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宿主,转盘更新了,抽一次试试嘛。”小德撒娇卖萌。
  “好,听你的。”林晴岚笑着应下。
  更新的转盘上格子的数量更多了。
  她跟系统吐槽过转盘上除了现金就是祝福,现在多了很多实用的东西。
  比如锦囊妙计,成百套的书画礼包,几百册的书……
  “宿主想抽什么?”
  “只要不是锦囊都可以,我害怕开出不好的东西。”
  上一次的锦囊内容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她之后遭到了无良记者的污蔑。
  幸好有监控帮她证明清白。
  “宿主,怕什么来什么,又是锦囊。”
  林晴岚差点两眼一黑,小德好奇地催促她:“宿主,快打开看看。”
  “小心学校周围。”林晴岚一字一句的读出纸上的内容。
  没头没尾的话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学校周围?
  她能想到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眼红常青树的口碑和流量。
  难道有人想分一杯羹,在他们旁边再开一所老年大学。
  “小心周围”这个范围可太大了。
  “小林校长,快过来集合!”
  孟文文老师的呼叫唤回了林晴岚跑远的思绪。
  海边要到了。
  第45章 海边烧烤
  到了海边,给叔叔阿姨交待了注意安全和集合时间就让他们自由活动了。
  今天的户外课没什么内容,就是纯粹放松亲近自然。
  叔叔阿姨们都去拍照了,林晴岚站在沙滩上吹风。
  “谢姨,你怎么不去拍照?”她看向一直安静站着,欲言又止的谢阿姨。
  “小林校长,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这么美的风景。”
  远处水天相接,蔚蓝的大海上风平浪静,偶尔有鸟高飞,和她想象中的一样美好。
  谢阿姨看着专注听她说话的林晴岚,心软得一塌糊涂。
  她当时逼杨荣威给她报名,除了不想被送进养老院,还想在死之前有机会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她庆幸自己选择了常青树大学,遇见了小林校长这么好的人。
  “小林校长,我想给你拍一张照。”
  林晴岚挽住谢阿姨的胳膊:“咱们一起拍。”
  照片中一老一少两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开心。
  临近中午叔叔阿姨们都回来了。
  海边有专门的烧烤露营场地出租,老板见他们过来把林晴岚订购的食材按顺序摆好,肉类还加了冰袋。
  准备好一切吴大厨闪亮登场。
  “我可是咱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好了要承包大家的午饭,出来玩也一样。”吴大厨拿出了他的秘制烧烤料。
  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就被几个叔叔阿姨按在椅子上。
  带头的钟姨笑得一脸灿烂,“吴师傅,出了学校也让我们照顾照顾你,你坐着等着开饭吧。”
  说着大手一挥,烹饪班的叔叔阿姨们有条不紊地开始准备。
  两个星期的学习初见成效,大家分工明确,烤肉的,洗菜的,端盘打下手的每个人都忙得很开心。
  就是有一点,完全不让老师们和吴大厨插手。
  林晴岚他们被按在椅子上,旁边还有专门监督他们的老傅和李叔。
  林晴岚和老师们只能眼睛不眨地看着。
  似乎是察觉到他们的不自在,老傅调侃:“你别把我们这些老人家想的太脆弱了。”
  “还有不能把吴师傅累着,不然明天的中午饭可就没了。”
  “吴师傅做饭好吃,尝过一回,我都想把他挖回家。”
  老傅堂而皇之地要挖学校的厨子,“吴师傅,林校长一个月给你开几万?我觉得咱俩可以谈谈。”
  李叔直接给他泼冷水:“回头其他同学在学校吃不上饭,知道是你挖的墙角,你就完蛋喽。”
  烧烤的流水线上,由钟姨带领的烹饪班做主力。
  炉子数量够多,十几个人同时烤,这边烤好,旁边就有人端着盘子放进去,然后给林晴岚他们。
  受宠若惊的老师们拿着烧烤投喂正在忙碌的叔叔阿姨们。
  吃着美味的烧烤,不要钱的赞美话一箩筐。
  “这烧烤烤得真好。”
  “是钟姐教的好,我们烹饪课学的可多了。”
  钟姨连忙摆手:“还是吴师傅给的烧烤料好。”
  “烧烤好不好吃还要看肉质,主要是林校长买的肉新鲜。”吴大厨跟击鼓传花一样把赞美传到了林晴岚这儿。
  “应该感谢这些牛羊肉长得好。”林晴岚挠挠头,接过话题。
  他们常青树大学师生的共同优点,绝对不让话题落在地上。
  聊着聊着话题又拐到学校上。
  “报名的时候我还在想自己是不是被骗了。”耿直的大叔爽朗大笑。
  “第一天在食堂吃午饭,我都不敢放开吃,害怕把学校吃破产。”
  “我当时觉得林校长年轻肯定不靠谱,现在看来完全是刻板印象,年轻只是林校长不值一提的优点。”
  吴大厨也参与进来:“这活干的是真舒心,一天只做一顿饭,还有叔叔阿姨提供情绪价值,特别是钟姨,每天来的特别准时。”
  “林校长当时找我的时候我也不相信。”国画老师回忆道:“课少、工资高、学生还好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被我捡到了。”
  大家有说有笑地讨论着,让林晴岚的心情也跟着几经变化。
  最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她,后来常青树大学用实力赢得了叔叔阿姨们的喜爱。
  这种态度的转变,也证明林晴岚的坚持和努力都是有用的。
  海边之行在欢声笑语中踏上了归途。
  ……
  这趟旅行过后,不用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好奇这个花样很多的老年大学。
  知道学校课程种类多、收费便宜、食堂饭还好吃。
  在公园下棋,跳广场舞的常青树大学的叔叔阿姨都会被围着追问,这个学校真的有这么好?到底怎么进这个学校?
  还有许多以前的同事听说她开了老年大学发微信来问他们的父母能不能进常青树大学。
  问的人多了,林晴岚再次回复了这个问题。
  “这学期已经开学了,不招新生了,下一批的招生计划是下个学期。”
  有些开学前知道常青树大学,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人开始后悔,为什么当时没去报名。
  也有人不死心到处打听。
  更多的是眼红常青树热度的人去开老年大学,想从中分一杯羹。
  接连有好几所老年大学宣布建校,准备招生。
  甚至有学校公开跟小班制的常青树打擂台,宣称要大批量招生,让每一位老人都有上学的机会。
  林晴岚对此并不在意,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
  她不是没想过扩大规模,但是开学校不是做慈善,盲目扩大规模会赔的更彻底。
  常青树现阶段支出远大于收入,虽然有一亿本金和系统时不时的补贴,但是要持续发展不能坐吃山空。
  光靠课时费肯定是不行的,要开始逐步发展变现能力。
  变现不是说一上来就要卖鸡蛋,卖保健品。要让叔叔阿姨们和学校建立充分的信任,在学校玩的开心,学的开心。
  想要把常青树长久的开下去,必须在课程和服务上就要下功夫。
  不管其他学校如何运营,他们首要的就是继续完善课程结构,让叔叔阿姨们开心上学,满意回家。
  第46章 非遗老师吃不饱饭
  半个月前在古镇认识的非遗体验馆老板景欣冉如约赶来常青树大学。
  “恩人小姐姐,我昨天晚上安排完体验馆的事情连夜赶过来的。”
  景欣冉今天的穿搭是新中式风格。
  青绿色的盘扣上衣,鹅黄色的裙摆上绣着竹叶,长发用两只素色的木簪盘在起来,露出修长的脖颈,看起来十分的干练,又透着清冷感。
  纤细葱白的手指捏着衣服上的熊猫玩偶胸针。
  高冷又可爱,跟上次穿着旗袍揍人一样具有反差感。
  她亲昵地挽上林晴岚的胳膊,漂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林校长要不要考虑请我吃饭?”
  “你想吃什么?”
  “你真的要请我吃饭?”景欣冉停住脚步,欣喜地望向她。
  “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好不容易才遇到的老师,和你一起吃饭是我的荣幸。”
  连系统都说林晴岚跟叔叔阿姨们相处久了哄人有一套,句句都说到对方心坎里。
  “我想吃学校食堂的饭。”景欣冉目光灼灼的看着林晴岚,眼睛里透着对食堂四菜一汤的渴望。
  景欣冉做过功课,常青树大学的伙食是真的不错。
  她是个炸厨房能手,拜师学了那么多精细费时的非遗手艺,能拿剪刀,刻刀甚至锤子,就是拿不起厨房的菜刀,一用菜刀必要见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