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许云帆不打没把握的仗,刘天是何为人,他都打听清楚了,说白了,刘天这人就是个狗仗人势的货,被家里人宠的无法无天的不学无术之人罢了。
刘师爷还想不明白,这事怎么会这样?
如今他们叔侄算是完了,可恶,早知道,当初他就不该包庇刘天,不该做假证……
可世上哪来的那么多早知道。
刘师爷反应过来想求饶,在看到周县令那张失望至极的神色时,刘师爷就知道他们刘家完了,他也算是彻底完了。
这下子,刘师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一切已成定局了。
他知道的,周县令这人的为人,若是他犯了其他错,周县令兴许会给他一个机会改正,可他如今犯的错,那是已经踩了周县令的底线。
他区区一个师爷,敢在周县令的雷区内蹦跶,周县令不灭他灭谁?
更何况,周县令最是忌讳徇私舞弊这等事,更不允许自己在任期间留下任何的污点。
正因为知道周县令的为人,蒋岚方才“装聋作哑”让许云帆插手此事。
结果证明,许云帆并没有让他失望。
这人胆大是真的胆大,但并非是有勇无谋,也足够拉得下脸,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后向齐修泽他们寻求帮助,丝毫不觉得这事一件耻辱的事。
像许云帆这样头脑聪明的人,蒋岚方觉得,他很适合官场,这样的人,不入官场也是可惜了。
此前得知蒋岚方如此看好许云帆,周县令来了兴趣,“哦,此人当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听你说的,我怎么觉得这人就是油腔舌调的?这种人,不堪重用。”
“你在怀疑我的眼光?”蒋岚方轻哼了一声,“要是许云帆是那种人,我会让他进清风书院?你要不信,你且出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蒋岚方说的信誓旦旦,周县令还真好奇,对许云帆来了兴趣。
连童生都不是就能入蒋岚方的眼,仅靠学识过人只怕是不能够的。
周县令还真派人去打听了。
好家伙,一打听周县令才得知,小清村之前,令他头疼的水果滞销一事,最后为什么解决了?
还不是因为许云帆这个大主顾买的够多,甚至还组织小清村村民修建了村路。
再到济世堂孟大夫几次三番去清风书院寻许云帆,结果次次被蒋岚方劝回,还有大梨村几大工棚的建造等事。
听小清村的村民说,许云帆组织号召他们修路时喊了,‘要致富先修路’,后来他们修路后,水果卖出去了,连山上的竹子都是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银子是呼啦啦的往口袋里进。
也不知道许云帆这脑子是怎么转的,水果多了,店里卖不完,他便请工人将水果做成水果干,虽说这些都是小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许云帆,跟着他干的人是没少赚。
做官是为了什么?
那自然是为民。
为民又是为何?
自然是百姓饿时碗中有食,寒时身上有衣,病时袋中有银,简而言之就是,基本要求就是,百姓吃饱穿暖,更好的层次,自然是顿顿有肉,家有存银。
做官自然是要解决百姓衣食住行难的问题了。
蒋岚方还说了,许云帆这人一看就知道鬼点子不少,脑子灵光得很,在他的带动下,看看大梨村如今的秦氏人就知道了。
周县令得知许云帆同齐修泽交好,特意派人去把齐修泽喊回来。
得知自家舅舅好奇许云帆为何要养那么多的牛、猪,齐修泽直接就说了:“因为我兄弟会做猪饲料啊!我兄弟说了,他那红薯渣多的用不完,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了,我兄弟说了,养个几十头猪,到时候还用愁猪肉吃?几十头牛再一卖,几百两的银子不就进口袋来了?”
周县令听着自家外甥这开口我兄弟,闭口我兄弟的,
“那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怎么会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猪肉,那就把猪肉换成另外一种产品卖不就行了,舅舅,你看大清村的水果,之前卖不出去,现在怎么样?你也不出去问问,那些什么芒果干的,都不够卖呢。”
说到自家兄弟,齐修泽有荣与焉,一张嘴叭叭叭的说个不停。
周县令沉默了。
听蒋岚方的意思,蒋岚方有意要把许云帆推进官场,而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圆滑之人。
现在,尚未接触到人,周县令不知许云帆为人,但他是知道的,像许云帆这样没有家世背景作为依靠的人要踏入官场,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科举。
第141章 除了求我,他还能求谁……
不过几天的时间, 小清村水果滞销一事便得到解决,村路也都修建好,由此, 足以可见许云帆、秦润的号召力。
有许云帆的建议, 秦润的执行力不是盖的,有蓝爷爷一家的支持, 其他村民本还犹豫不决, 不知该不该相信, 就怕到时候白做功。
在得知秦润的相公可是清风书院的夫子,镇上生意火爆的云润店铺就是秦润开起来的,还有大梨村秦氏族人,虽不说如今的他们顿顿大鱼大肉, 但有一件事却是真的,那就是,人家一天就能赚几十个铜板。
这得是什么概念?
就冲这些, 加上方婶对娘家人说了一句话, “爹娘, 别想了,女儿不会害你们的, 你们只需要记住, 跟着许小子走有肉吃就对了”。
小清村村长当即拍板, “既然润哥儿让咱们修路, 咱就开干,俗话说得好,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
结果自然不用说了。
秦润带着秦氏的人,将牛棚里的十几头大牛拉了出来, 套上牛车,连续运了几天的水果、竹子,这可让小清村的村民激动得厉害。
小清村卖不出去的水果被秦润安排人拉了一车又一车,就是小清村的竹子都不放过。
得知此事后,周县令对蒋岚方看好许云帆一事,自然有了几分认同。
周县令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哪怕是县令,小清村水果滞销一事依旧令他感到头疼不已。
他不是没想过让小清村村民把果树砍了重新种旁的农作物,可村民舍不得。
要知道,有的果树,他们照料了好几年才得以开花结果,结果,还没挣到多少银子呢,这么多果树就全部砍去,这意味着,前面几年,他们的辛勤劳作全是白做工,这么多果树,换谁谁舍得?
这些村民贯是听风就是雨的,前几年,人家说种果树卖了能挣钱,小清村家家户户就全种上了,却忘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再一个就是,小清村的地不够平,坡地比较高,而水往低处流,水引不上去,田种不了。
而那段时间,清河镇上的黄果供不应求,在外地过来卖果树苗的汉子吹嘘一番后,生怕慢了连果树苗都买不着的村民,各家各户老少齐出动,把果树全给种上了。
现如今,村民后悔也没办法,只能一年愁过一年。
许云帆解决了周县令的头疼事,周县令看许云帆,自然是越看越满意,临走前,想到蒋岚方的计划,再看许云帆时,那目光,不由得变的意味深长。
杨皓期等丙六班过来“凑热闹”的学子好一会没反应过来,不是,此案就这样被许云帆翻了?
过来听案的其他班学子不由纳闷,“许夫子,你……你是如何敢公然站出来替别人出头的呢,要是……很有可能你的前途也就毁了。”
“不就是一个师爷吗,怕他个屁,干就完事了,不干他一次,这人还不得上天?能的他。”这句话,许云帆差点脱口而出。
对于学子的这个问题,许云帆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想了一会。
他可是学子,说话得过脑。
许云帆一笑,摆摆手:“今日夫子再教你们一句,君子可内敛而不可懦弱,遇不公可起而论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的学子有困难了,向我寻求帮助,身为师者,我自当庇护我的学子,若是我的学子真的遇到不公之事,能帮自然是要帮的,不过一个师爷,难不成他还能只手遮天了不成,他就没那么大的权利,再说了,咱们县令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
走不远的周县令恰巧听了这句话,心里头那是赞同的不行,脚步不由得一顿,扭头看向被一众学子包围起来,笑得儒雅,但眼里又不禁然带上些许得意的许云帆,不由暗道,这小子,说话一套一套的,心怀正气之余又不失圆滑之态,蒋岚方有一句话说的对了,许云帆这人确实有点墨水。
不说出口成章,但偶尔一句话,却又足以令人深思。
被一众学子夸了一顿,许云帆有点飘飘然,跟在秦润身边坐牛车回去的时候,胳膊碰了秦润一下,在秦润看过来时,风流的挑起右边眉毛,“润哥儿,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我貌似又帅了一点点。”
秦润:“……”
变帅一点点?
这一点点他是没发现了,但他看出来,也听出来了,许云帆是真的比昨天还要自恋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