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最后干脆爬了起来。
  去了隔壁周彪的房间,敲了敲门。
  过了好久。
  里面的人才出声,大概是大半夜被吵醒,开口应答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悦和烦躁,“谁呀?”
  江谨言自报了家门。
  里面的人明显的愣了一下。
  然后态度也好了许多,“来了。”
  打开门。
  周彪在自己脑袋上撸了一把,“大半夜的过来有事?”
  江谨言进去房间,“你今天查的时候,有没有查到白日在案发现场的耳朵不太好的大爷家?”
  周彪想了想那位大爷。
  恍然大悟一般的点了点头,“查到了,那大爷住的离孙家挺远的,耳朵是真的不好,我快要把嗓子喊哑了,才和他说了几句话,家里就他和他外孙两个人,他外孙叫阿瘦,今年十多岁,祖孙两人相依为命。”
  阿瘦?
  江谨言想到了那个少年,“原来是他家的孩子。”
  周彪点头,“怎么了?你不会怀疑那大爷吧?那大爷走路都费劲,不像是装的,他要是装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江谨言的手指轻轻的敲着桌子,“腿脚不好,走路费劲,那为什么我们办案子的时候,他会出现在孙家门口?”
  周彪愣住。
  过了好大一会儿,突然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对啊,这一点我怎么没有想到?可是……会不会是他正好溜弯溜到附近,然后看见孙家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才想着过来凑热闹?”
  江谨言赞同的点点头,“这也说得过去。”
  顿了顿。
  江谨言又说,“你明天再去一趟吧,我想知道……关于阿瘦的父母。”
  周彪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你放心吧,我明天去问清楚,反正这个案子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与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如抓住一个人使劲的往死里查。”
  江谨言扯了扯嘴角,“打扰你休息了,我回去了。”
  周彪打了个哈欠,“嗯。”
  把江谨言送到门口,周彪关了房门。
  ——
  周彪做事也很快。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去了老人家家里。
  正好老人家的外孙在家。
  询问了一通之后。
  周彪屁颠屁颠的跑到江谨言的身边,“问出来了,老人家的女儿当初生阿瘦的时候大出血去世了,女婿另娶她人,新媳妇儿应该是对孩子不好,老人家不顾一切的把自己外孙夺了回来,从此以后,祖孙二人便相依为命的。”
  江谨言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原来是有女婿的。”
  周彪嗯了一声,“要我说他那个女婿也怪不是个东西,怪不得老人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倒是说的一点没错。”
  “老人家还说,他女儿女婿之前感情甚笃,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女儿刚刚去世没几天,女婿就另娶了他人。”
  紧接着。
  周彪又笑着说道,“他那个外孙还挺有志气的,看见我以后,一对眼睛都放光,说他昨天也遇上了一个捕头,我想肯定是你。
  他还说你鼓励他以后当捕头,说起这话的时候,那孩子整个人鲜活了不少,我今年二十五岁,等到那孩子二十五岁,我也不过才三十六七岁,兴许我还能带带那孩子,当他师父呢。
  那个孩子也挺可怜的,出生的时候特别小,所以老人家给他取名叫阿瘦,寻思着起个贱命好养活。”
  第422章 这个村子不能长待
  江谨言走到周彪身边。
  在他耳边低声了几句。
  周彪皱起眉头,“你不会真的怀疑老人家吧?”
  江谨言默了默,“我只是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你去问问。”
  周彪应声,“那行。”
  江谨言也没有任何的证据。
  只是凭借自己的一股直觉。
  以及过来的头一天晚上,九月对他说的:越是看着不起眼的,让你第一时间就想把他排除的人,有可能就是凶手。
  九月还说:这个并不是在基本上可以确认凶手的时候用的,而是在对一个案子没有任何头绪,如同一团乱麻的时候,才可以冒险用上一用的。
  现在可不就是这样。
  没有任何证据。
  没有任何一个证人。
  就连院子里蒙着白布的五具尸体,仵作也并不能辨认出什么。
  可不就是一团乱麻吗?
  ——
  江家
  今日秦九月在家。
  小姝儿捉虾回来后,也不愿意出去玩了。
  黏在秦九月身边,像一条小尾巴似的。
  虾子泡在水中吐沙,秦九月手里拿着毛笔,正在发呆。
  面前的一张纸上,画着各式各样的月事带。
  消炎杀菌的已经开始投入制作,秦九月又在想下一个种类。
  或者可以在厚薄上做文章,包括长短。
  分出日用型,夜用型,以及出门加长型。
  另外就是内裤。
  之前它一直是附着在月事带上卖的,但是根据最近的反馈,妇人们好像习惯了这种简便的内衣,月事带范围之外的购买者也多了许多。
  当然,一般都是有钱人家。
  没钱人家,自己看一看模样,估计就能随便缝出来一个。
  所以,秦九月在这一方面想要专门打进有钱人的社会。
  那布料就一定要挑选最好的。
  这件事情等到下次周子珊过来的时候,她要和周子珊商量一下。
  虽然,小姑娘那边肯定是要点头答应的。
  只是该走的过程总要走一走。
  秦九月因为崴脚,三日没去厂房。
  这可把陈秀秀高兴坏了。
  陈秀秀觉得自己成功的打入了内部,和秋月嫂子成了好朋友。
  为了让秋月嫂子对她放松警惕,她这段时间可是赔进去了不少的东西。
  从小手帕,绢花,再到胭脂水粉,终于让秋月嫂子对她放松了警惕。
  偶尔也会和她说一说工厂里的事情。
  甚至也会抱怨今天的针线不太好用,今天的棉花杂质多,陈秀秀一直默默的听着。
  她想要的东西,现在来说,为时过早。
  秋月嫂子刚刚放松了警惕,可以再让她对自己重新树立起警戒。
  陈秀秀也是个耐得住气的。
  在这中间,陈秀秀还去了一趟城里,买了鱼苗,放进了鱼塘。
  他们家的鱼塘如今密密麻麻的鱼苗儿,村里人看了都说长势好。
  陈秀秀觉得扬眉吐气的。
  还应承了不少人,等鱼长肥了的时候,送给他们家一条。
  这样一来。
  陈秀秀的大方,相对于秦九月不让村里人干活的狭隘,又成了一些长舌妇嚼舌根子的资本。
  这件事传到了秦九月的耳朵里。
  后者只是微微笑了笑。
  这个村子……怕是不能常呆下去了。
  她愿本以为村里的人会朴实,可却没想到,他们一个个实在是又蠢又坏。
  听风就是雨。
  是天底下最会晃来晃去的墙头草。
  甚至秦九月阴暗的想,怪不得周围村子人家村里都有支柱产业,只有杏花村没有。
  也是活该!
  第423章 厂子里的两个女人打起来了
  人人都没有是非观。
  也没有三观。
  就说之前他们一群人还上老王家商讨陈秀秀,可这才过了几天,就被陈秀秀一条大肥鱼的承诺彻底的迷昏了头。
  说起来也挺搞笑的。
  每个人都只能看到眼前三寸之地的利益。
  似乎在他们眼中只有这唾手可得的利益才算是利益。
  任何需要走两步才可以得到的,他们甚至会忽略。
  这样的人。
  活该过不好。
  活该没出路。
  这并不是秦九月歹毒,而是村民们的人性所在。
  这种人更不适合交朋友。
  除非你可以不间断的向他们投掷他们想要的东西,才可以勉强维护两个人之间的友情。
  一旦出现了,第三个人向他们投掷了超乎你所投掷东西的价值的任何东西,他们绝对会拍拍屁股转了方向。
  秦九月越来越不喜欢他们。
  从陈秀秀开始,到后面纵容孩子欺负三宝的春花,再到之后压榨萧山的老赵家妯娌们,再到现在大半个村子的墙头草女人……
  每一次事情的发生。
  都让秦九月对这个村子的印象差了几分。
  那些流言蜚语传到她耳边的时候。
  秦九月只是微微的耸了耸肩膀。
  狮子不屑与狗争斗。
  秦九月再回到厂房。
  倒没有其他的事情。
  只是厂房里突然有人跑来通知她,说是金花和秋月嫂子打起来了。
  秦九月立刻踉踉跄跄地跑到了厂房。
  还没有进门。
  就听到金花尖锐的嗓音传来,“你就是个叛徒,枉我以前对你这么好,我以前还把你当好人,你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还有没有良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