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嘿嘿。现在大家打开网页还有点麻烦,还得适应手机屏幕,有市场就会有发展,我想现在很多视频网站已经在研发应用程序来适应手机的界面。而这些应用程序可能是盗版网站没有财力研发或者没有渠道可以上架的。”
郑华笙笑了,“看来为了说服我,你做了不少的功课。”
“小甜果目前的活跃用户有52万,根据用户调查,有一半的用户愿意支付年费让小甜果生存下去。一年的年费假设60元,平摊到每个月不过5块钱,那么就会产生一千五百多万的会员收入。就算剩下的26万的用户不愿意支持正版的动画或者电视剧,只要他们还用小甜果发视频分享生活和观点,他们就有价值——网站还可以卖广告,他们仍然是贡献点击的人。”
郑华笙不动声色,但心底已经被姜若棠说服了三成。
“另外两大视频网站正在为用户培养和树立正版消费习惯,当行业里的大佬都这么做,追随者也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正版收费将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主流。小甜果收会员费也将是必然的趋势。”
郑华笙低下头,喝了一口茶,他已经被姜若棠说服了五成。
“至于后期引进版权的投入,也不一定就我这个大股东来出钱吧,肯定还得多拉一些合伙人。”
“还有呢?”郑华笙又问。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郑伯伯,我相信您也感受到了,电视台在年轻人这里正逐渐失去影响力。而类似小甜果这样的平台会取代电视台,逐渐成为电视剧、综艺、甚至于电影的甲方,将在娱乐产业里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姜若棠看着郑华笙的眼睛说,“我们要先下手为强。”
这时候他们点的菜上来了,是一些郑华笙听都没有听过的创意菜,虽然味道有些一言难尽,但造型倒是让郑华笙很有探究欲。
一个产业的话语权,这个点让郑华笙被说服了七成。
“我会去和小甜果的创始人接触,也会找专业的团队来分析他们的用户群体,看看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至于资金方面,你确定卖掉那片鱼塘吗?那可是澄滩最大的鱼塘。”
姜若棠笑了一下,“只赚三成,当然不卖。林成栋先生很有钱的,我们得让他把口袋松一松。”
郑华笙好笑道:“他可是你父亲的朋友,我以为你会给他友情价。”
“我跟他之间,没有友情。”姜若棠抬起眼,看向郑华笙的眸子里带着少有的寒意。
郑华笙其实早就听说过林成栋的行事风格,这人不怎么地道,本来看在姜导演的面子上,郑华笙还不想做得太过,既然姜若棠都说要让他出血了,郑华笙当然要好好运作。
“好吧,这八百万买下的鱼塘最后能卖出多少钱,就是你投资在小甜果的本钱,不能再多了。”
郑华笙虽然认同姜若棠的理念,但一切都是姜若棠的预想,未来会变成怎样,谁也不知道。
任何的风险投资都得有限度,而姜若棠雇佣他来管理公司,就是为了做那个把控风险的人。
“嗯,我相信郑伯伯。”
郑华笙又说:“这家菜,不好吃。”
姜若棠捂着嘴笑了,“一会儿到您家楼下,咱俩再吃一顿?”
“这还差不多。”
理念是姜若棠超前,但实际操作起来,生姜还是老的辣,郑华笙这边不动声色,但涨价的氛围感给林成栋直线拉满。
first kill,郑先生先是借助戴律师的人脉放出消息,对鱼塘感兴趣的资本越来越多,鱼塘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林成栋最初提出的一千零四十万,一周不到就有大佬出一千五百万了。
林成栋气得头疼,他找那位郑先生的时候明明说的是想要搞养殖产业,根本没提起省府的规划,到底怎么就传得到处都是的?
为此,林成栋还跑去和耿玉的父亲对峙,怀疑耿家是不是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了,搞得耿玉的父亲和林成栋发了很大一顿火。
“领导身边不只我一个秘书,就算我没说,不代表其他秘书不会透露出去了,也不代表领导自己不会往外说!你要是舍不得钱,就别掺和这个事儿!”
林成栋给对方赔礼道歉半个小时,才安抚了耿家的火气。
他在娱乐行业里这么久,一千五百多万对于他来说不算大钱,只是忽然比预想中的涨高这么多,林成栋心里是不舒服的。
double kill,就在林成栋决定把鱼塘拿下来的时候,郑先生那边告诉他,有人已经出价到了两千万了!
林成栋额头上血管突突,心想到底是谁在跟他抢鱼塘?
谁知道在电梯里就听见姜怀远和赵云疏打电话:“两千万而已,如果上面最后真的不收这块地,就养鱼呗。据说现在养殖也挺赚钱,澄江的白鱼一条卖到外省值几百块呢!”
林成栋真的是掐死姜怀远的心都有了,没想到竟然是姜怀远给他搞事情!
“怀远,你要买鱼塘?”
“啊,是啊。你知道澄滩那边吗?云疏有个在新区规划小组里做财务预算的大学同学,据说上面要把那边划作经济发展新区了,澄滩那个贺家村挺不错的,上面搞不好会把办公区建在那里。云疏就过去看了,那个村子有一大片鱼塘啊!趁着那里什么都便宜,买来屯着呗。”
姜怀远一脸“我什么都听老婆”的样子,林成栋不由得想,这算啥?
傻人有傻福吗?
所以,是赵云疏把鱼塘的价格抬到了两千万?
林成栋的性格是鱼塘可以不要,但绝对不能便宜了姜怀远!
于是他又出价两千三百万,表示再高就不可能了,只给郑先生三天时间考虑,逾期不候。
郑先生问姜若棠:“两千三百万够了吗?”
姜若棠笑了一下,“林叔叔很有钱的。”
不只林成栋有钱,林成栋背后的大佬也很有钱的。
郑先生思考了片刻,“行,那就再挤一挤,也许还有。”
tripple kill,郑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一位搞渔业养殖的年轻人做过财务,两人交情不错,而这位年轻人现在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养殖大户了。他特地飞过来考察,澄江水质好,白鱼鲜美有市场,贺家村的鱼塘最适合养殖白鱼,养好了直接从澄江上发货,这不是养殖买卖外加运输一条龙吗?
于是,三天之后林成栋要发疯了,因为那片鱼塘的价格飙升到了两千五百万,据说不只是那位老板,还有其他养殖大户都打算跑来考察贺家村的鱼塘,说不定要搞个白鱼养殖基地。
林成栋咬牙,喊出了三千万。
听到郑先生的报价,姜若棠笑了一下:“可以了。再多,我这位林叔叔就真的舍不得了。”
毕竟之前投资方舟手机,亏了那么多钱,银行里应该还欠着贷款。
这三千万应该是林成栋以及他能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所有现金流,说不定还包括白映川的母亲白月。
“其实你等到省府来谈,说不定可以谈到更多。”郑先生说。
“不,上面选的办公区地址不是那里。”姜若棠垂下眼笑了,“如果我说我请您帮我买下贺家村的鱼塘,本来就是想等到合适的人一起合作搞白鱼养殖呢?”
郑先生虽然不明白姜若棠怎么那么确定办公区不会选那里,但白鱼养殖也确实挺赚钱。
“郑伯伯你放心,这笔钱投资在小甜果上,应该会比搞白鱼养殖更赚钱。”
郑华笙无奈地捏了捏眼角:“那些养鱼大户既然来都来了,我就带他们去看看澄滩西面的鱼塘好了,反正那里也是你的。与其就那么留着,不如大家一起合作,共同致富?”
“好,就听郑伯伯的。”
八百万买入,三千万卖出,不过一个多月而已,净赚两千二百万,姜若棠对这个投资回报率很满意。
而且他知道,林成栋想要以比三千万更高的价格转手那片鱼塘,起码得等三到五年。
但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却能让小甜果以更快的速度盈利。
两相比较,姜若棠用林成栋的钱去经营小甜果……赢麻了啊。
十二月底就这么到了,全省美术联考的成绩也出来了。
姜若棠查成绩的时候,身后站着姜怀远、赵云疏、娟姐,就连打完球的赵长烽都砰砰砰跑上来,踮着脚在后面问:“出来了吗?出来了吗?考了几分?”
“你才考几分呢!”姜若棠真想把窗台上的仙人掌摁在赵长烽的脸上。
姜若棠打开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输入自己的准考证还有身份证,页面加载,全家紧张不已。
那一刻,姜若棠紧张得闭上眼睛不敢看。
五六秒过去了,只听见赵长烽一声高喝:“我的天啊!大力出奇迹啊!”
姜怀远忽然抱住了姜若棠的脖子,“儿子!儿子你太厉害了!”
赵云疏摸了摸姜若棠的脑袋:“若棠你快看啊!你考得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