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秦风还想争辩:“青青,你干嘛要闹得这么难看?家人之间哪有隔夜仇?”
  “滚,谁跟你一家人。”许阿姨丈夫拎小鸡仔一起把秦风弄走。
  青青站在原地冷眼看着,“明天早上,民政局办离婚。”
  说完后面站的自家亲戚出言附和,把人往外面赶。
  秦家人咒骂着,不情不愿离开。
  直到关上门隔绝一切,风波才算结束。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青青长舒了一口气,扑进许阿姨怀里:“原来做决定很简单。”
  林晴岚呆呆看着,从他们的对话中不难听出来,青青和婆婆积怨已久。
  不讲理的婆婆,不作为的丈夫,把你当外人的家。
  青青的决定引来一片叫好。
  小姑娘也吃完了瓜子义愤填膺:“我明白了,处理婆媳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跟婆婆有关系。”
  林晴岚跟着点头,同时在思考《婆媳关系的正确处理》这门课的可行性。
  能来听这门课的人还有做个好婆婆的想法。
  但是像秦风妈妈这样不讲道理的,估计会骂他们的课是危言耸听。
  第72章 种植高手吴阿姨
  亲戚们都恭喜青青摆脱奇葩一家。
  等他们离开后,许阿姨拉着林晴岚介绍。
  “小林校长,让你看笑话了。我平时还是很优雅的。”
  “我女儿和我丈夫他们可以作证。”
  青青的状态比之前好很多,不像报名时候看到的那样憔悴。
  看来她早就心灰意冷,做好了打算。
  林晴岚笑着恭喜她即将迎来新的生活。
  ……
  回去的路上,许阿姨送她出门,语气有些沉重,“小林校长,我请你过来有些私心。”
  “虽然大多数人还是像我们这样情绪稳定的正常人,也有像赵凤霞那样不讲理的奇葩。”
  “我本来还想着下个学期等咱们的特色课开课,让她来上两节,现在看来没有必要。”
  “但是这种课程还是有必要的,我建议你找个厉害点的老师。”
  “我倒是有个人选,过两天带你见一见。”
  “对了,你明天在学校吗?”
  林晴岚摇摇头:“明天种植班开第一节 课,是户外课,我也一起去。”
  “第一节 就是户外课,真羡慕他们种植班的。”许阿姨说完赶紧找补:“我没有说在学校上课不好。”
  “许姨,明天要不要也给你放一天假?”
  “不用,我明天就一节课,上完这个周就没有了。”许阿姨说晚上有些感慨:“这个学期过了一多半了,还挺快的。”
  林晴岚看了看天,“马上要到冬天了。”
  ……
  林晴岚回学校之后安排后勤做道路防滑检测,排查教室里空调的制热情况,默默祈祷冬天可以平安度过。
  第二天一早,种植班的叔叔阿姨们坐上大巴车出发了。
  这趟户外课是另外收费的,费用包括了来回的车费、伙食费、还有在大棚里采摘的费用。
  从城市到乡村,蓝天逐渐变得开阔,叔叔阿姨们拍照的手就没停过。
  王大爷高兴地跟物理班的其他大爷炫耀:“又能看风景,又能学知识,这钱花的值,你们别羡慕我。”
  小赵的妻子小景是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姑娘,她热情地跟大家介绍。
  “这里是我的家乡,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全省最大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在那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蔬菜的栽培方法,以及大家最关心的病虫害治理。”
  “路上大家一定要跟紧队伍,注意安全。”
  叔叔阿姨们背着自己的小书包,齐声应答。
  大棚种植地占地很大,而且连成片。
  上年纪的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
  叔叔阿姨们也像小朋友一般,在田地撒欢。
  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看见啥都想去摸摸。
  种植班的有一窍不通的小白,也有种植经验丰富的。
  大棚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王叔好奇地指着开花的植物,用上他新学到的技能,拍照识物。
  还有对着蔬菜比剪刀手合照的阿姨们。
  更纯粹的只是想尝尝味道,“老师,这个番茄能吃吗?”
  “可以,棚子里的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家放心吃。”小赵主动摘了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送进嘴里,“棚子后面有水龙头,想洗的可以洗一下。”
  提供棚子的老乡一脸感激,这些菜今年的去处还没有定数。
  经过去年的事情,他们不敢随便给承包商。
  自己卖销路有限,送不进商场超市,只能在市场摆摊卖。
  去年赔的窟窿还没补上,大家头发都愁白了。
  小赵带来的好消息让大家燃起了希望。
  如果这次户外课成功举办,并且能收获好评,那么他们村就可以尝试开办采摘农家乐或者开发农业研学基地。
  大家争先恐后地想让自家的大棚作为户外课场地。
  最后推选出了种类最丰富,品相最好的一家。
  林晴岚给的租借费用很可观,他们也不会吝啬棚子里的蔬果。
  有人能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朴实的农民只会感到开心。
  小赵带头吃了之后,大家也不再拘束。
  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被红彤彤的番茄吸引。
  番茄这种蔬菜,喜欢的人爱的要紧,不喜欢的人怎么也提不起兴趣。
  还有一种人一吃番茄就会浑身不适。
  “哇,这个番茄吃起来真的有番茄味。”赵叔夸得很真挚。
  赵叔的老伴李阿姨笑话他词穷,尝了一口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这个番茄它确实好吃,跟超市买的不一样。”
  “哈哈哈,你还笑话我,你不也词穷了。”
  “这么好吃的番茄都堵不上你的嘴。”
  “走的时候能不能买两斤啊?”赵叔期盼的看向李阿姨。
  “买两斤,回去都不用炒菜,洗洗直接吃。”李阿姨也很喜欢番茄,当即拍板。
  两人往棚子后面走,赵叔突然蹦到李阿姨身后,尖叫出声:“唉,有虫子。”
  李阿姨一脸无奈,上下打量,“不要怕,我保护你,虫子在哪呢?”
  “在这儿。”王叔一个箭步冲上去,捏起一只还在蠕动的青虫,在他们面前晃了晃。
  “赶紧把它捏死。”赵叔夫妻俩异口同声道。
  这边吵吵嚷嚷的欢笑声,没影响另一边激烈的讨论。
  “小赵老师,你看我这菠菜,长得老大一颗,我都不想摘,叶子一看就老。”吴姨给种植班的老师展示手机里自己种的蔬菜水果。
  “还有这个桃种了好多年才结果,长出来的样子丑死了。”
  “还有这个番茄,肯定是给错种子了,长出来的番茄都带着黑色。”
  小赵老师和小景老师看着吴姨手机里好大一颗的菠菜长成一片,随便种出来的鹰嘴桃还有长得像黑珍珠一样的黑色番茄。
  “吴阿姨,这些都是你种的?”
  “都是我种的,别人给的种子,我就种土里浇浇水,施施肥。”吴阿姨不知道老师们在震惊什么,“有些长得奇奇怪怪的,我想问你们这些菜是不是病了?”
  小景组织了好久语言才问出一句:“吴阿姨,您之前是做什么的?”
  “宿管阿姨,这些种子还是农学院的学生给我的,孩子们人可好了。”吴阿姨有些摸不着头脑,如实回答。
  农学院的宿管阿姨竟然是先天种植圣体。
  原来种植班还有高手。
  第73章 老两口上课因为生菜吵架
  聊了几个问题后,两位老师的眼睛发亮。
  小景老师更是直接握住吴姨的手:“姨,你种的菜一点问题都没有,能不能带点来学校?”
  “好说好说,老师你们要10斤还是20斤?我看看我地里的菜够不够。”
  吴姨十分大气地回答,“自己家种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要多少都行,我又吃不完。”
  小赵正在欣赏吴姨手机里菜地的照片,闻言脚下一滑:“这些还不值钱?你地里种的菜是可以拿去申请论文课题的程度。”
  吴姨自己也挺震惊的,“封校那两年我跟学校申请了一小片地,学生们经过老师同意拿了种子给我。”
  “最开始我只种香菜,因为学生们说学校麻辣烫里面的香菜太贵了。”
  “咱自己种的,吃着放心,他们谁吃谁去地里摘。”
  “这两年种的多了,番茄、生菜这些也种,还有原来在老家种了几棵果树,我也移栽过来了。”
  “我现在退休,菜地留给学校了,家里种的也有,我没啥爱好,就爱捣鼓菜地。”
  吴姨非常认真地计算:“班里一共20个人,还有老师,还有校长,带过来最起码要一人分一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