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秦明松本想留下又担心宋绣回去乱说,只能先安抚好白翠微,再回一趟秦家沟。
  宋绣那模样回去,自然是备受老秦家的关注。
  过后没多久,小刘氏跑过来宋锦这里,绘声绘色说着:“回来的时候脸肿成那副模样,偏偏啥都不说,就躲在房间里哭。”
  宋锦让小玉端了碟麻酥糖给小刘氏吃,还又特意备上了一壶温茶。
  小刘氏一边吃一边说道:“婆婆怀疑四弟妹出去丢了清白,你知道她说了啥吗?”
  “说了啥?”宋锦好奇。
  “哈哈,四弟妹说是小叔打的!还说小叔不是个东西,你说这好笑不好笑,可把婆婆给镇住了。”小刘氏将当时的情形描述出来,格外生动。
  宋锦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小刘氏又可惜道:“本来四弟妹快要被婆婆逼得说出真相,谁知道小叔恰好回来了。哎,可惜了。”
  然后小刘氏连吃带拿,将利下的麻酥糖用手帕包好,说要带回去给四郎和五郎。
  今日这场闹剧没有外传,但在家里必定藏不住多久,要知道白翠微怀孕了,秦明松私下应该会同秦老头和老刘氏说的。
  到时二老会做什么。
  宋绣若是得知了,那又有得闹。
  据说当晚秦明松没在家里留宿,收拾着几本书和笔墨等,借口说去同窗家里就出门,还说等新居进火前会赶回来。
  又过去了一些日子。
  天气早就转凉,又是寒冬将至。
  秦驰说是在家里养病,实际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连宋锦都很少看到他。按理这样也正常,家大业大的,能天天养病才奇怪。
  在老宅那边新居进火的当日。
  大房也是要过去帮忙的。
  秦老大和秦驰一早就过去帮忙,李氏还是那样在家里带娃,倒是宋锦本来想过去,刚出门却遇到娄汝翰过来。
  娄汝翰身后还跟着三郎。
  这三郎换上新衣,小脸蛋红扑扑的,神采奕奕,“大嫂!大嫂,阿奶说要让你和大伯母带虎子妞妞过去。”
  龙凤胎的小名起得很随意。
  宋锦是无所谓,转而笑道:“好的,我们一会就过去。”
  三郎就是来传个话。
  那边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转身同娄汝翰说了句告辞,便又回去了。
  这时,宋锦才看向娄汝翰,“过来是看你妹妹的,还是有事?”
  “东家,是那边有消息了,说人在那里了,情况似乎不太好,问您有何指示?”娄汝翰很是恭敬地说着。
  宋锦沉思了片刻,“我等下亲自过去,你先去看看你妹妹。”
  娄汝翰应了声,便进屋去找小玉。
  小玉看到哥哥过来很开心,而娄汝翰打量着妹妹,发现小脸蛋圆润了些许,顿时放心了,便将带来的小包袱递给妹妹。
  两兄妹去一旁说悄悄话。
  宋锦回去屋子里和李氏说了声,“娘你带孩子过去,我有事情要离开一下,估摸太阳下山之前会回来。”
  “你不去酒宴,不怕他们说什么?”
  李氏凤眸含笑地看向宋锦。
  宋锦笑了笑,“没事儿。”
  只是这么一句,并未多言。
  李氏知道宋锦在秦家的地位挺特殊,这份特殊就是秦老头的态度,她早就看出来了,秦老头对宋锦有忌惮。
  还有就是这儿媳妇太飘忽了,仿佛她可以随意离开一样,压根不曾想要融入过秦家。
  这也是儿子没用,连媳妇的心都没有笼络住。
  等李氏和黄婆子一人抱着个奶娃出门。
  宋锦这次出门倒是没有戴帷帽,而是披上了一件披风出门,只需拉上兜帽便可遮掩住大半的脸蛋。
  屋外的寒风。
  呼呼吹起来是入骨的寒冷。
  娄汝翰驾着马车而来。
  当初宋锦让他去当药童,干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天赋,便跟在了邢纶身边做事,每日还要跟一个师傅学武。
  宋锦坐了将近一个时辰的马车。
  来到了一处山脚的破庙。
  有个小子守在那里,一看到驾车的娄汝翰立马迎上来,“翰哥来了,人还在里面,正病得糊里糊涂的。”
  “行,知道了。”
  娄汝翰跳下马车,再去掀车帘。
  宋锦弯腰从里面出来,环视周围一圈,最后落到守在车旁的小子身上。
  那小子机灵,立马上前行礼,“东家,我是小六子。”
  “好的,辛苦你了。”
  宋锦下车往破庙走去。
  残破的庙里不挡风,在角落处蜷缩着个老人,身穿破旧的棉衣,胸前挡着个旧布大包袱,脸色潮红,嘴唇干裂。
  正是宋锦前世记忆中的刘老。
  当初那个教她炮制药材的老人,前世遇到他还是明年春的时候,当时他的身体已经落下病根,仅是闲谈的时候听他说过,曾经在这个破庙落脚过。
  宋锦之前找不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何时出现,便将他的特征说了说,安排人关注破庙。
  这人出现了就去通知她。
  宋锦解下披风,蹲到老人跟前。
  正要将他身前的包袱拿走,但靠近的时候这才发现,老人怀里还有个瘦弱的小孩儿,两三岁的模样。
  宋锦一见就不好了。
  这孩子一看就是生病了!
  宋锦用披风将小孩子包起来,急忙道:“娄汝翰,小六子,过来把老人搬到马车里。”
  两人连忙过来帮忙。
  不一会就将人搬上了车厢。
  马车掉头回去,小六子跟着坐到车辕。
  人先送去医馆,给一老一少看病抓药。
  再把二人带回药坊照料。
  娄汝翰给老人一碗药汤灌下去。
  老人居然幽幽醒过来了,“你是谁?”
  转而又猛地坐起,“我孙儿呢?”
  “老人家,我叫娄汝翰,是我们东家救了你们。你孙儿病得比较严重,人就在隔壁屋子,有银管事照料着呢。”
  娄汝翰把老人的情况说了说,“东家说让你俩在这里好好养病。”
  宋锦没有守在这里,交待一些事情后便赶回了秦家沟。
  老人身上有故事。
  太过热情刻意了,说不准会被他怀疑上。
  刚迈入小家,便看到秦驰。
  第145章 丧心病狂
  秦驰眸光在她身上转悠了一圈,“特意去救人?”
  “嗯,你也听说过他的。”
  宋锦不意外他会知道自己的行踪,“就是那个会炮制附子的刘老翁。”
  秦驰双眼一亮,“他在黟县?”
  “爷孙俩,情况不太好。”
  宋锦这次特意去救人,本来以为只有刘老翁,没有想到还附带了一个小孩,前世并没有这个小孩子,也不见老人提起。
  很可能是孩子没有熬过这个冬。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进去了屋子里。
  屋子燃着炭炉,比外面暖了许多。
  “上次太医提及刘翁,我便让人飞鸽传书去南城县,将此人查了一遍。”秦驰将这话说出来,让宋锦脚步一顿。
  宋锦侧目看向他,“继续说。”
  “你不清楚他的状况?”秦驰知道宋锦手里有一些可用的人。
  人都特意救了,反倒是不知道对方的底细?
  宋锦说实话,还真不清楚。
  前世老人寡言少语,从来不提他过去的事情,让宋锦想查都无从查起,也就是这辈子从秦驰这里听到只字片语。
  秦驰坐到炭炉旁边,将温着的参茶取出,推到宋锦跟前,“刘翁只是外面的尊称,此人叫刘其友,是当地很有名的老药工,有一手很精湛的炮制药材手艺,经过他手里的药材,大多数的药效都很不错,我本来想把人请来徽州……”
  这个请自然是没成。
  刘老翁一家去年遭到山匪劫掠,死得只剩下刘老翁和小孙子,后来听说爷孙俩也失踪了,不知去向。
  去调查的人给秦驰传回一个消息,说所谓的山匪很是可疑,杀人过于干脆利落,都是一刀致命的。
  这很可能是一场谋杀。
  而非运气不好碰到山匪。
  秦驰将这些怀疑告诉了宋锦。
  宋锦神情凝重。
  再想到刘家出事的时间,宋锦不由喃喃道:“这跟我家出事差不多……都是同一年,同一个月。”
  秦驰蓦然抬头,“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刘家出事,跟我家差不多时间——”宋锦的话说了一半,戛然而止。
  两人怀疑二者间,是否有关系。
  秦驰琢磨过后说道:“要知道幕后盯上宋家的人,很可能是冲着宋家的手艺,刘家也同样是如此。”
  “真是冲着刘老来的,不可能把人杀光了吧。若换作是我,家人被害死,我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助纣为孽。”
  宋锦想到宋刘两家的区别。
  宋家人是失踪,刘家是死得只有一老一小。
  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