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资管组的工位布局明明是半环形半开放式,她却觉得那一瞬间众人的眼光都唰地扫过来,瞄准到她身上,灼烧着她的绿毛衣,烧得整个后背火辣辣。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背着锅下的班,怎么背着锅回的家,心情低落到极点。
跟关狄打视频的时候,她就是这么一张普天同丧的苦瓜脸。
“你又怎么啦?我今天挺忙的,就不过去了啊。”关狄看到她脸色不好,却依旧敷衍,显然不想浪费时间哄人。
关狄上班的银行距离摩美太远,就算两人住在中点,单程也要各自通勤一个半小时,还是划不来,最后还是决定各租各的房子,当初说好周中只要不忙就来回串门,但细细算来,这几个月两人疲于奔命,连周末都很少见面了。
明明同在一个城市,却好像在经营一场远距离。
罗芝大概讲了讲眼下的情况,不知道讲没讲清楚,不知道关狄能不能明白。
“组里其他同事也没有做过,我
找不到帮手,怎么办?“罗芝有些茫然。
关狄奇怪:“你经理走之前怎么安排的?他没有教你吗?”
这话跟邓肯白天的质问一模一样,简直重合在了一起。
——他没有教你吗?
——他没有告诉你这份报告牵扯到其他三个部门吗?你一个人耽误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后续所有的进程!
——请你在3号之前给出明确的答复,不要再糊弄了。
罗芝更委屈了,3号是谭经理回国的日子,她明明多加了两天,说的是5号啊。
然而邓肯置若罔闻。
“经理还在陪德国人打乒乓球,项目经理却叫我3号前就汇报进度。”黑锅压在胸口,罗芝说话的声音都沉闷无比。
关狄却不当回事:“哎呀,那就拖呗,拖到3号之后再说。”
“那怎么行?项目经理说3号之前就得开完会。”
关狄笑了,语气熟练得像在教学:“这点技巧都不会,我教你哈,你先订个会议,给大佬们发邀请,让他看到你做了这件事,等过两天再跟他说,就说其中有个高层时间有冲突,用这个理由往后一推,不就顺理成章拖到3号以后了吗?”
“啊……啊?”罗芝愣了两秒。
一个会议邀请,难道不是只有接受和拒绝两个选项?
她想了想,还是觉得行不通:“可是我怎么知道那些大佬们会有时间冲突呢?”
“你自己去把那个时间段订上啊!”关狄恨不能从手机屏幕里伸出手敲她脑袋:“项目经理又不会一个个日历去查,你要是觉得不保险,再去问问同事和别组组长,把其中一个人的时间填进去,或者把专用的会议室订走,都行啊。”
……还可以这么操作?
罗芝目瞪口呆。
“哎,你也学学职场技巧吧。”关狄叹了口气:“你也别太清高了,看不上这些所谓的小手段,所以宁可装傻也要拧巴地耗下去,但这么耗着对你有什么好处?既然想往上爬,能用的手段都得用起来,你管他有没有道理呢,管用就行。”
“我没有装傻,我也不拧巴。”罗芝莫名其妙被训一顿,也有点不高兴,“我是……我是不知道要不要往上爬,我觉得当老板不值得。”
关狄瞪大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当经理不值得?”
“对……对啊,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当经理的啊。”罗芝想起佳文之前苦口婆心的劝告,于是照着那个口吻,搬出一套逻辑来:“活儿多出50%,工资只涨5%,性价比不是很低吗?”
关狄鄙夷地笑了:“说你傻你还真傻……当了经理谁还看固定工资啊,都跟项目回报挂钩,有奖金和分红的!”
“那也……也太浮动了,靠不住。”罗芝虚弱地辩解:“总归是多了很多责任,而且——”
而且我怕做错。
这是今晚唯一的一句真心话,但她没有说出口。
她是真的怕,怕回错一封邮件,让谭刚在邓肯面前丢信誉——虽然已经丢了;怕自己进度慢,拖累了整个项目——虽然也确实拖了。
她怕自己一个人的失误,把整个局面搅得一团糟。
也许已经搅了。
“你想太多了罗芝,思虑过度,不落实处,说再多都没用。”关狄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你现在犹豫不前,纯粹只是因为你还不会玩这些规则。”
我还不会玩规则……吗?
罗芝怔住了。
我应该去学习怎么玩规则吗?
“罗芝,罗芝,你在发什么呆啊?”徐尘一肘子捅过来,把她从回忆中叫醒:“林总已经候场了,你赶紧上台去介绍啊。”
罗芝猛地一震,像是刚从水下浮出,剧烈吸了口气才回过神。
台上灯光白得晃眼,她赶紧带着稿子,踉跄着走上主持台,差点绊了自己一脚,台下一阵骚动。
“感谢徐秘书的精彩发言,她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行业见解和宝贵的信息,也为今天的讨论既搭建了一个清晰的行业视角。”
罗芝余光扫着稿子,声音因紧张而僵硬:“接下来,我们即将迎来今天的嘉宾,来自金凯人寿的总精算师林先生。”
……可是以前关狄也不是这样,当初在学校里他还挺清爽正直的,怎么毕业这几年越发油腻,昨天这一通教训,甚至都不能说是油腻大叔了,简直是个活爹。
罗芝机械地念着稿子,思绪却不受控地飘远。
“林先生不仅是一位资深的总精算师,更是这个行业中真正的数字掌舵者。他曾主导多个重大项目,包括金凯人寿的万能寿险定价改革……”
稿子里密密麻麻的数字构建起金光闪闪的行业前景,每个百分点背后都是百万计的资产波动,每个优化模型都是控制风险、撬动收益的杠杆,可她呢?她只是个转正希望渺茫的实习生,那些光鲜亮丽的数据和她眼前疲惫不堪的现实形成了残酷的对比,好像从未对齐过颗粒度。
也许她是真的不会“玩规则”,会玩的都当上两个组的双vp了,比如维德,不会玩的人还在背锅挠头写邮件,比如罗芝。
哦,今天不是写邮件,是念稿子。
“今天,他将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数字的背后:精算如何驱动商业决策》。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chefactuary林先生登场!”
台下霎时安静,全场鸦雀无声。
白花花的灯光照着百十双眼睛,齐刷刷射过来,盯着罗芝惨白的脸。
一秒、两秒……空气凝固。
罗芝这才反应过来,她念错了——她把chief念成了chef。
仿佛一个脆弱的气泡在悄无声息中爆破,观众席人头攒动,有人开始嗤笑起来。
“果然让实习生做事总有惊喜!”“哈哈哈哈人家只是饿了人家有什么错……”“我不行了太好玩了人怎么能捅这么大的篓子哈哈哈哈……”
即便是再善良的同事也不禁莞尔,嗤笑声像滚雪球,迅速累积,转眼成了奔涌的雪崩,把罗芝卷在中央。
林先生站在演讲台上,面色不善,而徐尘僵在后台,脸上一片空白。
罗芝站在原地,双目四顾,竟是茫然。
巨大的空白向她倒来,压得她窒息,但她心里倒是终于安静下来,那一瞬间,所有的喧嚣纷闹戛然而止,只剩绝对的静止。
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
第10章 在“放纵”的下一秒,她学会……
#习惯性出糗,是病,得治
罗芝总是出糗。
她从小是个听话的好学生,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但人的基因里总是存留着叛逆的成分,即便被社会驯养的再顺从,也会在九十九次乖巧后,偷偷尝试一次“出格”的滋味。
偏偏她运气不好,只要踏出那试探界限的小小一步,必定被当场抓包,毫无侥幸可言。
小学的校门口有家小卖部,一放学就挤满人,学生一窝蜂涌进去,抢着买一块钱一瓶的橘子水,抢到的人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咕噜咕噜喝下,喝得满脸餍足与得意。罗芝站在不远处默默看,却始终不敢靠近。
她知道那饮料不健康,便宜的糖水,掺的都是劣质色素——妈妈是这么说的。
她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学校很近,走十分钟就到,罗芝恋恋不舍又看了几眼,才踟蹰着离去。
她独自走了很多个十分钟,有一天突然停住脚步。
我想喝橘子水。
她在心里悄声说,像在对自己下一道命令,又像在赌气。
零钱是姥姥给的,我边走边喝,十分钟喝完,妈妈不会知道。
她紧张得手心冒汗,却又莫名兴奋,折回那片喧闹又欢快的战场,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挤进小卖部,热火朝天地抢到一瓶汽水,当她付了钱,从老板娘手里接过饮料,仿佛接过一件辉煌又禁忌的战利品,心跳扑通扑通,像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