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奴婢只是奉命给端敏公主和温阿娘送东西,并没听说什么新闻。”桑珥甜甜的笑着。
  惠妃听她提到温鸣谦就说了一句:“你叫她阿娘,可是从小在她身边长大的?”
  桑珥当然不会和她说实话,只是摇摇头道:“我是她回京城后买的丫头,可不知为什么一见如故,就忍不住叫她阿娘了。”
  “那是你们之间有缘分,”惠妃说,“如今你在这里她在宫里,不常见面,你定然是想她的吧?”
  惠妃知道,长公主今天之所以跟自己说那番云遮雾罩的话,必然是昨日桑珥进宫去带了温鸣谦的话回来。
  “想自然是想的,我还说呢,若是温阿娘还像以前一样在宫外就好了。”桑珥脸上的笑意不减,但她的眼神似乎别有深意地望着惠妃,“真希望有贵人能成全我这心思。”
  桑珥离开之后,惠妃又往前走了两步,方才对夏嬷嬷说:“你可听见方才那丫头说的话了?”
  “她们主仆的野心还真是不小呢!在皇后娘娘跟前伺候着还不知足,竟然还想要出宫来逍遥。”夏嬷嬷冷声道,“娘娘的担忧的确有道理。”
  “真是树欲静风不止,”惠妃叹气道,“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娘娘也别着急,他们现在也不过是刚露出苗头来,只要咱们这边想出法子来对付,他们就不能成事。”夏嬷嬷安抚惠妃,“您先回去歇个午觉,回头我到厨下去叫他们再给您做些吃的。方才我瞧着您和长公主一起用膳并没有吃多少。”
  “我还哪有心思吃饭?”惠妃说,“愁还愁不过来呢!”
  午后夏嬷嬷来到厨房,见张妈正在那里洗菜。
  她站在门口没进去,张妈也没回头,兀自忙着。
  她的袖子挽的很高,露出了胳膊肘。
  夏嬷嬷看了一眼,不由得眉头紧皱。张妈的右胳膊肘后头有老大一块伤疤,看样子已经有许多年了,疤痕陈旧。
  按理说这也没什么,一般人身上都会有些伤疤,何况张妈每日里做许多活计,受伤也是寻常的事。
  但夏嬷嬷却记得尉福的右胳膊肘后头是有一颗胎记的,她曾经亲眼见过,当时并没当回事。
  如今猛然想了起来,就觉得张妈身上的这处疤痕越发奇怪。
  这时伙房一个粗使的妇人从后门走了进来,夏嬷嬷知道她叫赵破筐。
  赵破筐没看见前门的夏嬷嬷,进了门就对张妈说:“张妈妈,过些日子端午节咱们也到河上坐船去吧,可热闹了。”
  “我可不去,我是晕船的。”张妈顺口说道,“那边的糯米泡的差不多了,你再换一遍水,咱们也该包粽子了。”
  “咱们坐大船,不像小船那么晃。”照破筐的兴致极高,“您老平日里只是忙也该散散心才是。”
  “大船小船我都坐不得。”张妈说,“你若实在非要拉我去,我也只在岸上看景罢了。”
  夏嬷嬷听了张妈的话,不由得更是怀疑。前些日子她问张妈年轻时的经历。
  张妈曾经跟她说过,自己从养母家逃出来之后,是上了一条茶商的船的。
  在船上当了好几个月的婢女,后来才又辗转到他乡。
  既然是这样,她就不应该晕船才是,否则怎么能在船上生活好几个月呢?谁会允许一个晕船的丫头在船上伺候?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张妈如果不想去游玩儿,尽可以找别的借口,可她又没有完全说不去,只说自己晕船,宁愿在岸上看景。
  这时张妈回身刚好看到了夏嬷嬷,夏嬷嬷极其自然地走了进来说道:“老姐姐忙着呢!我过来想找找有什么东西能垫补一口,我们娘娘午膳的时候头晕,没好生吃,这会儿又有些饿了。”
  “倒是还有两盘点心,如果不嫌弃的话,你拿到蒸笼上热一热,给娘娘端过去吧。”张妈指着那边的点心说,“若等我做好新的,只怕也得一个时辰以后了。”
  “这个就很好。”夏嬷嬷说着把那盘点心端了起来,“也还不是很凉,温着呢!回去再沏些热茶也就是了。”
  她急着回去向惠妃报信,所以来不及热点心,直接端着那盘就走了。
  “怎么?你现在也觉得她可疑了吗?”惠妃听完夏嬷嬷的话,有些急切地问。
  “是啊,娘娘。不能完全说不是巧合,可是这巧合也叫人觉着不放心。而且她又何必撒谎呢?一个人撒谎就是要遮掩什么,如果她身份清白的话,她没有必要向我撒谎。”夏嬷嬷说。
  “我近来越发觉得心神不宁了。”惠妃沉沉地叹了口气说,“如果真的是我猜想的那样,那可就糟了。”
  “娘娘打算怎么办呢?咱们现在在山上,做什么都不方便。”夏嬷嬷说。
  “我得尽快想法子回宫里去。”惠妃已然打定了主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怎么样,我也不想让温鸣谦进董家的门。”
  “娘娘说的不错,别管她是人是鬼,都先把她的后路断了,才能高枕无忧。此时您应该如何回宫呢?”夏嬷嬷有些犯愁,“这事儿要不要跟大公主商量商量?”
  “千万不能让她知道,那孩子沉不住气的。”惠妃连忙制止,“她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小不忍则乱大谋。
  回头我就装起病来,把消息递回到宫里,皇后娘娘多半就会招我回去了。
  记住,这件事只有咱们两个知道,不能再告诉别人了。也不知道长公主和他们是一伙儿的,还是也被蒙在鼓里。为了以防万一,也不能让她看出端倪来。”
  惠妃定好了主意,就在这天开始装起病来。
  夏嬷嬷则四处宣扬,惠妃病的厉害,在山上住着怕是不成。
  过了两天就打发人进宫向皇后请示,让惠妃尽快回宫来调养。
  第309章 再纠缠
  四月底,天气忽然暴热起来。
  皇后是最怕热的,屋子里的水幕装了起来,并且也已经摆上了冰镇。
  “是谁给你梳的头?”这是早上温鸣谦过来皇后身边服侍,皇后忽然对她的发髻来了兴趣。
  “回娘娘话,这是奴婢自己梳的。”温鸣谦低头答道。
  “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他们给我梳的头都太繁复了,弄得我怪不舒服。”天气一热,皇后就变得很不耐烦,头上的首饰多了也觉得坠得慌,“你替本宫重新梳了吧!反正今日又没什么事,随意些就好。”
  “那奴婢就斗胆试一试,娘娘若是不满意再改过来。”温鸣谦替皇后重新挽发,当然不可能和自己的一模一样,但也是以简单大方为主,却又不失庄重。
  皇后对着铜镜看了看,很是满意,点头道:“你的手就是巧,做的什么都能合本宫的心意。”
  随后便有传事太监进来,说董罡进宫来向皇后请安了。
  皇后听了很高兴:“这么热的天难为他还想着我,叫他进来吧!”
  董罡今日穿的是一件鱼尾灰的提花绸袍子,因从宫门走进来,此时脸上已经出了汗。
  “快不要行礼了,坐下吧!我叫他们给你拿凉茶来。”皇后心疼侄子,“瞧你这一头的汗,再出宫去可叫人给你打着伞,自己手里也拿着扇子。”
  “多谢皇后娘娘关心,不知这些天皇后娘娘可一切安好?”董罡含笑问道,眼神不着痕迹的扫过温鸣谦。
  “你知道我最不耐热,尽量不出这屋子罢了。”皇后说,“这还有他们新进贡的果子,一直用冰镇着,你也尝尝。”
  皇后又想起董罡的母亲,也就是她的娘家嫂子:“你母亲这些日子怎么样?头痛的毛病可好些了没有?”
  “上次娘娘赏了好些安神的香,母亲点着很好,只可惜快用完了。”董罡说着还不忘提到温鸣谦,“说到这里,侄儿真是应该多谢温娘子。都是她妙手所制之香,才有这样好的功效。”
  “有效就好。鸣谦呐,以后你在配香的时候记得多配一味。”皇后对温鸣谦说,“用香总比服药好得多。”
  “是,奴婢记得了。”温鸣谦在一旁柔声答道。
  “好了,你在我身边也伺候许多时候了。你要做的事情又多,就先下去吧。”皇后此刻用不着温鸣谦了,就让她自便。
  温鸣谦行了礼,就退了下去。
  经过董罡身边的时候,董罡只闻到她身上一股兰麝香气,令人混酥骨软,真恨不得一把将她抱进怀里。
  怎奈皇后在跟前不得造次。
  但温鸣谦出去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董罡就找了个借口:“娘娘,臣还想向徐翰林讨教几处学问……”
  徐翰林如今在宫中教导应杉,他是个极有学问的人,且又诲人不倦。
  皇后很高兴,打断他的话说:“你只管去问就是,你肯用心做学问再好不过了。不过也别耽搁太久,午膳记得过来吃。”
  董罡离了皇后宫中却并没有去找徐翰林,而是直奔温鸣谦的住处。
  此时是长安正陪着应杉读书,小月也不在。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