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这就是星月宝镜的威力,但凡说谎,在星月宝镜下会毫无遁形,必然会给你雷霆惩罚。
快说真话,否则这宝镜内的雷电会劈死你的。哪吒吓唬他。
天奴哪儿经得起这吓唬,尤其是已经被劈中一次,那种感觉,比死了还难受,他不想再承受一道。
有有有,是是,他是受到指示天奴几乎是尖叫出声的。
众仙顿时又是一片哗然,几乎是一同的把目光投向凌霄宝殿上方的王母娘娘,五哥是王母身边的人,谁能够指示他呢?
哪吒再接再厉:天奴五哥是受到何人指示,是不是天庭中人?
天奴知道闯大祸了,闭上嘴巴打死都不想再开口,可他不想,星月宝镜可由不得他,紫光再次在镜面上聚拢。
一直没有什么态度的玉帝却在此刻动手,他抬手一挥灵光打在星月宝镜上,宝镜照在天奴身上的光束收回,宝镜也随之落下,摩昂忙将其收好。
第578章 十八穿[72]
◎宝莲灯之人龙传◎
凌霄宝殿一下寂静起来。
王母猛地一拍面前的桌子:众仙家这是什么意思?
众仙纷纷低头, 心里面可在暗想,玉帝此举是心虚吗?
哪吒却是不惧:王母可否给小仙解惑,天奴在星月宝镜下的话是绝无谎言, 五哥是受人指使,故意散播谣言,这可不是小事情, 如果不是三公主带来星月宝镜,岂不是要冤枉人,听说玉帝和王母都准备要严惩二郎神和三公主。
杨戬上前一步道:三太子说得不错。
此事非同小可,搅动三界不安, 请玉帝王母给众仙一个说法,否则杨戬顿了顿, 表情严肃,声音沉沉:要是日后谁都可以随随便便搞个谣言出来, 让神仙名誉受损,还疲于为自己澄清, 岂不是乱套了。
众仙纷纷点头。
二郎神君和三太子说的都有道理。
总不能一个谣言就要神仙付出代价,岂不是成本太低。
对,万一是故意中伤呢。
思央也在这时候面向凌霄宝殿上首坐着的天庭之主:谣言四起时玉帝王母将我父王宣上天庭, 兴师问罪,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此举是否不妥。
上座的玉帝王母现在都坐不住,别看玉帝表面平静, 可刚才动手将星月宝镜落下, 这种举动在众仙心中已然是种下后患, 无论他是以什么为目的, 总不过是在袒护王母, 他一个堂堂天庭之主,在大庭广众,众仙目睹之下,明目张胆的以私废公,实在有损他天庭之主的形象,也会让众仙心中产生不服念头。
想到这里,玉帝便看向王母,他可都是为了王母,刚才若让星月宝镜逼出天奴口中真言,岂不是让王母颜面扫地。
可即便是打断了星月宝镜的施法,也不能真的当众仙都傻子糊弄过去,何况还有个龙族,此事若不给龙族一个交代,还以为天庭是要对龙族不满,找借口动手呢,龙族可是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形成现在的四海龙族。
玉帝心中暗叹,清了清嗓子:谣言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此事源头是五哥,而五哥现在已经逃走,朕会下令派天兵追捕捉拿。
另外,王母你身为众仙表率,五哥是你手底下的人,你却没有查清虚实,就偏听偏信,造成今日局面,你有很大罪过。
王母一惊,猛地扭头看玉帝,可玉帝的表情十分冷肃,让她也不由得胆寒,在瑶姬没出事之前,王母掌管众女仙,可对于天庭其他事物是没有多少话语权,这才刚掌权,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她也知道不好,如今玉帝发难,她心中慌得不行,可转而就明白过来,玉帝这是给她台阶下呢。
玉帝话中意思是她被五哥言语蒙蔽,而并非她指使五哥,于是她一咬牙,起身对玉帝拜下。
臣妾知错,不该听信小人谗言,造成这场误会,臣妾定当以此为戒,日后谨慎行事。
玉帝满意地点点头,顺了顺胡须,看向下方:众仙觉得呢?
众仙:他们怎么觉得?
王母都认错了,难道他们还得不依不饶。
哪吒还真想这么做,张口就想还让星月宝镜逼问天奴,被李靖一把拉住,冲他摇摇头,他还不服气,最后是杨戬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下他。
玉帝此举的确是退让一步,若再咄咄逼人,非要逼问天奴,让他指认王母,肯定会闹得不可收场。
思央倒是不介意天庭如何难堪,但,点到为止,日后有的是机会。
杨戬和思央的想法一样,现在就算把王母拉下来又如何,天规还是不能更改,甚至会激怒玉帝,得不偿失。
玉帝言语警告王母,同时也下了处罚,把王母手中的权利暂时拿走,等她后面的表现再说。
并赏赐不少宝物安抚思央和杨戬。
思央没有要什么宝物,只说想玉帝能亲口为她澄清名誉,也是安四海龙族的心。
玉帝无奈,只能应允,当然赏赐还是有的,算是补偿西海。
西海龙王非常高兴地接下。
谣言一事,算是水落石出,西海三公主和二郎真君清清白白,反倒是五哥算是名传三界。
他一只狐狸精,公的,竟然敢散播这等谣言,这般胆大妄为就不说,是什么给他的勇气,原因又是为何啊。
暗地里是王母指使五哥,以谣言陷害二郎神的传言就悄悄的开始在三界散播。
玉帝亲手把星月宝镜打落下,就是不想王母被天奴指认,这可是千真万确。
杨戬在没成神之前是天庭要犯,玉帝王母可能是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心急之下就出此下策,啧啧啧,西海三公主完全是被牵连进去的。
保不准玉帝对四海也有意见,一箭双雕嘛。
别说,这传言传到后面,有理有据,逻辑贯通,已经被视为真相。
玉帝王母怎么不知道,他们一直都在注意三界动向,听到最后玉帝大怒,可也无处发火,谁让这是王母惹出来的,于是又再告诫王母,不可再妄动心思。
王母这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吃了大亏,杨戬那边她暂时是顾不上了,先把五哥那个祸害给除了,以解她心头之气。
·
五哥和狐妹消失了。
人怎么也找不到。
狐妹从那日思央来过杨宅第二日就离开了,杨婵怅然几日后便释然,没再去管狐妹去了哪里。
思央猜测五哥可能和狐妹躲藏起来,具体她也没找到,但不重要,五哥的好果子还在后面呢,她就不用再多出手。
这段时间三界倒是很和谐,至少杨戬觉得,天庭派下来监视他的人都被召回,他倒是自在不少。
西海这边敖荣要娶妻了,对就是娶的那位万圣公主,思央坐等着喝这杯喜酒。
喜酒还没喝到口,就听闻天庭从下界招了个弼马温。
思央于是就去了一趟玉泉山。
玉泉山金霞洞内玉鼎真人脸上盖着书本正呼呼大睡呢。
思央去拿过他脸上的书,看了两眼后,看看书面上写着□□玄功,心中了然,便将书阖上,又丢给眼睛迷迷糊糊睁开的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抱着书,这可是他的宝贝呢。
你怎么来了?玉鼎真人打着哈欠。
我来是想告诉你,你的徒弟上天了。思央悠悠道。
玉鼎真人还迷迷糊糊呢:我徒弟本来就在天上当神仙啊。
思央意味深长看他:我说的是你的二徒弟。
二徒弟!
玉鼎真人一下清醒了。
他当年受师尊指点,去花果山收徒,但师尊说不可透露身份来历,就幻化一副模样,把那从花果山奇石中蹦出来的石猴收做徒弟,费心教导,直到出师。
出师后玉鼎真人强忍不舍,把被他取名为孙悟空的石猴赶下山去,并告诫他日后师徒再也不相见,也不准他向任何人说他是他师父。
石猴被他亲手教养长大,从一只懵懵懂懂如同一张白纸的小猴子,教导得明白世间道理,还修为高深,法力高强,从某方面来说,感情上玉鼎真人要更倾向石猴,这才是一手带大的徒弟,杨戬是半途的,那时候他还身负家丑,两人交流并不多。
石猴一走,玉鼎真人心就空了,整日就躺在洞府里面睡大觉打发时间。
别人不知道他还有徒弟,思央可是一二清楚,她说二徒弟,玉鼎真人就反应过来。
悟空他上天庭了。
嗯。思央好心道:在天庭当官了呢。
当什么官?玉鼎真人一听还有点高兴呢。
弼马温。思央在面前的石桌上捡了颗灵果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