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七婶在家吃过早饭才过来的,但看到碗里的酱油辣椒,忍不住用牙签插了一个,有点辣,不过挺好吃,越吃越上瘾。
  “其他事我找人做就行,你就担个名头。”七婶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梁昭再不明白那她就是傻了,她想了想,没有再拒绝。
  七婶高兴,到天井下面找梁妈聊天。
  梁昭吃完早饭将碗筷收进厨房,然后去陈丹的房间敲门,半天都没人应。
  她砰砰砸了几下门。
  床上的陈丹拉高被子蒙住头,闭眼骂道:“别吵本小姐睡觉!滚!”
  梁昭什么都没说,转头就去找了一根扁担,用绳子缠住门把手,再将扁担从中穿过卡在门框两边,这样从里面就没法把门拉开了。
  “慢慢睡啊,大小姐。”
  她拍拍手,心情很好的转身离开。
  上午九点多就有三辆大货车停在村口,因为车子太大,没法开进来,村民要自己将柚子运到村口装车,挺费事的,但她们一点都不觉得累,一趟又一躺的用拖拉机、三轮车和摩托车将装进蛇皮袋的柚子运过去称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对鹤岭村的村民来说,卖柚子是她们一年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卖不出去就亏了,去年就是这样,价格很低,而且没多少人来收,她们以为今年也这样,已经想好自己用车运到粤西散卖了,没料到是梁昭帮她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61章 第61章
  荔枝林的周边有零散的香蕉树,在树上自然成熟的香蕉已经被鸟虫吃掉一半,还有一半挂在蕉叶下面,再不割下来就又会被鸟虫吃掉的。
  梁昭撑了撑香蕉树,确定好倒塌的方位之后就抡起柴刀咔咔几下将结了香蕉的这株茎干给砍了,香蕉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收获时要连同茎干一起砍掉,过几天就会有新芽抽出,很快就又是一株新的香蕉树。
  哗啦——
  茎干缓缓倾倒斜靠在另一株没有结香蕉的茎干上,梁昭把那串被鸟虫吃过的香蕉砍下来才把茎干踹倒,她揪了两根熟透的香蕉,扒开咬了一口。
  嗯,很甜,比闷熟的好吃。
  “汪汪!”
  四只肥嘟嘟的狗崽从后面的草丛钻出来,带头的那只黄毛崽最胖,额头还有三道纹。
  狗崽对香蕉树好奇,扑上去就咬,新装的小狗牙也只是让香蕉树受点皮外伤而已,但它们乐此不疲,龇牙低吼做出凶狠的样子,尤其是那只最肥的黄毛崽,两只前爪按住香蕉树,嘴巴咬住茎干的皮衣用力往外拽扯,还真让它拽下来一片,然后发挥甩头功拼命甩,其他三只也扑过来抢夺,四只狗崽陷入混战,胖嘟嘟的身躯在地上翻滚。
  咬耳朵、锁喉、扯尾巴、拽后腿、踹肚皮……战斗十分激烈,身为主人的梁昭并没有要管的意思,反而拎着一串香蕉站在边上看得津津有味。
  最后是最厉害的黄毛崽胜出,这场战斗才结束。
  “行了,一边玩去。”她用脚将狗崽扒拉到一边,不让它们留在这碍事
  她要割蕉叶拿回去蒸菜用,农庄的蒸菜分素菜和荤菜,也有二者合一的,之前都是用干荷叶垫底,现在荷叶都差不多枯萎了,果林的蕉叶却还四季常绿,而且蕉叶的清香不输荷叶,岭南地区很多人都喜欢割蕉叶包糍粑,拿来垫盘底蒸菜也会有清新的蕉叶香。
  “妈妈!”
  宝宝贝贝穿着嫩黄色的小衣小裤从小路那头过来,各抱一个大柚子,朝这边颠颠的走来。
  蔡姨跟在后面,手里提一个竹篮,里头是她们今天上午的收获:一大团积雪草、拳头大小的两捆广金钱草、七八个皇帝柑以及叫不上名字但很好吃的野菜。
  见到梁昭手里的香蕉,两个团子的眼睛就是一亮,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梁昭接住飞奔过来的宝宝贝贝,看到她们脑门上的汗把头发都浸湿了,“跟蔡阿婆摘柚子去了啊?”
  两个团子猛点头,“嗯!”
  她们把抱在怀里的柚子塞过去,“给妈妈吃。”
  两个大柚子分量不轻,也亏她们抱着走了一路。
  梁昭把柚子跟香蕉放到一块,又揪了两根熟透的香蕉给她们吃。
  她家种的都是小香蕉,一根也就中指那么长,皮薄肉甜,比外面卖的长香蕉要甜很多。
  她家的香蕉树不算多,种的也零零散散,当初不过是为了防止山岭的水土流失才种的,一起的还有菠萝,充当隔离带而已,并不是大规模种植。
  蔡姨也过来揪了一根吃,评价说:“还是这种在树上成熟的香蕉甜。”
  “是啊,就是不经放,而且容易招鸟虫。”
  这串香蕉她前些天来看过,还是绿油油的,想着过两天再来砍,结果忙起来就把这事给忘了,今天上来看就发现已经被鸟虫吃的剩这么点,完好的剩下不到一半。
  她在附近转了一圈,确定只有这串成熟的香蕉,其他的都还只是小蕉,离成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没有管,将周边剩的菠萝收割掉就带着孩子们回去了。
  路过辣椒地又停下摘了不少七彩椒和甜椒,将她带来的两个箩筐全部装满,宝宝贝贝抱的两个柚子也在其中,另外还有五六个卖相不怎样的柚子也一并挑回家,放在家门口阴凉的地方,旁边就是茶台,有食客聚在这里聊天喝茶。
  “梁老板回来了啊。”食客见到她便热情打招呼。
  梁昭的鲜竹沥白茶和陈皮茶很受食客欢迎,粤区爱茶懂茶的人不少,很多人家里都会摆放茶台,各种茶叶茶饼也是应有尽有,泡茶跟喝法也是五花八门,只不过梁昭泡茶用的是井水,自带清甜,茶水落在舌尖上还能尝出细微不同的。
  她将扁担放下,冲食客点点头,又指了指箩筐里的柚子和香蕉,“刚从树上摘的,你们尝尝,就是卖相不怎么样。”
  她只拿回宝宝贝贝摘的两个,这是女儿给她的,不能给别人吃。
  “梁老板太客气了。”
  食客对‘刚从树上摘的’果子没有抵抗力,她们今天进村的时候也看见村口的大货车了,满满当当全是收上来的大柚子,还有村民用摩托车不停往外运,有部分食客也跟着村民上果林摘去了,用蛇皮袋装了不少,离开的时候会带走,上回来就吃过梁老板给的柚子,汁水充足,也甜,不像外面卖的果肉干巴巴,要么就酸到掉牙。
  这对鹤岭村的村民来说是丰收的一天,她们再也不用发愁自家的柚子卖不出去,当然这还要感谢梁昭,如果不是她开农庄吸引来这么多食客,当中又有财大气粗的大老板,她们的柚子也不可能这么快卖出去,梁妈今天去地里摘菜碰到好多人跟她打招呼,就是以前不熟的都站着和她聊了一会,一直夸梁昭。
  给食客分了柚子,梁昭就带着两个小的去天井洗手,用小毛巾帮她们擦汗。
  把脏衣服换下来的两个团子撅起屁股爬上沙发,梁昭将其中一个大柚子一分为二,给她们一人一瓣,她们乖乖坐好,两条胖腿悬空在外,吧唧吧唧吃果肉。
  四只狗崽趴在堂屋门口伸舌头散热,几个跟大人一块过来吃饭的小孩蹲在旁边,新奇又胆怯的伸手摸了摸,很快缩回手,发现狗崽不会咬她们之后又接着摸。
  为了避免狗崽不小心伤人,梁昭平时都不会让食客的小孩接近它们,但架不住小孩子好奇,而且她们也喜欢狗崽,还央求大人给她们买一只。
  听说最近几天有不少人问村民买小狗崽,貌似土狗现在在外面很受欢迎,反倒是以前很名贵的宠物犬降价厉害,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成了养狗人的心头好,尤其是黄狗白面、五红犬、五黑犬和虎斑犬的幼崽,价格都高到离谱。
  这是阿喜跟梁昭说的,阿喜家有个亲戚是靠帮人找正宗田园犬的‘中介’,就是在农村、乡镇集市卖狗的地方找品相好的土狗幼崽,低价购入再转手高价卖出,一只狗崽能赚回四五倍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家里的四只狗崽是宝宝贝贝的专属物,她们都不许别人碰,看到了会立马跑过去将狗崽抱回来,并且很护犊子的不许别人再靠近。
  看到有别的孩子摸狗崽,宝宝从沙发溜下去,噔噔跑过去对还要摸狗崽的那个孩子说:“这是我家的狗狗啊,你不能摸。”
  那个孩子吓了一大跳。
  “宝宝,不可以这么没礼貌。”梁昭把宝宝叫回来,但也没让其他孩子再继续摸狗崽。
  小孩子下手没轻没重,她家的狗崽性情也没稳定,应激起来容易伤人。
  她将狗崽放回食客止步的那头,又将那几个神情低落的孩子叫去洗手,然后端出咖喱鱼蛋给她们吃,宝宝贝贝也各有一碗,这不是有辣味的咖喱,小孩子也能吃的,鱼蛋也是她自己做的,实打实的鱼肉。
  小孩子忘性大,有了吃的她们很快就开心起来,还一块在沙发上玩,宝宝贝贝拿出陈芜给她们买的新玩具教其他小朋友怎么玩,小孩子一惊一乍,眼睛瞪得大大的,宝宝贝贝也大方,跑进放玩具的房间又搬出好几个好玩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