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食味 第23节

  各家代表没意见,回来都听孩子们说了,这是拿命换来的,他们感激知足!三妮婆家这个后悔,早知道还不如多出一些,不过有这三千两足以让他们能在上海生活一阵子了。但看看粮食价格,两百文一斤啊!三千两真不多!,一两银子才买五斤大米,这一大家子呢,加上房租和其他,一月的开销就得几十两,真要住一年——?
  “他们是不是贪了?我不信才赚这么少?”老婆子又发疯了。
  “娘,十倍啊,你还嫌少?你知道这一趟花费多少吗?光船租就六万两!还有那么多人工钱,吃喝将近两月,关税呢?损耗呢?还能给咱们三千两已经不少了!”郭明亮急着解释着。
  这么多?众人被一连串的花费震惊道,船租就六万?他们怎么不去抢?不用抢,都是求着租还得看清看脸排上一两月!还需要抢?
  “那下次多时出去?”老婆子拿着钱激动地问儿子。
  “小舅子说要去主家结算本钱,年前没时间,小姨子说她年底会很忙,也没时间,估计要等明年!”
  “也好,咱们省着点,明年咱们多入股!都入上!”
  三妮看着婆婆紧握的手,这是一文钱都不想往外拿了?还是老大说要不就买个院子,还省了房租钱。
  一下子提醒了婆子,买,就买三间的,在院子加盖几间屋子都有地方住了!
  三妮撇嘴,她现在有些底气了,自家兄弟偷偷塞给她一千两,说是给姐夫的辛苦钱,让她藏好了。要不是自己娘家婆婆哪来的三千两银子?这屋子他们要占一间!
  还是大妮二妮婆家大方,两家都又买了院子疏散了一下拥挤的人口。
  安然面对那一堆银子发愁,她要那么多银子干啥?她要货!或者弄些金子银洋,在东南亚很多地方在用墨西哥银洋,等到了民国便能通用。
  嗨!钱多了也是烦恼啊!进入十一月天气转冷,安然在楼里弄了煤炉,这种阴冷她受不了。
  安舒信从胡家回来便带着二房的人搬进小楼,安然给他们选了一个位置好的,里面给放了三月的粮食和一些家用,耐放的瓜果蔬菜也弄了一些。
  安舒齐一听价钱狠狠心要了一套二层的洋楼搬过去,他知道明年说不定还会来这么一趟,再有一趟家底就厚实了!
  两家腾出三套房,三兄弟一商量就把腾出来的房子给三个出嫁的安家姑奶奶住,是安家姑奶奶,不是连同婆家那一堆!安舒信亲自过去监督着,眼睛不顺地看向郭家众人,故意强调道“三姐,娘是疼你让你和姐夫孩子住,闲杂人就不要来了,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老赵氏在安舒信面前就没敢吱声,等安舒信走了才骂了几句,尽管没让他们过去,那院子少了一家人倒是宽敞了。
  第53章 安然还有一件烦心事,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她名义上的男人总不能不见家里人,但见了又是麻烦事,她不……
  安然还有一件烦心事,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她名义上的男人总不能不见家里人,但见了又是麻烦事,她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知道她是女人,别人都称她安先生,也有女人上赶着追求过她,但都被一一拒绝。
  她决定先与沈军谈谈再决定,两人在英国人开的咖啡馆会面,奶油蛋糕配咖啡,安然享受了一会儿才问沈军现在厂子如何?
  “呵呵,我以为你不会过问,怎么有有兴趣了?听说你出洋大赚了一笔,是不是想投资了?”沈军说话总带调侃。
  “马马虎虎吧!暂时还不想投资,沈大哥,外面有多少人知道我是女人?”安然不想兜圈子了。
  “具体的不知道,你的身材比一般女人高,骨骼略大,手也不纤细,更没有女人的柔媚。”
  安然脸黑起来。
  沈军抱歉笑笑:“没有贬低你的意思,是你的外形没让人肯定是女人,但声音怎装都不似男子,又加上你我打交道时候多,我才确定你应该是女子。但外面的人都说你是呵呵,那个‘二椅子’没有阳刚之气的男人罢了!怎么?又有麻烦了?需不需要我上?”
  安然听到‘二椅子’差点笑喷,“也好,这倒给了我一个好借口,现在没事了,我家人来了,逃难来的。”
  “这事我知道,你不需要我去拜访一下?”
  “不需要了,我想跟他们摊牌,一个谎言总要千百个谎言去圆,我不想继续隐瞒了,这样太累!”
  “好吧!真的有需要尽管说,沈某愿意之至!更愿意假戏真做!”沈军半开玩笑地道。
  “有需要了会找你!”安然说完差点扇自己嘴巴!什么叫有需要?这不让人误会吗?安然算是落荒而逃。
  她先与安舒信谈了一下,安舒信在外历练了那么久很多事能想开:“不是给别人做外室我很开心,但你也要为将来想想?”
  “嗯,遇到合适的会结婚,只是眼下还没遇到。”
  “婚姻大事是你一辈子的事,我不逼你,也会劝说爹娘,如果,如果将来你真没找到合适的我和你嫂子再生一个给你!”安舒信当即做了决定,他不能让妹妹老无依靠。
  “谢谢哥!”安然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
  “傻丫头,哭什么,咱们可是亲兄妹!”
  可能是安舒信的工作,张氏和安炳绪倒是接受了安然独身现状,张氏只是连连叹息几声算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这一家家的待着也不是事,男人都想找份工作,哪怕赚点粮食钱。女人也跃跃欲试,安然家不是请了保姆吗?她们也干得。老赵氏甚至提出让安然辞了那母女,用自家姐妹,但被张氏回绝!她可不想让三妮搀和进安然生活,到时候主仆不分,说不定还给安然添堵。
  安然当即行动起来,让这些人都忙起来,少想其他!什么火柴厂、香皂厂、面粉厂,纺织厂的都是关系户,就往里塞人很简单,实在不想干的就去码头扛大包!在家没事的糊纸盒!小孩子都去上学,这一下子都有事了!安舒信安舒齐却想着重组商队的事没参与,重新操持一帮人不容易,除了陆家都没走远途能力,还有牲畜车辆,幸好有安然答应帮他们解决。
  安定的生活让大家忘记了老家的惨状,各家很快融入了新生活。
  进入腊月又是串门走礼的时候,安然绞尽脑汁想今年送啥?不能每年都那样,尤其今年大家都知道她出洋赚了一笔,更不能太小气。腊月让她想起以前最爱吃的腊肠。不知什么时候起,每到腊月家家都要做腊肠。可能是被新闻报道中无良商家吓的,总之大家为了健康就自己做!
  她没做过,却看爸妈做过,何况还有资料可查。她从书上找到的配方有五香味、广味、香辣味、麻辣味等等,第一次做没经验,她让徐嫂小香帮着少做了一些,风干了一周蒸出来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安然再次请安家人过来吃饭,感觉大家都喜欢后决定做了!三个嫂子,三个姐妹,老爹老娘,加上侄女外甥女,一堆煮肉一堆肠衣,一堆调味料,一杆秤,大盆小盆,大刀小刀一起上,徐嫂小香紧忙活,小楼楼顶很快挂满了各种腊肠。
  随后就是各家灌,从腊肠开始,年味越来越浓,手里有钱了,花钱也大方,他们就如在老家一样准备着年货。都说故土难离,离开了一样生活,人的适应性就这么强,只是偶尔想起老家就叹息几声,听到老家那边的消息全是扎心的消息。
  安然备好了丰盛的年礼一家家送,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朝廷的洋务运动和北方干旱灾情,朝廷的不闻不问,任由上亿人口流离失所,饥饿丧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家还都在享受着高价粮食?
  “据说很多地方一个县一个县的成了无人区,明年还不知道如何?”
  安然回来是沉痛的,她知道明年是蝗灾,蝗虫过境没寸草不生!后年是水灾,大水无情,它会吞没河道周边村镇,旱地变汪洋!
  看来过了年还得出去一趟,空间粮食还要加紧种。
  “我不干!”紫玉再次抗议。
  “你知不知道外面死了好多人了?”
  “他们死与我有关系吗?”
  “救人一命胜过七级佛屠!对你来说是功德!”
  紫玉眨巴一下大眼睛,“功德有什么用?”
  “对修行是一种帮助,还可以抗雷劫!渡劫!你知道吗?”
  紫玉脖子一缩,它当然知道,好吧!紫玉认命了!这回多弄些土豆玉米、大豆高粱,她准备走东北,南下太远!
  今年轮船招商局分红很高,修理配件厂收益也不错,沈军的织布厂有红利可拿,加上其他分红和一年做了几单交易拿到的佣金,还有那次远航,今年收入非常丰厚,面对一堆银票安然很无奈!
  很快为钱多的安然更无奈了,这回不是为钱多,而是朝廷的摊派,朝廷为了振兴国家的实业要各商家捐款买机器设备筹建兵工厂,造船厂,火器厂等,不然你就捐粮食,救济那些饥饿的百姓!
  安然也被请去喝茶,这一杯茶最少值一万两!朝廷早把他们调查清了,不够格的都不愿意请!
  拿了一万两依旧不能走,这是嫌少了?
  “安先生,都知道你做生意了得,现在朝廷危难,百姓受苦,天下向往匹夫有责,安先生作何敢想?”钦差大人一个个谈话,就让你表态。
  安然喝茶都喝饱了,她是想掏钱,但不能太容易,不然下次要的更多。
  跟一群商家熬了一上午终于安然提出去筹粮,“大人,请给小的俩三时间,或者再长一点,小的去筹粮,现在粮食不好筹。两千吨粮食跟朝廷换五千吨煤炭如何?
  第54章 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四五文一斤,粮食运过来的最便宜的也得上百文吧!这就是变相向朝廷捐了几十万两!“……
  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四五文一斤,粮食运过来的最便宜的也得上百文吧!这就是变相向朝廷捐了几十万两!”
  钦差大人一听连连说好!“安先生大义!安先生大义啊!商人若都像安先生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这顶大帽子!安然面色难看,“大人啊,小的为国为民肝脑涂地无所谓,可您不能让小的空船过去,总得赚点船费和人工费吧?这几个月的嚼头费用怕是就得十几万,加上购粮款少说也得七八十万!大人,小的为了百姓为了咱们大清可真要把裤子都赔进去也不够啊!”说到伤心处安然居然抹起了眼泪。
  谁心里都有一笔帐,他们着急筹钱筹粮却也知道不能把人逼狠了,否则下去找谁去?“你想让本官如何?”
  “小的就想去官窑弄点好瓷器卖,还有茶引。”官窑是为官府皇家服务的,他们商人想买必须有官府文书,还不是各个官窑能买。茶叶也要茶引,不然各州府关口就过不去,或者要交一大笔钱。
  钦差与身边的督府大人低语后答应给安然办理相关文书。安然又要求降低一下船舶的费用,这个招商局做主减了部分。拿到各种批示苦着脸出来,已经出来的人忙问她出了多少?
  “一万两,一船粮食!嗨!”
  众人用怜悯的眼神目送走垂头丧气的安然离开,这是傻子!粮食多不好弄?怎么不出钱?
  安然又要走了,为朝廷筹粮,她没让任何人入股,这是为朝廷办事,没有利润可赚,还要赔钱。三妮婆家好失望,老赵氏说那丫头就是故意的,故意不带大伙赚钱!怎奈她也就是说说,没人听!
  安然叫来安家三兄弟和三个姐夫帮忙,有工钱拿,别人都没说什么。要运什么安然与安舒信商议的,这次货物主要是布匹和茶叶瓷器。棉布占了很大比例,一下子将沈军的库房清空了都不够,还从洋人手里买了一批。在北方,棉布市场依旧是主体。
  这次安然要求速度快些,她用茶引直接换了货,瓷器就近跟一些商家匀了部分。代价就是粮食!还是粮食!
  装船起航,目的地大连旅顺港,主要是销售船上的物资,等到营口东西几乎都销售干净。他们不知道这边粮价如何?只知道东北没受灾。等一问价才知道这里的粮价也很高,玉米已经到了五十文,土豆都要十五文,大豆四十文。如果真收两千吨,安然必定会赔进几十万两。也就是去年白忙活了。
  哥几个都为安然抱不平,朝廷也太狠了,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啊!
  “哥,没事,不吐血朝廷不会放过我,这样也好,下次有事就没人找我了。”
  安舒信深知妹妹没根基必定被挨宰,别说妹妹这种小商人,胡家一样要向朝廷捐赠银两,商人仿佛就是为朝廷贪官赚钱的工具,一不小心还会掉了脑袋。
  说什么都没用,他们来的季节正好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土豆还便宜,这么一想倒是陪不太多了。但需要到下面去收,于是哥几个分成两伙分头雇人找货。安然一人在港口收货。
  大车队小车队源源不断往港口运着,安然在这里接收,自己也收。自己收自己做账,没用一个月船已经装满,而且是超载!
  他们收的粮食五花八门,当时说是土豆大豆玉米,后来高粱小麦谷子也要,红薯也要。弄得安然哭笑不得。刚到天津港就有官员过来接洽,他们早就收到公文,就等这批粮食呢!煤炭都已经准备好了。
  安然交出了两千吨粮食,别管是什么粮食,总之够两千吨就算交差!剩余的几百吨按市价卖,市价再次刷新了一个高度,不是朝廷不想压制,是压制不了,买方主动提价,卖方自然价高者得,这让所有人心里很沉重。
  稍一打听印证了史料记载,去年干旱,今年可播种下的庄稼几乎被蝗虫扫荡干净,目前是颗粒无收,但愿秋播土豆能救救急,安然的土豆正好可用于秋种。
  因为这批粮食,安然在这边算是受到很好的待遇,煤炭交接很顺利。一次运不走,又雇了两艘稍小的船,一来一回两月足够了。
  安舒信与安然拢完账松口气,还好,没亏多少,只是几万块,在安然的承受范围。除去还债的粮食这次还赚了各家的口粮,不赚钱算个成本价。
  如果刨去安然从空间拿出来的粮食实际上是不亏的,但安然没办法解释。就是这样安舒信已经有所怀疑,他们都去下面收购了怎么还有那么多粮食运到港口?
  这一趟安然没让大家跟着白忙,除了低价粮食,姐夫们和安舒齐每人二百两银子和二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三百斤玉米,二百斤土豆。除了粮食安舒信安舒衡什么都没要,安然又多给了一些粮食作为补偿。
  “三姐夫,给家里五十两足够了,剩下的你和三姐留作体己吧!”安然最后叮嘱道。
  “唉唉,知道!”三姐夫知道老娘只进不出,小姨子已经很照顾了,还不是看在姐妹情分上,给媳妇留些他明白。
  老家依旧回不去,他们怕是又要来一年,据说今年和去年已经死了上千万的人,这是多恐怖的数字。各家大人孩子现在掉一粒米都会捡起来,每天三顿饭变两顿,吃饭都不能往饱里吃,他们怕哪天没粮食了,他们怕有一天饿死的人里有他们。这种日子简直是提心吊胆!
  回来后安然好好歇了歇,但还是有很多粮商找她合作去外面找粮食,在别人眼里这是灾难,在他们眼里就是机会。
  “我先歇歇,想想应该去哪儿弄粮食,现在粮食真的不好找啊!”
  “是,安先生您先好好歇歇”他们心里十分着急不敢催安然,安然也考虑粮食去哪儿找?总要有个出处才好。江南粮食几乎让官府把控,朝廷首先要保障的是自身的温饱和军队士兵的温饱,除此之外他们也无能为力!
  闭门了半月安然出来,没什么好办法,如果江南的粮食不能买只等去东北,但这个季节东北的粮食还没下来,最早得九月份。她去招商局了一趟,那里最能知道商人的动向,据说已经有人去东南亚和东北等粮食了,想分一杯羹好难!
  安舒信的商队终于组建起来了,安然给他在空间驯养了一批骡马,至于人手,肯卖命的满大街都是,这些人大多从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一说有钱赚报名者能堵上门口。
  有了人就是去哪儿的问题了,“胡老爷让我试着跑云南那条线,那边有茶叶,有药材,需要棉布和丝绸、香皂灯油、针头线脑等生活物资,我打算走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