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对于这个刘禾平,姜白之前是下过功夫的,虽然每天要么就是打游戏,要么就是做些别的,但既然要和对方合作,那必然得投其所好。
刘禾平这样的人不说别的,光把这个剧本拿出去,都多的是电视台想要拍。
而这就是姜白比较高明的一点了,和湘台的领导相比,虽然大家都是投其所好,但从戏剧这方面下手显然更加好走一些。
就这样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聊着戏剧这方面的话题。
因为刘禾平之前就做过戏曲研究,所以说起来也头头是道的,而姜白更是古时候来的人,那会儿没事干就去听曲儿,义父也很喜欢听戏,虽然有些典故听不明白,但光听故事的话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这顿饭快要吃完的时候,姜白才从包里拿出一张戏票来。
“刘老师,正好前段时间有人送了我几张票,但正好我身边也没什么喜欢听戏的人,要不然这张票您就收下,到时候咱们一块儿去听一听。”
刘禾平看了一眼这张票,心里大概也知道这是姜白早就准备好的,可他又看了一眼票上的字,发现这场戏正好自己也比较爱听。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与其强行带一个不爱听戏的人去听,还不如把它送给知音,至少这张票也不算是埋没在我手里,毕竟我不太喜欢浪费。”
“哈哈哈,不喜欢浪费?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你以前演过《隋唐英雄传》。”
姜白挠挠头:“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
“哈哈哈,不要不好意思嘛,你宇文大将军演的确实是好。”
不过最后刘禾平也还是收下了这张票。
将对方送到家之后,回去的路上,赵哲坐在副驾驶上显得有些兴高采烈:“他能收下那张票就代表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不得不说你在谈生意这一块确实是有一手。”
“一些基本操作罢了。”
“谦虚谦虚,怪不得这些年你能把我吃得死死的,感情是已经把我研究透了啊。”
“赵哥,你这话说的多伤感情?”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反正我现在是心甘情愿跟着你干的,有能力的人不看年龄,要是只有我自己在,公司到现在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我自己当老板能赚到的钱也不一定有现在多。”
确实,自从姜白当上公司的老板之后,拍的戏一部比一部牛逼,带回来的那些人也一个比一个厉害,什么宁昊、黄博、王保强……看着其貌不扬的,但丑丑的身体里有着巨大的能量。
更不用说还有姜闻坐镇。
光是这几年他就已经重新买了一套学区特别好的房子,虽然也贷了款,但估计要不了几年就能全部还清了。
第303章 引君入瓮
几天之后,姜白在湖广会馆再一次见到了刘禾平。
今天要在这里开唱的也是个名角,而要唱的曲目也是经典大轴《定军山》。
湖广会馆经过上世纪从八六年到九六年的十年修缮,至现在已经重新开放又快十年的时间了,而这里每次开场依旧高朋满座。
周围古色古香,气派非凡,雕梁画栋,古朴优雅,阁楼宽敞,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一张张大气的八仙桌排列整齐。
而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匾。
抱柱楹联长达一丈六尺,上联写:
“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
下联配:
“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
当初为了弄到这里的两张票,姜白也打了不少的电话询问。
而最后他也终于还是从曾经合作拍过戏的一个戏曲演员出身的大佬那里弄到了三张票。
本来姜白是想要叫上赵哲一块来的,但赵哲本身不怎么懂戏曲,来了之后怕听不懂,又担心在谈论起戏曲的时候露怯,所以干脆就让姜白自己来了。
“刘老师,又见面了。”姜白笑着说道。
刘禾平点点头:“说起来还要感谢小姜你啊,上次我来这边听戏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哈哈,我也来的不多,毕竟现在戏园子少,而且我这边又忙,所以平常只能自己把戏下到mp3里听一听,但总从耳机里听,感觉有点不够味儿,要听戏还是得到现场才行。”
“说的没错。”
随后二人找到位置坐定后,又聊起了湖广会馆。
“说起来这个湖广会馆年头也够长了。”刘禾平说道。
“是啊,自1807年建立的时候,还是朝廷一些大臣在这里居住,后来这儿就成了梨园名角的表演地点,当初谭鑫培、陈德林两位老先生都在这里开过嗓子。”姜白点点头说道。
当然他之前也没那么了解湖广会馆,但为了和刘禾平合作,他又专门去查了一下。
“是啊,现在这边还是很不错的,你看这四周的墙壁都是经过工人师傅仔细考察研究,继而恢复的博古彩绘,和当年差不了多少。
想当初那会儿非得是朝廷名流才能进来,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哪有资格坐在这里呢?”
“哈哈,刘老师,咱现在不就在这儿坐着了嘛。”
“所以呀,还是现在好。”
就在聊天之间,主持人也开始上台报幕,当然一开始唱的也不是《定军山》,在大轴之前还有一些其他戏要唱。
二人就这样一边听着,时不时的随着其他观众们一起喝彩叫好。
在一曲唱完之后,二人还会彼此交流交流,说一说刚才唱戏的这些戏曲演员们哪些一看就是新人,哪些一看就是老戏骨。
而说起这些东西来,姜白自然讲的头头是道。
哪怕是刘禾平有时候也会为姜白所说出来的一些话不住点头,虽然他之前做过戏曲研究,但如果争论起听戏来,他可没有姜白听的多。
他虽然也认识不少戏曲名家,可当时那些戏曲名家在姜白面前都是得乖乖低头行礼的。
也别说什么有的东西是家传的,不能往外说,在那个时候只要姜白问了,那些戏曲名家们都是有问必答。
毕竟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也得活着才能继续传承下去不是?
虽然有些东西让姜白知道了也没什么,反正人家又不可能过来和自己抢饭碗。
他们就这样一曲又一曲的听着,时不时的喝口茶,吃一吃桌子上的点心。
“还真别说,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听过戏了,别的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专心的听。”
“那我们以后可以常来嘛,正好我在这边也缺个票友。”
“哈哈哈,可以可以。”
在今天听戏的时候,姜白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聊戏曲。
一直等看完之后姜白又开车将对方送了回去。
只是到了第二天,姜白这才打电话再次约对方出来。
昨天他们相谈甚欢,再加上又是姜白请客,所以刘禾平再一次出来。
而这一次赵哲又被带了过来。
客套几句后姜白就直入正题:“刘老师,我之前听赵哥说您那边有个历史正剧的剧本写的挺不错的,正好我们公司也想往电视剧这边发展发展,但奈何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本子,所以就想问问你看能不能给我们个机会把版权买下来。”
刘禾平其实一早就知道姜白是在打他剧本的主意,但奈何姜白这个比他小两轮多的小孩太会来事了,又能在戏曲方面说的头头是道。
而且他在回去之后也查了查姜白,发现姜白一直以来的成长都十分励志。
包括去年年底拍的那部电影也很不错,哪怕是单把里面的剧情摘出来,那些服装造型和武术动作也都相当还原。
更不用说里面的那些曲子大多是古典乐器演奏。
只是刘禾平现在确实有些为难,一方面是湘台的台长,那边也确实挺想要这个本子,为此湘台台长已经找过他很多次了,但刘禾平一直都没有松口。
现在又来了个姜白。
说起关系来,他肯定是和湘台那边要走得更近一些,毕竟他本身就是湘省的人。
“这个事儿其实说来有点复杂,湘台台长那边也总是找我,想要让我把本子卖给他们,毕竟我们也都是老乡。”
姜白笑笑:“那这不是还没有成嘛,对于您来说,这部作品是您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虽然以我们公司现在的实力肯定比不过湘台,但我可以和您保证,如果我们能拿到这个本子,到时候一定可以和央台合作来拍。
因为不管是公司还是赵哥又或者是我,和央台那边打交道也是很多的,您之前和央台也合作过,肯定清楚他们的实力。
另外我不知道刘老师您有没有看过我们公司去年拍的那部电影,说起来可能有点自卖自夸,但我确实对于古时候的各种文化习俗都略有研究,到时候也会再请一些专家过来帮忙设计,一定会尽可能的还原这部电影的各种史实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