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虞九舟把视线下移,放在了迟晚的腹部,很明显的线条,非常好看。
  迟晚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看, 心知她在看什么。
  马甲线嘛,她上辈子最喜欢看女团露马甲线跳舞了,倒不是有什么心思, 她只是觉得很帅。
  想必虞九舟也是觉得她的马甲线很帅。
  迟晚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 都保持着身材, 不是那种常见的大块肌肉,但腹肌马甲线,胳膊上, 大腿上都有肌肉。
  表面上看不出来, 就算是上辈子,她对付几个强壮的男人也没问题。
  但好看的线条,不是单纯练武, 或者是强运动能练出来的,需要技巧,比单纯的肌肉要难得多。
  迟晚把手掌放在肚脐上,心里多少有点儿不好意思,然后坐在了水里,随后舒服地眯上了眼睛。
  她能感觉到,虞九舟坐在了她的旁边,感受到水流的涌动,她无法形容内心的愉悦。
  迟晚不由得往边上挪动了一点儿,正好贴着虞九舟。
  她们的胳膊隔着蚕丝布料贴在一起,触感异常的清楚。
  “殿下。”
  她们正泡着,谁都没有说话,春归却走了进来,隔着一道屏风开口道:“殿下,北宁,南越都派人来了。”
  虞九舟猛地睁开眼睛,“到哪了。”
  “传消息时,北宁的人到了武城龙城附近,南越的人马上就要到江宁了。”
  龙城到京都的距离是八百公里左右,江宁到京都约莫一千公里左右。
  两百公里看似不多,也要快马加鞭一天一夜不吃不喝才行。
  迟晚在心里计算着时间距离,两支使节团差不多要一个月才能到京都。
  毕竟使节团不是快马加鞭,而是有那么多人,马车以及朝贡物品,一天能走个几十公里就不错了,八百公里得走二十天,一千公里走个二十五六天也很正常。
  虞九舟显然也想到了,“使节团队伍名单拿到了吗?”
  “是,北宁为首的是大汗之弟达洛延,两个副使分别是御史台左都御史章成息增,丞相之子阿宝瓶,还有一人隐藏在队伍当中,乃殿下姑姑,临安公主之女,福庆郡主。”
  “福庆?”
  迟晚也好奇地看着虞九舟,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临安公主她知道,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妹,十六岁出嫁,二十岁丧妻,同年被北宁大汗看中,被迫到北宁和亲,至今已有二十年。
  二十年离开国土至亲,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北宁还有一个令人厌恶的风俗,新大汗可以继承逝去大汗的所有,不仅是财物土地牛羊马匹,还有人,其中这个人包括故去大汗的妻子。
  暗探已传来消息,北宁可汗快不行了,新任可汗将在丞相的支持下上位。
  北宁丞相是一位权相,早就架空了大汗,并且这位丞相是主攻大周的。
  一个不跟大周亲近的人上位,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后果。
  大周跟北宁本就摩擦不断,那是从大周立国就开始的仇恨,大周的前面几任皇帝把北宁打怕了,打散了。
  如今北宁重新联合了三大部落。
  宁国东部,西部,大汗部,其中西部跟大汗部都靠近大周。
  东部跟大汗部靠近燕北,是宁国主力,一旦宁国对大周用兵,这两部会分散开来进攻大周。
  不过三部也并非拧成了一股绳,西部在几十年前很强大,差点儿取代了大汗部,如今只是没有一举取代大汗部的可能,否则大汗之位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哪怕是这样,宁国依然是大周的劲敌,燕北布兵几十万,为的就是防止北宁进犯。
  算起来,燕北的边城,以及信国公的十万兵,平凉侯的十万兵,七七八八加起来六十万大军有的。
  可想而知的大周的心腹大患是谁,当初被北宁威胁圣元帝,要是不能让北宁娶公主,就进攻大周。
  大周的公主只有两个,临安公主跟虞九舟,一个成年的大人,一个小不点,选谁很明显了。
  福庆就是临安公主前往北宁路上生的,被赐福庆郡主。
  本来圣元帝想要福庆跟佳成郡主一样,到皇宫陪着虞九舟的,可临安公主不同意,强硬地把福庆带到了北宁。
  虞九舟跟迟晚解释着,“福庆是前驸马的子嗣,本该养在京都的,但那个时候姑姑跟陛下闹得很僵硬,孤那时很小,不能为姑姑做些什么。”
  迟晚想了想,“现在也不晚,北宁老可汗要没了,正好趁机接临安公主回来。”
  “你是说,还能让临安姑姑回来?”
  虞九舟挑眉,她不是没有这么想过,但这很难。
  北宁本来就想挑衅大周,哪里会做出这样的事。
  可迟晚太确定了,“此时使节团来大周目的未明,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北宁政权交替期间,对方是不愿意跟大周打起来的。”
  “丞相支走了大汗的弟弟,让地门王做正使,就是为了储君能顺利继位,地门王就甘愿吗?现在是我们最好跟他们谈判的时候。”
  等北宁政权稳定交接后,大周跟北宁是无法避免一场大战的。
  虞九舟细细想了一下,“孤担心的不是北宁,是陛下与大周朝廷。”
  皇帝跟临安姑姑的关系最后闹得很僵,大周朝堂的那些官员觉得,牺牲一个公主,换取大周跟北宁的和平有何不可。
  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和平是打出来的,与和亲无关。
  否则临安姑姑到北宁和亲那么多年,两国为何还是摩擦不断。
  那些官员绝不会想是自己的无能,只想寄托在一个女子坤泽的生命上。
  他们甚至会想,一旦临安公主死了,那北宁就不占理,占理的就是大周了。
  这样的言论,虞九舟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次。
  迟晚握紧了虞九舟的手,“殿下可要掀起大案。”
  四月皇城司的训练就结束了,也该查收一下成果了,皇城司焕然一新后重现京都,总要让人知道皇城司的厉害。
  虞九舟没有回答,转而问春归,“继续说。”
  春归立即道:“南越王派的人是王女段锦弦,护国五上将之一的段和风,此人赐国姓,里面还隐藏着一个人,南越虫谷少谷主夕雾。”
  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
  两国一起派使节团前来也太巧了,或许根本不是巧合。
  上辈子使节团也来了,但使节团的成员跟现在不一样。
  紧接着春归又道:“殿下,平凉侯说要护送北宁的使团一起回来。”
  “另,平凉侯给殿下传了一句话。”
  春归有些为难,最后这句话她应该单独讲给殿下的,可殿下跟驸马一直在一起,她根本找不到机会。
  而且她们以为驸马要跟殿下圆房的,都期待着小主子了,结果这俩来泡温泉了。
  不行,她得刺激一下驸马,“平凉侯说,若殿下受了委屈,她带殿下离开京都。”
  平凉侯?
  情敌!!!
  迟晚马上反应过来了,这位可是个狠人,当初知道虞九舟要跟迟晚成亲,平凉侯传信回来,只要虞九舟同意,她就带十万大军回来抢亲,结果被骂了一顿。
  得亏了圣元帝不知道,不然哪里还会这么信任平凉侯。
  反正迟晚知道一件事,平凉侯爱慕长公主殿下。
  正是因为这份爱慕,在得知虞九舟死后,率领燕北大军谋反。
  平凉侯回来这件事,让迟晚心里多了些危机感。
  因为她相信,只要虞九舟同意,平凉侯是真的敢率领十万大军到京都抢亲,被说谋反也在所不惜,况且平凉侯是真的谋反了。
  不仅如此,竟然连带虞九舟离开京都的话都说出来,当她这个驸马死了?
  虞九舟蹙眉,“她回来做什么,信国公回京都,她也回来,谁来防范北宁。”
  “简直是任性,去,帮她给陛下递折子,说北宁使节团来访,里面全是北宁高官,事关重大,她不放心,只能护送至京。”
  春归行礼,“是。”
  虞九舟又道:“六百里加急。”
  “诺。”
  生气归生气,虞九舟还是会为平凉侯善后。
  这可能就是平凉侯胡来的底气,因为她知道有人为自己善后。
  迟晚不得不承认自己酸了,而且是很酸很酸。
  等春归走后,她不由得开口,“殿下对平凉侯真好。”
  姑奶奶的孙女,超过五服了没。
  哦,古代表亲之间都是能成亲的,公主的女儿嫁皇帝在历史上有很多,况且是姑奶奶的孙女,那差得更多了。
  听着迟晚酸酸的话,虞九舟歪头,“当然,平凉侯为人风趣。”
  可不像驸马那么不解风情,有些话她不会说,但可以说一半,让迟晚自己想。
  迟晚脑补出来了后面一句,心里气呼呼的,扭头就从温泉池子里走了出来,“臣泡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