但是我想如今关中仍然有不少散落在各地的大秦骑兵,若是我们出告示招募的话,说不定能将这部分散落在外的大秦骑兵给收入麾下。”
“我赞成。”张良说,“虽说当日入关灭秦的人是大王,但是因为大王当日主动退兵到灞上,还与当地的父老豪杰约法三章,因此赢得了秦人的好感,如今大王有意想招募大秦的骑兵,想必会有不少人响应。”
如果换做是项羽的话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他当初可是坑杀了二十万的秦军降卒,而这些秦军降卒不可能全都是无亲无故的孤儿,他们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有自己的妻子孩子,而这些人因为自己儿子/兄弟/丈夫/父亲的死,肯定对项羽这个罪魁祸首恨之入骨。
反观刘邦就不一样了,他当初驻军灞上后的表现为他赢得了一帮秦人的心,所以张良压根不担心刘邦如果以他的名义招募散落在外的大秦骑兵的话,会颗粒无收。
张良当日散尽家财都要反秦,反的不是秦民,不是秦兵,而是秦始皇,而如今秦始皇已死,大秦也已经被终结了,所以张良对秦民和秦兵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偏见了。
卢绾不是不赞成组建一支骑兵队伍,但是……
“大王,骑兵我们可以招募,战马我们招募不了啊。”
现在荥阳里面有多少的战马呢?
顶破天是只有三百匹了,这还是把车兵的马拆下来一块算上的,而且他们总不可能把这三百匹的战马都拨给骑兵吧?
在一旁安静地当个合格听众的刘旋听到卢绾这句话,默默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谁说战马他们招募不了的?那得看谁去招募。
如果让刘邦,甚至让刘旋去招募战马的话,那么说不定真的招募不了,但是如果让白龙马去招募的话,那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吗?
要知道之前在彭城的时候白龙马就已经成功招募了两千三百三十三匹战马了,也就是当时时间不够而已,但凡给它足够的时间,说不定它都能把项羽的战马乌骓也一并招(忽)募(悠)回来。
毕竟白龙马可是马中杰克苏嘛。
刘邦并不知道刘旋心中所想,一听到卢绾这么说,他下意识地看了樊哙一眼,后者立马会意,开口就道:“大王,咱们派出去的人还没有查到项羽他们弄丢的那批战马到底跑哪儿去了。”
嗯?
虽然刘旋跟刘邦一家团聚已经有好些天了,但是她确实不知道刘邦已经盯上了项羽弄丢的那一批战马,也不知道刘邦已经让樊哙派人去追查那批战马的下落。
但凡刘旋要是知道的话……
嗯,她也当做不知道。
没办法,不止刘邦想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刘旋也想要呀,她很清楚,她要是直接把那两千多匹战马拿出来的话,保准会被刘邦给拿走了。
什么?
你说那两千多匹战马是她(让白龙马)弄回来的,刘邦不可能好意思据为己有?
别闹,他怎么可能不好意思?
史书可是记载了,类似的事情他也是干过的。
所以即便已经知道了项羽弄丢的那批战马在哪儿,刘旋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安静地当一个合格的听众。
刘旋不说,在场的人里面压根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到他们心心念念的那批战马就在她的手中,灌婴猜测:“是不是被楚军找回去了?”
“不可能。”回答的是刘邦,他说,“如果那批弄丢的战马被项羽的人找回去的话,探子早就想办法把消息传回来了。”
“那就奇怪了。”灌婴想不明白,他说,“虽然我们还不知道那批战马究竟有多少匹,但是项羽既然对它们那么上心,那么说明数量肯定不少了,既然如此,怎么会谁也找不到呢?”
如果只是弄丢了一两匹战马的话,那么说找不到就真的有可能找不到了,因为数量太少,但是如果弄丢的战马是一二十匹,一两百匹,甚至一两千匹的话,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如此浩浩荡荡,根本藏不住。
“真的是邪了门了。”樊哙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那批战马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我派出去的人不管怎么找,愣是连一根马毛都没有找到。”
“还是说那批战马都长了翅膀,会飞不成?”
“滚蛋。”见樊哙越猜越离谱,刘邦道,“继续派人追查就是了,另外灌婴你在军中踅摸擅长骑马的将士,萧何你出告示招募骑兵,招募标准适当放宽,不必拘泥于四十岁以下,身长七尺五寸以上的壮丁。”
《六韬》中记载了标准的选拔骑兵的条件和要求,除了年纪和身高之外,还要求必须身强力壮,擅长骑射,能够做到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1。
实不相瞒,用这一套标准选拔出来的骑兵刘邦也很想要,但是问题是现在想要照着这套标准招募骑兵的话,他很有可能招募不到几个。
灌婴和萧何拱手应了一声:“唯。”
“至于战马,我另想办法。”
一旁的刘旋见刘邦他们已经商讨得七七八八了,就连忙出声道:“爹,萧伯父和灌中谒除了招募骑兵和踅摸擅骑的将士之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不如让我给他们打下手吧?”
刘旋会主动开口,刘邦并不意外,因为她既然主动提议留下来了,那么就说明她对组建骑兵队伍一事是感兴趣的。
但是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刘旋确实是主动开口了,但是她并没有毛遂自荐要加入这支骑兵队伍,而是提议给萧何和灌婴两人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