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地道里面并排能进入三个人,高度约莫两米,这肯定不是偷偷挖的。
  似看出了她的疑惑,虞九舟解释道:“玄阳寺初建时,先祖在里面留下了几条地道。”
  “几条?”迟晚睁大了眼睛,这说明有很多地方都能离开,怪不得虞九舟一点儿都不着急。
  虞九舟笑着捏了捏她的手,“这里是皇家寺庙,皇帝每年都会来祈福,皇帝不会不给自己留退路的。”
  她有玄阳寺的建造图纸,只有皇帝能继承的东西,上辈子她由于跟宝安王分裂得太快,就没有来得及把图纸交出去。
  图纸的内容被她记在了脑海里,这辈子皇帝还没有把图纸给她,她每年都会来玄阳寺,自然也不陌生。
  迟晚突然想到了什么,“殿下,我看禁军突然少了一部分,他们?”
  “他们都隐藏在了地道里。”
  怪不得两千禁军败得这么快,原来是藏起来了。
  迟晚还有疑问,“那地道里面,原本隐藏的有人吗?”
  “有。”
  虞九舟应了一声,看向迟晚,“孤在地下安排了八百重甲兵。”
  今日进入玄阳寺范围内的所有人,一个都别想离开。
  不愧是老权谋人了,迟晚赞叹,“就算刚刚我不审问那个刺客,殿下也有的是办法得到想要的消息吧。”
  虞九舟摇头,“这个刺客伪装成了颖王的人,给另外两个刺客的刺杀提供了便利。”
  “玄阳寺左右护法不是专门做刺客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比如刺客印尼身形的重要性。”
  “他知道的显然比左右护法更多,要不是他,孤可不知道,玄阳寺的左右护法居然都是外族人,南越扎在京都的钉子太多了,谁能想到,在玄阳寺生活了几十年的护法,居然是外族人。”
  必是百年布置,才有了这个结果。
  玄阳寺都被攻破了,大周朝堂上还不知有多少间谍。
  迟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怪不得虞九舟宁愿自己做诱饵,费尽心思也要引人鱼上钩。
  想想都觉得可怕,到处都是外族人,哪哪都被渗透了,以后无论是攻击忠臣,造谣生事,排除异己,以及攻打大周,这些人的存在就太恐怖了。
  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外族入侵可不会管别国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迟晚摇了摇两人牵在一起的手,“殿下仁心,貌美心善,能与殿下成亲,是臣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一个合格的驸马,必须会彩虹屁。
  护着她们的暗卫懵了,不是在说正事嘛,怎么突然开始这样了。
  虞九舟也觉得疑惑,“驸马有所求?”
  嗯?
  迟晚蹙眉,她是真心夸赞,怎么有所求了,这不是两人快要圆房了嘛,那不得说点儿好听的,增进一下两人的感情。
  要不然行房的时候,俩人不熟可还行。
  第80章
  地道通往净尘的屋子, 几人走出来之后,虞九舟拿出了净尘给她的莲花灯,里面的舍利已经拿出来了。
  而她给时轮使了个眼色, 时轮马上取下了墙面上的一个佛字, 把墙往里面按了一下,立马凹进去一块。
  紧接着地面上发出一阵响,时轮又把佛字挂上。
  随后走到响声处,蹲下用刀撬动木板,随即两块木板打开, 里面又是一个地道。
  一行人下了地道后, 就见时轮先把木板合上,旁边的石头拧了一下,又是一块伪装成石头的铁板合上。
  古人智慧真的不得了,迟晚最近给工匠提的一些想法, 对方给出的反馈都是可以制造出来。
  说明工匠聪慧,技术也在线,只是思想受到了局限。
  见迟晚频繁看向机关, 虞九舟眼角带着一丝笑意,“不用担心, 里面关上后, 佛字后面的机关也会自动关上。”
  迟晚挑眉,“能工巧匠,鬼斧神工。”
  虞九舟蹙眉, 在迟晚去触碰墙壁时, 两人的手自然而然地放开了,感受到手上空荡荡的,心里莫名有点儿失落。
  她下意识地想要去捏衣袖, 发现衣袖是绑起来的,为了离开玄阳寺方便,她们穿的都是劲装。
  劲装穿在身上行动方便,可虞九舟练惯性理衣袖,捏衣袖的动作就做不了了。
  所以她又抓住了迟晚的手,并且低声硬气道:“不许放手。”
  不放就不放嘛,凶什么。
  迟晚老老实实地牵着虞九舟的手,一行人走了许久,她感觉她们已经离开玄阳寺,该不会下山了吧?
  等她们走到尽头,打开了门之后,从位置看她们还在半山腰上。
  这是一处山洞,机关门就在山洞里面,是隐匿得很深的石门,从外面看跟石头差不多。
  很多事情虞九舟没说,山体里面的地道何止一个,狡兔三窟,为了性命,太祖在里面建造了很多地道,从哪都可以出去,也能进入。
  今夜玄阳寺出现了许多人,许多不可能出现的人,就是从地道上去的。
  几人重新看到天空,玄阳寺附近的天空被大火照映得火红,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边出事了。
  在隔壁山上训练的皇城司司卫也会出发,算起来,马上就要三月了,等四月份,皇城司司卫训练三* 个月之期结束,她会亲自接收检查成果,然后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
  陛下看看本驸马的练兵才能吧,看看这些人,不比那些背叛你的禁军强多了嘛。
  没错,迟晚要的是掌控皇宫的权力,哪怕不能掌控,也要跟禁军持平。
  要不了多久,圣元帝就要驾崩,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有些事情必须提前布局,才能保证朝野不会动荡,大周局势依然稳定。
  各地情况看中枢,中枢稳了,大周各地也就稳了。
  京都的稳定看皇宫,皇宫稳着,京都就乱不起来。
  掌控皇宫是必须做的事,总不能让人在皇宫里面做出一些,扰乱她们计划的事情。
  迟晚眺望山对面的那座山,能看到亮起了许多火把,皇城司的司卫在下山。
  从黄悦澄的汇报里面能看出来,他们现在早晚五公里,那座山到这座山是常事,绕山跑更是家常便饭,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努力,以及肉食蛋白质的投喂,一个个的壮的跟头牛一样。
  虞九舟也看到了对面山的情况,“你把皇城司管得很好。”
  迟晚笑了笑,“殿下觉得我做得好?”
  “嗯。”
  不错,被夸奖了。
  迟晚开心地笑了,手上却不停地传输内力,她们穿得都很单薄,练武之人还好,虞九舟可不行,要是风寒感冒了,可就受罪了。
  所以虞九舟的身上一直热乎乎的,经过这两日的修练,她自然知道迟晚在用内力给自己温暖身体。
  “殿下,夏去将军已经到山下了。”
  “走吧。”
  下山的路有几条,有修建的大路,皇帝登山的时候走的,有僧人走的普通路,还有一些僧人为了抄近路走出来的小路。
  其实从地道里面也能到山下,但那个位置被人堵住了。
  下山的路口堵得都有人,夏去在山下接应,就是以防有人在她们下山之时进行攻击。
  不过夏去在哪里,肯定会有人猜测,虞九舟会从这里下来。
  所以夏去刻意高声喊道:“所有人,围山,不得让任何一个贼人逃脱,每百人一队,从每个路口上山,务必救出长公主殿下。”
  夏去是正五品的将军,相当于一个千户了,手底下一千多个人,再加上公主府别的人,加起来三千人有了。
  长公主本来就有府军,虞九舟平时出行都要带一千人,府内有三千人也正常。
  只不过,有一些人可不是府军,而是私军。
  虞九舟回首看了一眼玄阳寺的方向,突然问了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迟晚,你知道将士遗孤有多少吗?”
  迟晚摇头,“不知。”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就连皇帝可能都不知道大周遗孤的情况。
  虞九舟却知道,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圣元二十八年,大小战争无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就会出现上万个遗孤,小规模的战争,最少也有几百个遗孤。”
  “这些孩子小的没满月,大的也就十来岁,当年外祖派人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还被弹劾说外祖父养私兵。”
  “后来没办法,只能偷偷地养,等到孤出生,许多人就培养成了孤的府军,可长公主手里的兵力只能有几千人,无法全部收纳这些人,于是就把将士遗孤送到了各个军中,最后汇集到了一起。”
  “京都周围有很多卫所,一处卫所兵有千人,他们不用随军战斗,只需要压制当地叛乱,在敌人来袭时,也要保卫京都,军饷不如京营的高,只有他们一半的一半。”
  迟晚听着这些,心里有了概念。
  卫所兵是当地兵,在衙门需要压制一下乱象时出动,直接听命于当地知县知府。
  京都附近有不少京县,每个县有一个卫所,那就是一千兵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