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禄连忙进来,呵斥那宫女道:“你敢是糊涂了,怎么睡起来了?!”
又安抚皇后:“娘娘别同她一般见识,当心气坏了凤体。”
可怜的小宫女被拖到外头去,在冷雨里跪着,又不敢哭,生怕惹怒了皇后,换来更重的责罚。
此时正是子夜,皇后纵然醒了也得想法子接着睡。
“后半夜奴才陪着娘娘吧!”于禄说,“旁人在奴才也不放心。”
第二日午膳的时候,皇上来到皇后宫中。
“陛下怎么不提前叫人知会一声,臣妾好叫他们预备午膳。”皇后起身相迎。
“朕已经叫人传到这边来了,倒也不急着吃饭。”皇上说,“昨日听说太师这些日子身上不太爽利,朕打算派御医出宫去诊治一番。”
“是吗?臣妾还没听说呢。”皇后听了不禁有些着急,“我这些天就有些惦记父亲,他毕竟上了年纪,这几天又连着下雨,我怕他腰腿痛的毛病又犯。”
“年纪大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皇上说,“平时都是吴院判去给太师诊脉,偏偏这几日他告假了不在。该派谁去好呢?”
“太医院有个苏青云,年轻有为,在针灸上很有一套,不妨叫他去给太医瞧瞧。”皇后想了想说,在她看来,苏青云算是她手底下的人。
当初赵王妃向应柏投毒,却被底下的宫人误食,苏青云当时就发现了端倪,不过皇后最终决定放他一马,但也暗示他从今之后只能为自己所用。
苏青云当然不会不答应,不然等待他的就是流放之刑,甚至全家都被连累。
“提拔后进也是应该,太医院里的那些太医,年纪都够大的,再过几年怕是退下去不少,若不趁这几年培养接班的,以后如何是好?”皇上笑了笑,“既然皇后觉得他好,那就叫他去吧!”
苏青云奉命去了太师府,董太师歇在床上。
伺候的人见宫里居然派了这么个年轻的太医来,都怕他经验不足。
“给太师请安,卑职是奉皇后娘娘的差遣,出宫来给您瞧病的。”苏青云行礼说道。
“苏太医请坐,不忙着瞧病,先吃一盏茶吧。”董太师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苏青云。
皇后派这么个年轻的人出来,难道是担心那些年长的太医不可靠吗?
“卑职不渴,还是先给太师瞧病是正经。”苏青云的态度十分谦卑,“早些帮太师解除病痛,也是为皇后娘娘分忧。”
“那好吧!有劳苏太医了。”董太师伸出了手。
苏青云认真地请过脉,说道:“容卑职到外间去斟酌方子。”
从来看病都不当着病人的面说病情和药方,都是到外头去和家属说。
“不必了,苏太医,你就在这里跟老朽说一说吧。”董太师说道。
但董太师却不与别人相同,对于自己的病情他要第一个先知道。
“呃……”苏青云迟疑了一下,随即说道,“依卑职看来,太师的病症是受凉所致。下焦寒凉,腿酸腰痛,气机不升,故而饮食亦受阻。”
“苏太医医术高明,老朽果然就是这般症状,那依你看该如何诊治好呢?”董太师问苏青云。
“这个嘛,依卑职看来若是用药的话,多少有些伤脾胃,倒不如行针有效。”苏青云道,“皇后娘娘打发卑职出宫之前也特意叮嘱了,尽量不要用药。说太师您老人家脾胃有些失和,秋冬季正是养胃的时候,若吃了药,怕是就养不好了。”
“行针也好。”董太师点头,“那就有劳苏太医了。”
苏青云应了一声,从自己的药箱里面拿出针灸的银针来。
他之前就已经得了皇上的嘱咐,要想办法断送了董太师的性命。
当然,这必须要做得极其隐蔽,因为董太师功高震主,他的死举足轻重。
而董太师之所以不服药的原因也是怕有人暗害自己,此时他在心里已经十分防备皇上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苏青云这些年想要替沈贵妃复仇,自己也是潜心研究了不少办法。
比如之前在青桔上放毒粉向皇后投毒,如今这针灸也是一样。
人体的穴位有生穴有死穴,有的穴位挨的很近,行针的时候偏一点深一寸,所起的作用就大不相同了。
不过这是他头一回给董太师行针,自然要让他察觉到有效才行。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苏青云才针灸完毕。
“啊,老朽觉得这会儿身上舒坦多了。”董太师活动了一下腿脚,很是高兴。
“这行针至少要七天,明日卑职再过来。不过太师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刚刚行针之后。”苏青云一边收拾医箱一边叮嘱。
“管家,好生送苏大夫出去。”董太师朝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会意,陪着苏青云来到外间,递给了他一只荷包。
“这卑职可不能收。”苏青云慌忙推拒,“卑职奉皇后娘娘之命来给太医瞧病,怎么能要谢礼?”
“苏大夫不必客气,这是太师的一番心意。下雨路滑,买杯热酒吧!”管家硬是把这个荷包塞到了苏青云的手上,“接下来这几天还得劳烦苏太医每日都到我们府上来。”
“这是卑职应该做的,也是皇后娘娘赏识。”苏青云里话外都表露出对皇后的无限尊崇,他越是这样,董家的人对他就越容易卸下防备。
第375章 附书至
九月的塞北已经落雪。
赵王妃瑟缩在帐篷里时不时咳嗽几声。
“王妃,您喝口奶茶吧!这东西喝下去的确热乎乎的,比茶水强。”侍女在一旁柔声劝着。
“都说了我不喝,这东西一股膻味儿。”赵王妃嫌恶地皱起了眉头。
她讨厌这里,讨厌这里的风沙,讨厌这里的天气。讨厌这里的饮食,也讨厌这里的人。
如果不是到这里来,她的小儿子不会病死,那可怜的孩子,她到现在在梦里还总是梦见他。
他总是哭着要自己抱,总是一声声地说着“母亲,我们回京城去吧!”
是啊,应松临死之前总是念叨着回京城。
他不喜欢这里,赵王妃作为他的母亲自然也不喜欢。
“主子,如今天气冷了,您每日若不多吃些东西,身子会垮的。”丫鬟在一旁焦急地劝道,“求求您了。”
赵王妃自从来到这里就没好生吃过一顿饭。她思子心痛,况且又不适应这里,整个人已经非常清瘦。
“您若不喜欢吃这边的东西,咱们还按照京城的样式给您做。”赵王妃身边的嬷嬷说,“您好歹多吃一些。”
正说着赵王从外头走了进来,伺候的下人们忙都问安。
“王妃又是不肯吃饭吗?”赵王的语气有些压抑,“这个地方不比京城,一旦病了可没有好大夫。”
“桐儿呢?”赵王妃朝外望了望,想起自己的大儿子。
“他还在外头练骑射呢。”赵王说着坐了下来,拿起赵王妃面前的那杯奶茶喝了下去。
他已经习惯了这里,喝奶茶,吃牛羊肉,每天还要喝一顿烈性的酒。
赵王妃嫌恶地皱了皱眉头,现在赵王身上也总有一股洗刷不掉的腥膻气。
她拿起手上的香包狠狠地嗅了嗅,这是她临出京的时候温鸣谦送给她的。
来到这荒蛮之地,让她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半个野人。
唯有接触到这名贵的香料时,才让她记起之前在京城的富贵日子。
“落英,你去把世子叫回来。这会儿外头正冷,别冻着他。”赵王妃还是十分关心自己长子的,她也只剩这么一个孩子了。
现在的应桐和之前的大不一样,他不再莽撞任性,知道是因为自己冲动闯了祸害得全家到大漠来,还让年幼的弟弟因此丧命。
所以他每日里不是苦读就是练习骑射,想着有朝一日能弥补自己的过错。
“是啊,把世子叫进来吧!有他劝着王妃,王妃还能吃点儿东西。”赵王说着打了个嗝儿。
应桐走了进来!他比之前长高了半头。肤色黑黑的,看上去结实壮硕。
尽管外头天气很冷,可他额头上还是沁满了汗。
“歇一歇吧!”赵王妃心疼地给他擦擦汗,“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你只要天天练就是了,不必每天都这么辛苦的,过犹不及。”
“母亲,我吃的消的。”应桐说,“你今日还是不想吃饭吗?多少吃一些吧!总要入乡随俗才成。其实这里的羊肉放上野韭花也就不那么膻了,吃惯了还觉得香呢。”
“那你陪着母亲一起吃。”赵王妃说,“母亲喜欢看着你吃东西。”
“那就叫他们把碳盆拿过来,直接在这上头烤肉吧。”赵王说,“要新鲜的嫩羊肉,用胡葱打底,别有风味。”
可是他们的烤肉才吃到一半,就听见外头马蹄疾响。
紧接着有人滚鞍下马,腾腾地跑到帐篷外头来。
“是信差到了。”应桐听得出来,“想来是京城来的信。”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