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手下一看不好,立刻站起身,上前将三贤王扶住:“王爷,你,你怎么了?”
说完,赶忙冲着外面大喊一声:“大夫,快去请大夫,王爷吐血了。”
三贤王本来丢了兵符,心中难受的不得了,跟别人在他的心口挖了一块肉一眼,现在又听到这个挖了他肉的人,居然还要在太子府庆祝,还挂红绸,还,还有筵席,当下再也受不住,急火攻心之下,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大夫来的很快,给三贤王把了脉,也是急火攻心,开了药房,就离开了。
三贤王目光森然的看着床顶,一句话也不说,身边的人都吓坏了,他们家王爷这是怎么了?怎么从大夫走了以后,就一句话也不说了,莫不是气傻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还是管家贴心,走上前,宽慰三贤王:“王爷,事情已经发生了,您就不要生气了,您刚才都吐血了,一定要仔细自己的身份,兵符,我们还是有机会拿回来的,只要王爷在,兵符迟早会回来的。”
管家的话,让三贤王的眼睛动了动,接着他转头看向管家,点点头:“你说的对,只要本王还在一天,兵符就一天是本王的,本王现在不过是暂时将兵符和那个在他的手中而已,难不成他还真的以为兵符是他的了?”
“无知小儿,居然赶在这个时候办宴席,当本王是死的吗?”
“什么名满天下的才子,依本王看,什么狗屁都不是。”
“当年,本王能让他离开大雍,现在自然也能让他老老实实将兵符交出来。”
三贤王这么一想,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只要想着兵符早晚还会回来,三贤王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就在这时,禹王殿下来了,管家听到下人的禀报,小声开口:“王爷,是禹王来了,王爷可要见?”
三贤王想到禹王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到,顿时不耐烦的开口:“这个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么一点事情都做不好,不见,让他滚。”
管家见自家王爷确实不想见禹王,便起身要去将禹王请走,敢走到门口,三贤王突然开口:“等等,让禹王进来。”
管家立刻明白,自己王爷这是改变主意了,当下恭恭敬敬的出去将禹王请了进来。
只是在路上,管家脸色难看,禹王一眼就看出来了,当下开口询问:“管家这是怎么了?为何愁眉苦脸的?”
禹王现在还要倚仗三贤王的扶持,自然是要巴结三贤王的,而管家一直跟在三贤王身边伺候,可是三贤王最信任的人,所以禹王自然也是要关心一二。
管家闻言,立刻叹了一口气,这口气像是已经憋了好久,就等着禹王开口询问了。
禹王有些奇怪,但是管家没有给禹王奇怪的机会,顿时就说了:“还不是太子,太子殿下也真的是太不懂事了,得了兵符偷着高兴就好了,偏偏还要举办什么宴会。”
“我们王爷将兵符给了太子,心中自然是不好受的,偏偏在这个时候太子还弄了什么宴会,直接刺激到了王爷,王爷刚才还吐了一口血出来。”
禹王立刻紧张的看着管家,一脸的担忧之色:“三王叔没事吧?”
管家摇头:“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这心里面不痛快,恐怕也只能王爷自己想开一些了,不然也没有别的办法。”禹王立刻握紧了拳头,一副心疼三王叔的样子:“太子哥哥当真是太过分了,怎么能一点也不顾及三王叔的感受,得了兵符还要在府里面举办宴会,当真是气人,管家放心,回头本王就跟父皇说一说这件事,让父皇给三王叔一个交代。”
管家一听,顿时就乐了,这件事就需要禹王为他们家王爷出头,只是面上,管家并没有表现出来:“这件事哪里能麻烦禹王,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禹王还是不要去皇上的面前说了。”
禹王知道这是一个机会,立刻表忠心:“管家这是哪里的话,这件事本来就是太子哥哥的不对,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太子哥哥好,不然以后太子登基了,岂不是容易留下话柄。”
第689章 不对劲儿
“这件事你就不用劝本王了,本王只有用意。”
禹王说完,管家当真是不再开口,只是对着禹王的态度,顿时就好了不少,这一点禹王自然也是感受到了,当下心中高兴起来。
看来,他刚才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一心为了三王叔着想,三王叔看到他的诚意,肯定是不会放弃他的。
管家带着禹王来到了三贤王的卧室,敢走进去,禹王就问道一股子中药的味道,禹王立刻走上前,面露忧色“王叔,你感觉怎么样了?”
三贤王看到禹王,脸上硬是挤出一抹笑容:“是禹王来了,没事,我这个也是老毛病了,不碍事的。”
两个人看上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多深的感情,其实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是这犹如父慈子孝的场面,落在了一旁管家的眼中,管家无比欣慰:“王爷,禹王来看你了,禹王听到王爷吐血的消息,一路上走的特别急,可见禹王是真的担心王爷您。”
三贤王一脸欣慰的看着禹王:“难得禹王有心了。”
禹王立刻开口:“王叔,这是应该的,这次太子哥哥做的真的是太过分了,你放心,回头我就将这件事告诉父皇,让父皇为王叔做主。”
三贤王之前看不上禹王,觉得他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但是现在听到禹王的话,心中倒是对禹王少了几分怨气,这件事不怪禹王,他不也是被商卿云给耍了吗?
当下,三贤王的态度就更好了,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两个人之间的气氛,一时间无比的缓和。
禹王见三贤王的态度,心中慢慢松了一口气,他以为三贤王要放弃他了,现在看来,师非璃说的果然没有错,三贤王只要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对付商卿云,就还需要他的帮忙。
禹王的眼眸闪烁了一下,当下脸色露出一抹难过:“王叔,这件事都是我不好,是我没有用,不然也不会看着太子哥哥将王叔气成这个样子,却什么都做不了。”
“如今太子哥哥手中已经有死亡兵马了,这要是被太子哥哥全部收拢了,对于太子哥哥来说,可是不小的助力。”
禹王仿佛只是随便一说,却让三贤王立刻就上了心,如今之计,可千万不能让太子将主意打到那十万兵马的身上。
三贤王之前为了考验商卿云,特意断了西北大军的粮食,就是想要让那些人恨上商卿云,要是商卿云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粮草的问题,军营里出现了饿死的士兵,那么那些人最痛恨的就是商卿云。
但是三贤王想错了。
那些人最痛恨的是三贤王这个领帅,他们是三贤王手下的人,三贤王却为了和太子打赌,直接断了他们的粮草,而朝廷没有余粮,要不是太子殿下,他们很有可能就真的饿死了。
所以,他们不仅没有痛恨商卿云,反而是对商卿云存满了感激之情,至于三贤王,一点多不念旧情,已经寒了将士的心。
这些士兵,只会打仗,根本就不会这些权谋的东西,三贤王以为西北大军可以理解他,却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的人心。
说起来,这些兵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三贤王的,而是在皇上登基以后,才交到三贤王手里面的,而三贤王带着这些人这么多年,简直是当成了自己私有物,其实三贤王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将士心中的想法。
整个大雍,有百万军马,在皇上的手中,有四十万,左锋左大将军的手中有二十万,三贤王的手中有三十万,至于另外的十万兵马,其实是在皇后娘娘的手中。
当年,大雍的皇后,可是一位传奇女子,可以说,大雍没有皇后,就没有现在的皇上,至于皇后的十万兵马的兵符,谁也不知道兵符放在什么地方,她并没有将兵符留给商卿云,而是放在了皇宫的某一处,在商卿云回宫以后,可以参加秋猎,在秋猎上胜出的人,便有资格,掌握皇后娘娘的十万兵马。
到时候,便会有人将兵符交出去,至于现在兵符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据说皇上也不知道。如今已经进入秋天一个月了,再有半个月,就是秋猎的日子,三贤王想到这里,立刻看向禹王:“这一次秋猎,你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胜出,只要你在秋猎中胜出,就能拿到十万兵马的兵符,到时候,你猜能有跟太子一决胜负的能力。”
禹王有些茫然,但是却听到了十万兵马几个字,现在在他的脑海里面,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在秋猎中胜出,可以得到十万兵马。
禹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并没有在三贤王的府上多做停留,立刻就回去了,他要立刻回去调查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娘娘的懿旨,并不是什么秘密,这是整个大雍都知道的事情,大家其实都盯着这次的秋猎,只是秋猎还没有开始,他们都知道,只要这次秋猎能获胜,就能得到十万兵马,这是皇后娘娘下的最后一道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