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妇人互相对视,却都没问为什么。
  林书阁将方法教给她们,起身走过去吩咐一直探头探脑的钱万才,让他取丝线和粗针来。
  钱万才听完十分疑惑,让底下人去取了过来。
  拿到后,林书阁给妇人演示了织法,“过写日子会通知你们过来领绒线,织完之后按件给你们工钱。”
  有聪慧的妇人立马就学会了针法,这可真是不错,不用大老远出来做工,坐在家里闲话间就能做。
  有妇人明白了林书阁的意思,激动道:“你是想让那些没办法出来做工的女子在家也能挣钱?”
  “是。”林书阁也不隐瞒。
  “妾身黎氏多谢大人。”刚看到主家钱万才一直偷摸往这瞧,还一直不敢过来,她就知道这位年轻郎君并非他口中所说的外地商人,再结合这位郎君的年纪气质,很有可能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林县丞。
  黎婉定定地看着他,“不知我等还能为大人做什么?”
  “尽量去散布消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林书阁见她猜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又聪明地没有说。
  “好,我知道了。”
  “今日叨扰诸位,在下告辞。”
  其余妇人都被他和黎婉的动作吓到,一时不敢说话,等林书阁转身离去,才纷纷问黎婉,“婉娘,你刚刚叫他大人?他是……?”
  黎婉看着林书阁走出院门,在外面等着的钱万才立马跟了上去,却恭恭敬敬不敢走在他前面。
  “县丞大人,他是林县丞。”
  妇人惊呼出声,竟然是林县丞。哎呀,今天还跟林县丞谈了这许久的话,几人又是激动又是紧张,还厚着面皮想给人家做媒来着,毕竟那样好看的小郎君。
  几位妇人的想法林书阁不知道,他现在只想去找周度,周家好像是做绸缎生意的,想必对这个很感兴趣。
  第22章
  “你说什么?羊绒?”周度“嗖”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窜到林书阁身边。
  “对,我记得你家中是做绸缎生意的,羊绒生意应该也能做吧。”
  他家中南来北往贩卖丝绸布匹,甚至还会与西域诸国贸易,而羊绒本来就受他们喜爱。
  近代西方贵族更是喜爱羊绒制品,使得毛纺织产业迅速发展,因实在是暴利,还导致了圈地运动,造成无数平民无立锥之地,只能沦为城市流民,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添砖加瓦。
  所以还是得考虑到工业挤占耕地的问题,不能出现西方这种情况,否则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对平民就是灭顶之灾。
  可惜自己是个文科生,要是理科或者工科都可以搞搞发明创造了。
  周度看他出神,喊了林书阁一声,“回神,今日下值你跟我去我家吧,这事我可做不了主。”
  “好,多谢。”
  “谢什么,咱俩谁跟谁啊,你又不会害我。”周度朝他挤眉弄眼。
  “我去找县令大人说说这事。”林书阁跟他说了一声,急急走了。
  李县令最近日子过得极为悠闲,从郡守府回来之后除了见了一次商户,造纸一干事宜都有林县丞一手操办,临近年关,县中也没出什么大事,因此,他这几日过得极为舒坦。
  果然手底下的人本事好领导就是轻松,有林县丞在,自己这县令的日子过得轻松又愉快。
  他哼着小调看着林书阁汇报给他的进度表,看来这些商户是真上心,这才多少天,好几批纸已经造出来了,新的作坊已经在建了。
  林县丞,真是本县的好帮手。
  好帮手本人立马出现在他面前。
  “哟,林县丞,大忙人怎么今日到我这儿了?”
  林书阁嘴角抽了抽,他还记得第一次见李县令的时候明明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看到周度上班开小差还会怒目而视,跟个教导主任一样,怎么现在这么……跳脱?
  “大人,我有一事要禀。”林书阁正色道。
  “嗯?什么事?”看林书阁神情严肃,不会是造纸出了什么问题吧?
  “大人,我近日突然想到,西北产羊,不止可以出售羊肉,羊绒也可以,这边连通西域,不止不用担心货源,还不用担心售卖的问题。”
  “你说羊绒?”李县令震惊道,他立马就能想到羊绒产业的暴利,“可是会不会出现百姓不去种地都来争利的情况?”
  “会。”林书阁直截了当地说道。李县令果然是做县令的人,一下子就能直击问题关键点。
  “会你还跟我提?”李县令一下子拔高了声音。
  “所以需要官府调配,不允许出现过度圈地养羊,侵占土地的情况。”林书阁回道。
  李县令一边抚须一边问道:“那会不会产的羊绒不够,只能限于甘州境内?”
  “可以跟外族购买,外族极擅养羊,只要放出消息,他们必然闻风而动。”
  “看来你都想清楚了才来找我的,说吧,你的计划。”李县令木然倒。
  “大人,我想请一商户牵头,这个商户最好是做这方面生意的,由他先行售卖,便可吸引小商户加入。”
  “我今日去造纸作坊,听到一些妇人说她们好些同乡苦于家中需要干活,无法出来做工,而这些妇人恰好织工针法相当好,所以想让商户分两种路子售卖。”
  李县令今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震惊了,“你还去了造纸作坊?”而且还问到了这些,李县令狐疑地审视了他一眼,你到底还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林书阁当作没看到李县令的眼神,继续道:“一种可以制作织机将羊绒纺织成丝线,制成绒褐,另一种可以纺成线妇人手工织成衣物,怎么织我已经教给她们,让她们往外传了。”
  李县令:“……”
  李县令心服口服,现在就算是林书阁告诉他,其实他是天上的神仙来凡间经历劫难的他也信。
  你竟然还会这个?你为什么会这个?李县令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林书阁闭了闭眼睛,误会就误会吧,“大人,您意下如何?”
  李县令当然是:“不错,就这么办吧,不过,带头的商户你要找谁?”
  “周家。”
  “周度他家?”也是,周家绸缎生意起家,确实没有比他家更适合的了。
  “好,你去办吧。”李县令拍了拍他肩膀,“不过,书阁,你所求为何?”甘州县读书做官的人这么多,哪个像你一样天天奔波,大多都是自扫门前雪,求的是有功无过,年底考评的时候得个中等以上就够了。
  林书阁回头,嘴边还带着一丝笑意,“可能求一个问心无愧吧。”
  古代百姓终年积劳,日日辛苦劳作,可惜一家人甚至不能吃饱饭,他看在眼里,既然当了官,就不得不为百姓做点什么。
  看着林书阁的背影,李县令重重叹了一口气,“但愿你能永远保持这颗赤子之心。”
  酉时已过,林书阁跟着周度来到了周宅,他上次来过,但因只是路过,草草来见长辈,会显得很是失礼,所以没有进门。
  今日倒是头一次上门,“都说不用买东西,跟我家客气什么?”周度站在门口生闷气。
  “我是晚辈,第一次上门,总得带些东西。”林书阁解释道。
  “晚辈?”
  “对啊,我和你是朋友,见你父母不就是晚辈吗?”林书阁笑着说道。
  “那好吧,不过你今天见的是我阿兄。”周度一听他这样说,立马开心了。
  “你阿兄?”
  “对啊,你忘了商人之子不能做官的?”周度一脸嫌弃。
  “那你?”那你怎么做官了?难道是……
  “对啊,我家生意其实是我阿兄白手起家才做成的,他长我许多岁,家中生意都是他负责的。”
  原来如此。
  两人进来周宅,周度带着他穿过几层回廊,终于到了内堂,周家人一听林县丞到了,集体震惊,虽然林县丞跟二郎走得近,但毕竟民不与官斗,何况这位已经是甘州县二把手了。
  林书阁刚踏进内堂,就看到周家人严阵以待,见到他齐齐行礼,“参见县丞大人。”
  林书阁连忙扶起周度父母,“伯父、伯母,这可使不得,”向周度使了个眼色。
  周度笑着说:“我就说淮亭兄不在乎这么繁文缛节,你们还不信。”
  周母狠狠瞪了一眼周度,臭小子乱说什么。
  “晚辈上次来得匆忙,没有拜见伯父伯母,实在失礼,今日得空便跟着二郎一同拜见。”
  周父哈哈一笑:“林县丞客气了,您能来对我们来说简直是蓬荜生辉啊。”
  一顿寒暄之后,林书阁表明来意,周父周母自觉留着不合适,便起身出去了,只留下长子和次子陪着林书阁。
  他将羊绒制作、市场前景、货源销路都说一遍。
  周家长子周远长得不怒自威,他开口道:“林县丞是想我家先做羊绒生意?”
  “是的,周家本来就有绸缎布匹方面的经验,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