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哎!来了!”小彤是主动提出帮忙的。
她妈妈在猪栏那边干活,抽不开身,农庄这边又缺人,她看梁姑姑忙进忙出的,梁阿婆又要顾着外面,这里面都没人了。
叶子也在,别的孩子都去吃饭了,就她最懂事,知道帮梁昭干活,忙得满头汗,但她挺开心的。
她喜欢来梁姑姑家帮忙,阿婆也让她没事就过来,只有妈妈不乐意,老想压着她在家写作业。
“还有多少?”陈芜也进来了。
看梁昭忙成这样她都心疼,厨子可都是拼臂力的活,难怪梁昭每天晚上都在手臂上贴膏药。
梁昭一边忙一边回头看她,“你怎么进来了?这里头热,都是油烟,小心弄脏你衣服。”
今天陈芜穿的可都是不耐脏的白t恤和米色棉麻长裤,脚上的小白鞋一尘不染的,中午从河边回来就擦了好多遍,爱干净得很。
陈芜坐在小板凳上熟练的添柴烧火,“没事,衣服脏了再洗。”
“白色的,那可洗不掉。”沾上油渍基本就是废了。
“那就再买新的。”
“你真是败家。”
“我也养家的,大宝。”
这话让梁昭没法反驳,哼了一声继续闷头炒菜。
陈芜笑了笑,她家大宝有勤俭节约的美德是很好的,值得鼓励。
快六点半的时候十三姑又过来拿菜。
昨天梁昭当众给梁堂姑难堪,让她也跟着丢脸了,回去之后就一直在说梁昭这不好那不好,梁晓莉劝了半天才让十三姑平息怒火。
但梁堂姑却是连夜回了粤西,说以后再也不管鹤岭村的事了。
十三姑今天还会厚着脸皮再来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在梁家干活的女人们纷纷侧目看过来,把十三姑看的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她也不想来的啊,可晓莉就吃得下去梁昭做的菜,家里做的那是吃一口吐两口的,她就算为了还没有出世的孙女也得来。
再说了晓莉今天跟梁昭订菜的时候梁昭也没有拒绝啊,她现在过来拿菜有什么不对。
这样一想十三姑就立刻挺直腰杆了。
“十三姐来了,吃了没有啊?坐下一起吃吧。”梁妈主动给台阶下。
其实今天根本没人想起来要叫十三姑过来吃饭,她家又不出劳动力,也没人过来帮做菜,前两天都是一到饭点就扭着屁股来吃饭,吃完放下筷子就走人,连碗都不帮忙收一下,脸真大。
十三姑对着梁妈还是有点尴尬,“啊,啊,对,过来拿菜,中午晓莉都跟阿昭说好了的。”
见她这样,梁妈也没有再留她下来吃饭,“哦,那你等等啊,我去进去问问阿昭。”
梁晓莉要的菜都是梁昭做的,梁妈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
梁妈在厨房找到梁昭,梁昭就说:“外面桌上的三个盒子都是,上次的盒子拿过来了吗?”
“拿了,都在这,也洗干净了。”梁妈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就是上次装菜的保温盒。
陈芜主动起身说:“阿姨,我来拿出去给她就行,你忙你的。”
她看出来梁妈不想跟那个十三姑再打交道,昨天的事她也听了个大概,那些人都欺负她大宝呢。
梁妈巴不得,忙说:“那就麻烦你了,小陈。”
“不麻烦,两步路的事。”陈芜提上那三盒菜就出去了。
梁昭缓下炒菜的动作,她总感觉陈芜在憋坏招。
第85章 第85章
梁家的辣椒种在果林的侧面,有一整块斜着下来的缓坡地,早晨大雾茫茫,太阳出来后雾气才消散,路边的草丛和辣椒叶子还都是露珠,凉凉的,人一踩进去能沾一身水,但早上来摘辣椒是最好的,摘回去就能洗干净晾干水分,下午就能直接做辣椒酱了。
这次总共来了六个人,三娘、七婶还有懒婆媳妇来的最早,另外三个人是喂了自家的鸡鸭才赶过来的,再加上蔡姨和梁妈,陈家姐妹也被拉过来了,摘辣椒队伍还是很庞大的,等梁昭送孩子去幼儿园回来,梁妈她们都摘了好多辣椒了。
梁昭还是踩着那双在镇上地摊买的绿色狗头拖鞋,穿着大t恤和五分裤,头发用橡皮筋绑着再用鲨鱼夹固定在脑后,这样比直接用鲨鱼夹要牢固,头发不容易散落,不然散下来搭在脖子那里一出汗就黏糊糊的难受。
她自己一个篮子,在辣椒地里钻来钻去,枝条刮到她的小腿留下一道道的红痕。
陈芜看到了就心疼道:“怎么也不知道穿条长裤?这样光着腿不疼啊,看看,都刮成什么样了,回去换长裤,不然你就别摘了。”
离她们最近的陈丹撇撇嘴,心想姓梁的皮糙肉厚柴刀都砍不开,老姐操心个什么劲。
梁昭也嫌她啰嗦,不耐烦道:“哪有这么娇贵啊,我以前还光脚下田割禾插秧。”
结果当然是大伤小伤的,脚趾缝都溃烂了,好几次还让镰刀和稻杆划上了小腿,口子又深又长,鲜血淋漓的很吓人,被蚂蟥叮咬更是家常便饭,她也没觉得怎么样。
不过这种事就没必要跟陈芜说了,陈芜爱大惊小怪,啰嗦起来更梁妈有的一拼。
“你还好意思说,”陈芜果然生气,皱眉板着脸教训她,“不知道穿胶鞋?不知道套袜子?说了多少遍要注意安全,你就是不听,就知道气我。”
梁昭看她干活这样,全副武装,长裤、袖套、手套、遮阳帽,连脖子和脸都挡起来,就露两只大眼睛在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中东,真是夸张到不行。
看来上次那条绿刺蛾给她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我才不像你,捂得跟中东女人一样。”梁昭懒得理她,提上篮子去另外一边摘。
她家这些辣椒树已经种了好几年,算是老辣椒树了,杆粗叶少,上面全是红红绿绿的指天椒,只有小拇指大点,熟透之后经常有小鸟来吃,很多都被啄的只剩下半根,里面的辣椒籽已经没有了,都让小鸟叼走了。
七彩椒、甜椒、白辣椒这些才是这两年新种的,叶子又肥又多,辣椒藏在下面一串串的,一棵小树能摘小半篮辣椒,尤其是七彩椒,长势最好,今天摘了过两天又会冒出很多,梁妈隔三差五就会来采收一批,托人拿到镇上去卖。
七彩椒不适合做辣椒酱,梁昭打算拿它做酱油辣椒的,她之前在镇上杂货铺买的酱油辣椒就很好吃,也给来吃饭的客人尝过,大部分都爱吃,她觉得可以试着多做点,塔着梁妈做的紫苏梅子辣椒酱一块卖。
白辣椒就做成泡椒,她看镇上的粉店都会做一大罐酸酸的泡椒,再把泡椒切成辣椒圈,能吃辣的都会加一两勺带酸汁的辣椒圈,酸酸辣辣的开胃又解腻,辣椒圈脆生生的,也没有其他辣椒那么辣,配汤粉、猪肠粉都很好吃。
十点钟左右摘辣椒的队伍就满载而归,梁妈领着人先把辣椒洗干净晾在阴凉的地方。
这也是有讲究的,不能暴晒,那样做出来的辣椒酱就不好吃了,梁昭也不知道区别在哪,反正梁妈这么说就那样做呗,放在屋檐下晾着就行。
来吃饭的客人看到这么多辣椒,都问这是要做什么,梁昭就笑着说做辣椒酱。
“梁老板家的辣椒酱很好吃啊,我都买过,这次做新的,梁老板要记得给我们多留几罐啊,上次的我们都没吃过瘾。”有客人就说道。
粤区饮食清淡,但也有不少人是能吃辣的,本地的辣椒酱品牌也不少,只是多以酸辣或蒜蓉口味为主,跟川渝地区的香辣、麻辣、油辣不同而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没有什么好比较的,各有特色。
“好啊,给你们留几罐。”
梁昭把空掉的辣椒罐全搬到天井的水龙头下面,洗干净了再倒扣起来控干水分。
一水的玻璃罐在阳光的照射下亮得直晃眼睛,她眯了眯眼,在门口站了一会才进去。
新买了几十斤大蒜,用蛇皮袋装着的,抬出来倒在簸箕上,一人拿一把小刀围坐在一起剥蒜米,聊着村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
梁昭对别人家的八卦不是很感兴趣,陈丹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往小板凳上一坐就跟村口老大妈似的,再给她一把瓜子就更来劲了。
陈芜也没兴趣,她回房间找了药膏。
梁昭那两条白嫩的小腿刮了好几道口子,这个小妖精也不知道处理一下,忙得像陀螺,她要是不上心,这人多半就是晾着。
“过来,我给你涂药。”硬是把梁昭从天井扯上来。
昨天的串烧鸡很受欢迎,今天过来的食客立马就点上了,还有炭烤鳝鱼和黑猪肉,食材新鲜,怎么做都好吃的,所以梁昭一洗完罐子就立马串肉去了,忙得很。
“干嘛呀~”她被迫跟在后面,声音绵软无力带点撒娇。
陈芜都快被她气死了,“干嘛干嘛,给你涂药啊,还能干嘛。”
“一点小伤涂什么药啊,大惊小怪。”
“天气热会发炎的,抹点碘伏好的也快,你就是不听。”把人摁在椅子上,陈芜半蹲下用棉签蘸了碘伏小心涂抹着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