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长期处理政事,她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松快过了,今日是难得的轻松。
另外一边是爬来爬去的晨晨跟归一,这俩小家伙难得出宫,宫中虽大,两人该玩的地方也玩过了,偶尔跑出来溜达溜达,是很难得的事。
听着耳边的玩闹声,闭上眼睛的迟晚,伸手去寻虞九舟的手,等两人十指相扣,她才满意地笑笑。
此时她们谁都没有说话,享受着此刻的宁静。
阳光照在身上,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时刻在玩弄权术的大脑,终于有了片刻休息的时间,让她们整个人都有了阳光的气息。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迟晚昏昏欲睡的时候,虞九舟温柔的声音响起,“你说,姑姑什么时候动手?”
迟晚眉头微动,迎着阳光睁开了眼睛,不过却用胳膊挡住了一部分的光线,要不然她眼睛都睁不开。
“此时太后车驾还没有离开中枢的掌控范围,岭南有岭南王,她不会任由梵天教做大,东海有小姨母,江宁刚重建,抓得正紧,南方怕是不可能了。”
圣京城身处中原偏东靠北,燕北这里变法最彻底,又是刚重建,梵天教还没露头就被掐灭了。
当然了,这些地方最好掌控的,就是那些乡绅豪门,但是想要在那里刺杀太后,那些乡绅豪门还不敢。
用自己的人动手,那就是给中枢送上一把刀,一把砍了他们九族的刀。
支持梵天教是个人行为,亲自动手是灭族行为,那些乡绅豪门想推翻虞九舟,却不敢拿自己的家族做赌注。
这就是平民百姓跟士族的区别。
平民百姓要的只有吃饱饭,吃不饱饭了,没有了生路,他们才会反。
燕北变法的成功,让百姓们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虞九舟是新帝,新帝变法代表着富民。
富民则富国,这是虞九舟跟迟晚的理念。
而非历朝历代的,只求富国,则对百姓不友好,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她们的理念实际上是,强国富民。
总之,燕北变法的成功,让大周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不会跟着造反呢。
百姓起义,这是一群“泥腿子”,他们所求没有那么多,但他们也没什么好在乎的,总比等死好。
乡绅豪门不一样,他们有钱有权,造反是为了夺取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多的利益。
说白了,农民造反没有后顾之忧,乡绅豪门可不想失了已有富贵,但他们想要更多。
不是迟晚看不起这些乡绅豪门,在拥有绝对军队的情况下,只要他们敢露头,迎来的只有灭族,没有别的可能。
所以他们像阴沟里的老鼠,抓住一小点儿错处,就想对她跟虞九舟施展小光明术。
可已经继位的虞九舟是正统,她施展的可是大光明术,这些人不过是用一缕假阳光,把阴暗术伪装成小光明术,硬碰硬只能被净化。
迟晚在心里算了许久,梵天教想动手,就只能用自己的教众,而不是发展的这些外部教众。
只要梵天教敢动,就会留下蛛丝马迹,她们就有机会,一举消灭梵天教。
要知道,皇城司锦衣卫已经遍布全大周,在锦衣卫的排查下,梵天教的人只要露头就被妙。
锦衣卫不是刺客,锦衣卫是身兼五路的神,在锦衣卫的逼迫下,梵天教再不动,很有可能就没有动的机会了。
如今太后车驾从燕北离开,没有往南,径直往西北方向去,为的就是给梵天教一个机会。
太后车驾已到,梵天教能不懂吗?
迟晚放出锦衣卫,就是为了逼梵天教动手,梵天教不得不动。
但是消息到现在都没有传来,虞九舟实在是担忧徐太后。
没错,太后车驾从燕北离开后,假太后就变成了真太后。
徐太后看了圣元帝的圣旨,还有部分,迟晚特意让人放在徐太后能看到的位置,一些这些年的记事。
上面明明白白地写清楚了,虞九舟所做的一切都是圣元帝逼的。
她不可能做一个富贵长公主,无欲则刚,一个不喜权力的长公主,无论是谁上位,都得捧着敬着,慢待先帝留下的唯一子嗣,不就想被全天下人嘛,被全天下的宗室反嘛。
但在圣元帝的逼迫下,虞九舟只能做一个摄政长公主,一个注定被皇帝敌视的长公主,不管是谁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斗倒她。
正如上辈子那样,虞九舟的结局是注定的。
上辈子的虞九舟,后面诞生了自己为帝的想法,只是太晚了,她被圣元帝的慈父形象欺骗太久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父,从小到大,要什么给什么,权力也毫不犹豫地给她,没有哪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权力分给别人,偏圣元帝把自己的权力分给了她。
对当时的虞九舟来说,圣元帝就是爱她的没错,到了后期才发现,原来圣元帝是以父爱为算计,让她被欺骗了那么久。
可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若不是看了圣旨,看了那些记事,徐太后也觉得,圣元帝这个人作为丈夫不怎么样,作为一个父亲是优秀的,这也是为什么,徐太后对圣元帝还保留着一份情谊的原因。
正是如此,她觉得虞九舟不仅坏了规矩,还辜负了自己的君父。
在古代,辜负君父可是很严重的,一旦坐实,是能让臣子自杀的那种,不自杀?这个人的名声就臭了,也没有了前程。
当徐太后反应过来圣元帝的谋划之后,心中五味杂陈,她心中最重规矩,天地君亲师,君上如此刻薄寡恩,虞九舟能怎么选。
难道就这样被裹挟着,直到成为世人口中的乱臣贼子,大反派,死无葬身之地吗?
事实上,虞九舟没有重生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
因为虞九舟相信自己的父母,她从未相信,自己的父亲会把她算计至此,也从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会几近背叛自己。
她不怕被人算计背叛,奈何算计背叛她的人,是她的至亲。
虞九舟没得选,她只能上位。
况且,虞九舟有大志,她想让这天下看看,坤泽依然可以,她想让虞家先祖看看,公主依然可以,她更想让这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她错了?她没错。
至少她的身边还有一个支持她,懂她的迟晚。
别的人或许支持她,但并不懂她,只有迟晚,懂她的所有选择。
徐太后知道这些后或许不懂,但她做出了选择,以身为诱饵,她想看看这天下,也想为女儿做一件事,为女儿成为帝王的道路,托举一下,也算尽自己做娘亲的责任。
她倒要看看,女儿能把大周治理成什么样子,若为祸天下,她就会以皇太后的身份,行使祖宗家法了。
徐太后最终愿意给虞九舟一个机会,但她心里知道,这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寻找那个,没有立为储君妃之前的徐琼芳。
那时,她才十二岁,十二岁之前的徐琼芳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正是徐太后真正去巡游了,虞九舟才会心神不宁,她的娘亲心里,终究是有她的。
迟晚也知道,在徐太后做出选择后,虞九舟心软了。
她的老婆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表面看着冷冷的,心里很是柔软,一个心里装有百姓的人,又能冷硬到哪里去。
算出了梵天教很有可能在西北动手之后,虞九舟的一颗心,别提多担忧了。
迟晚安抚地捏了捏她的手,“我安排了高手在侧,其中还有武当借来的高手,有他们在,梵天教只要不动用军队,定然保娘亲无忧。”
在徐太后做出了选择后,她们对太后的称呼,又恢复成了娘亲,就仿佛曾经的裂痕从来没有存在过。
可裂痕终究是裂痕,只是以后会藏在她们的心里,大家可能会体面将就,继续和和气气地过下去,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爆发矛盾。
就目前而言,双方是和好了的。
对迟晚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和好不和好的,她只要虞九舟开心。
一旦徐太后出现了什么事,虞九舟一定会难过,所以她还找武当借了高手。
毕竟人太多的话,梵天教不一定敢下手。
虞九舟还要说话,迟晚忽然翻身,当然了,她只是把头凑了过去,吻住了虞九舟的唇,“都出来玩了,怎么还讨论政事,政事情是处理不完的。”
朝堂之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百官反对太后巡游,认为太后就该做个吉祥物,好好地在后宫待着,反对又怎么样,不允许也巡游多日了。
迟晚轻轻地咬了一下虞九舟的唇,“说好的今天只玩呢?”
虞九舟无奈地推了她一把,“孩子们还在呢。”
她扭头看了一眼,护卫们都识趣地转身站着了,倒是春夏秋冬四个人,早就习惯了她们秀恩爱,眼神都没有给她们一个,专心地看着两个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