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喜欢交朋友,恰好有朋友认识他罢了。”从不稀罕交朋友的虞颂桥面不改色的说,“不过,我在娱乐圈工作多年,也算有些积累。如果你将来在工作上遇到难题,就打给我,我来摆平。”
瞧瞧,一派云淡风轻,说出的却是豪言壮语。这架势,在m国娱乐圈都没能混出头,行业竞争太惨烈了。
两人说完王锐,又把合同讨论了一番。虞颂桥提出几个与他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一一分析,让顾斯嘉做判断。顾斯嘉不喜欢拖沓,有定论后即刻联系了王锐,对方很爽快的接纳顾斯嘉提出的所有建议,并要求他发几张照片过去。
“生活照就行,我发给黎总看看。至于新合同,我拟定后发给你。”王锐在电话中说,“另外,剧组马上杀青了,计划明晚办一场杀青宴,刘导/徐梦都在,你也过来吧,我带你见见人,以后说不定有合作的机会。”
顾飞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深刻意识到人脉的重要性。尽管他并不是个喜欢交际的人,但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要学的。顾斯嘉没有推脱,答应会准时到场。
不过,在去那之前,首先要挑选一张照片发给王锐。顾斯嘉没有拍照的爱好,更是从来没有自拍过,手机相册里一张照片都没有。
顾斯嘉打开手机「相机」,调整成自拍模式,看着手机屏幕中映射出的脸,感觉有些怪异,想露个笑容,却是僵着脸极其不自然。
“我给你拍吧。”虞颂桥自告奋勇,替他解决苦恼。
第8章
【参加杀青宴】
虞颂桥把他带到卧室,将窗帘拉上一半:“靠窗站,随意摆一个舒服的姿势,看向窗外。”
顾斯嘉懒懒的靠在墙上,一条修长的腿曲起,半眯着眼微微侧脸看向窗外。夏日十点的阳光浓烈炽热,照在他一侧脸颊,像笼罩着一道金色的纱幔。
虞颂桥遗憾手边没有专业的摄影设备,拿手机给人拍照也是重生后的头一回了。快速了解手机相机的功用,调整好参数,从不同角度拍摄了数张照片。
随后,又让人坐在沙发上,拍下几张读书时的侧影。
场景变换许多个,虞颂桥作为拍摄者,比摆造型的人还要投入,一滴汗珠从额角滴落滑进眼睛里。他不在意的眨眼,半跪在地上忘我地对着顾斯嘉连拍。
“就这样吧,已经很多了。”顾斯嘉叫停,“你快歇歇,满头都是汗。”
“我微信发给你。”虞颂桥起身,“拍的不太好。”在他看来,手机相机对明暗光影的处理,与专业设备相比有肉眼可见的差距,没有呈现出想要的效果。他感觉很可惜,可以定格的美好打了折扣。
顾斯嘉听他这样说,想起曾经听到过的一个词,叫做直男拍照。大概是他在送外卖的时候,等红灯停在路口,旁边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一个男生在给她的女朋友拍照,拍完后那女生看着手机说,网上说的对,直男拍照真是太可怕了,白瞎我摆那么久的造型。
顾斯嘉还真的好奇,对方把他拍成什么样了。等看到照片,他瞬间无语,不是对方的拍照技术烂,而是出乎意料的好。即便是外行人,也能体会到些许构图的巧思。每一张都富有纵深的空间感,层次分明。顾斯嘉摆姿势时,大多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身心放松脑中空空。
单看照片,却能激起探索的欲望,相片里的少年不仅有漂亮的脸,还在他身上还应该有不一样的故事。
就像是做阅读理解,答题的人通过深刻的理解思考,将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升华成感悟人生。顾斯嘉是单纯写景的作者,而虞颂桥就是那个完美解读的答题人。
所以说,这人不是谦虚,是当别人睁眼瞎吧。
他拍拍对方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过分谦虚就是骄傲自大啊,兄弟。”
在一堆都很优秀的拍摄成果中做挑选是个难题。顾斯嘉挑花眼,第一次觉得自己有选择困难症,艰难的挑了五张给王锐发过去。
不到一分钟就收到王锐的回复,先是赞美一番照片主角
顾斯嘉让他看回复的信息,笑呵呵道:“王锐要挖你,你来不来?有跳槽打算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待遇。”
虞颂桥挑眉,佯装傲慢:“月工资过千万可以考虑,否则免谈。”
“嗯,优秀的你配得起,我一定把话带到。”顾斯嘉说话时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连声音都带着笑意。
虞颂桥在清越的声音中品出几丝甜滋味来。
杀青宴定在老城区的一个高档酒店,距离顾斯嘉所在的地方不远,骑电动车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打的不到二十分钟。
顾斯嘉这次出门不好再把人往门外赶,上次对方可怜巴巴站在楼梯间的形象还在他脑海盘旋。总感觉,上次他出门之后,这人并没有在外面溜达多久,不过是找个不让他尴尬的借口给他个台阶下,谎称刚回到家。
“备用钥匙放在电视柜的抽屉里,你要出去就拿着用。”看在对方任劳任怨做了三天大餐,并且尽心尽力教他的份上,顾斯嘉也不想再怀疑他。
虞颂桥不推辞,只说:“有事情给我打电话。”
王锐给他定下到达的时间,让他准点到,不要提前。
顾斯嘉想着十有八九要喝酒,于是难得换了一种出行方式,选择打的过去。
按照王锐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剧组能到场的人基本已经来全了。包房摆开四桌,大概五十号人,桌与桌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主桌坐的是导演、王锐、两个副导演、男女主、有分量的老演员等,紧挨着的一桌坐着几个戏份重的男配女配,余下两桌聚集着助理、场务、摄影等人员。
这会儿,大家正在推杯换盏热场子。
看到顾斯嘉到来,在场的人多多少少有些惊讶。
有人打趣说:“小哥,今晚上我们没点外卖,你是不是送错地方了?”
王锐从主桌走过来解围:“斯嘉,你来了。我酒量不行,他是帮我救场的。刘导,今晚上是你的场子,不介意多加个人吧。”
刘子章和王锐是忘年交情。王锐要带个人有意抬举,刘子章自然不会不给面子。而且王锐已经事先通知过他,征求过他的同意。
刘子章假意责怪:“你这小子,自己不能喝,找个小朋友做外援,也好意思。”暗中却不由得叹口气,这小孩肯来,就代表他是愿意签到王锐手下,要不多久包装包装就进娱乐圈了。终究是栽到这个坑里,不知以后又会是如何哪。
“没办法,你知道的,我的优点就是脸皮厚。”王锐招呼服务员取个新的分酒器,倒满酒递给顾斯嘉,“去,给刘导敬杯酒。”
顾斯嘉
刘子章爽快的接下酒杯一饮而尽。
王锐调侃说:“刘导,喝了我们小顾的酒,以后有什么好戏记得想起我们。”
刘子章摇头笑而不语,转身拍了拍顾斯嘉的肩膀,颇有些语重心长道:“你是个好的,有热情有耐心。”不是谁都可以为了一份热爱,借着外卖员的身份坚持半年时间风雨无阻到剧组的,“既然选择进来,就加油走下去,祝你好运。”
顾斯嘉坚定的点点头:“我会的。”
王锐又带着他一一见过主桌和次桌上的人,挨着敬了酒。
“小顾,来我这边坐。”
顾斯嘉闻声回头,见靠角落的桌上一个扎着马尾的漂亮女孩向他招手。女孩他认得,与他同一个经纪人,《谷秋传》女二,孟玉珂。
“去吧。”王锐笑着对他说,“你们以后就是同事了,提前认识认识。”
孟玉珂没有坐在主桌,也没有坐在演员那桌,而是和场务坐在一起,她让人加塞了把座椅放在她旁边。
“孟姐。”
“叫我珂姐吧,或者玉姐姐。”孟玉珂眨眨眼,“要不这桌上有两个meng姐,谁答应是哪。”
顾斯嘉反应过来,主桌上还坐着个徐梦,从善如流的改口:“珂姐。”
看到在座的人更松口气,都是认识的,再不济也有是点头之交。
“云姐,罗功……”顾斯嘉礼貌的招呼一圈。
“别寒暄啦,咱们都是熟人,坐这桌就自在些,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孟玉珂笑着说,“我早想和你聊天了,但是你每次送完外卖,站那不到十分钟就走了。”
顾斯嘉红着脸说:“剧组有剧组的规矩,我毕竟是个外人。能让我每次去站旁边看会戏,已经是格外开例了。”
“也是。”孟玉珂释然一笑,举酒盅碰向他示意,“不过,你以后就不用这样了,等你接上剧本拍了戏,你想走导演还不让你走哪。”
顾斯嘉会意,和她碰了碰准备一口闷。孟玉珂拦住他:“你多大?成年没?”
“马上十九了。”
“那就是刚成年,少喝点啦。你抿一小口意思意思就行。”
孟玉珂举手投足十分具有和善长辈的风范。
顾斯嘉却知道,她只比他大三岁,在《谷秋传》演员里面,除了饰演主演少年时期的小孩子,就属她年纪最小。顾斯嘉对她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次夜间打戏,她发挥不好,哭得一塌糊涂,场务、导演、主演轮番上阵安抚,硬是没哄好。期间孙城孙副导亲热的凑上去安慰人,还差点被踹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