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王莹道:“那个月卡更划算,14.9一个月,也不限骑行次数,之前电瓶车起步就得2块钱,限时,限公里,这个啥也不限,反倒用的人比之前还多,这才2周时间,我感觉光办卡的钱就已经将前期投入回本了,就是没仔细算过,但肯定大差不差。”
  “正常,自行车投入太低了,唯一贵的就是锁和定位芯片,林源他们又给这一块升了级,不仅小巧还比之前更灵敏,而且这一块的制作价格比之前更低,整体价格都便宜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人多呀,别瞧着10块20块的都是小钱。
  人一多一人一点,钱加在一起就不少了。
  成本再一低——
  其实真要计算起来,自行车比电瓶车要更赚钱。
  “不是薇薇,你为什么不开始不直接弄自行车呢?造价低不是能更好赚钱回本吗?”王莹问。
  “我是觉得那个时候电瓶车刚出来不久,其实价格也不算贵,而且电瓶车就像我说过的,不累,且后续也能往下放,也不算浪费,所以先出电瓶车,后出自行车。”
  林薇这边是早有准备。
  可另一家公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不是,博远那边怎么那么及时将自行车给投放出去了,只怕人家早就收到了消息,这不是害人吗?”
  “害谁了?”
  “害我们了啊,若是能透露一点儿风声出来,咱也不至于……,这下闹的本儿还没收回来呢,全得回收了,又是一笔支出。”
  “你是不是傻?你们是竞争关系,咱虽买了人家小公司,可说白了那些人就是剽窃了人家的创意,人家没告就算不错的了,还打算让人家告诉你限摩令下来了,只怕人家等着这一天,巴不得咱们死。”
  “那你说咱们会死吗?”
  “肯定不会啊,你们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限摩令只针对江城,那就将江城的电瓶车撤出去不就好了吗?咱原本就跟着博远在做,圈定的区域也不过是在江城罢了,别的城市指不定还有一针之地。”
  这就是有钱的好处了,受到影响也有钱能够持续投入,不能丝毫没有回转的余地。
  对头公司立马学着博远这边,后续操作及时,还真将这一业务保留了下来。
  林薇倒是挺感叹的,“老板行事果决,虽然思路学了咱们的,可它很好的执行了,后续虽资金起来了,应该能和咱们平分秋色。”
  “好气啊,原本这一市场该被咱垄断的,现在倒是要分一半市场给别人了,你不生气?”王莹问。
  “你就别这么小气了,世界这么大,不可能所有生意都让咱垄断了,我倒是想垄断,谁不想获得专利,可也要让咱有这实力才行啊,钱是赚不完的,资本市场也不是我想包揽就能够包揽的,行了,好好工作吧,至少在外卖这一块,唯你独尊。”
  这是王莹现在唯一欣慰的事情了。
  外卖软件频频被抬上来,但由于活动力度没他们的大,想盖住他们的风头,一时间还真有些难。
  “要是以前,我肯定要被气死,最近好像是被气多了,感觉心态平和了很多,不像之前那样总能将自己气的半死了。”
  “是你自己心态没调整过来,互联网的速度太快了,一个
  新的东西出来后,肯定会有人跟着模仿,这个时候想坚持下去就需要更多新的创意。”
  第225章 要不要咱也试试
  “不过想要长久的做下去,光图便宜也不行。”王莹道:“那些用户领的券全是由咱平台补贴了,咱平台再怎么赚钱,一天两天,亦或者一年两年可以,再长一些我真担心坚持不下去。”
  “所以啊,先用优惠将用户留下,再用高额工资将员工留下,最后能否做的长久,看的还是企业良心,所以从一开始招人,就让你设了限制,提高外卖员素质水平,通过用户的打分与他们的工资挂钩。”
  “这件事儿虽然有两面性,但可以限制外卖员参差不齐的质量。”
  虽然限制颇多,导致了公司的外卖员总是在一个长期欠缺的状态。
  可待这个行业发展起来了,后续的问题隐隐爆发了出来。
  大家的思路和林薇一样,用优惠让用户注册,再用高额薪酬招聘外卖员。
  可中间的差额谁来补贴呢?
  林薇这边拿的出补贴,这边空出来,能用另一边的金额补上,再加上各大商家的广告,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是他们所赚的钱。
  可有些小软件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矛盾一堆积,爆发出来问题可就多了。
  特别是外卖员这个职位,招聘时没设门槛儿,导致很多女性的安全受到了很严重的威胁。
  甚至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我都不想说,虽然在这些软件上点饭很便宜,但其实饭菜很敷衍的。”
  “是啊,一盘青椒炒肉只有青椒没有肉。”
  “楼上的,你这算是好的,我点过这家,甚至连青椒都少的可怜,饭也只给一点儿,做不起就别做,我虽图便宜,但隔壁只多一点儿钱饭菜品质可比这个高多了。”
  “关键还不能给差评,给了差评外卖员要被扣工资,上次外卖员找到我家里来拼命拍门,把我媳妇和孩子吓坏了,我当时又不在家,最后都是报警给解决的。”
  “老话都说了,便宜没好货,先前还不信,我现在可算是信了,关键隔壁也没比他们这儿贵多少。”
  “一个12,一个17,仅仅隔5块钱,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你们说说现如今工作,谁差了5块钱啊。”
  不过矛盾纠纷还都是小事儿,食品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因为外卖问题引发大范围讨论的缘故,食品安全部门按照软件上推荐的店铺一个一个上门检查他们后厨的安全问题。
  然后——
  可就不得了了。
  菜不洗都可以算做最小最小的事儿了,那冰箱里的臭肉,地上爬的虫子——
  总之这根本就不是食品安全问题,因为看过去就跟垃圾场没什么区别。
  当天,有问题的店全部封禁,软件暂停开店。
  一周后他们再来检查,若合格,店就继续开,若不合格,这家店他们天天来查,直至倒闭为止。
  关键是,这样的店有很多,仅一周的时间他们就排查了数百家店,几乎有一大半全部是相同的结果。
  “不是吧,不是吧,我知道商家没良心,可咱之间也没什么国仇家仇的,不必拿咱当小日子人整吧。”
  “我快吐了,这些地方根本不叫店,它就是一个临时的垃圾场,捡起地上的垃圾做好就送出去。”
  “关键我天天吃这些,我吃着也没拉肚子,只能说是我的肠胃太好了。”
  “可外卖真的很方便,我才刚用习惯这一软件,该不会又要过回原先的生活了吧。”
  自然不会。
  有黑心商家,就有良心商家。
  别人家的软件检查出问题,不代表‘兜里’联系的商家也有问题。
  待食品安全部门公布了所有数据后,林薇花钱雇佣大片水军,他们‘兜里’迅速在一片咒骂中异军突起。
  “咱们虽然贵,但其实也在一个正常消费水平,而且我们的工作人员,每隔一个季度都会去每家店巡查后厨情况,总之用‘兜里’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王莹代表兜里,注册官方微博,并发言,再配合网络上的言论——
  几乎是立马,各大用户就回到了他们软件,甚至还迎来了一波新用户注册潮。
  兜里原本就不单单只有外卖这一项功能,因为这一波回血,导致软件里各大板块,各个功能全都被带了起来。
  “薇薇,你真是个天才。”
  “那是,品牌做起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很简单,可在任何时代想要长久做下去,看的还是品质,只要咱品质不出问题,兜里绝对是所有用户的最首选择,别的品牌就算是改进,也不可能会有争过咱的趋势。”
  说着,张妍妍推开了他们办公室的门,将两杯咖啡放到了他们的面前。
  “这是楼下浮光间的咖啡,味道还不错,不过就是价格很贵,你们尝尝。”
  俩人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味道的确很不错。
  “国外品牌,资金雄厚啊,仅一年时间在江城,哦不,世界开了好几百家店,明明价格很贵,却很快就占领了这一片的市场,好些人奶茶都不喝了。”
  10年,无论是奶茶还是咖啡,都是风头最盛的时候。
  不过明显的奶茶要更胜一筹,哪怕不需要品牌,就杂牌奶茶店,只要位置选的好,要不了两年房、车都能够买起来了。
  但咱国人在之前并不太爱咖啡,街道上咖啡店十分稀少,浮光间入驻,弥补了这一空缺,生意想不好都不可能。
  试问,谁不想拿一杯浮光间的咖啡,走在路上装个逼呢。
  而若想将这一现象打下来最有用的办法,就是注册一个新品牌,用进口豆,并且迅速将店扩充的同时,价格还得比对方低廉一半都不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