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江清野嗨了一声,“老二,你以后说话能不能说清楚?吓死我了,否则,我都要想到她被什么东西附身了。”
兄弟俩一边说着一边睡了。
——
翌日
按照宋秀莲去算出来的好时辰,辰时一刻准备搬家。
秦九月递给了江清野一串鞭炮,“去门口放一放。”
江清野带着三宝一起出去。
秦九月不放心的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交代,“离远一点,保护好弟弟。”
江清野像个猴子似的,一溜烟爬上了门外的大槐树。
把长长的鞭炮挂在了大槐树的树干上。
然后轻松的跳了下来。
点了一根香。
“三宝,你向后退两步,再退两步。”
然后江清野才一只手捂着耳朵,另一只手长长的伸出去,用香点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瞬间响起,震耳欲聋,喜气洋洋。
三宝两只手捂着耳朵在原地开心地蹦来蹦去,“过年啦,过年啦~”
屋里也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
宋秀莲脸上洋溢着满足幸福的笑,“咱们开始吧。”
秦九月点头。
忽然又想到什么,拍了拍麦芽,“麦芽,你拿着扫帚出去扫一扫,放完的鞭炮堆在一起,浇上一瓢水。”
江麦芽哎了一声。
扛着扫帚就去做。
很快。
江老三一家人也到了。
秦九月从桌子上的竹筐里抓了一把大红枣,塞到了铁根的手里。
这是前几天宋秀莲交代,秦九月和江麦芽去镇上一定要买回来的东西,有红枣,说是象征着红红火火,有桂圆,说是象征着团团圆圆——
虽然秦九月觉得是迷信,可还是乖乖的给宋秀莲买来了。
这些小东西花不了几个钱。
却能给老人家一个心理安慰。
铁根和三宝小姝儿抱着小板凳,跟在大人身后。
三宝说道,“我们也是小大人了。”
铁根点点头,“三宝弟弟,以后我们就住在你们之前住的家里了,你想去找我玩的时候,一定不要走错啦,你要是走错了,大伯娘和二伯娘看见你,又要骂你了。”
三宝嗯了一声,“我前几天就听我娘和奶奶说了,不会错的。”
铁根放心的说道,“那就好。”
大人脚程快,就没管小孩子。
小孩子被落在后面,慢悠悠的搬着小板凳,像小鸭子一样走着。
“羞羞羞!”
招娣带着铁蛋跑过来,冲三个孩子抹抹脸,“铁根,我娘说你们一家人就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里跑,你们一家人现在看着秦九月赚钱了,你爹娘就带着你一起来讨好人家,羞羞羞——”
铁根一直是被他们欺负的那个。
此时也低着头不敢说话。
三宝哼了一声,“我们和铁根哥都是一家人,我们好不好关你们什么事啊,你们就是羡慕才这样说,你以为我们会理你们吗?才不孤会呢,我娘说过,不要在一些令人讨厌的人的身上浪费时间,铁根哥小妹,我们快点走。”
招娣和铁蛋气的跺脚,“铁根,你爹和我们的爹才是亲兄弟,你爹连亲兄弟都不认了,我娘说这叫白眼狼。”
三宝扭头,淡淡的说道,“你们和铁根一个爷爷一个奶奶,铁根是狼,你们也是狼,铁根是白眼狼,你们就是红眼狼。你知道红眼狼是什么吗?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总是嫉妒别人的那种。”
铁根俨然把三宝当成了小偶像,“三宝,你真厉害!”
三宝哎呀一声,“这有什么啊,以后我教你。”
铁根连忙点点头,“那你要束脩吗?我听说镇上的夫子教学生都要束脩的。”
三宝认真的想了想,“我不要,我们是一家人,不用束脩。”
铁根说,“那以后你就是我的夫子了,我要叫你宝夫子吗?”
三宝无语,“一听就不威风,还是不要了。”
三个小孩儿说着扯着,就到了新家。
第152章 桃养人,杏伤人
新房子哪哪都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邻居。
若是按照村里平时盖房子的开门方向,打开大门之后,正对面是老王家,斜对面就是老江家老宅子。
秦九月觉得这样太憋屈了,所以就私自做主,盖房子的时候告诉了工人们在侧面开了门,也就是现在对着老王家和老江家大门的是她们家的院墙。
虽然说位置关系还是没有改变。
但是最起码每天早晨醒来打开大门的时候,不会一眼就看到令人心烦的两家人。
杏花村里有个习俗。
一家人搬新家的时候,村子里的其他人家都要拿一碗米过去,这是第一顿的百家饭,表示着这家人受欢迎,象征着日子会越过越好。
而第一个来到她们家的是村长媳妇儿。
村长媳妇端了一个大海碗白米。
走进来,四下的观望一番,“你们家这个院子可真亮堂。”
宋秀莲笑容满面的从屋里出来,“他嫂子来了,快进来。”
村长媳妇儿进去堂屋。
秦九月带着其他人正在归置东西,房间里乱糟糟的,也没有下脚的地儿。
看见村长媳妇儿。
秦九月不好意思的说道,“嫂子,你看我灰头土脸的也不能招待你,你先和我娘说说话吧。”
村长媳妇连忙说道,“嗐,搬家都这样,前几天忙得很,我也不在这里耽误你们的功夫了,我给你们送了一碗百家米,婶子,给。”
村长媳妇把碗递给了宋秀莲。
宋秀莲赶紧把碗里的白米倒出来,又把碗还给了村长媳妇儿,“还是他嫂子你想的周到。”
村长媳妇儿笑着说道,“哪里是我想的周到?昨天晚上咱们村里人在一起,还说这件事来着,我就是跑得快了些,等下其他人就该来了。”
两人一边说着。
宋秀莲一边把村长媳妇儿送到门口,“他嫂子,你慢点走。”
村长媳妇一步三回头的挥挥手,“婶子,您快进去吧。”
果然。
村长媳妇儿开了个口子。
杏花村剩下的小媳妇儿们都纷纷端着米来了,都是图个吉利罢了。
老王家门口。
王大娘和陈秀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秦九月家大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婆媳她俩的脸上都露出一抹不屑的表情。
王贵从院子里出来,“娘,媳妇儿,你们不去给老四家送碗米?”
王大娘冷哼一声,“别说给他们家送米了,就是我把米给老鼠吃,都不能给他们家送!”
王贵无奈至极的叹了一口气。
他也是束手无策。
邻里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多好,非得弄得像是仇人一般。
唉!
加上现在村里大家伙都指望着想要让秦九月教会他们二茬稻,所以对老四家异常的殷勤,他们这般的特立独行,简直太扎眼了。
陈秀秀烦躁的挥挥手,“你哪里凉快去哪里呆着,不说话就罢了,你一说话就让人生气!”
王贵悻悻的摸了摸鼻子,“那我去河里拿泡的藤条。”
老王家有编席子的手艺,编席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藤条刮出来之后,放在水里泡软,这样编出来的藤席才规整,完工之后再放在阴凉处晾上几天便可。
陈秀秀推了他一把,“那你赶紧去吧。”
王安从屋里跑出来,“哥,我跟你一起去。”
兄弟俩并肩朝着小河边走去。
陈秀秀握着拳头说,“我一定得比秦九月赚钱更多,比她们家生活的更好!”
王大娘也说道,“对,老大家的,你就给我拼命挣钱,我就不信咱们家比不过江老四他们家,我儿子比她的多,比她的聪明,我儿媳妇儿也不比她的儿媳妇儿差,我老头子还健在,我哪哪都能压她一头!”
婆媳俩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对视了眼后。
露出了一抹盟友才懂的微笑。
只是片刻之后,王大娘的脸色忽然耷拉下来,“唯一比不上她的,就是他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我连个屁都没有!”
话题又扯到了生孩子上。
陈秀秀闭上了嘴巴。
一句话都不说了。
王大娘看了看陈秀秀的肚子,“你也给我争点气,五年给我生个四个大胖孙子!”
陈秀秀撇撇嘴,“娘,我知道了。”
王大娘看陈秀秀不情不愿的,冷哼了一声,“我催你也是应该的,你和老大都成亲多久了?就跟种庄稼似的,我打春儿辛辛苦苦的耕地下种,不就是为了秋收的时候收粮食吗?”
陈秀秀嗯了一声,“娘,我知道了,我们努力。”
王大娘转身进屋。
陈秀秀一个人盯着秦九月家,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