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当真是西域最好的葡萄,怎么瞧着叶子蔫蔫儿的,没甚精神呢。”姜樾之望着有些担忧道。
  姜维舟却格外有信心:“许是路上耽搁太久了,下一场雨就活过来。”
  姜樾之夺过他手中的团扇:“你放心吧,我一定替你好好守着这葡萄架,明年它结出的第一颗果子,一定先给你尝尝。”
  “好,一言为定。”
  姐弟三人又坐在一处说话,只是都是围绕姜瑞辰的功课展开,说得小辰儿的嘴都能挂上几斤猪肉了。
  院中西南角落种上葡萄藤,绿意盎然,带来不少的凉意。
  姜樾之留二人用午膳,之后便打发二人回各自的院中,自个准备睡个午觉。
  可刚送走两人,门房处的小厮前来通传,说是五公主前来拜访,如今已到寿安堂,老太君命人来请她过去。
  姜樾之心知这个觉注定是睡不成了,便起身前往寿安堂。
  府中三位夫人午膳前便各自回了院子,寿安堂如今静了不少。
  “拜见祖母,参见五公主。”
  “今日突然造访,是我唐突了,只不过我在盛京没什么相熟之人。樾之给我做过伴读,自然与她亲近些。”
  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姜樾之站直了身子,匆匆一瞥有些惊讶。
  五公主一身素服打扮,清减了不少,脸色不好,嘴唇也有些泛白。看来夫君战死之后,她的日子不好过。
  “樾儿是陪公主一同长大,有这样的情分是她的荣幸。”老太君也不知这位五公主忽然到访所为何事,只道,“不如让樾儿带殿下在府中走走,你们都是年轻姑娘,多说说体己话。”
  章老太君出了名的直肠子,不会拐弯抹角说话。
  “多谢老太君体谅,我确实有急事要找樾之商议,不然也不会身上戴孝就前来拜访。”祁元意起身福了福身子。
  姜樾之也对章老太君行了礼,便带着祁元意出了院子。
  方走到一处僻静之地,祁元意忽然拉住她的手,语气恳求:“樾之,你可一定要帮我啊。”
  第15章 女儿家心思“她永远是朕的女儿。”……
  大昌皇宫,崇阁巍峨,园亭池榭。宫女们身着一致的淡粉宫装,低着头步履匆匆。
  姜樾之走在通往凤仪宫的宫道上,今日她来给姜皇后请安,前头带路的嬷嬷与她闲话家常:
  “多亏大娘子常常入宫来陪陪皇后娘娘,以解思家之苦。”
  “也是陛下对娘娘的宠爱,才能特许我进宫。”姜樾之今日穿的素雅,发间别着一枚兔形玉簪,仙姿出尘。
  赵嬷嬷笑道:“您算是陛下看着长大的,当年进宫伴读的诸位贵女娘子中,只有您最得圣心。奴婢虽不随侍娘娘身边,却也总听旁人说起陛下大肆赞扬您呢。”
  姜樾之自然不会将此恭维的话放在心上,不过论起陛下对她的看法,确实是十分不错的,起码见着她时总会笑眼弯弯的夸赞她。
  “陛下圣神文武,爱民如子,自是对所有人都抱以宽怀之心。”
  二人说话间,已到了凤仪宫,赵嬷嬷派人通传后。姜樾之重新整理了仪容,才敢入殿觐见。
  “臣女姜樾之,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
  姜皇后坐在上首,正百无聊赖地被人服侍着染寇丹:“起来吧,樾儿来得正好,本宫怎么觉着这些宫女们都不如你细心,这指甲就由你来帮本宫染罢。”
  姜樾之起身,恭敬走去,接过宫女手中的用具,小心翼翼地涂染蔻丹。
  “今儿十五,怎么想到今日进宫来了?”皇后状若无意的询问道。
  姜樾之面色不改:“是祖母想起娘娘的生辰快到了,还说起前日夜中梦到娘娘儿时场景,夜半伤怀。又因为身子不好,不能进宫聊表思念。特让樾儿来见见娘娘,回去好将娘娘的声音笑貌一五一十地转述给她老人家听呢。”
  皇后闻言心中有一瞬间的慌张:“母亲近日身子不爽,可有派太医瞧过?”
  姜樾之如实禀告:“太医院的张医正一直以来为祖母调养身子,祖母无大碍,不过是因为最近多雨,腿疾又犯了,难以下床走动。”
  姜皇后:“有什么珍贵药材都别亏着母亲,你是个省心的,一定要叮嘱下人好生照顾母亲。”
  “樾之省的,全府上下必当全心全意照顾祖母。”
  姜皇后满意地点点头:“本宫瞧着你也不比家中几位郎君差,你母亲若还像之前那般眼皮子浅苛待了你,你也不必理会。”
  姜樾之眼中泛起波澜,何氏不喜欢她这个女儿全府上下都心知肚明,不过不会拿到明面上说。
  而皇后口中安抚也是让她不要放在心上,而不是说替她做主。姜樾之何等聪明之人,怎会听不出皇后其实根本不想管家中那些事。
  “母亲对樾之很好,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有时候甚至两位兄弟也不敌我在母亲心中的地位。”她也尽管说些反话,全看皇后会不会面从腹诽了。
  姜皇后也只轻轻哼了一声,其中意味只有她能知晓了。
  姜樾之将其十根手指都用纱布细细包好,又挖了香膏为她细细涂抹,那般专注认真的模样,谁瞧了不说一声好。
  姜皇后看着自己的手,喟叹着:“本宫就说这事还得等你来,你比凤仪宫所有宫女做得都好。”
  姜樾之一笑置之,装作听不懂她话中的明褒暗贬。
  快到了午膳时分,姜樾之也有些心急,她今日等的人还没来,便不算完成好友的所托。
  姜皇后面上不显,心中却已有了不满。往日里姜樾之何其懂礼数,这个时辰应该起身告退离宫去才对,怎么半晌没有动静。
  “近日从云山传来一种香料,初闻时有高山清冽的泉水味道,需时闻到花苞初绽的芬芳,最后一缕果香甘甜沁人心脾。一种香能得三种不同滋味,二叔初闻便知娘娘定会喜欢。特叫人去云山采购,定要来献给娘娘品鉴。”
  姜皇后面色如常,随意应和道:“让二兄费心了。”
  姜樾之见她用染了蔻丹的手指轻轻按了下太阳穴,心知此刻是非走不可了。
  “都怪樾之,与娘娘说着话都忘了时辰。”
  原本她多待一会也无伤大雅,可今日是陛下来凤仪宫用午膳的日子。姜皇后打心底里不想她多与陛下见面。
  “时候也不早了,留下一起用午膳吧。”姜皇后口中说着留膳的话,面上神情却没有半点留人的意味。
  姜樾之起身行礼:“今日入宫前,祖母吩咐过要回去用午膳的,樾之不打扰娘娘,先行告退,也好快些让她老人家听到娘娘一切安好的消息。”
  姜皇后才满意地点头:“既然如此,那本宫便不留你了。”
  “樾之告退。”
  姜樾之心叹方才与皇后说了许多话,就是为了等到陛下驾临,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
  只是还未走出凤仪宫,姜樾之便耳尖地听见有太监尖细的嗓音从宫外传来。
  她悄然地放缓脚步,对赵嬷嬷道:“娘娘寿辰将至,也不知送些什么才能让娘娘心中熨帖。”
  赵嬷嬷闻言也停下脚步,笑吟吟道:“皇后娘娘心善,只要是娘子这些小辈送的,都合心意。”
  “陛下驾到。”
  赵嬷嬷话音刚落,外头公公通传的声音便传入耳中,她一时怔愣,陛下今日怎么提早就来了?
  还是多亏姜樾之在身侧拉了一把,她才回神做好迎接圣驾的准备。
  明黄色身影出现在殿前,专属于大昌帝王的仪仗威严得让人不敢直视。
  院中所有人纷纷下跪,姜樾之也不例外。
  直到一双蜀锦金龙游云朝靴停在她眼前:“靖国公的女儿?”
  “小女姜樾之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她脖颈纤长,低眉顺目,如云墨般的发髻中,那只玉兔显得灵动可爱。
  “今日进宫来给皇后请安?”
  “回陛下,家中祖母挂念皇后,又因身子不便,特让臣女前来问安。”
  孝渊帝单手背在身后,点了点头:“老太君年迈,思念女儿理所当然,皇后寿辰将至,朕特许回家省亲,以慰母女相思之情。”
  姜樾之不敢冒犯天颜,跪着道:“陛下圣明。”
  “起来吧。”
  孝渊帝开口,身后的赵嬷嬷连忙将她扶起:“多谢陛下。”
  姜樾之站在他面前,身量已到他的下巴处。孝渊帝年过四十,已没有少年的意气风发,但威严肃穆,饱含人到中年的沉稳。
  “你也已经长得这般高了,还记得你站在小五身边时,瘦瘦小小一个,朕那时候真害怕靖国公独女就这样折在皇宫里。”九五之尊语气温柔,就像家中长辈一般闲话家常。
  姜樾之不敢直视天颜,尊敬道:“在皇宫受陛下照拂,风水自然养人。母亲也曾说我出生时便比旁的孩子瘦弱些,每日让三位奶娘轮流照看。直到来到皇宫,身子骨才渐渐好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