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绒草很快被点燃,林书阁趁机将木柴放了上去,看着木柴燃烧起来,起身把包袱中的东西拿了出来。
  里面放着两把刀具,还有一些瓶瓶罐罐的调料以及定制好的长短相同的签子。
  “你准备得可真齐全。”周度从精彩绝伦的故事中分出神来。
  “那当然,我可是好早之前就准备好了。”本来是想着过年来一次家庭版烧烤,不过户外烧烤也不错。
  耳边传来脚步声,谢谌和袁回拿着处理好的猎物回来了。
  林书阁接过谢谌手中的猎物,“你们先去烤烤火。”冬日的溪水寒冷渗骨,还是烤烤火暖一下比较好。
  “哥哥,我不冷,这些我来吧。”谢谌拿起刀,十分熟练地分条切块,林书阁在旁边给兔子撒上各种调料,又指挥他将兔子整个插入签子上,野鸡切成块穿好,加上鸡蛋调料腌好。
  一切准备就绪,才放到火上开烤。
  兔子肥硕,不一会便烤得汁水直流,香气四溢。
  周度首先忍不住,“淮亭兄,你放了什么料,怎么会这么香?”
  “就普通的料啊,可能是我手艺好吧。”林书阁无辜道。
  周度推了他一把,“少来,骗谁呢。”他出身富贵,什么好吃的没见过,还没闻过这么浓郁的香味。
  其实是加了孜然,这个时代孜然还没传入中原,林书阁也是偶然从西域商人手中高价买到的。
  那商人说是贵重熏香,在现代吃惯烧烤的林书阁一闻就知道是孜然,好说歹说那商人才卖给他一些。
  “等我回去送你一包,我专门配的。”林书阁一边转动兔子一边说道。
  “这才对嘛。”
  没过多久,兔子吱吱冒油,香味扑鼻,看得人垂涎欲滴。林书阁将烤好的兔子用刀分好,让他们自己拿。
  周度和林清远眼疾手快,一人抢了一条腿,林萱和袁回各自拿起一块肉吃了起来。
  “别急,不还有一只兔子吗?不够了再烤。”林书阁好笑道。
  他让林萱帮忙看着火,拿起一只兔腿走到谢谌跟前。
  “仲宣,尝尝我烤的兔子。”林书阁笑意盈盈。
  谢谌接过兔子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可口,孜然的香味在口中绽放,与肉香味相得益彰。兔子柔嫩多汁,咬一口汁水在口腔中浓厚鲜香。
  谢谌眼睛亮了亮,不由得多吃了几口。
  林书阁看着他露出少有的少年人神态,“不够了那边还有。”
  谢谌点点头,不再说话。
  “跟袁校尉说好了?”耳边传来周度连连夸赞的声音,他望着西北苍茫大地,轻轻问道。
  谢谌其实有时候并不希望他如此聪明,如此洞察人心。
  他咬了一口兔肉,点了点头。
  “那何时出发?”
  谢谌声音艰涩,不敢看林书阁,“袁校尉让我这几日就去都尉府,我想后日出发。”
  林书阁愣了一下,后日?这么快吗?
  “马上过年了,那岂不是过年也回不来?”
  “袁校尉说这段时间匈奴蠢蠢欲动,只怕年关之际也不会太平,到时候只怕回不来。”谢谌吃完最后一口兔肉,“哥哥,一会我来烤吧。”
  林书阁看他刚刚动作熟练,点头答应。
  谢谌起身,声音轻快,“哥哥试试我的手艺,我少时常常跑出去和朋友打猎,烤肉也是常做的事。”
  “好。”林书阁眸子微阖,淡淡说道。
  金乌西垂,傍晚的阳光温度不高,一行人趁着天亮准备早点回去。
  林书阁和谢谌骑马并行走在后面,“明日我早点下值,你跟我去街上买些东西吧,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些常用的衣物药品都得备上。”
  “都听哥哥的。”
  “魏使君当日赐了我几块金饼,你走时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我不……”
  “仲宣,听话,我会担心。”
  “好。”
  “去了之后千万小心,你虽武艺高强,但匈奴人生性残忍好杀,切忌麻痹大意。若遇到同僚排挤打压,你刚去人微言轻,可暂且忍下来,徐徐图之。”
  谢谌眼圈发红,回道:“好。”
  “记得常来书信。”林书阁抬头望天。
  “哥哥,我今晚能不能和你一起睡?”
  林书阁轻声道:“好。”
  第28章
  天刚擦亮, 浩然斋门前就已经站了好些人,细看其实泾渭分明分成两派,一份身穿粗布衣衫, 看着像是仆从;一派身着长袍,看着像是读书人, 但衣着简朴, 有的甚至打着好些补丁。
  西北温差极大, 冬日的早晨冻得人直打颤,众人只好一边搓手一边跺脚来驱散一丝寒意。
  太阳渐渐升起, 街道的商铺也一个个开门了,有勤快的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吆喝,浩然斋的伙计也打开了书斋大门。
  一时之间,所有人开始往进挤。
  “让我先进, 我先来的。”
  “我家郎君要郑本《尚书》。”
  “我先来的, 我要一整套五经。”
  伙计只好大声喊:“都别挤,买书的排左边,应聘抄写的排右边。”
  另一名伙计赶紧上前招呼众人开始排队。过了半晌, 终于让一众人等排好队,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售卖起书籍。
  伙计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自从县内各家商户造出纸后,自家书斋作为县城最大的书店, 自然被林县丞选中售卖。主人听从林县丞建议,搞了一个什么“促销活动,”又在各个书馆宣扬书斋售卖纸质书籍, 数量有限,早到早买,自家书斋便每天从早到晚生意火爆。
  因为县衙已经带头使用更为方便携带的纸来办公, 书馆夫子们教书也用的纸质书籍,那些书生们一看官府和老师都在用,也都跟着开始使用纸质书籍,自然而然都来浩然斋买书了。
  但买的人太多了,每天只能限制数量,这也是那位林县丞出的主意,说是“饥饿销售。”
  刚开始售卖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由一些书生抄写完成的,这也就催生了一个行业——抄书郎。
  一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囊中羞涩,买不起纸质书,林县丞便建议书斋主人招聘能书写且有一定文化的书生抄写,按照书册付给他们银钱。
  也有书生实在贫困,买笔墨都是问题,只能先赊给他们笔墨,抄完之后从工钱里扣,这也成了多数贫家子弟挣钱的途径。
  故而每日也有好些人过来应聘。
  伙计招呼人进去,心想道:得,不愧是林县丞,花样真多。
  “要应聘的先登记姓名籍贯,都不要挤。”伙计大喊。
  林书阁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名书生打扮的人站在浩然斋外张望,他神情拘谨,冬日天寒地冻,身上却穿着单衣。
  他主动询问,“为何不进去?”
  书生有些怯懦,小声道:“我听说这里招人抄书,过来看看。”说着将露出半截手腕的袖口往下拉了拉。
  林书阁温声说道:“里面是在招人,你进去只需要写几个字,再向伙计展示一下你对经书的理解便可,不必害怕。”
  书生点点头,跟着他走了进去。
  伙计一见是林书阁,立马要过来行礼打招呼,林书阁对他摇了摇头,伙计便知道他不想声张,识趣地没再说话。
  林书阁带着书生走到伙计面前,“这位郎君是来应聘的,劳烦带他登记一下。”
  书生面色窘迫,手忙脚乱朝伙计行了一礼,伙计连忙阻止,“这可不敢当,这位郎君姓甚名谁,哪里人士,可读过什么书?”
  书生一一回答,伙计拿着纸笔让他写几个字,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纸,然后提笔写了几个大字,字迹工整,笔锋俊逸秀美,伙计赞叹了几句,他便脸皮通红。
  “行了,这位郎君在这契书上签字画押就好,这是定金,等你抄好小店检查完之后便给你整本书的工钱。”
  书生喜不自胜,连忙道谢,伙计这几日见多了这种情况,叹了一口气,嘱咐他几句,让他回去好好抄写,不可涂抹错漏太多,更不可逾期。
  书生连连点头,珍惜地拿好纸笔,转头想找刚刚带他进来的人,却发现早已不见踪影。
  林书阁进了内堂,里面坐着一人,面容清秀却长着一双桃花眼,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正在悠闲地品茶。
  “许老板倒是惬意。”林书阁笑道。
  这人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浩然斋老板,林书阁没想到将这偌大书斋经营得风生水起的人竟然这么年轻。
  “哟美人,哦不林县丞,小人这厢有礼了。”许郁起身朝林书阁行了一个礼。
  林书阁嘴角抽了抽,“许老板,不必如此多礼。”
  林书阁更没想到他竟然是这种画风。
  “托林县丞的福,我这书斋可以再进一步了。”
  林县丞想起门口偶遇的书生,“许老板宅心仁厚……”
  “停,别给我戴高帽子,你上次这么说就是为了拉我入伙,这次又有何事?”许郁给他倒了一杯茶,打断他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