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村长一直手指着王大娘,“王大婶呀,王大婶,你到底让我说你什么好?这地垄是你想挖就挖的吗?你们两家若是都栽水稻也就罢了,关键是你们家种的是水稻,人老江家种的是棉花!
你把地笼挖的这么薄,你家稻田里面的水随时随地都可能冲破这地笼,跑去老江家的田里,你把人家老江家的棉花给淹了,那不得烂根呀,有你们这么办事的吗?
要是你家种的是棉花,隔壁家种的是稻田,隔壁家把地垄挖的这么薄,不说旁人,就说王大婶你自己,我觉得你都得扛着锄头去和人家拼命!
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就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合着就你们家的地金贵,旁人家的地就不是地了?”
王大娘被一个晚辈训斥。
脸上过不去,“那……我又不知道他们家种棉花,我还以为他们家也种稻田呢。”
村长大声说,“不管隔壁家种什么,都不是你们宿舍把地垄铲薄的原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铲掉这么点地垄,你们家能多种几棵稻子?就凭着这几颗稻子,你们是不是就能发家致富了?”
王大娘吞了吞口水。
这件事情的确是她的错。
她也无可辩驳。
村长脸色稍稍的缓和了一些,“今天,你们种稻子之前,先把地垄给我胚好!”
王大娘低着头,一声不吭。
村长的目光落在了王贵身上,“王贵儿,听到了吗?”
王贵点点头,“村长,你放心。”
“村长。”
不远处的一块地里,老周家的媳妇挥了挥手,“我家的另一块地,和老王家的鱼塘挨着的,他家前不久挖鱼塘的时候,从地下面挖出来的石头都扔到了我家地里,我和我家男人两个人一趟一趟的,用背篓背出来的,可把俺们累死了!”
王贵和王安兄弟俩脸上讪讪的,“周家嫂子,等会儿我们兄弟给你们家帮忙种稻子。”
村长深吸一口气,“你们啊你们,天天就寻思着做这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伙一个村子活了这么多年,你们怎么好意思啊?
能不能不这么自私?你们不爱背石头,就活该当旁人背啊?我今天就把话给你们撂在这里,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如果再有下一次,你们老王家干脆开祠堂算了!
我之前一直没好意思当面说你们,我一直觉得咱们村的人都质朴善良,哪有什么坏人呀,就是偶尔脑子缺根筋,没想到你们家一缺就缺了这么多年!”
第315章 让他们看看萧山多厉害
“有的事情我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说了也不代表以后就不说了,还得你们自己心里有杆秤,知道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村民,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人人都想往高处走,都想有越来越多的地,想种越来越多的粮食,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可你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得到啊,像你们家这样损人利己,说出去难不难听?”
王大娘点点头,“村长,我们知错了,你就别说了。”
可真真是把老脸丢得干干净净。
村长冷哼一声,“你和王大叔也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有些话我说太重了,的确不应该,但你们太糊涂,我不得不说!”
说完后。
村长不能厚此薄彼。
又转过身面对着老江家的人。
老江家的瞬间站的端端正正,低着头,虚心的接受教导。
这么样一看就让人都不忍心说道了。
但村长还是轻轻咳嗽一声,“你们也是,打架斗殴,得两伙人才能打起来,但凡你们不动手,这场架也打不起来,怎么?仗着你们家人多,仗着你们家有一个萧山?就天不怕地不怕啦?”
秦九月虚心的说道,“村长,我们错了,我们太冲动了,我们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还请村长监督。”
这话说的,虽然真心诚意占了多大分量不知道。
可最起码听在村长耳朵里,村长觉得舒坦,“知错能改就好,行了,都老老实实在自家地里干活吧。”
村长临走之前还交代了王家,“别忘了,先别插秧,胚地垄!”
王大叔带着两个儿子赶紧点头。
村长走到地头上。
又扭身对着萧山挥了挥手,“萧山啊,你过来,随我去搬块石头过来重新做个地界。”
萧山哎了一声。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萧山搬了一块二百多斤重的大石头,轻而易举,步履轻松,脸不红心不跳的搬过来,砰的一声放在了两家地中央。
萧山拍了拍手,一路小跑着冲进了田里。
大家伙:“……”
简直了!
真是对得起他那一身腱子肉啊。
二百斤重的大石头都能这么轻松。
那么,一百多斤重的人在他手中岂不是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
村长也是故意的。
主要是想让老王家看看,萧山多厉害。
让老王家以后忌惮着,别老是找老江家的麻烦。
王贵吞了吞口水。
和弟弟偷偷说道,“我怎么感觉刚才打架的时候,他还是对我们放了水了?”
王安低着头,一言不发。
让他承认自己曾经的情敌有多强,还是做不到的。
今天的事情倒是把王安的小媳妇儿吓得够呛,她看着婆母和嫂子,越看越觉得害怕……
下午
老江家的棉花苗都栽完了,老王家也把地垄重新胚好。
江谨言,萧山,带着江州和江清野去另一块地里种稻子,女人们暂时回家了。
回家之后,宋秀莲和江麦芽就拿起了针线框,开始缝月事带。
秦九月浑身瘫软,躺在炕上,“你们就不能歇一歇?”
第316章 什么意思,成了凶手?
宋秀莲用头皮划了划针尖,“没事,不累。”
秦九月叹息一声。
她都累的够呛。
躺在炕上,秦九月脑海中闪过几个想法。
最终她从炕上坐起来。
去了东屋。
正在写字的江清旷抬起头,“有事吗?”
虽说两人现在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可之间终究隔着一层芥蒂,就好像是一层永远都戳不破的窗户纸,搁在那里。
秦九月点点头。
爬上了炕。
在江清旷对面坐下来,“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江清旷放下毛笔。
秦九月的目光落在他已经写好的半张宣纸上,他的字体很端正,不管是写大还是写小,让人看起来只觉得心旷神怡。
秦九月说道,“你帮我写一张招工启事。”
江清旷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这是什么东西?”
秦九月大大咧咧地盘起腿。
双手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我要找几个妇人,来家里做月事带。”
江清旷恍然大悟,“我想我明白了,你说着,我写吧。”
他重新拿出了一张大一点的纸。
秦九月揉着额头说,“你先听我说一遍,然后你自己组织一下措辞和语句,大概就是要六到十个人,辰时到,酉时走,每天中午可以在咱们家里吃一顿饭,每日的工钱十五文起步,保底做三十,在三十个的基础上,每多做十个,多六文,上不封顶,每个月可以有四天的假期,假期必须要提前一天请假,……暂时差不多先这样。”
江清旷认认真真的想了想。
很快就笔走龙蛇的落实在了纸张上。
白纸黑字。
端端正正地写出了秦九月的要求。
只是换做了比较官方正经的说法。
两炷香的功夫不到,招工启事就写好了。
等到墨水干涸之后,江清旷才拿起来递给了秦九月。
后者自言自语的说道,“不知道要不要去县衙报备?”
江清旷抬起眼睛,“不用的,好像是买了死契的小厮超过十个之后才要去县衙报备。”
秦九月嗯了一声,“那好,我先出去张贴。”
她打算先在村子里找一找。
找不到合适的再去隔壁村里寻寻。
干完了地里的活。
傍晚后。
各家的妇人都三两成群的出来唠嗑聊天。
“这里贴了一张什么纸?”
“呦!我中午路过这里去地里送饭,还没看见呢。”
“有谁认识字吗?给咱念一念。”
“呸!你这不是为难人吗?一群大老娘们,谁识字啊?”
巧了。
老郭家的小儿子要去挑水。
被几个嫂子喊过去。
郭老二笑着问,“嫂子,啥事啊?”
一个妇人把郭老二拉过去,“郭家老二,你走南闯北的,给嫂子们念念在上面几个字。”
郭老二放下扁担。
走过去。
看了一眼后,眼睛一亮,“江家四嫂还真是本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