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和曾经偌大的四方粮仓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几处边疆驻扎之地也急需粮草应援。
皇上急的焦头烂额。
最近额头上的白发都多了几缕。
等到沈毅离开之后,德福公公上前,一边给皇上揉着额头,一边小声说道,“皇上派李韦前去民间查验民生,李韦回来了,皇上现在要不要召见?”
皇帝点点头。
德福公公给不远处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刻跑去找李韦。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
李韦匆匆忙忙的跑来,“皇上。”
皇帝抬起小臂。
德福公公推到身后。
皇上问具体情况。
李韦跪在地上说道,“最近几天,京城每天都会涌现出大批的流民,除了一些投奔亲戚的之外,十之八九都是逃荒来的,他们都说……”
说到半截,李韦没有敢着往下说,而是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有话就直说。”
李韦这才说道,“他们说就算是饿死也要饿死在京城,饿死在皇上面前,让皇上看看他的百姓们……过得多么水深火热……”
越往后的声音越小。
可还是清晰的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冷笑了一声,“算盘倒是打的好,德福!”
“皇上。”
“宣刑部,兵部,礼部尚书进宫。”
“喳。”
从下午一直到傍晚,皇帝和三位尚书大人翻来覆去讨论出的结果,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地方粮仓调动粮草往京城粮仓进。
这件事情交给三部。
三位尚书大人离开不久,李韦匆忙赶到,“皇上,端王求见。”
皇帝召见了端王。
端王多余的废话也没说,只是跟皇帝说,“父皇,儿臣这里还囤有一批粮食,虽然很多都是陈粮,不过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儿臣愿把这批粮食上交国库。”
皇帝怕是端王家中的存粮和其他文武百官家中差不多,那点粮食,说实话的确看不上眼的,“你那边有多少?”
端王微微的算了算,“启禀父皇,大概可以堆满一个粮仓有余。”
皇帝整个人愣住。
端王低着头,头也不敢抬,继续说道,“只是粮食的成色不太好,这些粮食是我这么多年做粮食生意被退回来的次粮,因为卖不上价格去,所以就一直堆在了仓库里,久而久之,越堆越多,没想到这会儿被派上了用场,也算是它们的造化。”
皇帝喉咙滚了滚,“老大,用晚膳了没有?”
端王摇了摇头,“还没有。”
皇帝下了龙椅,主动的走到了端王面前,朝着端王伸出手,“跟父皇一起先去用晚膳。”
端王不可思议地抬眸。
二三十年了。
他从来没有和皇上一起用过膳,这是第一次,还是父皇亲口要求的。
端王小心翼翼的抬起手。
被皇帝一把握在手心里,“走,和父皇一起去用晚膳。”
第985章 端王受伤
第二天天还没亮。
京城的某一处粮仓就开了仓,往日开仓是往外运粮,今日开仓是往里收粮。
端王的人一辆车一辆车的往里拉,直到堆满了一整个粮仓。
日上三竿。
德福公公监督着所有的粮食到了位,这才匆匆忙忙的跑去和皇上禀报。
“皇上,端王送的粮食,不像是往年留下来的不好的存粮。”
“嗯?”
德福公公心眼大,从袖子里掏出来了一方手帕,把手帕展开,手帕里面包了一把粮食,是黄豆。
德福公公把手帕推到了皇帝的面前,“皇上你看,这是老奴随便从粮仓里抓的一把粮食,皇上可以瞧瞧这大豆颗颗饱满圆润,哪里像是卖不出去的粮食呀?”
皇上盯着那泛着柔光的大豆,“你的意思是,老大在骗朕,这些粮食,其实都是好的粮食?”
德福公公点了一下头,“依老奴之见,最起码不可能是卖不出去的次粮,这些粮食甚至比驸马爷从文武百官府里收来的粮食还要好。”
话音还没有落下,李韦跑进来,“皇上,不好了,出大事了。”
德福公公立刻训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冲撞了圣驾要你小命!”
李韦已经跪趴在了地上,“皇帝息怒,奴才不是有意的。”
“说吧,又出什么事了?”
“是……端王。”
“老大怎么了?”皇帝的情绪明显的出现了起伏。
“京城附近的所有商户,纷纷聚集在端王府门口,他们说,之前和端王定的粮食至今迟迟未到,怀疑是端王想要借此发一笔国难财,所以他们在端王府威逼端王交出粮食,端王出来赔违约金,谁知道他们根本不要银子,他们说现在粮食就算涨十倍都有人抢着买,所以双倍的违约金根本看不上眼,可是端王拿不出粮食,他们就合起伙来把端王给打了。”
“岂有此理!”皇帝一巴掌拍在龙椅上,“老大现在怎么样了?”
“……”
“朕让你直说!”
“端王伤得挺重的,额头被打破了,身上都是伤,他们一边打人,一边还说……还说打了也白打,反正在皇上的眼里,端王爷就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卑贱商户,皇帝……也不会给端王做主……”
皇帝倒吸了一口冷气,直挺挺的坐在龙椅上,只觉得气冲丹田,一股在体内无处可发泄的怒气不停的窜着跑着,“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气急败坏,却还是冷静的吩咐李韦,“李韦,你现在立刻去太医院,找几位医术高明的太医去端王府给老大治伤。”
李韦应声。
等皇帝没有其他吩咐之后,这才匆忙跑去了太医院。
刚刚带了三名太医往端王府去。
出了宫门。
李韦就被拦住了。
李韦看了一眼来人的车马,立刻先嘱咐三位太医去王府,然后掀开了车帘上了车,“王爷。”
贤王冷冰冰的目光像是蛇细子一样盯着李韦,“端王的事情,是你去和父皇说的?”
李韦浑身哆嗦一下,二话不说就跪下来,“奴才原本不想说,只是皇帝派了不止奴才一个人,这件事情迟早会通过其他人的嘴传到皇帝的耳中,到时候皇上肯定会觉得奴才有意欺瞒,皇上一定会不相信奴才,以后奴才想要帮王爷办事,就难上加难了。”
贤王也知道,李韦说的在理。
可心里就是压不下这口气。
早知道会在粮食的事情上出这么一个岔子,早在半年之前,他就算散尽所有的家产,也要全部购买了粮食存起来,好过这时候让那个卑贱的商人在父皇面前现了眼。
李韦看贤王不说话,试探着说道,“王爷,奴才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贤王说,“有话就说。”
李韦道,“王爷,既然端王已经受伤了,皇上那边知道端王伤的不轻,何不借此机会让端王好好的卧病修养一年半载的……到时候端王伤好了,粮食危机已经过去,四海升平,普天同乐,谁还能想到一年前,端王散尽家中余粮助大周朝度过粮食危机这件事情?”
贤王目露赏识,“你说的没错,这件事情,就由你去办。”
李韦脸上露出一些为难,“可是太医那边,奴才怕是无法插手啊。”
贤王冷冷一笑。
勾了勾手指。
李韦凑过去。
贤王在李韦耳边小声说了两个人名,“这两人,都是本王的人,到时候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本王说,北边姑苏城外的杜鹃花已经开了两茬了。”
姑苏城在南边,姑苏城里也没有杜鹃花,大周朝的杜鹃花也只能开一茬。
李韦不得不承认这个暗号的精妙之处,“是,奴才记住了,不过这两位太医奴才只叫了一位,另外一位还是不要回去叫了,事出反常,容易被人拿捏住把柄。”
贤王淡淡地应了一声。
李韦下了马车。
贤王一个人坐在马车里,颜色黑沉,一张脸拉的长长的。
愤怒。
愤怒的同时又有些庆幸。
庆幸老大是个瘸子,庆幸残疾之人没有办法登上储君位。
——
侯府
据赵云天说,外面很多达官贵人家里,有意接济了一些流民。
秦九月无奈。
都这时候了,还想着让这些流民来帮助自己立人设?
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四,那么多的流民能接济过来吗?
赵云天还贼兮兮的问道,“咱们要不要也接济一些?万一江谨言上朝的时候,人家这个说接济了流民,那个说接济了流民,只有咱们家没,皇帝会不会对江谨言有意见?”
秦九月随口说,“管他呢,皇帝现在都自顾不暇,还管这些?再说了,皇帝又不是傻子,现在这个节骨眼,大家伙想干什么,可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算皇帝表面上能夸两句,也入不了他的心,就像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却不一定人人都喜欢说好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