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吕家出了个吕雉这样的叛逆,已经足够吕公吕媪头痛,看看吕媭怕她会向吕雉学,也跑出去,所以她说不愿嫁人,他们思索后也就同意了。
  还让吕媭接触家中生意,两位哥哥都有心带她,虽嫂嫂们暗地里有微词,可公婆在上她们也不敢明面上表示什么。
  如此一来,直到等思央接他们来咸阳。
  其实在当年会稽时候,吕媭和樊哙就有过一面之缘,等吕家人到了咸阳,那时候思央琐事繁忙,就随意指派了樊哙去安顿人,这一安顿,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眼。
  樊哙以前在沛县是杀狗的,家中穷得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媳妇了,这些年都在军中,虽想娶媳妇可居无定所也就一直拖着没提上来。
  等于吕媭确定感情后,二话不说就风风火火地来找思央,要她点头赐婚。
  既然两情相悦,思央自是没有阻拦的道理。
  不但赐了婚,还封吕媭为衡阳郡主,衡阳郡与九江相连,两人封地在一起,也是她对二人的祝愿。
  于是,也就有了今日,九江王与衡阳郡主这场大婚。
  作者有话说:
  修好了。
  第409章 十六穿[56]
  ◎楚汉相争◎
  凰尊驾临, 众人叩拜。
  思央到不想时刻都摆着凰尊的威势,今日也就显得平易近人许多。
  她登位后,一共封了十多位王, 而吕家她并没有封王。
  吕公封了公,两位哥哥封了侯,只有名号, 并未有太多实权。
  吕媭也是在赐婚时候,才册封的衡阳郡主。
  这倒也并非思央不向着吕家,而是吕家到底家底薄弱,家族人丁稀少, 有能力者更不多,与其在这一代就享极致荣华, 倒不如安安分分的富贵平稳,何况有她在, 也不用让人欺负到吕家,也可借此稍稍低调发展吕家年轻一代, 这也是思央给他们规划的一条路。
  一个家族的盛起,靠的是家族子弟遍地花开的底蕴,而不是这刹那间掌握不住的繁华。
  今日九江王樊哙, 迎娶衡阳郡主吕媭, 婚后夫妇二人就会相携前去封地,吕家也是多有不舍。
  这场婚礼,双方的身份地位可以称得上门当户对, 又是凰尊登位后, 第一场明面上的联姻, 又是她亲自指婚, 证婚, 总而言之,意义远大,也就造就了这场婚礼格外的盛大。
  *
  九江王和衡阳郡主的盛大婚礼后,咸阳城再一次地沉静下来。
  天下似乎也就此安定,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运转。
  凰尊,彭城的消息到了。纪信将信件送上。
  韩信竟是逃到了会稽。思央翻看着信件摇摇头。
  他本想往咸阳来,可是范增和项羽沿路派不少追兵追杀,他根本无路可逃。纪信道。
  当□□迫项羽接受封王退走关中,思央本是有机会将韩信给要过来,可再三思索后,她还是没有开口要人,非但如此,她还把香姬送到了项军,让韩信与香姬团聚。
  而这一切所为的就是今日。
  项羽与韩信之间,沟壑太深,韩信痛恨项羽入骨,绝对不会为他所用,项羽也明白这一点,虽然依旧不愿相信韩信用兵之才,可在范增的劝说下,多少有些忌惮,就是要把韩信死死困在项军中。
  是陈平帮了他。
  纪信点头:陈平已有反叛项羽之心。
  思央闻言后不语,而是低头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把宝剑。
  前言就曾说过,天下有三把宝剑,分别为天子剑,宰相剑,以及元戎剑。
  天子剑在项羽手中。
  宰相剑倒是巧了,在整理秦王宫宝库的时候在其中发现,思央收下,决定日后再用。
  而最后的一把就是元戎剑,也正是她手中的这把。
  这是一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佩剑,也是张良临走前交给他的。
  想到张良走之前让她自己去找天下兵马大元帅这番话,思央倒是笑了。
  她倒是觉得,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自己完全可以胜任,不过她也有了赤霄剑,也不眼馋这把元戎剑。
  这把剑的用处,可不单单只是它的名号。
  思央要把它交到另外一个人手中。
  元戎克天子,天子克元戎。
  她很期待,两剑交锋。
  *
  时间匆匆,转瞬即过。
  有张良在蜀中,发展几乎是日新月异。
  蜀中山岭多,道路艰难,人口散乱,无教化者众多。
  张良来此后,开放集市买卖,修缮山道,教书育人,协助百姓开垦良田,种植农作物等一系列举措,让蜀中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当然也并非只是他一人之力,除了他带入蜀中的兵马之外,还有从外界得来的助力。
  蜀中离关中其实距离并不远,就是这么点的差距,却是天地之差,可也因此,让在咸阳的思央,更能与张良联系,共同商议关于蜀中的发展。
  而这些都是掩人耳目下的作为。
  至今那些王公诸侯都认为,她将张良册封为蜀中王,分明是和他关系闹僵所致。
  甚至连曾经砀军的一些亲近将领,也是这么想的。
  不少人都暗自为张良摇头叹息。
  蜀王,这是暗信。
  亲信下属呈上信件。
  正在看文书的张良闻言,立刻接过,展开一看后,唇角微微一翘,又再低头细看。
  良久之后,他凝眉沉思,似是自言自语般道:时机恰好。
  *
  刘邦觉得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当初在沛县认识了自己生命中的大贵人。
  贵人是谁就不用猜了,自然是现在的凰尊,他昔日的吕老弟。
  别人震惊吕雉是女子之身,刚得到消息的刘邦也惊愕,惊的他后来都不敢去面见思央,他觉得非常的不真实,这种不真实直到自己被册封东海王,封地就在会稽这一块后,慢慢的就烟消云散。
  费心劳力的去想他吕老弟是男是女做什么,还不如安安稳稳的做他的东海王。
  想想从沛县到咸阳这一路上,他简直就是躺赢的典范。
  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做成,最后还能被封王赐封地
  刘邦还有什么不满足,他太满足了。
  会稽这里离他老家沛县还近,衣锦还乡的感觉实在太好,尤其是家乡的美女也多。
  想到最近刚遇到的那个叫薄姬的娇媚美人,刘邦就心里一阵痒痒,只可惜戚姬最近脾气太差,管得太厉害,他一时倒是不敢把薄姬带进府中,这让他有些郁闷,但又想想自己这几年也收了好几个美人,他就有些心虚,决定暂时还是将薄姬留在外面。
  刘邦是个重感情的人,当然,重感情的他,一向贪生怕死,胆小怕事,若是感情与生死相比较,他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小命。
  于是在得知韩信来投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想把人赶走。
  项羽的追兵可是在后面,他身边这点老兵弱将怎么能是他的对手。
  可韩信太了解刘邦,在他还来得及反应时候,韩信就直接找到他的人。
  好歹也是曾经在项军,一起喝过酒,吹过牛,叫过老哥老弟,刘邦还真不能把人推出去,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把人接受,这也就等于得罪项羽。
  项羽,总有一日,我韩信要你付出代价。
  想到为了掩护他逃走,引开追兵的香姬,韩信痛恨项羽之心,深入骨髓。
  他本想直接去咸阳投凰尊,韩信的确是看不起吕雉,因为他不认为一个女子能执掌好天下,可他别无选择,他想利用吕雉来助他一臂之力,借此力斩杀项羽。
  不过如今也没关系。
  刘邦虽是烂泥扶不上墙,可这样最好,最好控制。
  *
  韩信想在刘邦这里站稳脚跟,困难重重。
  没有萧何在旁慧眼识英雄的相助,没有曾经的吕雉,一力促成他祭坛拜将。
  刘邦根本不重视韩信,反而还很委屈,觉得自己把人留下,对方却天天来烦他,让他去做什么练兵操练之事,真的是恩将仇报,但为了不让自己被烦死,他索性把一部分兵权交付给韩信。
  韩信大喜过望,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
  因为在他的军中多了个监军。
  雍齿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像是戏剧化。
  他本是跟在怀王身边,可怀王被凰尊彻底地打压下去后,他日子也不好过,差点小命不保,后来凰尊登位,怀王被封义帝,他则被留下。
  会稽由东海王刘邦接手,当得知这个消息后,雍齿嫉妒的心都要被挠烂了,可后来他又一想,为了自己的日后,他做出了痛哭流涕万分后悔的模样登门找刘邦求原谅。
  重感情的刘邦,再一次地原谅了曾经的好兄弟,还把人放在身边当成亲信。
  也并非刘邦蠢,而是他实在太无聊,萧何樊哙曹参夏侯婴等人,都封王在自己的封地,昔日的好兄弟都不在身边,他着实寂寞孤单,恰好雍齿上门,让他回忆起了曾经,这才念旧地把人留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