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差役向他摆摆手。
“差爷等等,昨夜有大人救了我弟弟,他让我今日在此寻他,不知他何时会来此处?”凌雪扶着母亲坐下,小心问道。
“昨夜?你说的是林县丞,县丞大人今早在安排大夫配药,午时会过来。”差役回道。
凌雪点点头,“多谢差爷。”
差役走后,她从怀中小心翼翼掏出剩下的半块面饼,“阿母,快吃。”
母亲接过面饼,将其撕成两块,“阿雪,你也吃。”
凌雪点点头,和母亲就着粥分食了半块饼,旁边有饥民看到她们的动作,眼里闪过贪婪的光,但到底顾忌周围的差役没动。
久违的食物香味让胃里一阵暖意,凌雪捧着剩下的粥,眼里涌上一股热意。
看着母亲狼吞虎咽的样子,凌雪在心里琢磨着刚刚差役说的话,看来自己还是得先做男装打扮,起码能挣点钱让她们母女安顿下来。
“阿母,吃完休息一会,我先看着。”窝棚虽然简陋,但也铺了麦草,幸好现在是夏天,不至于冻死人。
凌雪回想着这一路碰到的人,心中感叹甘州县好人多,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母女二人准备轮流休息,到中午看看那位大人会不会来。
母亲一直强撑着,终于到了个安心的地方,不一会便睡了过去,凌雪整了整母亲蓬乱的头发,静静坐着。
突然,城内传来马匹嘶鸣的声音,城门打开后又很快关闭,凌雪朝那边望去,看到了一位身着官服,戴着面巾的年轻男子,有人过去行礼,他吩咐了几句,看着十分温柔。
是他,凌雪心道。
第74章
林书阁今日一大早就召集全县的大夫抓药熬药, 直熏得他一身药味。
药多是些防疫病的,不止发放给城外灾民,就连城内也让县中官吏设了几个发放点, 并监督百姓近些时日不要喝生水,注意通风。
县中百姓刚开始听说有灾民涌入的时候心中慌乱, 颇有些六神无主, 有些心中有鬼的还想浑水摸鱼, 趁乱抢劫,被林书阁抓住一批杀鸡儆猴, 狠狠处置了。
然后他又召集各乡里正说明情况,告诉百姓灾民皆会被控制在城外,各村落让大家自行组织巡逻,一旦发现行迹鬼祟之人, 立刻抓住报官, 才让百姓逐渐安定下来。
故而虽然街上没有往日的人声鼎沸,但还是有零星开门做生意的。
林书阁骑着马带人在街上转了一圈,今日还算平静, 没发现有趁机闹事的人。他从马上下来,后面跟着的差役也纷纷下马,前边街道有许多百姓在排队领药,林书阁将马丢给身后差役, 上前去查看。
有妇人蒙着面在给民众施药,药味苦涩,一男子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苦得舌头发麻,“这药可苦死我了,你说县衙这也真是的, 天天叫人过来喝药,还这么苦。”
后面排队的人怒道:“不喝就赶紧走,县衙各位大人好心为了我们免费发药你还牢骚多得不行,有本事去外面看看,魏郡受灾百姓都快吃土了……”
众人七嘴八舌,那人脸上臊得通红,趁人不注意,灰溜溜地跑了。
后面排队的男子“呸”了一声,看到施药的黎娘子,立刻笑出一朵花出来,黎婉接过他的碗,给他盛了药。
“多谢黎娘子。”他端过来一饮而尽,含笑道。
周围人哈哈大笑。
林书阁也轻轻一笑,这边和往常一样,他准备和差役去城外。
不想响起一阵女声,“林县丞留步。”黎娘子将手里的东西交给旁边一起施药的娘子,出声喊道。
林书阁停下看着她。
“大人连日来辛苦了。”黎娘子走进后说道。
林书阁笑了笑,“多谢娘子这些日子相助。”
“大人说哪里的话,和大人相比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何谈辛苦。对了大人,小店今日也赶制出来一批手套,大人有空派人过去拿便是,就当作我的一点心意。”
林书阁点了点头,“多谢娘子。”
黎婉看着他骑马离去的身影,朝他远远地行了一礼,回去继续给排队的百姓分药。
林书阁一路出了城门,下马之后,立刻吩咐城外的差役将今日的汤药分发给灾民。
差役过来向他汇报了这几日来甘州的灾民人数以及各种情况,林书阁边听边朝窝棚那边看了看。
窝棚应该不够了,正好让已经修整几日的灾民干活,再发给他们工钱,既能让他们挣钱,也可以让他们有事做。
不经意间和一人对上了视线。
凌雪小跑着过来,“大人,你还记得我吗?昨晚大人救了我和弟弟,大人让我今日来找你。”
“自然记得。”林书阁回道。
除了这处设了施粥的点,算是一个临时安置点,还有一批伤重和生病都安置在城外一个庄子上,林书阁昨夜命人将受伤的男孩送往了那处。
“你弟弟我昨夜派人送去治伤了,你若是担心,我今日忙完正好要去那边,可以带你去。”
他语气温和,由于戴着面巾,只能看到一双眼睛,灿若星辰。
凌雪看向母亲,摇了摇头,“大人,我阿母身子弱,我还得留下照看她,既然知道弟弟没事,我便不担心了。”
林书阁将一碗药给她,“那等过几日他恢复得差不多了,便和你团聚。”
凌雪手里端着药,有些难为情道:“大人,我听说县中招人干活,你别看我瘦,我干活很好的,能不能招我进去?”
她举起胳膊,想让林书阁看看自己的力气,身后都差役纷纷大笑起来。
“行,不过你刚来这甘州,先养养身体,之后会有人找你们干活的。”
林书阁又示意差役端来另一碗药,“这是防疫病的,你和你阿母每日记得喝。”
凌雪看着他,突然眼圈发红,“谢大人。”
林书阁笑笑没说话,和差役将药分发给灾民,又询问了一些安全事宜,交代他们让灾民不要喝生水。
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一众差役往西而去,纵马疾驰而过,林书阁想着刚刚的男孩,不对,是名聪明的小娘子。
年纪不大却胆大心细,又心存善良,是个好苗子。
他和差役来到一处荒地,远处有一群人在垦荒,这些人是头一批到这里的灾民,西北地广人稀,县衙安排他们来此地开垦荒地,每日提供他们食物,开垦出来的地算是他们的。
见他过来,周度大步流星迎了过来,“你可算来了。”
“今日情况如何?”林书阁问道。
“就那样呗,不过让他们开垦荒地这主意不错,我问过这些灾民的情况,好些都是家中亲人只剩逃到甘州的了,也不想着回去,准备在这里安个家。”
“不过,还有一些在等着朝廷赈灾,然后再返回家乡。我和他们说过了,到时候会给他们一笔回乡的钱,唉,你不知道,我还没说完,所有人都跪下了,叫我青天大老爷,我为官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场面,第一反应竟然是惊吓。”
旁边的灾民用手将荒地的石块一个个搬走,又拿着锄头仔细除草翻地,一刻也不曾停歇。
这批灾民到达甘州的时候,大多衣不蔽体,瘦得皮包骨,拿到第一口食物时狼吞虎咽,之后一个个跪地不起,纵然有穷凶极恶之徒,但普通百姓想要的只是吃饱肚子而已。
见林书阁怔怔地望着灾民,一直没吭声。
周度又道:“淮亭兄,最近来这边的灾民少了许多,你说是不是燕都那边派人赈灾了?”
“不清楚。”
“县令大人没得到消息?”周度奇道。
林书阁摇摇头。
古代交通不方便,信息传递又慢,说不定他们这边没有任何消息,魏郡那边灾情便已经缓解了。
“我将今日的药留下,虽说这批灾民已经没有疫病隐患了,但以防万一,药还是给他们留一份。”林书阁道。
“对了你也记得喝,平日里面巾手套不要摘。”
“知道了,知道了,还要常洗手,不喝生水,你都说八百次了。”周度摇头晃脑道。
林书阁见这边无事,又带着差役去了一处庄子。
和前面不同,这边气氛沉闷,戴着面巾的大夫、药童忙得脚不沾地,时不时传来病人的呻吟声。
林书阁敲了敲门,门被一名药童从内打开,“师傅,是林县丞。”
一名戴着面巾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看着年龄不大,气质却十分稳重,是当日林书阁说明情况后,第一个毛遂自荐的。
“林县丞怎么又来,都说了这边病人多,你们尽量少来。”
就是脾气不太好。
“我是来送药的,县中大夫研制出来的新方子熬成的。”林书阁解释道。
吴大夫让药童接过水囊,“知道了,下次直接把方子给我,对了,你昨日让人送来的孩子没事,恢复得不错。”
“辛苦吴大夫。”林书阁站在门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