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85章
  雍正十二年,七月初七。
  今日乞巧节,三五成群的宫女从神武门离开紫禁城,与等候在神武门外的家人团聚。
  上月初,四爷下旨将宫女出宫的年龄从三十岁修改为二十五岁。
  诸多年已二十五岁的宫女都在今日离开紫禁城。
  与此同时,今日还是内务府包衣奴才小选复选之日。
  与秀女遴选不同,今日的小选,是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甄选入宫为奴婢。
  此刻神武门前围的水泄不通。
  “满洲正黄旗包衣,内管领魏清泰之女魏氏,魏氏在何处?”
  唱名太监扯着嗓子唤道。
  “公公,奴才魏氏在此。”魏婉莹从人群中挤到前排。
  她笨拙的用别扭的姿势见礼,四周围传来窃笑声。
  该死的封建社会,破规矩多的烦人,希望她今日复选一定要撂牌子。
  她才不想当盖章狂魔乾隆帝的小妾。
  原主魏氏,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汉人皇后魏氏。
  世人皆知,魏氏活成历史都承认的大笑话,她死后百年,被盗墓者掘墓抛尸,才被人发现她是被水银毒死的。
  魏氏生前被水银毒死,大量水银浸入骨髓,不得往生,甚至将她的尸首毒的百年不腐,而同在地宫的乾隆和其余几名随葬后妃都化为枯骨。
  魏婉莹冷笑,她就算死,也不要活成笑话。
  点卯之后,魏婉莹站在神武门墙根下,虔诚祈求满天神佛,务必保佑她被撂牌子。
  此时一辆马车缓缓而来,坐在马车前头的美艳妇人鬓边簪着朵盛放茶花。正与驾马车的儒雅俊逸男子喁喁低语。
  那妇人美得不似在人间,魏婉莹瞪圆杏眼,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满洲正黄旗包衣,内管领魏清泰之女魏氏!快些过来!”唱名太监疾呼道。
  “婉儿,点卯了。”
  “来了!奴才在这!”
  魏婉莹被一旁的好友高氏焦急提醒,这才回过神来。
  她忍不住惋惜的看一眼高氏,同为包衣奴才,高氏也逃不开被乾隆帝荼毒的厄运,她就是乾隆帝的高贵妃。
  温柔晓意的高氏目送魏氏离开,低头压下眸中一闪而逝的慌乱。
  吕云黛正在给四爷簪芍药花,忽而听到魏氏,心中惊异,抬眸就见一个容貌清丽脱俗的十三四岁少女从马车前跑过。
  “在想什么?”斜风细雨,胤禛将伞面倾向她。
  “在想魏氏。”吕云黛喃喃道。
  “恩?谁?”
  “没,只是觉得那内管领魏清泰之女魏氏很美。”吕云黛将伞面推向四爷。
  “爷,太子追来了。”苏培盛小声提醒道。
  “阿玛额娘,你们要去何处!”弘历一身微服,气喘吁吁挡在马车前。
  他才不想一个人孤独的呆在紫禁城内。
  “额娘与你阿玛出去逛逛,准保除夕归来。”
  “弘历,你瞧那姑娘好看吗?”吕云黛指着正站在神武门朱门前垂头丧气的少女。
  弘历的目光顺着额娘的手看去,眸中厌恶一闪而逝。
  “不好,妖艳无格,举止媚俗。”弘历漫不经心将目光移开。
  吕云黛一愣,她开始期待弘历打脸那一日了。
  “弘历,秋闱科考需盯紧些。”
  “中秋宫宴你来坐镇,重阳祭祖由你支持。”胤禛徐徐嘱咐。
  汗阿玛将他后头几个月的时间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弘历垂头丧气。
  “是..”
  吕云黛伸手拍了拍弘历的肩:“等明年,额娘与你去江南玩。不带他们。”
  弘历眼前一亮,欢喜点头。
  “早些回来过年,你们不能留下儿臣一人。”
  弘历后悔莫及,早知道就不把兄弟们外派出京,平日里连个拌嘴说笑的人都没有。
  安抚好弘历之后,吕云黛正与四爷说笑,忽而见四爷从包袱里取出一张人皮面具。
  “戴上吧。”
  “为何要戴?”吕云黛纳闷的接过面具。
  “风沙大。”胤禛侧目冷冷盯着满眼惊艳痴迷的登徒子,将那登徒子盯得慌乱低下头。
  吕云黛看向蒙蒙细雨,无奈的戴好人皮面具。
  行至南锣鼓巷附近,吕云黛去给小公主买糖葫芦,忽而一位老熟人朝着她热情招手。
  “小吕,许久不见,最近哪里发财?我这最近有票据,你还要吗?”
  吕云黛顿时慌了神,竟然是专门捯饬假票据的孔老三,她赶忙取出小镜一瞧,暗道不妙。
  赶巧了,四爷竟给她这幅面具。
  这是她年少时专门用来买假票据贪污四爷银子的面具,她那些年没少买假票据坑四爷的银子。
  每回她来寻孔老三买假票据,都是带着
  这幅面孔。
  “咳咳咳...孔三哥,我早金盆洗手多年。”吕云黛尴尬朝着殷勤走到马车边的孔老三疯狂眨眼。
  别说了大哥,求求了。
  孔老三今日生意不景气,好不容易逮到老主顾,自然要殷勤的推销一番。
  “你瞧,这是柳泉居的假票,这张云集客栈的票据,要么?一次买走只二百文。”
  “呵呵~”
  耳畔传来四爷揶揄的轻笑,吕云黛瞧见四爷牵着小公主站在马车前。
  她急的一把夺过孔老三手里的假票,丢给他一两碎银。
  “三哥,我都买,多谢。”
  “哎呦小吕姑娘,你给的太多了,我再给你张抱月楼和内聚班的戏票凭据。”
  “咱做生意讲究童叟无欺。”孔老三热情的塞给她三张假票。
  吕云黛尬笑着道谢,送走孔老三,她低头回到马车内。
  “小吕,不多买几张假票据?”胤禛抿唇忍笑。
  “.....”
  “小吕早从良了,钓到了金龟婿。”吕云黛尬笑着扑进四爷的怀里。
  她年少时当暗卫也不容易,成日里不是在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还需面对喜怒不定的四爷,唯一能慰藉自己的就是那几两碎银。
  想起暗卫,吕云黛心下一沉,如今的血滴子又与暗卫有何不同?
  “爷,别再招募血滴子可好?”吕云黛忐忑开口。
  “你死在红螺寺那日,就已不再招募血滴子,如今血滴子人数不过百。”胤禛将她手里的假票丢出马车窗外。
  当年最为精锐的血滴子悉数死在红螺寺,他也一并死在了红螺寺。
  这些年来行尸走肉的活着,如今上天将她还给他,他自是感恩戴德,不再妄造杀业,日日都需为她诵经祈福。
  一家三口走走停停游山玩水间,于八月十六抵达苗寨。
  十三岁的小公主回到阔别数年的吊脚楼内,从咸菜缸下取出一匣子碎银。
  “兰姨还好吗?怎么都不回来。”
  吕云黛默然,苗女阿兰与心爱之人葬在了一起,她每年都会去祭奠,却不敢告诉小公主,等过两年再带小家伙去祭奠阿兰。
  小公主最为敏感多疑,初入紫禁城内之时,甚至野性难驯。
  四爷为此自责不已,后来发现小公主被规矩束缚,成日里愁眉苦脸,索性由着她的性子。
  是以,小公主依旧对汉文与满文并不擅长。
  今日小公主特意换上苗女盛妆,甚至让她与四爷也换上一身苗人装束,在寨子里转悠了两圈。
  “阿虎!这是我爹娘,瞧瞧!我阿爹俊不俊!”
  “阿月,你看我娘亲美不美,我娘亲美不美?”
  “小松,你现在跪下学狗叫吧,我有爹爹!我不是野孩子!”
  被叫到名字的小少年尴尬挠头,苗家男儿一言九鼎,岂能输给狡猾无信的南蛮子,少年跪在吕晓满面前,涨红脸汪了两声。
  “没听到!你再叫大声点!大声点!你叫啊!”吕晓满红着眼眶哽咽道。
  “你叫!要叫一百下才能停下!就像当年我叫的那么大声。”
  汪汪汪的狗叫声不断传来,胤禛心疼的将小公主抱在怀里。
  他的掌上明珠,大清最为尊贵的固伦公主,那年定被这些混账苗民欺凌,此刻他气的浑身轻颤,闭眼,将溢出心口的无尽杀戮之意强压下。
  “阿丹,你要去哪!把你的银衣给我!你输了!”
  被叫到名字的少女哭着逃离。
  吕晓满一脚将那少女踩在脚下,脱下她头上华丽的银帽,笑着戴在自己头上。
  在寨子里又转悠一圈之后,吕晓满带着爹娘,来到南麓八旗驻军家眷聚居地。
  “喂!瓜尔佳司翰!钮祜禄武英!西林觉罗素善!给我滚出来!”
  “吕晓满!你还敢来!”
  三个魁梧的十二三岁少年从巷中冲出来。
  “我不和你们打,你们阿玛呢?唤他们来!我阿玛要揍他们!揍得他们满地找牙,撵他们五条街!”
  “....”胤禛抬手接过苏培盛递来的武人袖箍。
  三个少年被凶神恶煞的家仆堵在墙角,瑟瑟发抖的扯着嗓子喊阿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