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病一场后,路阿姨比起追忆过去,她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当下。
不管人生还剩多少年,快乐一天赚一天。
想清楚这些,结在心中的郁气也自然消散了。
曲调随着节奏来到了高潮,戏中是思念和不舍。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戏外,老傅哭得稀里哗啦,还不忘举起手机,给傅览山打视频,顺手把儿子静音。
“儿呀,不知道说什么了,你自己听吧!”
“太感动了,儿子。”
“我决定以后改过自新,重新做爹,少给你惹事。”
傅总在大会上听着他爹老傅哭了整整五分钟。
一时分不清他俩谁更可怜。
另一边的李叙也不甘示弱,举着坐他旁边的李老师的袖子抹眼泪,一边哭,一边深情告白:“儿子,爸爸爱你!”
“爸,我也爱你。如果能别把鼻涕抹我身上的话,我会更爱你的。”
林晴岚流到一半的眼泪差点因为老傅和李叔的暴风式哭泣憋了回去。
梁姨轻叹了一口气,羡慕道:“有时候像他们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会少很多烦恼。”
路阿姨的戏唱到最后,她的眼中也滑落一滴眼泪,她努力地看着台下,试图让记忆中模糊的人变清晰。
这一场戏惊喜伴着感动,虽然有一股淡淡的悲伤。
……
于老师的《大香蕉》来的正是时候。
于老师自评:“物理学久了,人会变得抽象。”
所以我觉得这首歌非常符合自己的精神状态,于老师彻底放飞自我。
“大香蕉,一条大香蕉……”
《大香蕉》之后是保安大队代表王大鹏的《小苹果》。
气氛活跃之后,其余的选手陆续上场。
钟姨和李阿姨的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最后登场,为比赛画上完美的句号。
……
紧接着便进入打分环节。
评委老师们看一圈,实在难以抉择。
“我决定把自己淘汰了。”曲老师为难道。
他们打分的时候,后台悄悄摆好了特别定制的“捧花”。
第259章 实用主义花束,明星阿姨
这些花束是给校园歌手大赛获奖选手的奖品。
和用鲜花扎的花束不同,这些“花束”的原材料非常的实用,贯彻了老年大学发奖品的作风。
经过评委们的激烈讨论,20组参赛选手中一共评出了三个三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一等奖和两个特别奖。
“获得了三等奖的选手有于老师《大香蕉》、老傅李叔《敢问路在何方》、小丁《隐形的翅膀》。”
夏夏的话刚落,老傅和李叔已经站起来激动地拥抱了。
老傅更夸张,他从西装的内衬口袋里掏出一张写的满满当当的致词。
于老师正在借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整理自己的发型。
小丁没想到自己能获奖,吴大厨已经承诺了要是拿奖回去给她加个鸡腿。
夏夏老师长长的手卡终于念到头了,“让我们掌声欢迎林校长给获奖选手颁奖。”
第三名的花束远看是绿油油的。
作为颁奖嘉宾的林晴岚也是第一次见这些花。
她拿着夏夏给她的提词卡,略带犹豫地念出了第一束花的名字:“生财有道?”
林晴岚手里被塞了一捧“生菜”,准确来说是用雪梨纸包起来的生菜花,看起来就很健康。
这些生菜取自跟种植班一样的种子,早几个月种下,由两位老师精心培育,生长速度快了一截,也先一步被品尝。
脆嫩的生菜上还带着露水,包裹在同色系的淡绿色的雪梨纸中,生吃就很爽口。
老傅刚接到手,就耐不住好奇心,想撕一片尝尝。
“咋样?”李叔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傅的感受。
老傅沉吟片刻,十分正式地回答:“是胜利的味道。”
“请几位移步台侧合影留念,接下来我们欢迎获得第二名的选手们登台领奖,他们分别是钟姨和李阿姨《在希望的田野上》,石大爷《打靶归来》。”
李阿姨得奖,赵叔比她本人还高兴。
钟姨长舒一口气:“没白练这么久,当时临时换歌,我可紧张了。”
钟姨练了很久的《常回家看看》,决定跟钟姨组双人组合之后,钟姨又重新挑选了这首更适合她们的歌。
只不过练习的时间比较短,能得奖是意外之喜。
石大爷第一时间在名为“乐乐后援会”的家庭群里分享喜悦。
“这束花的名字叫‘不能莓有你’。”
红彤彤的草莓中间夹杂着几朵玫瑰花,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沉醉。
拿到花的叔叔阿姨们都很喜欢。
……
“接下来,揭晓大家期待已久的第一名,她就是刘姨的《九九艳阳天》。”
刘姨开场就用歌声中蓬勃生命力感染了大家,第一名实至名归。
全场的目光聚集在第一名对应的花上。
有了前两个蔬菜和水果的铺垫,大奖不难猜,也是吃的。
带着包装袋的面包围在一起成了特别的“面包花”。
羊角包当绿叶、吐司是最中心的支柱,切十字形刀口的圆形红豆包是花的主体,既有层次感,又非常的可爱。
刘姨拿到花,在台上先给林晴岚薅了一个,又下去分了分。
“最后是评委们选出来的特别奖,他们用特别的表演形式带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欢迎路阿姨和老顽童乐队的叔叔们!”
“这个特别奖有点儿硬核,林校长准备好两个手来接。”夏夏特意放下话筒,抱起了最重的“西瓜花束”。
“这束花的名字叫‘西望是你’。”
西瓜沉甸甸的,分量相当足。
这些花束全部是插花班同学们的作品,奖品发完,也意味着常青树老年大学第一届校园歌手大赛正式结束了。
以后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更多属于叔叔阿姨们的舞台!
……
林晴岚又投入了看简历的工作中,孟文文来找她。
“林姐,卓阿姨家里打电话,说她下午会来上课。”孟文文很意外。
这位卓阿姨是今年的新生,只在开学的第一星期短暂在学校待过,之后就请了长假。
卓阿姨本名卓珍,今年五十八岁,是国家一级演员,年轻的时候就是家喻户晓的女演员,拿奖无数,留下许多经典角色,国民度很高。
她三十年前主演的剧,到现在依旧每年暑假在电视台重播,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演员。
卓阿姨为人很低调,现在已经是半退休状态,很久没出现在荧幕上了。
在入学资料中看到她的名字时,林晴岚还以为是重名,没想到是同一个人。
孟文文很激动,“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找卓阿姨要个签名,我妈妈和奶奶都是她的粉丝,我从小看她的剧长大的。”
第260章 卓阿姨返校
校门口,换完班王大鹏脑子里还在想刚才看的电视剧。
他看的这部剧是近期爆火的年代剧,名字叫《我们的奋斗年华》。
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沿海普通农村家庭的奋斗史,聚焦改革开放的时代影响。
虽然情节多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但是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停不下来刷剧的手。
说起来这剧还是他妈妈安利给他的,家里他奶奶、妹妹几乎是全家都在追剧。
其中还有一条非常有意思辅线是女主的感情戏,他家里也随着剧情进展变成了两派。
以他奶奶为首的看好女主的发小,他妹妹则是站天降。
他们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家人在饭桌上都在讨论。
他们也有统一战线的时候,就是同样讨厌女主的继母。
按照目前的剧情来看,继母不是个好人,她小气市侩,区别对待女主和弟弟,拿家里买货的钱支援娘家,看的人牙痒痒。
但是她却是在女主受欺负的时候拿着菜刀跟歹人对峙,在女主想辍学时塞钱给她。
王大鹏觉得剧里的继母是有故事线,可惜剧更的很慢,一天只有一集,他每天都在等更新。
“唉,这一集又看完了,怎么刚好卡到这儿了?”
王大鹏刚看到继母追出去的画面,一抬头发现窗外站着个人,越看越眼熟。
“她怎么长得跟电视里的演员这么像?”王大鹏嘀咕道。
他看看屏幕,又看看真人,觉得自己可能是眼花了。
刚才还在骂的恶毒继母竟然就站在他面前。
“你好,能给我开个门吗?”窗外的卓阿姨指了指紧闭的大门。
她就是王大鹏在看的电视剧《我们的奋斗年华》中女主继母的扮演者。
昨天刚结束了新剧的宣传,从外地赶回来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