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有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原来如此,我就说呢,老赵家那几个媳妇儿头开始哭天哭地的,不愿意认这个弟弟,唯恐这个弟弟成了他们的累赘,她们还要给这个兄弟说媳妇儿。
前几天闹的动静那么大,一夜之间突然就不闹了,我还以为他们想开了呢,原来不是想开了,是见钱眼开了呀!”
“要我说这孩子也是个不太够数的,自己拿着那么多钱,干嘛还回来这个山旮旯子认亲爹亲娘啊,我听说他以前是做捕头做护院,来咱们这里以后就只能种地了。”
“这话咋说呢?反正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差,毕竟他那头只有一个养父了,养父去世以后,他就成孤家寡人一个了,他养父临走之前也是放心不下他,所以才让他找到亲爹亲娘,最起码身边有知冷知热的亲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希望老赵家看在他出钱给老赵家盖了新房子的份上,以后好好的善待善待孩子吧,我看这人挺不错,虽说话少了些,人的性子闷了些,但看起来挺老实一个孩子。”
说着说着话题就偏了。
一个姓李的嫂子喊道,“吴家嫂子,你看着这孩子挺老实,要不然把你闺女嫁过去啊?反正你家月季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正好老赵家的这个四小子还没有娶亲呐。”
吴家嫂子呸呸呸了三声,“你怎么不让你闺女嫁过去?”
李嫂子笑着说,“我倒是想呢,只可惜我家闺女才八岁,等到我家闺女到了能嫁人的年纪,老赵家的这个四小子都能到了当爷爷的年纪了。”
秦九月和江麦芽一直不说话,就听着她们讲。
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秦九月算了一笔账。
他们村里成亲最早的孩子是十四岁成亲,有的小姑娘十五岁就怀了孕,这十五加十五,可不得三十岁的时候就能当爷爷么!
再过上六七年,萧山可是快要三十了吧,这样一说,真的到了能当爷爷的年纪了。
吴嫂子挥了挥手,“我刚刚夸老赵家的四小子好,又不愿让我闺女嫁过去,我这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主要是我想给我家闺女找个唯唯诺诺的小后生,对,就和王家的王贵似的。”
有人噗嗤一笑,“你可得了吧,王贵那种窝囊废,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媳妇儿指天他不敢说地,媳妇儿指东他不敢往西,他媳妇儿咳嗽一声,他能吓尿,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好呀?听话是听话,没有一点男子气概。”
吴嫂子又道,“就算不找王贵这种,那也不能找赵家四小子那种。”
有人就追问为什么。
吴嫂子神秘兮兮的说道,“他这么大块头,要是搁在炕上,还不得压死个人呀!”
此话一出,整个场院纷纷发出哄堂大笑。
秦九月也跟着笑。
反倒是江麦芽听不下去了,拉着秦九月要走。
秦九月反而把她拉住,“听听多有趣。”
八卦真香。
江麦芽和秦九月咬耳朵,“嫂子,怪羞得慌的。”
秦九月啧啧两声,“我都没羞得慌,你羞啥?”
江麦芽:“……”
她被秦九月拉住,按在地上,继续听着一群嫂子们开始不正经。
脸红的要死。
萧山挑着水回来,那几个嫂子看见他,哈哈大笑。
等到萧山二次回来的时候,干脆绕着他们,从前面平行的一条小路上经过,谁知她们笑得更厉害了。
太阳快要落山了。
各家各户该请祖宗了。
纷纷起身告辞回家。
秦九月跟江麦芽回家的时候,宋秀莲已经带着江清野,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堂屋里挂上了轴子,请了家堂。
江清野端着簸箕,簸箕里面有香纸,端着去村口请祖宗。
各家各户都在村口排队。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足够延续了两个多时辰。
整个村子都被鞭炮后的余味所笼罩,一出门,就闻到浓浓的硫化物的味道。
秦九月就算上茅房都得用一块小手帕捂住鼻子,太熏人了,如果是在外面待的时间久了,味道吸的多了,就容易头昏脑胀,夜里也容易失眠。
请完祖宗之后,放好拦门棒,烧了香火,开始准备年夜饭。
江清野带着弟弟妹妹们,一人一个小盆子,蹲在盆子面前洗菜,秦九月在切菜,江谨言负责装盘,宋秀莲和江麦芽在东屋带着江清旷一起包饺子。
小炕桌上放着面板。
除了面团子和肉馅儿,旁边还放了十五个铜板。
江谨言冲了进来,端了一盆滚烫的水,“娘,麦芽,我媳妇说要把铜板放在里面烫一烫才干净的,不然不能包饺子里面的,脏脏哒——”
宋秀莲抓起铜板,扔到了沸水中。
江谨言蹲在地上,媳妇儿说,等水不烫人了,铜板就烫好了。
他直勾勾得盯着。
时不时试探着伸出一根手指试试温度,每次都被烫的龇牙咧嘴。
第199章 别人家的年夜饭是烧灶房
宋秀莲实在看不下去儿子的傻模样。
主动和儿子说道,“谨言,你先去帮你媳妇洗菜,等你洗完菜回来水就该凉了。”
江谨言哦了一声。
扭头跑了出去。
脚步声发出哒哒的声音。
宋秀莲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跟江麦芽随口说道,“你这个傻哥哥呀,还不如小姝儿聪明呢。”
江麦芽知道娘的心里也不好受,便说道,“我哥从小就活得通透,从小就比同龄人懂得多,也懂事的多,就好像没有经历过小孩子们都经历的童年一样,可能是老天爷心疼的,特意让他长大之后再体验一下小孩子的时代吧,娘,冥冥之中都有定数,你和爹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哥哥也从小谦逊好学,知书达理,老天爷不会对我们家那么差的。”
宋秀莲叹了一口气,“对,你说的对,冥冥之中都有定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江清旷低着头,默默的包着水饺。
宋秀莲看了一眼。
笑着和江清旷说,“咱家清旷包的水饺可真好看,等以后长大了娶了媳妇儿,要经常给你媳妇儿包水饺吃。”
江清旷毕竟也是个小少年。
虽然平时里总是不苟言笑,装作老成,可听到奶奶打趣的话,小脸也忍不住慢慢的泛起了红晕。
江谨言跑进来。
伸出手指轻轻地试探了一下水温,发现水凉了,开心的不得了,立刻从里面捞出来了十五枚铜板,放在了面板上,“给你们。”
他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用铜板呢?铜板可以吃的吗?铜板吃进肚子里面可以的吗?”
宋秀莲抬起手戳了戳他,“你这个傻孩子,铜板自然不能吃,要把铜板包进水饺里面,谁吃的铜板多,来年就能发财。”
说完之后又想起来了一件事,“麦芽,你去把糖罐拿来,顺便包几个糖饺子,谁吃的糖饺子多,来年日子越过越甜。”
江谨言恍然大悟。
他坐在江清旷身边,小声的说道,“你可以做个记号吗?比如说把水饺的两个角角捏起来,到时候我就知道哪一个水饺是放了铜板和糖的!”
江清旷一本正经的摇摇头,“不行。”
江谨言:“……”
气呼呼的站起来。
像个和朋友吵了架的小孩子似的,“我不跟你玩了,哼!”
这边包完了水饺。
那边灶房里秦九月开始炒菜了。
江麦芽从炕上下去,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面粉,“我去给嫂子帮忙。”
秦九月站在灶房门口,大声和东屋里的宋秀莲说,“娘,让江清野去三哥家里,把三哥一家人叫来吧?”
宋秀莲哎了一声。
江清野接到命令,二话不说就跑了出去。
同这边的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相比,江家老宅可谓是冷清的很。
这是头一次过年,只有江老大,江老二两家人。
以往每次过年,年夜饭呀,水饺呀,都是宋秀莲做,他们伸伸手的忙都不会帮,早就养成了这样饭来张口的习惯,加上江老大家的又是斤斤计较的人,她占别人的便宜行,别人占她的便宜就没门。
以至于她和江二嫂正暗地里较劲。
两个人谁都不愿意主动去做年夜饭,都等着对方开口。
江老大在房间里踱步,“这都半夜了,你和老二家的还不去做饭?今天晚上的年夜饭不吃了呀?”
江大嫂啧啧两声,“我可是当大嫂的,我是你们江家的主母,做年夜饭这种事情本来就应该老二媳妇主动去干的,凭啥还得我去叫她?我要是去叫了她,就显得我迫不及待,我就得多干活,我才没有那么傻呢!”
江老大气得直跺脚,“这种事情都得攀扯攀扯,一年都到头了,非得这两天撂挑子,你让我说你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