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他分了一半的拆迁款给侄子,借住他们家。
侄子的心思他不是不清楚,只是他现在已经没什么需要在乎的了。
喝完了最后一杯酒,廖叔拍拍墓碑,“爸今天逃课出来的,我该回去了。”
林晴岚走过来,什么也没问,朝墓碑鞠了一躬:“我来接廖叔回去。”
“小林校长,这是我儿子,一名优秀的中华人民解放军士兵。”廖叔提起儿子脸上写满了骄傲。
他把墓碑先收拾干净,起身挥了挥手:“儿子,爸回去上课了。”
从2米多高的墙上跳下来的廖叔此时走路有些摇摇晃晃的。
林晴岚上前扶住他,她没有提廖叔侄子的话,只是问:“廖叔,你想搬到学校住吗?”
廖叔疑惑地看向她。
“学校也是大家的家,所以你愿意搬回‘家’住吗?”林晴岚低声解释。
“小林校长,我住侄子家的事你都知道了?”
“嗯,我给他打了电话,他说话很欠打。”林晴岚点点头,说出了内心的想法,“他说了很多不尊重你的话,我想给他点教训。”
廖叔回头又看了一眼笼罩在漫天阳光下的墓园,深深叹了口气:“就照你说的做吧,如果不是顾及情面,我早动手教育他了。”
“走吧,小林校长,咱们回家。”
第35章 巨型重阳糕
廖叔暂时被安置在男教师宿舍楼。
他侄子因为侮辱退伍军人被派出所带走批评教育。
几个男老师自发地去帮廖叔收拾行李。
廖叔以后再也不用骑10km自行车来上课,他现在改成绕着学校骑10圈。
重阳节前夕,忙的不止有排练的老师和叔叔阿姨们,还有食堂的吴大厨
吴大厨说他们食堂也要在重阳节做贡献,吴大厨是苏南人,他们那里过重阳节的传统食物是做重阳糕。
于是提出要做一个够全校人吃的巨型重阳糕。
重阳糕其实就是用米粉做的糕点,制作上不难,就是他们这个巨型重阳糕的分量大,连模具都要单独定制。
幸好食堂的蒸箱够大。
做好的圆形模具运进学校的那一天还引来师生的围观。
接着就是买足够量的米粉、白糖、青红丝和桂花糖浆,以及用来做彩色的各种蔬果粉。
重阳节当天早上,前院的舞台早早的开始搭建。
后院的餐厅也在忙碌。
演出的时间是下午4点,时长是两个小时。
吴大厨的重阳糕要赶在表演结束前送到前院。
忙完午饭,吴大厨就带领着厨房的师傅们开始过筛米粉。
因为模具太大,米粉的用量也大。
厨师人手一个过滤的筛子,同时开工。
林晴岚今天是统筹协调的,前后院来回跑,具体的内容已经分配下去了,她要做的是确认进度和应对突发情况。
后院食堂这边吴大厨热情地给她展示定制的糕点模具。
“林校长,我这边没问题,你就等着吃重阳糕就行了。”吴大厨拍着胸脯打包票。
“现在开始到进蒸箱差不多得一个半小时,前院的表演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晴岚想起这个就不自觉地笑:“大家都太热情了,中午就赶过来了。”
“以前都是家长看孩子表演,现在成了孩子看家长表演,多新奇的事,我都想去看看。”吴大厨也在笑。
“等我忙完我也去前院看看热闹。”
前院正忙得热火朝天。
文艺汇演之前是美术作品展览和亲子茱萸香囊制作。
林晴岚看见许多熟面孔。
老傅背着手,上下打量西装革履的傅览山,一脸嫌弃:“穿得花里胡哨的,你去表演,还是我去表演?”
傅览山对老傅时不时冒出来的冷嘲热讽,包容度非常高,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我为了来看你演出,推了价值千万的合同。”
“你什么意思?我不值几千万?”老傅气得吹胡子瞪眼。
傅览山示意他往后面看。
老傅一回头一台摄像机对准它,正上方还有收音的话筒。
“爸,简单给你拍一条个人纪录片,放公司楼下滚动播放。”
傅览山把几百万的专业纪录片设备说的跟中午加一道菜一样简单。
他甚至还带了无人机,但是林晴岚也准备了无人机,为了避免飞行轨迹冲突就没有拿出来。
“对准这幅画,拍仔细点。”傅览山指着老傅的画,“一半都是我画的,我有署名权。”
“这画我要买回去挂在老宅会客厅。”
“闭嘴吧,张口闭口都是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兜里有钱。”
“爸,这不是你教的,说不出口的爱用钱来表达,你感受到了吗?”
梁姨的儿子儿媳请了假赶回家,来看梁姨表演。
梁姨这会儿正在给林晴岚介绍他们。
杜姨举着手机拍视频,“圆圆,高中任务紧,你今天来不了,奶奶全程给你录像。”
李叔在跟李老师两人在拌嘴。
“爸,你怎么不去演一个节目?”
“我学的东西不方便展示。别的老师都有单独的节目,你怎么不报一个?”
“我教的东西也不方便展示。”
钟姨全家出动,蔡云云给钟姨定制了应援灯牌,还买了荧光棒。
“妈,今天晚上我一定给你拍的美美的。”蔡云云用眉笔给钟姨补了补眉毛,把灯牌塞给她爸展示。
“我特意给你定制的,保证让你成为整个学校最靓的存在。”
“行了行了,眉毛不用画那么黑,我是上去弹琴的,不抬头都看不清脸。”钟姨笑着拍开蔡云云的手:“再画下去,我都有蜡笔小新同款眉毛了。”
老蔡把灯牌披在肩上,围着母女俩转了一圈,“怎么样,像不像合格的小粉丝?”
“今天晚上我去钓条鱼,庆祝你妈妈上台表演。”
人生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有人一直在担忧。
雨婷在舞蹈教室一遍又一遍的跳自己的独舞,她知道今天的主角是叔叔阿姨们,但是她也要跳出水平,不能丢了常青树老师们的脸。
宋曼阿姨在门口看着,鼓励她:“雨婷,你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
“宋阿姨,我已经有差不多4年没有上过舞台了。”雨婷不安地扯着衣角。
“你说过你4岁就开始上舞台,大大小小的舞台你经历过许多,你不缺经验,也不缺努力,缺的是信心和运气。”宋曼安抚着心思敏感的后辈,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彩云之南》这支舞我看你跳了很多遍,完全没有问题。”
“放轻松,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相信我,你跳起舞来真的很美。”
雨婷怯生生地抬头,对上宋曼阿姨坚定的目光,仿佛看到了那个教她舞蹈启蒙的老师。
那时候也是一双温暖的手,一直坚定的告诉她:“你是天生的舞者,属于舞台,放心大胆去发光。”
在焦躁的等待中,常青树大学第一届重阳联欢会正式开始。
第36章 抽出一天陪父母过节
茱萸香囊的制作摊位前,许阿姨也就是微信名“月亮之上”的那位,正在跟自己女儿蛐蛐亲家母。
打扮精致的许阿姨摆弄着刚烫的羊毛卷头发,十分嫌弃地吐槽:“你那个婆婆我都不想说,用我们老师教的词叫没苦硬吃。”
“水果要吃烂的,菜要吃剩的,空调是不开的,她人多少有点儿问题。”
“我当初就不同意你嫁进他们家,她斤斤计较小气吧啦的,你在她手上能讨到什么好?”
“你跟秦风你俩有钱了就搬出去住,也不是说让你不管他们,该给钱的,该照顾的,你也没少他们。”
“妈,秦风说他爸妈就他一个孩子,必须住一起。”
许阿姨看着女儿一副受气包样就来气。
“她一见我就要打小报告,嫌你花的多挣得少。”
“她都不想想钱是你一个人花的吗?他们一家张着嘴不吃饭,喝西北风?”
“这种人你问她要钱她就老实了,昨天她约的我,最后连咖啡钱都不愿意掏。”
许阿姨越说越来气。
她女儿把做好的香囊塞进她手里,“妈,你别生气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知道妈妈你对我最好了。”
“哎呦,这么大的人了还撒娇,我跟你说对待不讲理的人就要强硬,她再阴阳怪气你我去揍她,我在学校的拳击不是白学的。”
她女儿扑进许阿姨怀里,“今天是来陪你过节的,你一会跳舞我站前面给你拍。”
“拍好看点,我发朋友圈要用。”许阿姨不放心地叮嘱。
……
演出即将开始,林晴岚第一次站在领导的位置说开场白,骄傲地念出:“大家好,我是常青树老年大学的校长林晴岚。”
系统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