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秦驰所猜测的,朱家不是幕后的人,是有人高价请他们来屯溪接一批货物,并将货运到杭州。
据说是名贵的瓷器。
让他们搬运的时候,要小心轻放。
全程还有专门护送的人,并不让朱家船上的员工靠近货仓。
秦驰琢磨了半晌,沉声问:“可有查出朱家谁接的单?”
“公子还是怀疑朱家有问题?”陶掌柜忍不住问。
从调查出来的信息来看,朱家不像是知情者啊。
倒是老霍看傻子似的看向陶掌柜,“公子是想让你顺着这条线查,就算朱家没有问题,那个接单的人也可能有问题,即使接单的人没问题,下单是谁,他总该知道吧?”
“那不用查了,接单的是朱家三少爷。”
陶掌柜提到朱家三少就有点一言难尽。
因为这个朱三少,今年才十岁。
据说是在路上阴差阳错接下的单子,不用说是让人做局了。
虽说没有朱家主印章。
但朱家三少签了契。
即使是朱家主怀疑这单可能会有不妥,但对方只是要求朱家将屯溪一批瓷器运到杭州,中途会有货船过来交接。
冒险一些,朱家还是接了。
顾主自然要求保密。
但秦驰的人去查,还是查出了下单人大致的容貌,姓范,别人叫他范二爷,自称是海外商人,其他的就一无所知。
“这是范二爷的画像。”
陶掌柜将一副画像送给秦驰。
秦驰打开看了几眼,是很普通的面貌。
“照着这个画像去找人,没有一千都能找出几百。”秦驰把画像扔到案桌。
这样线索就断了。
秦驰心里琢磨着宋家人的去向。
老霍起身拐至案桌前,将画像拿来打开查看,“还真如公子所言。”
平平无奇,泯灭于众的长相。
“每个人都有特色,就他长得普通,公子你说会不会是画师有问题?故意将这人的画像,画成这个样子。”
老霍将猜测说了。
陶掌柜无语,“找朱家人问了,都说是这个样子。”
“行了,这人可能伪装过。”
秦驰没有让他们再查。
幕后之人很谨慎,扫尾很是干净。
秦驰问道:“西北那边还没传来消息?”
“路途遥远,还要等上些日子。”陶掌柜知道秦驰也只是问一问。
徽州距离西北是真的远。
仅是用特殊通道去传送消息,都要二十几日。
秦驰又跟陶掌柜说了一些事,就打发他先回去。
这时,秦驰将目光落到老霍身上,“说吧,死活要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还是公子懂我。”
老霍这人看着像是大老粗。
但是以前在军中干的是侦察敌情的技术活。
老霍挠了挠胡子,嘿嘿笑道:“听说被公子捉到两个追杀我的人,能让我去看一看吗?”
“去找老李叔。”
秦驰挥手示意老霍可以退下去。
当初能捉到两人实属侥幸。
因为这两人被老霍砍伤了,秦驰让人守住屯溪各个路口,包括码头。
闻到谁身上有药味就查一下。
真的查到两个可疑的人。
谁知道对方一见到异常就想逃。
正好被他们的人逮个正着,将人打晕送来了黟县外面的庄子审问。两个人都是嘴硬的,半点东西都没有挖出来。
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确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死士。
打发走老霍,秦驰又回到了家里的西厢房。
将暗门关上。
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这才开门去东厢房。
东厢房的雕花窗棱透出微暗的灯火,有一道纤影坐于屋内,好半晌了,人都没有动过。
一向宁静的夜晚。
唯独今晚,静得令人揪心。
第33章 县试报名
秦驰等到屋内灯光转暗,宋锦上床歇息了,这才放轻脚步推门进屋。
宋锦侧身而睡。
背对着外面。
秦驰躺在她身边,并没有做多余的安慰。
自家娘子坚强得令其担忧,安静的不去打扰,或许是最妥善的做法。
一个夜晚过去了。
世间的万物好似从沉睡中苏醒。
县城处处可见炊烟袅袅。
宋锦起床的时候,枕边已经无人。
飞快下床穿衣梳发。
房间的六足架子上摆着一盆清水,宋锦麻利的洗脸刷牙。等她出屋的时候,黄婆子已经端上早饭摆在厅堂,秦驰也刚好从西厢房出来。
夫妻俩席对而坐。
秦驰观宋锦神态如常,眉眼清澈温柔,安之若素。
若非宋锦眼眶微肿,秦驰都要怀疑自己昨晚听到她哭泣是不是幻觉。
秦驰吃饱了,放下筷子问:“今日还要去药铺?”
“嗯。”
宋锦应声。
秦驰又道:“那我送你过去。”
宋锦没有拒绝。
秦驰的打算很好。
当他和宋锦出门的时候。
“祈安!”
一道男子的叫唤声,吸引了夫妻俩的注意,循声望去,即见到一辆马车近前。
从车上跳下一名书生。
书生一身素雅长衫,头戴儒巾帽,眉目清正。年纪和秦驰相近,但从衣饰上可以看出对方是一个秀才。
书生儒雅向秦驰拱手,温笑道:“吕山长说明日便是县试报名截止日期,让我务必请你回书院一趟。”
“山长这是有心了……”
秦驰内心是无奈的,每年都来上这么一出。
书生又将目光移向宋锦,“这位就是弟妹?”
“正是在下娘子。”
秦驰介绍了一句,“娘子,这是为夫同窗吕延吉,吕秀才。”
宋锦第一次见到秦驰的同窗,客气地福身行礼。
“见过吕秀才。”
吕延吉连忙拱手回礼,“秦家娘子客气了。”
宋锦戴着幂篱,外人看不清容貌,但光从气度就能看出不凡,吕延吉不敢轻视。
宋锦有意退到秦驰身后。
吕延吉旋即向秦驰道喜:“祈安,久不见你去书院,原来真如传闻那般回家成亲了,恭喜恭喜。”
却不知这话,让秦驰心里咯噔了一把。
宋锦几乎同时看向他。
记得送李氏回秦家沟前,他是天天说去书院。
难道是去干了别的事?
不是宋锦多心。
这个可能性很大。
宋锦不清楚秦驰天天去干什么,只希望不是眷养外室。
这辈子宋锦对男人没指望。
所以明知道秦驰会死,还是嫁了。
若他还养外室,恐怕宋锦会膈应死了。
若非世道艰难,命不由己,没有女子能够容忍丈夫三妻四妾,朝秦暮楚。也就男人有病才会觉得妻子该大度。
妻子打理家务、生儿育女、伺奉公婆等等,哪一样是轻松活?
就这样了,男人还要寻花问柳,一个个狐狸精往家抬,简直是在拿刀子直捅原配的心窝。
所以,世人口中善妒恶毒的原配,十有八九是被丈夫逼出来的。
幂篱挡住了宋锦的容貌,也让秦驰错过了她眼底的神色。
至于人家道喜,秦驰总要回应几句,然后吕延吉谈起了今年的县试。
秦驰岔开话题道:“延吉兄,我们去书院前,让在下先送娘子去济方药铺。”
“有马车,正好方便。”
吕延吉提出帮忙。
秦驰示意宋锦上马车。
然后是宋锦和秦驰坐进车厢,吕延吉为了避嫌,和马夫坐在外面。
见秦驰依旧没有参加县试的意思,吕延吉苦口婆心劝道:
“祈安,十年寒窗苦读,可经不起年复一年的蹉跎。”
“想一想学习治国安邦之策是为何?是心系黎民,志安社稷。”
“不图前程锦绣,只为不枉一生所学,百年之后兴许能博个青史留名……”
读书人爱清名。
最想要的就是德昭古今,功铭天地,青史留名。
塔川书院的吕山长,每年到了县试报名,都要游劝秦驰下场。
奈何秦驰屡屡拒绝。
秦驰的学识远胜同龄人。
据吕延吉所知,秦驰十年间起码受过三名大儒的指点和教导,只要他下场,不说前三甲如囊中取物,必定能够稳中进士。
可惜秦驰对科举不感兴趣。
“上回你去研究匠人手艺,可把吕山长气坏了。若非你摆弄的是文房四宝,说出去也算是一桩雅事,此事还没那么简单就过了……”
吕延吉在说着,马车在前行。
他句句在劝秦驰。
显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秦娘子,你劝劝他,莫要埋没了一身才学,实属可惜。”
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