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相里亭斜倚着桌子,闻言瞥了他一眼:要是卖给附近学校还好说,卖给知青?一旦有人举报咱们全交代了,另外我没想这么卖题。 
  陈升挠挠头,不解:也是,那你 
  三人都看向他,相里亭不卖关子,直说:我打算去一趟京城。 
  秦恒誉心里掠过一丝明悟,想到那个可能眉头皱起:你是想找出版社谈合作?印刷成本太高了,他们就算同意也不会给出多高的价格,依我看不如就按陈升说的,卖给周围的学校。 
  相里亭拍了拍手中的一沓试卷,气定神闲道:小秦同学,请对我们的出题水准有些信心。 
  放心吧,我能谈成让利益最大化,到时候直接一劳永逸。你们是留在这复习,还是跟我去京城谈合作,顺便再旅游逛逛? 
  一直以来,好像没有他办不成的事,秦恒誉手摩挲下巴,点了点头:也行,你去京城试试也好,别有太大负担,就算这条路走不通咱们也有后路。 
  最后三个人都表示要留在生产队复习,毕竟距离高考只有不到四个月,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弄明白,在这个关头还想着旅游的备考生,大概只有相里亭一个人了。 
  启程前要准备一番,相里亭去镇上给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打着补丁的破衣烂衫脱下,他换上崭新的衬衣长裤,一回到家就接收到李平夫妻痛心的凝视。 
  这会儿是正午,一家人吃好饭,都在院子里边纳凉。 
  相里亭正要回屋,突然被李平拦住去路,李平眼神复杂地打量他这一身新衣服,喉咙发堵。 
  李平心想:人总是缺什么就固执地想要得到什么,二弟前些年一直被苛待,没穿过新衣服, 
  一直吃稀饭就干硬馍馍,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相里亭不急着回去,见李平神色变幻,问道:大哥什么事? 
  李平又纠结了会儿,才开口:你现在还剩多少钱了? 
  自从有了自行车,相里亭往镇上跑得更勤了,时不时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又买很多小零嘴回来,还真没剩多少。他一掏兜,薄薄的几张票子是全部身家了。 
  相里亭粗略一数:还有二十五,怎么了? 
  李平眼前一黑,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会花呢! 
  赵艳芳低头纳鞋底,一直竖着耳朵听相里亭那边的动静,听到相里亭又花去大半的钱,她和旁边的李诚互相看一眼,都咧着嘴笑了。 
  脑袋凑近,赵艳芳小声道:这死东西果然是快进棺材了,临死前赶紧享受一把,估计钱花光了人也没了。 
  李诚不这么认为,他笑容阴冷:我看不见得,李亭最近气色不错,少说还能活半个月。依我看他是急着把钱花完,好去街上当叫花子要饭。 
  李诚光是想到相里亭所有的钱都没了,衣衫褴褛地横在道上讨饭,跟流浪狗抢食吃的画面,都觉得通体舒爽。 
  也对,等他没了钱,咱们就把他撵出去!让他这些天摆阔跟咱们甩脸子,活该! 
  两人强压着心中的窃喜,又相视一眼,笑得又贼又畅快。 
  李平咳了几声,想起什么表情凝固,他叹了口气:现在玉米都收完了,仓库那边用不上什么人,队长不让你干这活了? 
  相里亭点了点头,明白了李平想说什么,他宽慰道:哥你不用担心,我能养活自己。 
  诶,咱们踏踏实实过日子。 
  李平还以为相里亭已经跟队长申请好了,去做别的活计,没想到这天下午回来人就跑了个没影。 
  芙芙,看到你二叔了没? 
  二叔说他去京城弹生意!爸爸,生意是谁?为什么要弹他? 
  李芙仰着脸问,边问边隔空弹了个脑瓜崩儿,下一秒看见她爸脸色瞬间一变,整个人都不好了。 
  另一边,赵艳芳却高兴极了:李亭他疯了! 
  李诚捧着书复习,这时呵呵一笑:去京城讨饭,可真有前途。 
  
  相里亭先去了趟市里,接着乘火车前往京城,这个年代交通并不方便,一通折腾下来,他胃里几次翻江倒海。 
  好在麦香村所属的城市距离京城并不远,乘火车只用了近两个小时,成功在入夜前抵达京城。 
  相里亭抹平衬衫上的褶皱,拿着盛放试卷的纸袋走下火车,伸手捶了捶僵直的后背。 
  火车站外边有不少提供民宿的人举着牌子,周边还有卖报纸的地方,相里亭买了几张报纸,坐在椅子上看。 
  他旁边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拿着张报纸,凑得很近费力地看,没一会儿,胡须一动把报纸拍在座椅上,嘟囔:买错了,台式、激光这都什么跟什么。 
  几张报纸进入视野,老人抬头,一个年轻人笑着指指他拍在座椅上的报纸:不介意换着看一下吧? 
  当然不介意了,我这张很没意思,你拿去睡前看正好。 
  相里亭将那张报纸塞进纸袋,随后去找今晚的住处,一路上步伐带风。 
  天色已经不早,相里亭简单解决了一顿晚饭,早早睡下保养精神。 
  第二天一早,他向路人打听清楚这次的目的地,径直走到一家出版社门前。 
  二十分钟后。 
  助手送上两杯热茶,安呈却完全没有注意到,满心满眼都是手中这一叠试卷。 
  相里亭坐在另一边,捏住把手慢品一口,放下后笑道:高考的消息刚下来不久,市面上针对这一次高考的试题几乎可以说没有,我想这一点足以抵消你刚才所说的权威问题。 
  京城出版社之前收的教材都是要校方跟我们这边联系,不过看过这些试题之后,安呈从看题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小心地放下试卷,他笑了笑,我们这边愿意破一次例。 
  但是在版税方面可能要让相里先生失望了,打印一本书成本有多高你也知道,何况给一个破了例的新人,百分之六已经不能再高了。 
  相里亭也笑了:理解,印书成本高,所以贵出版社一直以来都有国家补贴。 
  安呈点头,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就听相里亭道:近几年打印技术发展很快,京城出版社几个月前就引进了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台式激光打印机,再加上补贴,现在印一本试题册要节省一半成本。 
  试题质量你也看见了,一旦出版说是市面上对针对性最强的高考试题册不为过,隔壁的人民出版社已经给到了百分之八,安先生可以再考虑一下。 
  这一年课本、试题都少,这一次高考试题的市场蛋糕诱人至极,再加上国家补贴确实多,相里亭最后拿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版税数字。 
  合作愉快。安呈起身与他握手,他属实被相里亭画的饼圈住了,在后边的谈话中被牵着鼻子走。 
  相里亭笑眯眯道:合作愉快。 
  两边签署合同,相里亭留了地址,出版社到时会将样本书、稿费寄到麦香村生产队。 
  暑热的风吹动装订好的试卷扉页,作者一栏上写着:相里亭、秦恒誉、陈升、李珍珍。 
  等到时光的齿轮转动,这四个名字将会成为无数学子的噩梦。
  
  第10章 农业科学家
  在这个年代,改名字是件很简单的事,去相关部门很快就能办下来。 
  相里亭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名字,几天前就去派出所把名字改掉了,只是目前唯有他一个人知道,因此作者一栏写的是相里亭而非李亭。 
  从京城出版社出来后,相里亭手上的纸袋里少了一叠试卷,多了安呈预付给他的八百块钱。 
  八百块啊八百块!捏着这八百块,相里亭步履带风,轻盈得仿佛要飘起来,漆黑的双眼透亮如洗。 
  他有钱了! 
  他又有钱了! 
  而且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等销量走俏,后续收入会是目前的十倍不止! 
  飘飘忽忽走了一段路,相里亭拐进不远处的锦芳小吃,在大堂里边挑了个座位坐下,伙计拿着菜单过来招呼:要吃什么? 
  相里亭拿起菜单,陷入纠结,这一家元宵类型未免有些多,什锦、芝麻、桂花、椰蓉各种口味。 
  扣上菜单,相里亭艰难决定:来一碗椰蓉馅儿的元宵。 
  他指尖轻飘飘夹出钞票与粮票,伙计收回菜单拿了钱,对他这架势看了又看,才转身过去张罗。 
  相里亭在麦香村生产队的时候没少在报纸上看到这家小吃,每一次看到馋虫都蠢蠢欲动,如今来了京城自然要吃个畅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