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食味 第6节
驴头驴蹄经过反复的焯水汆烫才算入锅炖上,为了怕串味都是独立的锅灶,只是用了一些老汤。老爷子跟儿子研究了好半天的调味料,驴头驴蹄与驴肉不同,杂味更重,应该在原来的香料上进行增减。
基础香依旧以花椒、八角、肉桂、茴香为主,适当减少花椒用量,去腥增香的白芷良姜适当提高,刺激食欲的草果不能变,丁香、肉蔻、陈皮、山奈、砂仁、木香适量……。,一共二十余味,老姜大葱必不可少。最后纠结在应该以哪种香料做出特色,也就是要着重突出的味道。
良姜白芷都是上好的选择,白芷方香气浓,去腥效果很好,但用量大了会产生苦味。良姜是最好的增辛料,能让肉快速增香,很多煮肉作坊都在使用,但香味不如白芷。最后定味依旧沿用良姜为主,白芷为附。最后老爷子抓了一把干辣椒放进去,这样应该没什么异味了吧?
安然将小脑袋凑过去:“白芷可以用水泡后用啊!”
安炳绪将她的小脑袋扒拉一旁:“去玩,别捣乱!”
安然就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根本没人听,白芷用量多了是苦,但经水泡后苦味就会减弱,怎么就不听呢?现在的方子与后来用的方子依旧有差别,估计是经过慢慢改良的,最后却是定香为白芷的。
驴头和驴蹄煮上后就是时间问题了,昨天一场雨,今晚星星分外明亮。安然不知何时就找不到大妮和陆家小子了,她看着天空还是想家,尽管那里已经没了爸爸妈妈。“紫玉小爷,你在吗?”
……。
紫玉!葫芦娃!
……依旧没人回答,安然想想。估计那丫的在修炼,想到修炼安然赶紧找那部功法,因为是刻在玉简上的,当初玉清真王不得不将功法打入她的脑海。安然只需集中精神力便能感知那上面的内容。
功法分内外,内修内力,通过调息冥想,打坐运气修炼。外修身体机能增强体质,身体灵活性和抗击性,主要是拳脚和武器运用。虽说是一套功法,却是包罗万象。
安然躺在一块破席头上闭眼开始在脑海描绘内功基础功法——调息。看来明天早上开始要站桩练体了。
第13章 早上安然就被阵阵香味扰醒,爬起来一看安家人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那口大锅旁,陆有根爷孙二大爷也在,他们……
早上安然就被阵阵香味扰醒,爬起来一看安家人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那口大锅旁,陆有根爷孙二大爷也在,他们在往外捞驴头驴蹄,这时候怎能错过?安然赶紧起来往外跑。
安然来不及梳头洗脸就端着一个大碗拉他爹:“爹,吃肉!”她小,要肉吃不丢脸!安然做着心理建设。
安炳绪用刀在一块驴脸上切了一块放进安然碗里:“去一边吃去!”
安然满意地抱着碗赶紧离开,随后被三妮堂姐抓住:“还没洗脸梳头就要吃,你可真是个馋猫!”
安然没办法,乖乖让三堂姐收拾干净才享受那块美食。驴头肉除了皮几乎都是瘦肉,一点不油腻,肉质软硬适度,有老卤汤的香味,也有驴肉本身的肉味,一点异味都吃不出来,如果能有蘸料就好了!
安然吃完端着碗还想再来一块,见大伙都吃得兴起就瞄上她娘啃的一根驴蹄筋,张氏用手撤了一块蹄筋塞给闺女,“这东西不好消化,你少吃点,不然又要闹肚子疼了!”
安然将软烂的蹄筋吞进嘴里咬了几口火烧跑到屋里去站桩,从今天起她要练武功,最好拉上安家男孩才好。可除了安舒齐好像都在忙,安然站好桩腰板挺直。要说紫玉空间的果子真不错,安然吃了几个感觉身体强健很多,胳膊腿的力量绝对比同龄孩子大很多。
昨晚她在冥想中睡去,她都不知道自己会那么快入定,练内功首先就要练意守丹田,摒弃一切杂念,而安然心中想着功法很快就能做到了。
功法内外兼修,武中夹气,气中夹武,武与气并用,最后达到内外一体。外面的声音渐渐远去,安然不知不觉又进入了某种状态。
“五妮在干啥?”老太太看着入定的小孙女不明白在干什么?
“怎么看着像耍把式练气功的架势!”张氏也不知道。
安舒齐就要上去戳弄安然,随后被李氏喝住:“你消停点,跟你爹他们学学东西!”李氏在哪方面都可以惯着儿子,唯独学卤煮上马虎不得。
安舒齐只得乖乖去往大人堆凑,倒是安舒信在安然旁观察了很久,见妹妹就如老僧入定好奇的不行。等安然睁开眼一问才知道妹妹在练功。
随后众人大笑,你练功?练什么功?老僧入定?哈哈哈,笑死了!
安然给大伙一个白眼:“夏虫不可语冰!”
众人更笑,“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就说?”
安然无视众人的笑话,开始拉架子比划起来。
“这孩子比划的挺像回事?”只有安炳绪在夸赞小闺女。
安然:等着吧,等姑奶奶某一天学会了武功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功夫了!
安家没有一下子增加品种,因为天气热,人流减少的缘故安家不敢加。除非陆家东西卖不掉了帮着做出来卖卖。如果一天能维持一头半驴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全靠安舒信拿到码头去跟过往船只推销。
随着侯家逐渐做大,安家每天固定只杀一头毛驴,视情况再从陆家那里买一些肉或下水,间或做一些驴头等。在别人眼里安家正在没落,已经到了做杂碎赚小钱的地步。
青龙镇生意不好的不单单是安家,其余人家生意也在冷落,虽然有侯家的原因,外部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
南方水涝,太平军声势越来越大,清军与太平军作战连续*不断,商家为了安全也减少了南来北往次数。老爷子从外面带回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好,街上开始出现要饭的人群。
“安徽河南过来的多,听说家里闹水灾,都淹了!”老太太也听了不少新闻,遇到上门讨要的就让孙女给一些。
安然跟着安舒齐跑出去看了两次要饭的,小孩子们喜欢追着他们看热闹,看他们怎么讨要吃食。后来被老太太喊了回来:“小心把你们抓走卖了,有些人饿极了还会吃小孩子,以后不能出去了!”
安舒齐一听说吃小孩吓得听到要饭的来了就躲屋里,安然不怕,但也不敢再追着去看了。好在天热后大家都喜欢在大门口做针线。安然便跟着左右家的孩子一起玩玩石子沙包,她很享受这种童年生活,也知道没几年就要跟几个姐姐一样要干活了,所以她现在特别珍惜现在的时光,当然也要坚持练武,忽略那些嘲笑声。
街上卖艺耍把式的多了,安然更是光明正大站桩,别人一问就说跟那些卖艺学的。大伙都以为她练着玩,倒是没引起太多注意,最讨厌的就是安舒齐,他看安然站桩就用小棍子捅她。
真个坏小子,真该好好收拾他!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安然正与二丫三妞的玩沙包,安舒齐和几个男孩子被一群要饭花子围打了。安然跑过去一看安舒齐被压在底下正挨揍,安然冲过去用小身体将安舒齐身边的孩子撞开,小手一拉,又将骑在安舒齐身上的男孩拉下来,“三哥!”安然拉起安舒齐。
“没事!”安舒齐一抖身体,十分气恼愤怒地看向刚才打他的孩子冲上去继续打。双方战事明显叫花子方占上风,安然一看也跟着混进去,一撞一推就是一个,不一会儿几个花子全跌坐在地。他们不敢相信地看着那个小丫头,就是不明白为啥那个小丫头能把他们推到?
安然怒目瞪着那群孩子举起小拳头:“谁再敢欺负我三哥他们,就让你们尝尝小姑奶奶的拳头!”
几个要饭花子有些胆怯地爬起来朝着安舒齐等人嘲笑着喊道:“一群孬种!有本事咱们继续!别叫帮手!”嘴上喊着人却朝远处跑。
“有本事单打独斗!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安舒齐等人就要追,几个大人闻声出来喊住他们。随后就是大人们对自己孩子斥责声。不为别的,打几下不心疼,她们心疼衣服!几个孩子哪个衣服都带了口子,大人能不心疼吗?
安舒齐被李氏拎进院子就打了一顿,“你们招惹谁不好,干啥要跟一群要饭的打?你们不知道他们贱命一条打架不要命下手黑吗?万一把你们打残了可咋好?”
老太太这次没护着,是该好好管教一下了。院里传来安舒齐杀猪般的叫喊声,安然摇摇头,小大人般迈着步子去河边看她娘个姐姐们洗下水。
安舒齐被家里家外的打了,心里这个气,吃饭的时候已经被他娘洗干净了,但心气依旧不顺,想着安然居然能把他从那群孩子围攻下救出来更是不服气。
“舒齐这是怎么了?”安炳贵注意到儿子的不对劲问。
李氏把白天孩子们打架的事一说,“你说他们几个惹谁不好?却偏偏惹那群不要命的花子!那些孩子下手能有轻重吗?”
“被打了就要长记性,长本事打回去!”老太太笑道。
“我会打回来的!我没输!”安舒齐争辩着。
“没输却搭进一件衣服!”李氏道。
安舒齐这个气,没他娘这样揭他老底的!心里一委屈,眼泪就流出来了,老太太忙哄孙子,说儿媳妇吃饭不该说孩子。
晚饭后安舒齐凑到安然跟前,偷摸着问:“你练的功夫教教我呗?”
“可以啊,以后每天早晚跟我练!”
第14章 第二天开始,安舒齐被安然早早唤起站桩,练拳脚,安静的时候再教他什么是气守丹田,怎么调息冥想内……
第二天开始,安舒齐被安然早早唤起站桩,练拳脚,安静的时候再教他什么是气守丹田,怎么调息冥想内功心法。
“大哥二哥,你们要不要一起练?很管用,我现在力气就很大了。”安然很想带着两哥哥练。
“你们俩玩吧!我们还有事!”安舒衡根本没空搭理他们,早上还要挑水干活。倒是安舒信看他们比划时多看几眼,他也想学武艺,但不是这种小孩子的把戏。
不练就不练,好歹弄到了一个徒弟,安然没再强求,主要是强求不来,大人们都以为俩孩子一起瞎玩,谁也没去管。
不过时间不长,两孩子招式似乎有些模样了,安舒齐的小伙伴也跟着瞎比划起来。安舒信在空闲时更是多看了几眼。安然死硬拉着他跟着练:“二哥,练嘛!这功夫真的很厉害!要是有坏人你好帮我们打他们!”
安舒信才不信,不过跟着比划几下倒是可以。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上蹿下跳装装英雄好汉也好。安然偷偷弄了两个樱桃果子给安舒信安舒齐,让他们感觉就是练功身体才有了改变。
不知道安舒齐什么感觉?安舒信突然觉得自己走路脚步轻快了,拎东西没那么沉重了,难道真是练功夫的原因?有了这感觉后安舒信练功也勤快了,虽然他觉得就是瞎比划。
转眼天凉了,安然能感觉到气行周天,小胳膊腿更加结实,身体也高了一块,安舒齐跟着安然能打下一套拳脚,现在能揍趴下两个孩子不成问题。如果安然跟着出去两人是能干趴下一群年龄不大的孩子的。打不过跑也比别人跑得快。安舒信学好一套拳脚后感觉到了好处,干什么都像精力过剩的男孩,安然再教他内功心法也就学了。
虽然疑问很多却得不到很好的解释,最后只得心里建设——就这样吧!管它妹妹从哪儿学的,有用就行。”
现在去码头卖货已经不需要别人跟着了,他自己就能应对!这里的应对可不单单是顾客,还有痞子流氓,还有想抢食的花子等。就如安然说的,“哥,打不过就跑,不丢人!”
安舒信越来越自信了,在保住东西的前提下他会努力揍那些不长眼的!
大人们就奇了怪了,怎么三个孩子还能练出什么门道?安然被问了无数次,回答就一条:“跟耍把式卖艺学的,他们耍完我就记住了!”
别人耍一遍就能记住?安炳绪说了一串香料名字,安然听完一样不差说了出来。安家人甚为惊讶,难道这孩子是天才?可惜是女娃!最后安然又被忽视了,老爷子背地叮嘱儿子不得再让安然看配方煮肉了,不然安家的煮肉哪还秘密?
安然暗自摇头,大仙,你把我弄来就是混吃等死吗?
天凉后安家正式增加了一锅酱卤驴头驴蹄,铺子前弄起了热汤锅。都是小本小利,倒没引起同行的排斥非议,只道世道不好这行越来越难做。
安家隔壁不再养驴杀驴,而是专门用来收拾驴头驴蹄内脏等,据说明年要建新房,安炳绪一家会过去。
安然想想自家哥哥都这么大了还跟父母一炕睡是该分开了。她盼着自己和姐姐能有一个属于她们的房间,那样她晚上练功会更方便。
“安舒齐,街口有卖人的,你要不要去看?”外面男孩喊着安舒齐看热闹。
“去,等我!”安舒齐撒腿就跑,安然一听也想去看看古代怎么卖人?
“别跑远了!快回来!”老太太在后面喊道。
一群孩子早跑了没影,街口那处有一座土地庙,庙前一条街有很多商铺,是青龙镇最繁华的地段,安家的铺子也在此处。安然他们跑来土地庙前已经围了很多人,几个孩子挤进去,里面是一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外乡人。
有五六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和几个女人跪在前面,他们乱糟糟的头上都插了一根草,哀求着哪位好心人买下他们。身后的人期期艾艾地求着围观者:“求求哪位大爷好心买个人吧!这个孩子已经十岁了,身体好,能干活,我们只要一袋玉米面。这个女孩八岁了,会烧火洗衣打扫,采野菜,喂猪喂鸡,半袋玉米面就带走。这孩子六岁了,女孩,谁家缺童养媳?这女人二十六,生过一个男娃,谁缺媳妇二两银子带走——”
这是真人版的卖人,安然心里很不舒服,她在现实社会过惯了安逸生活,除了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等场景,哪里知道现在生活真的有!
“南方不是已经不发水了吗?怎么还要卖孩子?”
“水退了没粮食,长毛又闹腾的厉害,最终百姓受苦。”
安然听着旁边人议论挨个看那些被卖的孩子,他们目光呆滞,任由围观者打量,爹娘说了,有人买了就有饭吃,他们饿啊!为了把自己推销出去嘴里不停求着周围好心人,买了自己。
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有人买,这年头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哪还管得了别人?顽皮的孩子们朝那些人扔着石子,那些人只是微微躲闪,后来有的也不躲闪了,一切听天由命一般。安舒齐也想扔,被安然按住手:“不许欺负他们,他们也是人,已经够可怜了,男子汉不能落井下石。”
安舒齐扔掉石头算是听了安然的,安然拉起安舒齐:“回家,不然奶奶担心。”
安舒齐还算听话,也不知道从何时起他就听安然的话了。兄妹俩一招呼,那群孩子跟着往回跑。
“去码头看二哥”安然很想去看看码头,今天倒是好机会。
一群孩子又朝着码头跑,安舒信现在每天过来卖驴头肉和驴蹄、驴杂。驴肉每次带一块,主要推销给有钱没下船的过路商客。今天他不走运,东西还没卖出多少就被镇上新来的那群花子围堵住,人可以走,但东西放下!那篮子里的肉他们眼馋许久了,也盯他几天了,知道安舒信只有一人便选了今天下手。
安舒信那是典型的舍命不舍财,东西朝一根桅杆上一挂,一人力挑群花子。花子最大的也有十几岁,虽然体力不如安舒信,那也是一群。安然等人跑来正看到二哥单挑群花子!虽然没看出吃亏却也没占多大便宜,衣服又挂了!安然第一想法就是二哥回去要挨揍!
花子被撂倒几个,几个大些的依旧坚持,安舒齐一看就如小老虎一般冲过去:“敢欺负我二哥?你们问过小爷没?”
安然一招小手:“上!揍他丫的!敢欺负我们安家的人?问过姑奶奶吗?”
这群孩子都跟着安然假模假样的练过,一听号令就冲,看热闹的没想到事情有了转机,一时间都放下手里的活观看起来。
安然专踢那些人小腿,一脚下去就是一声惨嚎!腿上没了力气人一屈膝就跪了,“打!给我狠狠打!”安然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