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改了。”石峥嵘说,声音稍闷。
  “和未婚妻吵架了?”
  “没有。”石峥嵘忙否认,“她理解的。”
  “岳家为难你?”陆回舟又问。
  石峥嵘这回犹豫了下:“也谈不上为难,岳父母还盼晚些嫁女,只是三个大小舅哥看我不顺眼。”
  “年后放你长假。”陆回舟许诺,又说,“朋友送了些进口烟酒,我用不上,你拿去送给舅兄。”
  “不用,老师!”石峥嵘连声拒绝。
  “不要多想,我放着也派不上用场。”陆回舟声音平淡,拐进手术区,不再给石峥嵘多说的机会。
  陆回舟下午做了两台手术,又查了一圈房,核查过一遍病人的用药和处置,再和22床家属谈完话,天已黑透。
  11月底,初冬的寒风已显凛冽,石峥嵘跟几个同事套好大衣或皮夹克,相邀出去吃顿热乎的羊蝎子。
  走出办公室,正巧遇见陆回舟出门。迎面撞见,众人愣了下,年纪最长的老吴反应最快,热情邀约:“主任,一块出去吃个宵夜?”
  就是随口一问,没指望陆回舟答应。
  然而陆回舟迟疑一瞬,竟点了头:“也好。”
  众人又愣了下,好不容易控制住不露异样,在猛然别扭许多的气氛中,共同往楼下走去。
  陆回舟不是没觉察他的加入破坏了气氛。
  但有人说他太孤僻,担心他做“独行侠”,他无端想尝试,至少尝试着改变一次。
  “陆主任有没有忌口?”众人落座,还是老吴开口问。
  陆回舟摇头,请他们随意。
  老吴于是张罗着点好了锅子。他是个活络人,有他在,从来不必担心冷场,陆回舟很安静,基本只听不说,慢慢大家也适应了他的存在,重新热闹起来——尽管比平常有所收敛,酒也一致没敢要。
  “来来来,鄙人以茶代酒,感谢各位这段时间替鄙人分担。”开席不久,老吴举杯。
  他出国刚回,这段时间,确实是其他人替他承担不少工作。
  众人碰杯饮茶,很快老吴又举第二杯:“这杯敬陆主任,感谢主任带领我们泌尿外勇攀巅峰。”
  “吴师兄客气,大家共同努力。”陆回舟提杯,沉稳疏淡。
  老吴仍感受宠若惊。
  陆回舟和同事几乎没有私交,得他在这种场合称呼一声“师兄”并不容易,何况老吴不算方老入室弟子,只是被方老带教过一段时间,陆回舟这声“师兄”,着实给足了他尊重。
  老吴高兴,又举茶杯敬了一圈其他人,挨个感谢,连实习生也没放过。
  “吴叔今天这是怎么了,茶也喝到兴奋?”有人玩笑。
  “你们不懂,今天是洋人的感恩节,该谢。”老吴热情洋溢科普。
  “吴哥去趟老美,还过起洋节来了?您以前可最反对崇洋媚外。”
  “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好节未必不可[崇洋媚外]一下。”老吴一本正经道。
  “没出过国的也过洋节,我媳妇就什么节都过。”陈文鹤苦着脸说,“吴哥您提醒我了,今晚得买束花回去。”
  老吴笑起来:“这该买。”
  “这是小节,还有下月的圣诞。”陈文鹤心痛捂住裤袋里的钱包。
  石峥嵘则若有所思:“圣诞你送嫂子什么?”
  “没想好,这比手术还难。”陈文鹤呲牙咧嘴。
  几个年轻医生就此聊起来,各个既头疼又幸福。
  老吴就看了眼一言不发、显得格格不入的陆回舟。
  他们这位主任太天才,条件亦太优越,不知是否因此,反而成了高山雪,几乎孤绝。
  “陆主任帮我参谋下,我呀,也要送小孙子礼物。”
  “还没生吧?”有人打岔,“您这也太急了。”
  “下月就生,提前预备,以后年年不落!”老吴豪情万丈。
  “宠,太宠了。”
  “爷爷宠孙子,天经地义。这叫隔辈儿亲,到我这岁数你们自然就懂了。”
  陆回舟听到此处,修长手指微紧,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双目幽邃。
  没有喝酒,饭局散得快,不到十点,众人已经走出饭店,各自回家。
  陆回舟单独留下石峥嵘,让他随他回家提烟酒。
  只是,步行去停车的路口时,陆回舟在一家琴行门口驻足。
  琴行尚未打烊,通透莹亮的玻璃橱窗内,摆着一只张扬桀骜的银黑色电吉他。
  “老师,这就是您跟梁乐说的那个牌子吗?”看他对着吉他出神,石峥嵘也跟着看了两眼,并把脸贴在橱窗上,眼珠子瞪大,数价格牌上的数字,“好家伙,难怪您说舍不得买……”
  舍不得?
  陆回舟看吉他一眼,抬脚,走进琴行。
  第47章
  “这是我们镇店之宝。”听到陆回舟要买橱窗后的琴, 老板不见喜悦,反倒一脸肉痛。
  “限量版,全g市仅此一把, 美产双线圈拾音器,dunlop22品丝……”老板絮絮叨叨说着, 看了身着板正黑色西裤、黑色羊绒衫配深色羊绒大衣的陆回舟一眼, “这琴, 您是送人吧?”
  “理解您不差钱,但琴这东西也不是越贵越好, 还得合适。”
  “合适,不会糟蹋您的东西。”陆回舟言简意赅,截住老板话头。
  这是认准了。老板肉痛依旧,但跟钱没仇, 不再废话:“那您试试音色?”
  “你们试。”陆回舟平静说。
  老板也不意外, 一看这位的气质就不像玩吉他的。他亲自把镇店宝贝请下来,让坐班的琴师调试音色。
  至于他自己,则上了店里最好的茶水, 请陆回舟和石峥嵘稍坐。
  “您看还行?”琴师试完琴,老板问向陆回舟。
  陆回舟点头,摸出钱包,递出银行卡。
  痛快到没一句废话。
  老板接了卡, 准备刷,顺口一问:“您是送人,需要刻字吗?”
  送人?老师不是自用?石峥嵘看了陆回舟一眼。
  陆回舟看着那把漂亮炫目的琴。
  “可以刻在护板或者琴背, 不会影响音色。”老板解释。
  陆回舟从口袋里摸出笔,借了老板柜台上的本子,写下两个字, “麻烦您,刻在琴背,隐蔽些,不要张扬。”
  老板看了眼那两个字,欲言又止,点头:“好,您放心,那您过两天再来取琴。”
  陆回舟点头,和石峥嵘离开。
  石峥嵘一步三回头,心里抓挠:写的什么字?送给谁?总不是梁乐吧?最好不要,那小子最近好不容易收心知道学习了……
  *
  “早,陆医生。”第二天一早,“陆医生”皮下换成苏煜,他到病房查房,护士同他招呼,他点点头,看向特护病房新入住的病人,皱了下眉。
  师祖已经留言告诉他,那个他曾会诊过并拒绝手术的病人,家属找了不知什么领导给院方施压,昨晚还是搬进他们泌尿外病房。
  师祖说了:“先做检查,后续再议。”
  苏煜并不想再议。老头儿骨瘦如柴,昏睡的时候多过清醒,醒时总是叫痛,让给用止疼药。
  到了这样的阶段,不要说手术,做检查对他也是无意义的折腾。
  但苏煜不是完全不通人情世故,家属既然“手眼通天”,一定要救人,他配合。
  他安排了尽量不折腾病人的床旁检查,等结果一样样出来,已是下午。
  他叫家属到办公室解释:“肿瘤靠近肾门,侵犯周围组织,如果要切,右肾需要根治性切除,这需要评估老爷子左肾功能,要它在术后能代偿右肾才行。”
  “而且手术需要老爷子达到一定的身体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都得在正常范围,老爷子——”
  “不在正常范围你们可以调啊!”家属一脸豪横说,“钱不是问题,需要什么药,你们没有我找人想办法!”
  钱自然不是问题,老爷子级别高,医疗费用全报。
  除了医疗全报,每月的退休待遇自然也极为不菲。
  家属这般想延迟老爷子寿命,已超过正常“尽孝”的尺度。
  苏煜深吸一口气,压住蠢蠢欲动的脾气:“知道你们想尽孝,但医疗不是万能的,你们需要认清现实。”
  “认清什么现实?”男家属一拍桌子,“现实就是我爸一辈子为人民奉献!他值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最积极的救护!”
  “最好的医生,就你?”家属手指快戳到苏煜笔尖,“你就这个德性?推三阻四、胆小如鼠!”
  “我确实胆小,”苏煜冷笑,“平白折腾老爷子,增加老人痛苦,你们不怕亏心,我怕。”
  “什么是[积极救护],什么是[过度医疗],我想,我这个医生,比你们更能判断。”
  “你判断个屁!你算什么医生?”家属拍着桌子站起来,“那是你爹你救不救!”
  他爹死于事故,没轮到他救。
  苏煜脸绷了绷:“这和是谁没关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