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更不想为曾经的错误选择承担任何责任。
李曼迪知道, 只要签了那个字, 她就要再次成为一个母亲, 成为众人肆意讨伐的对象, 成为一个理所应当的牺牲品。
凭什么?
可当看到葬礼视频上那个瘦弱无助的小身影时, 李曼迪还是心软了。
她第一时间飞了回来, 用最快速度办完所有手续,准备在冬天到来前把裘时带去澳洲开启新生活。
南半球正好是初夏, 天气特别好,正是去户外看野生动物的好时机,小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意外的是, 裘时拒绝了她。
裘时说他最好的朋友还在这里,他哪儿也不去。
可李曼迪来回打听了一圈,申经街附近根本没有人见过儿子口中的那位“好朋友”。
他明明没有朋友。
没有任何朋友。
李曼迪吓坏了。
她一度认为这孩子被他爸养出毛病了。
毕竟那个姓裘的除了泡男人什么都不会,裘老爷子才去世短短几年,他就把家产败了个精光,甚至连孩子幼升小的时间都能错过,导致裘时一直比同班孩子大一年。
要不是有杨老师帮忙看管,那一整年没书可读的日子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祸事。
就更别提换季过敏突发寻麻疹的应对办法了。
那个姓裘的可能到死都不知道养孩子还能遇到这种问题,完全是个睁眼瞎。
不仅保不齐裘家的产业,连自己的小命都丢了,李曼迪也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什么。再加上那些数不尽的流言蜚语,根本没有任何家长能放心让孩子和她的儿子交朋友……她儿子根本就没朋友!
李曼迪紧急联系了各大医疗机构,各项权威专家,在国内外给裘时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生怕这孩子出现幻视幻听等抑郁病症。
每每想到这里,她都极度后悔自己作为一位母亲的失职。
李曼迪甚至做好了放弃事业的准备,决定交接好手头工作就立刻回归家庭,一心一意陪伴孩子成长。
说不上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所有报告都显示这个小男孩头脑清醒,逻辑明晰,尽管偶现轻度焦虑症状,但也符合青少年时期向外探求的正常状态,远远没有达到病态标准。
可那个不存在的“好朋友”呢?
真的不是幻觉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
大家只当那是孩子不愿离开故土的借口。
在医生与好友的几度劝说下,李曼迪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诉求,让他继续留在国内学习生活,维持现状直至成年。
尽管那是一个谎言,尽管李曼迪不喜欢谎言,她也必须接受。
她需要时间和儿子培养亲密关系。
于是李曼迪与杨老师达成了托管协议,又挨家挨户拜访了学校里比较闹腾的同学,希望他们在课余时间能和裘时交个朋友,尽可能热情地。
朋友变多了,总不至于还要靠谎言来掩饰孤单。
她儿子太孤单了。
李曼迪心中有愧,于是她每个节假日都会回国,也不再错过儿子的任何一次生日,希望能尽己所能弥补过去错失的那些岁月。
直至被少年严肃叫停。
裘时依旧不愿与她亲近。李曼迪表示理解。
她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裘时高中毕业后能来澳洲念书,希望他遇到困难愿意与自己沟通,希望他可以像其他小孩那样撒泼打滚……
裘时同意了。
当然,除了最后一条。
于是节日聚餐变成了跨洋祝福,庆生聚会变成了定制蛋糕,一切为了培养母子感情的枷锁都在不影响原有轨迹下极致简化了。
值得庆幸,也同样值得感激。
尽管裘时每次都像完成任务般将大段信息复制粘贴,李曼迪也看得乐此不疲,并给她不缺钱的宝贝儿子送上巨大一个新春红包。
母子俩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平衡点,谁都不用委屈求全,只凭血脉就能在地球两端紧密联系着。
李曼迪原以为生活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
她在生意场上厮杀惯了,时不时还真需要这种无价的慰藉。
当母亲的感觉……好像也不赖?
每每想到儿子明年就可以来澳洲上学了,未来也会一直陪她在这里定居,逐渐成长为她生意场上的左膀右臂,李曼迪谈判的声势都柔和不少,并主动把最后一段婚姻提上了日程。
裘时和对方相处得很好,李曼迪感到庆幸。
她希望儿子到这边之后能真正体会一次家的感觉。圆满的,幸福的,温暖的感觉。
可少年却在婚礼前夕突然出现,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般,神色慌张,失魂落魄。
手臂上的红痕也清晰可见。
这孩子早就不起疹子了,可幼时挥之不去的梦魇总会在内心感到不安时倏地冒头,如同父亲葬礼上那个无助的影子。
李曼迪知道,儿子是在向她求救。
李曼迪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带裘时去见了当地最好的心理医生,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可测试结果远不如预期。
幼时的轻微焦虑早已演变成心理障碍,红印遍布的手臂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让身为母亲的她根本无法自欺。
李曼迪想不通这种结果因何而来。
这些年,儿子身边的变数都被她抚平了。
钱而已。钱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她的儿子只需要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段为了培养母子感情的放养时期完全就是同龄人向往的典范。
可裘时不说,李曼迪也不好多问,只要儿子还愿意来澳洲陪她就好。
留学事宜关乎前程,这个议题母子俩早就达成了一致。
即使不一致,她也决不让步。
李曼迪陪裘时在澳洲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心理治疗,并按照少年的意志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阳光,农场,带有青草味的皮卡车……所有他喜欢的设施都准备好了,再加上小半年的休整期,乡下的自然风光足以让人恢复精神。
上大学之后,就不准再这样成天无所事事了。
李曼迪在心里划定了放养期限。
申经街是裘老爷子留下来的,她不便在裘家人的地盘上插手儿子的日常生活。
但等人到了澳洲,一切就不一样了。
十八岁了,也是时候该扛起肩上的责任了,否则最终长成他爸那有钱无脑的样式,分分钟被别有用心之人下套拴牢,多少家产都不够败的。
她的儿子不该姓裘。
她不允许儿子的未来有偏差。
可李曼迪还是犯了一个错——由于工作太忙,她没有陪裘时回国收拾老房子。
原以为最多只是两天的行程,负责接送机的司机都安排好了,李曼迪却迟迟等不到属于儿子的返程机票生效。
飞机落地临安不到二十四小时,裘时就悔了棋。
还是那句话。
他最好的朋友在这里,他哪儿也不去。
-
原晢还杵在包间门外。
他的大脑正在记忆部门疯狂运转,四肢控制中心暂时断电,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根本抬不起来。
这……这是什么情况?
李曼迪为什么要点名见他?
因为他和那个姓裘的……他和那个姓裘的没什么关系啊!
求生意志猛然狂起,原晢不自觉退了一步。
他在小道新闻上见过网友对李曼迪的评价。
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华人企业家,这位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在谈判桌上从不手软,只讲利益不讲情分,不仅黑白通吃,更是能直接捣毁竞争对手一座城——非常给中国女人长脸。
还结了很多次婚……
那个姓裘的前不久刚失踪过,就是飞到南半球参加最新一场婚礼去了,好像是第多少任继父来着?都能凑一桌麻将了!
总之,这位不速之客,光看面相就不是个善茬。
李曼迪的前夫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最近一段婚姻更是政商两界强强联合,那个所谓的小农场不过是个消遣罢了。
原晢生怕自己也是个消遣。
裘时知道李曼迪要见他吗?
看中午这各方串通的架势,应该是不知道的。
那个姓裘的向来信息秒回,对话框收尾永远都是他的白条,只要原晢还有话说,他就绝对要接茬。
尽管有时候原晢只发了一个表情包,他也能找到情侣款给人怼回来,自说自话,没完没了。
非常之热情生动。
可现在,那条拆石膏的信息已经在对话框里晾干了,那个姓裘的还是没有出现。
原晢再次谨慎地后退一步。
裘时不仅不知道李曼迪要见他,还一反常态失联了。
或许一进办公室手机就被收了。
可是,老校区明明不管手机的。
……
原晢懊恼地抓了抓头发,眼里满是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