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就来了。 
  相里亭曲腿直起身,李芙和李蓉跑过来,一个抢走他的书,另一个抱起小萝卜盘,三人一溜烟跑进了屋。 
  相里亭走到火盆跟前,蹲下来烤了烤掌心,又转到手背那面接着烤,两个小朋友坐到他旁边的小凳上。 
  二叔,你考上大学还会回来吗? 
  我听妈妈说大学离这里好远的。 
  室内温暖如春,落在身上的细雪消融,火光映亮相里亭漆黑的双眼,他笑道:为什么不会回来?这里有芙芙和蓉蓉,有我的小萝卜,有那么多的土地资源供我实验,我当然要回来。 
  两个小朋友明显开心起来。 
  相里亭道:大学离这儿确实是有些远,你们好好学习,以后考到那边不就近了? 
  唉,那要好久,我们还没有上学呢。 
  二叔你上大学记得多给我们写信,我们也让爸妈给你寄信和小萝卜。 
  行啊。相里亭莞尔应下。 
  来,拉勾!李芙伸出小拇指,小幅度勾了勾。 
  相里亭也伸手。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相里亭眉眼舒展,来时的疲惫一干二净。 
  他这一段时间很忙,事情安排挤得满满当当,又是苦读农学书,又是去生产队地里查看小萝卜,还答应安呈会写《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第二册 》,出了很多张试题。 
  忙是很忙,但不得不说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虽然他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去国营饭店吃肉了。 
  相里亭难得空闲,坐在小凳上给两个小朋友讲故事,叔侄三人氛围正好,外边传来敲门声。 
  相里亭,走啦! 
  戴好围巾帽子,相里亭跟李芙和李蓉挥挥手,快步走出去打开大门,李珍珍果然已经过来了。 
  相里亭原先还纳闷对方为什么在家里耽误这么久,结果看到李珍珍里三层外三层裹得像一只矮熊时秒懂。 
  李珍珍拖着慢吞吞的步子,捏了捏身上厚厚的袄子,无奈道:没办法,母爱重如山啊。 
  走吧,等我们过去陈升他们估计也到了。 
  查体七天后,《选拔学生登记表》也跟着发下来,让学生自己填志愿,但是不报成绩,这无疑又增大了录取难度。 
  不过对于相里亭来说没什么好为难的,登记表一发下来,他就刷刷填上去。 
  陈升等人则是有些犹豫了,这一年高考的总人数有五百多万,他们高考时有很多拿不准的题,虽说彼此对过答案估了分,但是没有明确的成绩和录取线发下来,他们也不确定自己这个成绩能排在前百分之多少。 
  不止是他们,这一年的考生都有这个烦恼。 
  一切都是盲填,太让人不安了,填报的志愿高了,心里发虚,万一没能录取上就惨了,但要是填报的志愿太低求稳,总觉得不甘心。 
  相里亭收到三个好友求救的信,打开信纸,眼睛瞬间盯住信尾标注的好兄弟帮帮我,要是我能顺利考上大学就给你带特产,立刻提起笔回信,给他们指了条明路。 
  他们考前一起复习那么久,又互相对过答案,相里亭对他们这次发挥得怎么样心里有数,甚至能推测出对方的大致成绩。 
  旁观者清,这些人跟相里亭呆久了,受挫也久,即便一起出了一本书,也没当回事,跟相里亭一比依旧自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水准已经算是全国拔尖的那一撮儿了。 
  相里亭直接在信里写:往高里报。 
  陈升在房间里边踱来踱去,晃得人眼花,可他实在停不下来,直到他爸将一个信封递过来:你朋友寄来的。 
  谁?陈升唰地抬头,迅速接过信拆开。 
  你这些天一直给人寄信的那个,相里亭老师。 
  要是往常,陈升肯定吐槽一句你叫他老师为啥不叫你儿子我,但今天情况特殊,他浑身上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层。 
  久病焦急的病人终于等来了良药,信还没拆完,陈升胸口的郁郁窒闷都缓解了不少。 
  雪白的信纸打开,陈升低着头认真看,总算不在屋子里晃来晃去了。 
  很简短的一封信,没有多少字,陈升没费多少时间就读完了。 
  往高里报。考不上就去大学招生办,把《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的资历摆出来,稳稳当当的事情焦虑什么。 
  光看这笔调,陈升都能脑补出相里亭写信时吊儿郎当的样子,此刻,他只想说: 
  我摊牌了,我不装了,相里亭这个男人实在是帅得彻底! 
  陈升豁然开朗,一时间眼前仿佛闪烁着圣光。 
  相里亭嘴里一向吐不出几句人话,信上的肯定和夸赞实属难得。 
  这一天,陈升、秦恒誉和李珍珍把信反反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短短几行几乎快背熟背透。 
  他们不焦虑了,不慌张了,转而都开始膨胀了。 
  相里老师咱们什么时候还去旅游啊?记得叫上我哈,随时奉陪。 
  志愿填完了,我家这边的小吃味道非常不错,你抽时间过来了我请客,带你吃遍所有好吃的。 
  相里亭你什么时候这么宅了?一天天窝在家里写题多没意思,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快跟我出去玩啊!快活起来! 
  这是一个个都被夺舍了? 
  相里亭收到信后沉默了两秒,最后一视同仁,统一回复:你谁? 
  相当简洁,相当高冷。 
  实际上,相里亭写完信立刻放下笔,收拾好包袱说走就走。 
  做人太过成功,朋友太过热情,都争着抢着请他,相里亭当然要轮流蹭一遍以示领情,不然可就太见外了,容易伤到他们的心。 
  谁让,他是那么的善解人意。
  
  
  第18章 农业科学家
  李诚最近总是梦到同一个场景,以市县领导为首,一群身着中山装的人走进麦香村,整个生产队敲锣打鼓无比热闹,家家户户都有人探出头来张望。 
  听说了没?李家那小子考上状元了!教育局领导都过来找他谈话了! 
  还有报社的记者过来采访呢。 
  啧啧,可了不得。 
  梦里,他又回到了李家小院,好像从来没有被赶出去过,李平等人老老实实地扫地端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领导记者。 
  赵艳芳一身喜庆的红衣服,整个人神采飞扬,她打开大门,笑得见牙不见眼。 
  是赵婶子吧?你家儿子是h省状元呐!恭喜恭喜啊! 
  李同学你好,我是h省报社的记者,想采访几个问题 
  李诚仿佛虚虚踩在棉花上,几乎要飘起来。 
  直到李诚一转头,看见主屋的两扇实木门敞开,相里亭稍显惺忪的双眼向下扫来,目光落在他身上。 
  李诚同志,做什么美梦呢? 
  李诚霍然惊醒。 
  他大睁开眼,从拥挤的炕上坐起身,四周一片漆黑,没有敲锣打鼓和恭维夸赞的声响,只有穿透耳膜的磨牙打呼声。 
  难闻的汗味和脚臭味混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冲击着鼻腔,李诚回过神捂住鼻子,彻底从梦境中脱离出来,看清了目前的处境。 
  他如今住在赵家,跟几个舅舅和表兄弟挤在一张炕上,勉勉强强侧着身占了个角落的位置,还时不时就要被踢一脚,每晚都睡不踏实。 
  赵家人不欢迎李诚和赵艳芳,这两人就是跑来占房间蹭白饭的。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没交伙食费,赵家嫂子经常刺他们几句,指使两个人干活,不然就不给饭吃。 
  李诚简直恨死了,但冬季他法投机倒把赚钱,只能任赵家嫂子拿捏。 
  赵家嫂子全然是恶婆婆的架势,说不给饭吃就不给,赵艳芳和李诚饿了几回,实在难受,最后也老实了,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他们成了被剥削的一方,终于体会到当初李亭的滋味。 
  赵姥姥对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最宝贝的还是孙子儿子,并不想白养着闺女外甥。 
  当《高考模拟试题汇编》传进生产队,赵家人知道相里亭很可能是这本书的作者时,李诚和赵艳芳处境更差了,赵家人碰上他们都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不是李诚的成绩还没出来,他们指定把两人撵出家门,赶得远远的。 
  惨痛的现实将母子二人打得鼻青脸肿,李诚做梦都想出人头地,让这些人再也高攀不起。 
  理智上,李诚清楚这几天来的梦不太可能成真,但当他怀着期待的心情,走到麦香村村口,看见迎面走来一群身穿中山装的人时,他登时被巨大的惊喜砸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