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如泛黄的旧纸张,哗啦啦翻开——
战鼓声在耳中炸起,狼烟之中,上党城门一遍遍被攻城木撞击,血溅城墙,儿郎们用肉身抵在城门口,漆油木城门却越来越松动。
有人在问:“门要破了啊!谢将军在哪?在哪啊!”
谢翡在哪?
在城破之前,他就提前同洛阳报信,带着少数亲信,逃了。
谢家书房,谢兆之刚收到消息,怒而将手中密信拍到桌上:“他怎么如此懦弱!这可是会灭族的大祸!”
谢家族老:“那让他战死在上党?他是族中几十年来难得的将才,一定要保下来!”
后宅屋中碧纱橱,郑嬷嬷抱着窈窈,一遍又一遍地拍抚她的后背。
窈窈这一年十一,她还没长开,脸颊还带着点稚嫩,眉眼却已能看出将来的美好。此刻,她面色苍白,呢喃:“嬷嬷,城破了,会被……屠城的。”
屠城。
白刀子红刀子,屋外光影绰约,一个老妪牢牢拽住孙子的手:“你阿祖死了,你爹也已经死了!你别出去,快躲起来吧!”
孙子跪下磕头:“姥姥,孙儿不孝。”
遂背着菜刀出去。
老妪痛不欲生,在外头嘈杂的声音之中,拿水井绳挂房梁,搬了个板凳站上去,套上脖子,却在下一刻,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少年李缮坐在马背上,驭马狂奔,身后绣着“萧”氏大纛缓缓倒下,换成一面临时旗帜,上面用炭描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李”字。
范占先身穿布衣,浑身狼狈,他也是城破时,以肉身挡城的一人。他看着城边胡人的尸体,再看单骑冲入胡军的李缮。
他身旁,辛植和杜鸣,正在清理胡虏,范占先拉住辛植袖子:“敢问,你们将军是谁?”
辛植:“李缮!”
——“李缮?”谢家书房中,谢兆之撑着脑袋,“这位是什么人?”
谢家子侄:“未曾听闻,当不是河西李氏。不过他救下上党,此祸便不及家里,也能保下五叔了。”
彼时谢翡还未坦诚与李缮旧怨,谢兆之自是从未听闻过李缮名讳,难免轻蔑,道:“寒门?那是守不住上党的。”
而卢夫人心情欢喜,对王嬷嬷说:“胡人被打退,咱家总归不必提心吊胆了。天菩萨保佑。”
窈窈在窗外听到了,松口气,那座城,应该还是有人活下来了。
不是菩萨保佑,是有人救了上党。
女孩踮踮脚尖,她还不够高,温柔的眉眼,望向灰蒙蒙的天,那边是北。
而此时,战斗终于收歇,骁勇的少年将军浑身浴血,沉着唇角,漆目中野性疯狂生长,他拄着长枪,站在城门口。
忽的,似有所感,他转过身,朝南方极目远眺。
……
…
枕书一梦,如仙似幻,辗转回过神,天际擦亮。
窈窈睡了舒服的一觉,只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但是清醒后,全都忘记了,她也没多纠结,撑着身体起身。
李缮已经起来了。
他站在榻边,那裱好的“不与女/男人气”的作品下,加设了一个长案,上面的檀木缠枝葡萄纹剑架,就放着那柄轻剑,惊鸿。
听到床上窸窣声音,他便转过身,唤人进来,一边同窈窈说:“怎么不再睡会儿?”
窈窈瞅了他一眼就没回他,虽然这个时辰,和她平时起床差不多,但她昨天累了,睡得可比平时要早接近两个时辰。
真要论,也是因为从天黑后就都在荒唐,才累的。
李缮没半分自知的,窈窈坐到镜前,他跟着过去,看新竹以花缯挽起她墨发,给她束了个缬子髻。
窈窈挑了副南海珊瑚石发簪,耳上垂着红玉坠,脖颈上戴着松石细金项圈,她一边穿戴着手钏,一边透过镜子,看向李缮。
他就这么支着下颌,目光不错地一直看着她。
窈窈:“夫君……没有别的事做了么?”
李缮抬了下眉梢,似笑非笑:“你赶我走?我偏爱看我很不情愿娶的妻。”
窈窈:“……”
新竹忍不住偷偷笑了下,惹得窈窈面上飞出淡淡粉霞,到底他闲着的时候不多,见她梳妆应当是新鲜,时日多了就好了。
饭毕,李缮指着架子上的惊鸿,问窈窈:“我想借惊鸿,去做一件事。”
窈窈愣了愣。
她双手斜斜握着惊鸿,递过去,神色凝重却不犹豫,道:“请。”
这一天,李缮拿着剑出去了。
新竹还有点好奇:“侯爷拿剑去干什么了?”
郑嬷嬷亦有些许困惑,答道:“许是,侯爷和夫人前头已经商议过了。”
虽然看起来也不像。
…
下午,窈窈去见钱夫人,看看府中一季的账目。
钱夫人问起李缮,若是旁的婆母,像李缮这般回家也不先见母亲的,多少有怨气,钱夫人倒不在乎这个。
窈窈说了冀州既定,他也不走了,这下,钱夫人总算松口气:“真怕你们又吵架。”
虽知道钱夫人不是拿婆母的身份训斥自己,窈窈还是赧然,暗道应该不会有下次了。
两人才看了会儿旧账,钱夫人忽的问窈窈:“卿家母和大姊,听说吵架了,可还好?”
这事窈窈不是没察觉,归根结底,是卢夫人三番两次心软,令谢姝怒了,而与卢夫人闹脾气,窈窈作为中间的人,不好做。
这种事,她惯常是不争先,过了三五天,大家都冷静了,要么再提,要么就假装过去了。
谁没有些糊涂账。
她便对钱夫人说到:“母亲舐犊情深,于我与家姊一样,纵有一时龃龉,总能好的。”
钱夫人明了。
其实,李阿婶从前就劝过钱夫人,他人吵架,凑凑热闹就得了,莫要太去沾惹。
但架不住钱夫人以前在乡里,是个热心肠,旁人生产她都要去端热水,且这段时日与卢谢相处,有窈窈做枢纽,她再没觉得哪里低人一等。
于是钱夫人蠢蠢欲动,她劝不和媳妇和儿子,因为自己也算半个局中人,不好瞎掺和,难道还劝不好卢夫人和谢姝?
再想想谢姝年未过双十,钱夫人就想拿她当突破口,找了个看绣样的由子,叫人请了谢姝来东府。
谢姝起先还以为,钱夫人要给她牵线。
她如今是弃妇,久居李府,那是府中主君主母都不介怀,实在在洛阳,她还真没这般清静悠闲。
结果钱夫人不说暗话,道:“你和你母亲争执,可是什么缘故?”
交浅莫言深,谢姝心想,难怪当初在洛阳,钱夫人被孤立。
她又想起窈窈几次提到,钱夫人是极为简单质朴的,实在没什么弯弯绕绕的心肠,就是容易叫人误解。
便也不介怀了。
只是,她本想推脱,突的心下一转,道:“劳夫人挂心,我并非那不孝之女,只是引我如此不悦,定然是大事。”
钱夫人眼前一亮:“可真是出事了?”
谢姝:“我那母亲,并不坏,就是耳根子太软。”
“从前窈窈出嫁,母亲也没有个表态,只能这般眼睁睁看着窈窈北上。”
钱夫人不敢笑了,窈窈北上挺好的,没问题。
她道:“其实……窈窈嫁人这件事还好。”
谢姝继续道:“如今我们都北上了,既来之则安之,当日在驿站,五堂叔劝我们南下,我母亲险些就答应了,让我和窈窈回去。”
钱夫人:“啊?”
谢姝:“你觉得她这么做,于情于理,合适么?”
钱夫人:“岂有此理,她要走,自己走嘛!”
谢姝:“是了,窈窈不好撕破脸皮的事,不如我来撕破脸皮。”
钱夫人顿时义愤填膺,已然忘了自己是来当和事佬的,悄悄问谢姝:“可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第55章 败坏他名声
……
不多时,钱夫人把请卢夫人、窈窈都请去看绣样。
窈窈没觉得哪儿不对,入了深冬,钱夫人要给府内上下都裁一身保暖的深衣,挑一挑绣样,也是寻常。
到了东
府,钱夫人却把她与卢夫人请去耳房,相对正房,耳房小而雅,烧着红箩炭,摆着一方红木小桌案。
钱夫人和谢姝,已经舒舒服服窝着了,她们招呼窈窈道:“快来坐。”
窈窈抻了抻衣摆,屈膝坐在西方位,卢夫人就坐她身旁。
谢姝拿着一套青玉杯,给四人一一酌了小酒,道:“桂花酿,不醉人的。”
窈窈心知自己是一杯倒的,便抿了小半口暖暖身子,卢夫人酒量也一般,但没窈窈那么差,便喝了两杯。
小酒一喝,大家心里也没多少紧绷感,钱夫人双手交握,说:“大冷天的叫你们来,不是因为绣样,但毕竟不算光彩,只能偷偷的来。”
窈窈问:“母亲说的是?”
https:///yanqing/22_b/bjzhm.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