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学生开始有序地按照班序就座,没有位置的也乖乖站在旁边或者两人挤一个位置。
  等众人都安置好之后,还是上次那名男子出来报幕,紧接着一声锣响,这场戏终于开始了。
  只见出来一名小童在跟着外父学习周礼,小童聪明伶俐,十分好学。
  众人明白这是幼年孔子。
  韩山长看向林书阁,心中疑惑竟然是从孔老夫子幼年开始演吗?
  没等韩山长问出来,台上传来一阵哀乐,台上已经到了下一场,幼年孔子逐渐长大,而他的母亲却离开了人世,孔子合葬了父母,穿着丧服去参加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宴,却被季氏家臣阳虎驱逐。
  后面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述孔子的事迹,而是挑选了几件大事,创办私学时与弟子相处时的温馨,当然也有同子路宰我斗嘴时的无语和愤怒。音乐欢快愉悦,台下学生都笑出了声。
  再后面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艰辛,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犬”时的豁达,思想观念不被诸国执政者采纳的无奈,优人表演得十分具有感染力,加上舒缓的乐调,仿佛让台下诸人穿越回那个时代,见证了这一幕。
  徵音突起,乐调开始突转急下,此时已经是孔子晚年,他回到鲁国后,爱子孔鲤去世,紧接着是被孔子视为衣钵传人的颜回去世,孔子悲痛欲绝,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大哭“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这是要我的命啊。
  一些学生已经跟着哭出了声,众人还未从悲痛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乐调变得舒缓中透露着一丝哀痛。
  音乐古朴悲凉,孔子理想未能实现,感叹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但是自己的理想仍然未能实现,最后孔子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葬于泗上,诸弟子皆来守墓,子贡更是为孔子守孝六年。
  就在众人以为已经要结束的时候,最后一幕落在了这个时代,有夫子在教授学生《论语》,学生在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外面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李夫子悄悄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林县丞,这……”直接呜呜哭了出来。
  不远处的也有不少学生在偷偷擦眼泪,等所有优人出来谢幕时,学生们霎时欢呼雀跃,一个个叫好,夫子们压都压不住。
  李夫子面上还带着感动,一看这情景,刚想去教训一下带头站起来振臂高呼的学生,被韩山长阻止,“就让他们高兴会吧。”
  “林县丞,陆郎君,多谢二位,多年来,世间读书人皆赞颂圣人品德和思想,虽然对他的事迹了然于心,但我从未……”
  韩山长的话戛然而止,但林书阁知道他要说什么,读书人所见的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圣人,形象光辉而高大,仿佛天生就是为拯救世人而来。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部《孔子》没有说教式地向学生灌输儒家观念和孔子的伟光正,更多的是对孔子人性方面的展现,幼年的艰辛,与弟子的相处时的情景,不被重用的无奈以及弟子离世和理想破灭时的悲痛。
  远处的学生更是兴奋,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夫子们只好安排他们退场回去。
  这次没有俊男靓女,神仙人物,所以学生和一些夫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戏目展现的情节。
  有学生还沉浸在悲痛中,“孔鲤去世时我没哭,颜回去世时我也忍住没哭,可是圣人去世时念着‘天下无道久矣’我直接没忍住。”
  同窗回道:“我其实在孔鲤去世时已经哭得不行了,后面更是……”说着又要哭起来。
  “我们知道的孔圣人好似是远在天边,今日一见又像近在眼前。”一名学生说的。
  “你这个比喻不错,悄悄跟你们说,我家中有人看过《寻仙记》,说是讲男女情爱和神仙故事的,我以为咱们也会演这一出,你们知道出来的是幼年孔圣人时我有……”他偷偷看了看远处的夫子们,又道:“我其实都不想看了,结果竟然演得这么好。”同窗道。
  “谁说不是呢,本来上课就学了那么多圣人之道,我还以为好不容易看场戏,也要听圣人之道了,那不让我们白等了吗?”另一名学生说道。
  周围偷听的学生齐齐点头。
  “你们几个?聚在一起干什么呢?”不远处传来夫子的怒喝。
  几人连忙嬉笑着作鸟兽散状。
  这边林书阁看到了准备跑回去的林清远,揪住他的衣服,“跑什么?没看到我吗?”
  “大兄,快放开我,我赶着去吃饭呢。”林清远看着大家都往食舍那边过去了,去晚了就抢不上饭了。
  “不急,你们韩山长说了,下午让你们休沐半天,我帮你请假,今晚回去吃饭。”林书阁笑道。
  林清远立刻不动了,“真的?那我不去了。”反正书院的饭也一般,还不如回去好好吃一顿。
  片刻后,林清远生无可恋地和林书阁坐在一起,对面是李县令和韩山长。
  听着李县令和韩山长高谈阔论,从圣人思想谈到先秦诸子又谈到前朝政治。
  等他想动筷子吃饭的时候,又转回到今天的戏目了,他低着头在心里后悔,早知道就不答应兄长了,饭都吃不好。
  突然,碗里多了一筷子菜,抬头便看到大兄朝自己眨了眨眼,示意他快吃。
  “今日的戏真是好,像是亲眼见证了圣人的一生,我听学生说最感动的莫过于圣人和学生的相处,看着就和平日里的我们一样,这群臭小子,总算说了句人话。”韩山长感慨良多。
  李县令笑道:“师生相处日久,自有真情在,君不见圣人平日里和仲由的相处方式,但去哪里还不是都带着他,到后来仲由卷入卫国内乱而死,圣人不也是悲痛欲绝。”
  李夫子插嘴道:“也是,学生中确有一些不服管教却也聪颖伶俐的,比如说上次当着林县丞的面口出狂言的贺青燃,说句心里话,他确实天资高,就是年纪小不够稳重。”
  “李夫子不必为小事耿耿于怀,书阁他又不会跟小孩子计较。”李县令听出他这是想为上次贺青燃的无礼之举开脱,安慰他道。
  林书阁笑着点头,众人话题又转向了他。
  又说他心思灵巧,能将戏目编得如此精妙绝伦,又说他年轻有为,直夸得林书阁有些脸热,赶紧招呼众人吃饭,不然阿远都快饿死了。
  李县令和韩山长吃得十分尽兴,林书阁早已习惯这样的场合,也就无所谓了。
  只有林清远从刚进食舍开始便跟霜打的茄子一样,刚开始在一群大佬中间瑟瑟发抖,后面面无表情,到最后心如死灰,吃了些什么他都不记得了,那道不知道是鸡还是鸭的菜不错,怎么他们学生吃的食舍就没有,可恶!
  等他和林书阁回家之后,林书阁安慰道:“今日辛苦了,晚上想吃什么,大兄都给你做。”
  林清远霎时满血复活,刚想开口说话,被门外的声音打断了。
  林书阁摸了摸他的头,过去开门,门外是一脸喜气洋洋,意气风发的许郁。
  第69章
  “林县丞, 猜猜我找你何事?”许郁喜形于色,卖了个关子。
  林书阁将他迎了进来,“传奇本子印出来了?”
  许郁脸色稍变, 不满道:“你怎么知道的?和你说话真没意思。”
  “你这么兴冲冲地来找我,总不能是《寻仙记》又大热了一场吧?今日的《孔子》又只是一场附赠的演出, 并不会影响你的生意, 想来想去, 只有传奇本子了。”
  他一把抓住跑到桌子上的小白,摸了摸它的脑袋, 小白在他怀里翻了个身,露出毛肚皮来,“说吧,第一卷反响怎么样?”
  “那肯定是相当好, 我听了你的建议, 本子出版时多加了一些符号来句读,你那些符号用着着实方便,文辞也让陆樾川写得通俗易懂, 果然受欢迎,这些时间手抄的印的都已经卖空了。”许郁伸手摸了一把小白的肚皮,笑着说道。
  “你是没见那场面,刚开始我还以为要卖不出来, 毕竟最近浩然斋多卖经典书册,结果第一轮售出之后,一传十, 十传百,直接搬空了书铺所有存货。”
  “就连我手下工匠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一批都抢光了,据说这一批好些是外地托人过来买的, 鹿鸣先生的名号现在算是彻底打出去了,现在谁人不知鹿鸣先生的《玄冥记》呢。”
  鹿鸣先生是陆樾川给自己起的笔名。
  许郁今日滔滔不绝说个没完,可见确实狠赚了一笔。
  林书阁让林清远带小白去吃饭,问许郁道:“那你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炫耀啊,我高兴不行?跟你说,你明日去浩然斋门口看看,那队恨不得排到甘州河畔。”许郁叉腰道。
  林书阁淡淡地望着他。
  许郁卸下气来,“好吧,实际上是我听说今年李县令任期将满,想来探探口风,下一任县令……”
  林书阁收敛笑意,“许郁,这些话我今日就当没听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