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林晴岚看着在这个城市商业街无处不在的傅氏集团,不禁咂舌。
  “傅先生,我们学校资金运转没有问题,开学时间基本定下了,差不多再过一周就能正式上课,在那之前你要跟你父亲商量好。”
  “我们是按照课程收费的,文化类一学期大概收费在150左右,艺术和特色类的会贵一点200左右,你可以结合老人的爱好适量地报。”
  傅览山沉默着没开口。
  整个办公室陷入死寂,商业帝国的总裁气势着实逼人。
  “傅先生,你是觉得我们的收费有问题?”林晴岚都被整不自信了。
  定价是她跟系统反复商量的结果,虽然说本金还是充足的,她不能坐吃山空。
  课程定价确实低,但是吸引力够强。
  新学校起步的第一个阶段是打出去名声。
  毕竟老年大学的盈利大头靠的不是学费,是后期在旅游、演出、课外活动上的变现能力。
  傅览山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死心继续追问,“一天四节课太少了,我给你加钱,能不能给他多排两节课,正好中午学校提供餐食,让他中午别回了,吃完饭继续上课。”
  “傅先生,不是钱的问题。”林晴岚严肃道:“一天四节课,每节课90分钟,也是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精力。”
  “而且四节课不是所有都上,是结合老人的兴趣爱好上自己喜欢的课,其余时间可以自主安排。”
  “我们办学校的初衷是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不是给老人增添压力,你要尊重老人的意愿。”
  算盘落空的傅览山自知理亏,语气缓和了些:“爸,你自己说你愿意来上课吗?”
  知道自己儿子臭脾气的老傅冷哼一声,顺着台阶下:“你天天日子过得潇洒,我不能比你差,这大学我非上出个名堂,让你刮目相看。”
  这话也就是愿意的意思了。
  林晴岚失笑地看着别扭的父子俩。
  把两人送到学校门口,傅览山还在喋喋不休:“爸,你好好学习,咱们家供出来个大学生不容易。”
  “你以后上学可不能迟到,我可不想被老师喊到学校来,我丢不起这人。”
  老傅举起拐杖,丝毫不手软,“你个兔崽子,都敢取笑你爹了。”
  “赶紧跟林校长再见。”
  傅览山再次问林晴岚:“校长,真的不用先交钱预留一个名额吗?交多少都行,5千还是1万我们都接受。”
  林晴岚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急着花钱的,摆摆手:“不用,你们回家把老人的基本情况填一下表格,有什么注意事项提前说,学费等下周开学报到一块儿交。”
  送走傅家父子,林晴岚继续看之前发出去的招聘全职文化艺术类老师的邮件回复。
  出乎意料的是投简历的人非常多,林晴岚谨慎地进行了初筛,每个岗位都留了大概五位老师进行最后的面试。
  ……
  面试当天,林晴岚除了邀请了十五位专业对口业内出名的专家学者,还请了自己研究生时候跟过的教授。
  小老头不上课的时候乐呵呵的,一到正经工作,板着脸可吓人。
  林晴岚上学的时候就怕他,早早地去接了老师。
  每个科目分好了面试教室,看着等在教室外面也在不断练习的面试者,林晴岚突然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能进入最终面试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结合老年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评委老师的打分,最终敲定了文化课老师和声乐,钢琴,古筝,口琴和国画老师。
  孔武明专一教健身类广场舞。
  舞蹈方向邀请了本市最著名的舞蹈机构的任教老师。
  确定好最终名单,林晴岚送走今天参与面试的专家评委。
  带着自己教授在学校里闲转。
  教授叹了口气:“于情于理,你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只是之前在的学校被心术不正的人搞得乌烟瘴气,自己出来干也好。”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可以考虑自己教一门课。”
  “如果你今后不再站上讲台真的非常可惜,上学的时候你参加的讲课比赛每次都拿一等奖,我还经常在课上拿你举例子,讲给你的学弟学妹听。”
  林晴岚突然接受了一大波长辈的肯定和鼓励,在原来的学校被人剽窃成果,被欺压的委屈和辞职时的失望一齐涌上心头。
  她平时是个挺乐观的人,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她只是不甘心。
  教授察觉到林晴岚的情绪变化,语重心长,“有句话叫你改变不了环境,就必须适应环境。”
  “对,也不完全对。当你有能力去改变环境的时候,反倒会让自己更适应。”
  “你现在在往上走,以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的。”
  “老师,我明白了。”林晴岚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师也在无情的岁月里衰老,越发坚定,一定要办好常青树大学,给老年人撑一把伞。
  教授临走时乐呵呵地开玩笑:“过两三年,我就该退休了,到时候也来你这儿上学,当你的学生。”
  第10章 开学前激动的家崽们
  林晴岚给最终留下来的老师开了动员会,安排工作,制定好课程表。
  接下来是更大规模的招生。
  他们目前确定入学的学生有梁姨、老傅和李叔。
  李叔也就是李老板的父亲。
  也有不少在他们筹备学校期间听到消息来询问情况的,评估了报名老人的身体状况,把符合入学年龄,也就是在50周岁到80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的老人姓名和家崽的联系方式登记入册。
  新入职的行政老师孟文文刚毕业朝气蓬勃,兴奋地过来跟他汇报:“林姐,咱们现在招了大概有70多个人,第一期招生计划肯定能圆满完成。”
  鉴于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常青树大学实行小班制管理,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20人,人满再开一个班。
  小班制能让授课老师兼顾到每一位老人,进行个性化管理。
  同时也有另一个挑战,就是现在的课程数量和老师的人数都只能支撑小规模的教学活动,想扩大影响力,必须配备更多的老师。
  但是对目前的常青树大学来说,要先把开设的课上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有了教学效果才能让送老人来的孩子们放心。
  之后几天的宣传招生也都顺利进行,虽然没达到一期目标100人,但98人已经让林晴岚很满意了,正要宣布结束招生工作,准备开学的时候,一位老人敲开了林晴岚的门。
  老人说自己叫杜秀月,想要给自己报名入学。
  杜姨介绍自己73岁了,退休前是一位外科医生。
  “我孙女说我天天在家给她炖豆角子,闹着要给我报名让我也去上学,就没时间给炖豆角子了。”杜姨提起自己的小孙女的趣事笑得很开心。
  “我们家圆圆也是心疼我,她现在上高中,中午不回家,不放心我自己在家。”
  “听说咱们学校中午管饭说让我也来上学。”
  “她爸妈也是医生,他们工作忙,圆圆是我带大的。”
  “她现在长大了,我现在也有时间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林晴岚听着杜姨的话心里酸酸的。
  世上最幸运的是,爱的人在身边。
  “杜姨,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林晴岚很感兴趣。
  “说起来有点儿不太好意思。”杜姨捂着脸害羞道:“我喜欢打游戏。”
  “圆圆说手机玩多了对眼睛不好,老是管着我不让玩。”
  “我拿了一辈子手术刀,手稳着呢,打游戏一点儿也不抖。”
  “我年轻时候的愿望就是上军校,能摸上真枪。后来误打误撞学了医,也就暂时搁置了,没想到在游戏里玩儿过瘾了。”
  巨大的反差让林晴岚惊呆了。
  果然,人老心不老。
  老人的生活也可以是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可以是多元化的。
  林晴岚握着杜姨的手如获至宝,系统的任务清单里有电竞特色课程,小德果然很有远见。
  “宿主,想夸我就大声说出来。”
  “我们小德是全世界最棒的系统,没有之一。”林晴岚丝毫不吝啬表扬。
  直白的赞美,反倒让求夸奖的小德害羞了。
  林晴岚继续介绍,“杜姨,我们学校正在开办特色类课程,电竞课很快就会提上日程,找老师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我们家圆圆说的果然很对,咱们常青树大学就是老年人的完美大学。”杜姨翻看着课程介绍眉开眼笑,一口气报了手机操作、钢琴等五门课程。
  林晴岚登记完杜姨的信息交待了她明天报到要带的证件和费用,把人送到门口。
  ……
  明天就正式开学了,忙碌一天的林晴岚怎么也睡不着觉。
  “小德,你说明天开学会顺利吗?”
  “宿主肯定会的,每个环节你都亲自把关了,绝对不会出差错的。”系统百分百支持自己的宿主:“你要相信自己,明天咱们常青树大学就正式开始第一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