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迟晚这才叫来李保,李保显然知道,各国送美人这件事,算是彻底恶了王上。
  前些日子,各地方送来了那么多美人,王上可是丝毫没有怜香惜玉。
  听说参与进来的官员都麻了,回家一看,老婆又多了个郎君。
  还是皇帝亲自下旨,怎么办呢?孩子又多了个爹呗。
  这些官员恶心死了,联合了官员,说皇帝不慈,竟如此侮辱他们。
  迟晚直接派锦衣卫上门训斥,“你等那么多小妾,你老婆有个小妾怎么了?”
  李保心知王上心情不好,忙道:“王上,别国进贡给大周的东西,那就是大周的,大周怎么分配,就与别国无关了。”
  “那些个男乾元,就送去干苦力吧,正好有些工缺人,不要钱的苦力哪里找。”
  “剩下的那些美人,赐给大臣们不好,正好一些作坊里面需要人,王上以为这样安排如何。”
  迟晚笑了笑,“只要不安排在机密作坊里,你看着安排就行,本王倒是不担心这些美人。”
  跟随而来的还有各国的王子王女,这些人处理起来才麻烦。
  他们的身份高贵,是真正的使者,他们来是为了和亲,身份不是进贡美人,他们并不属于大周,只是两国建交的桥梁。
  大周需要时间发展,总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外族都给得罪了,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呈包围式骚扰大周,就算不能攻下大周,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迟晚叫李保过来,不是让他出主意的,“告诉鸿胪寺,拒绝沽南入住会馆,沽南非正统。”
  要是大周同意沽南入住会馆,不就是承认沽南可以代表北宁了,那真正的北宁皇室就成了笑话,另外的部族首领能愿意?
  “琉璃跟西域各国送来的人,就按照你说的做,至于他们的王子跟王女,把未婚宗室的名单给本王,记住,一些不能见人的资料也需要。”
  这样一来,近百个美人,就剩下了几个王子王女。
  而且看王上的意思,是想让宗室跟这些人和亲,一举多得。
  李保连忙行礼,“是,臣马上去办。”
  有些宗室是闲散的,这些人没事干,靠着宗人府养着,最适合和亲。
  但凡有点儿能力的宗室,迟晚可不会让他们和亲,有能力就代表着日后有可能会得到提拔,就会接触到大周机密,这些人要是和亲了,万一被忽悠了可不好。
  所以啊,这些王子跟王女,就跟闲散宗室和亲最好。
  迟晚揉了揉发痛的脑仁,起身往内间走去,虞九舟还在批阅奏折。
  “陛下可听到臣的安排?”
  听到她的声音,虞九舟这才抬起头来,“安排得不错。”
  迟晚凑到她的边上,看着她手上的奏折,“这些人都选了谁做内阁首辅?”
  “董书翰,王珅,窦徽音。”
  董书翰都察院都御史,很早之前就是虞九舟的人,在夺嫡过程中,出了不少力,此人能力不错,但过于圆滑,毕竟出身贫苦,一路能做到从二品大员,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了。
  王珅出身王家,王谢两家是千年世家,分布在各地,王坤祖上是琅琊王家,族谱上记载的,后来去迁家京都,如今是工部尚书,刚任两年。
  还有一个是窦徽音,这位出身寒门,二十一岁的状元,翰林院三年,兼户部给事中,掌握绝对的权力,给事中这个职位,级别只有七品,手中的权力堪比三四品的大官,很容易一飞冲天。
  本来翰林院出身,清贵得很,外出历练回来,就能升职,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五十岁以后,跻身九卿是没问题的。
  特别是,她还身兼给事中,不仅清贵,又掌权,这样发展下去,她绝对前途无量,又是阁老张维斯的女婿,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
  只是她却给圣元帝上了一道折子,论八要素,句句不提变法,句句都在变法。
  圣元帝很抵触变法,哪里会同什么八要素,就让她离开京都,去地方上任职,先是知府,后来回到京都任少詹事,品级没升,总归是回到京都了。
  没两年就升任从三品光禄寺卿,可惜张维斯被贬后,窦徽音就被政敌给弄出去了,本来只要张维斯一退下,她就能入阁,现在却到地方上任职通政使,虽也是正三品的高官,比起内阁可差远了。
  虞九舟登基后,窦徽音递上来一道奏折,上面写的是新的八要素。
  比起之前地改善了许多,明显是经过地方历练,写出了新的东西,当时变法还没有稳定,对窦徽音的八要素,迟晚跟虞九舟都看过,可惜没办法马上进行,只能等变法稳定后,再商议修改制定。
  要说起来,朝堂上分成了三波势力,一波是一开始跟随虞九舟的人,这些人有从龙之功劳,这三个人,董书翰资格老,在一开始支持虞九舟这边的人里有权威,所以她的呼声不低。
  再就是王珅,很明显,世家想捧他出来。
  最后是窦徽音,此人是寒门代表,也有部分不是出身寒门,毫无背景的人跟随他。
  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以张维斯为代表的寒门农家子联合起来,对抗世家。
  现下出现了一个新势力,可以算是新党。
  迟晚跟虞九舟是不支持结党的,但这些人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了一起,当然也有不结党,各自为政的,毕竟是少数。
  看着这三个人,以迟晚对虞九舟的了解,她大概知道虞九舟心中属意谁,“王珅肯定是不可能了,你在董书翰跟窦徽音中间纠结?”
  虞九舟点头,“董书翰为人处世都好,能让新法继续稳定发展下去,窦徽音是改革派,她肯定会用自己的八要素,我担心她在进行八要素的时候,会阻碍新法。”
  说起来,这两个人确实不好选。
  “董书翰为首辅,窦徽音入阁,两人相辅相成,等新法实行个两三年,深入人心后,老董刚好可以退下来,任少师或是少傅,给孩子们当老师,到了年纪就能回乡荣养了。”
  她们想的是让八要素在新法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取代新法,或者是打乱新法的进展。
  新法跟八要素并不冲突,但必须以新法为主,八要素为辅。
  八要素确实不错,但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彻底改变大周情况,这是时代的局限,不能否认窦徽音的能力。
  反正内阁可以是三五个人,也可以是七八个人,全看皇帝。
  细分权力,不能让首辅拥有真正的相权,有了相权的首辅,就要触碰皇权了。
  本来皇权跟臣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无论是迟晚还是虞九舟,她们是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力被人压倒。
  绝对的权力,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目前而言,包括窦徽音的八要素,只能算是富国,不能算是富民。
  所以要在新法强国富民后,再去进行,才会更好。
  虞九舟也觉得,目前看来,董书翰为首辅,窦徽音入阁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便如此吧。”
  大周已两百年,按照皇朝循环,头一百年兴盛,中一百年会急转直下,让王朝进入一个动荡时期。
  天灾人祸都有可能,这时可能会出现一个中兴之主,也可能出现一个厉害的权臣,带领王朝进入短暂的兴盛。
  大周到了圣元帝时期,各地天灾人祸不断,财政一直处于负数,军队也不顶用,大臣争斗激烈,连内阁都在党争,为了权力为了利益,再这么下去,大周就会急转直下,从而灭亡。
  准确地说,虞九舟带领的大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可以称之为新王朝,只不过还是在大周的基础上,可新法的成功,大周的基本已经焕然一新,说新王朝没毛病。
  现下最重要的就是,给大周朝堂来一次换血,要让文武百官知道,以前的那一套没用了,有能力就留下,没能力就退休。
  大周朝堂是有能者居之,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还有也不仅限于乾元了,坤泽也得站在朝堂之上。
  一开始,肯定还是乾元多,就算为官,也会遭到打压。
  所以聊起这个事情,迟晚的建议是,“让坤泽占据更多的吏,同样,就算为吏,日后开了坤泽科考,也不会限制她们往上考,但她们占据了基层,日后上面选官,她们的机会就会更多。”
  “另外,给出身好的坤泽派差事,就像佳成郡主那样,先有了差事,就逐渐成了官,可以站在朝堂之上。”
  出身好的坤泽,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比乾元差,她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我听说,老董的妻子,可是一个能人,就从她开始如何?”
  虞九舟轻笑了一声,“坏东西。”
  迟晚:“?我可不坏,老董马上就要成首辅了,让她的妻领个差事,以后伴侣两个大杀四方。”
  “好,听你的。”
  听着耳边宠溺地声音,迟晚嘿嘿笑着,“那什么差事好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