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为亲身经历的人,始皇帝对此不想说话,甚至不想回想。
[太子丹为了延缓燕国被灭,决定找机会刺杀秦始皇,这个人选就定为了荆轲!]
[太子丹三顾茅庐于易水,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太子丹,三顾茅庐,你是姓姬呐,还是姓刘啊?】
【搁着幼年父母早亡,中年父母复活,晚年被父母送走?】
嬴政听着这东西,沉默了一下,侧过头示意赵高把东西递上来。
这东西,果然越来越奔着不靠谱去了。
[但是为了接近秦始皇,太子丹和荆轲都需要做很多准备,秦始皇作为即将登上天下共主的人皇,周身自有结界,天意为护,绝非常人能够碰到的,更不是人能够伤之。]
[可以说即便是嬴政没有法力,不能长生不老,但是那威压绝对不是寻常人能够扛得住的。]
[一眼望之,双目沁血!双眸视之,眼瞎耳聋!刀剑加之,锉骨扬灰!]
嬴政原本准备传国玉玺的手停顿了一下,朕已经知道了,人皇不能长生不老了。
所以这件事——
不、用、再、说、了!
怎么胡编乱造,都不忘了说这件事?!
当然别管嬴政如何想,林朝仍旧看得非常认真,上班不摸鱼,等于浪费人生。
[为了破周身结界,荆轲找到了从秦国叛逃的樊於期,从樊於期那边借到了他的头,为投名状,更重要的是拿到了燕舆图,换言之,就是九州山河社稷图的碎片之一,具有华夏先民之力,若合之,天下太平,若散之,天下大乱。]
[此等大礼之下,赢得了荆轲面见秦始皇的根本。]
[而也就是在那一天,风云变色,图穷匕见,九霄雷动。]
[天意在秦,不在燕,荆轲刺秦未果,一剑穿喉。]
[自此,祖龙剑就成为了天下神器,祖龙剑甚至比皇帝之轩辕剑更胜一筹!]
声音高低顿挫,掷地有声。
李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他站在那里,笔直得跟个木桩子似的,尽力不去看那画面。
但是那画面却仍旧不自觉落入眼中。
身后有明光,华彩归一,如翡火齐,流耀含英。
明明身处人间,但是莫名有一种非人的感觉。
如果他当年不在现场的话,他就信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画面的确很是恢宏壮阔。
理智告诉李斯,这玩意他别参合,但是实际上,这玩意看着真的很有意思啊。
不过这东西李斯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这相当于看陛下热闹……
至于嬴政,此刻好似也没抬眼过,盒盖已经拿掉,仅剩下一个木盒底上落传国玉玺,那传国玉玺,润玉如油,纯于精粹,古之美玉,天下皆知,如今又是雕成了玺,更是美轮美奂,光落在上面,仿佛都是润进了玉玺之内,他的视线尽数落在了那传国玉玺之上,仿佛看得极为认真,但是实际上心中却是想着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
虽然这东西胡说八道,乱七八糟,但是这个结果,好像还不错。
要不让他们修史的时候,也该省略的省略一下?
这边正想着,就听见那边林朝道——
【我都等了半天了,王负剑呢?】
【我还想听你王负剑怎么编呢!】
【荆轲刺秦,秦王绕柱,还有太医,哦不对,那个时候不是太医,还是侍医的夏无且之药囊攻击,以及陛下的连招八剑,化身剑圣,太史公写的那叫一个有画面感,结果给省略了?】
……
……
……
“咔嚓——”
【哎?好像有什么东西碎了?】
林朝目光往边上看过去,却是什么都没看见。
李斯如站针毡。
刚刚有那个心思,是我之过,我就不该放松警惕。
在场能够听到这东西的就三个人。
一个是陛下,一个是神异之士林朝,一个就是他。
那他……
李斯此时此刻,内心都在流血,但凡此地有什么缝,李斯都想钻进去。
但是此地没缝,真说是有缝,李斯也钻不进去,更不能往里钻。
嬴政就站在那边,比之当时听闻了徐福之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情此景,李斯当机立断,“陛下,臣”
话音未落,那边就继续道,【不说来,那个时候左右应该也有李斯吧。】
【三顾茅庐啊……哎,这东西古往今来就那么一例,但是君臣相得,这东西,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也是形容李斯和陛下的来着。】
【陛下是千古一帝,李斯这丞相当的,何尝不是改封建立郡县之后的功高志伟之相?】
在那一瞬间,李斯直接把要告退的话咽了回去,改口道,“臣自得此玺时,天光破晓,夺第一缕天光,昭大秦之光明,事神保民,天地钟爱。”
虽然留在这里,很危险。
但是……
就眼下这局面,却也不由得让李斯有些心动。
【可惜了。】
李斯那正在蓬勃跃动的心,直接被这一句话弄得顿时就像是上一秒还在天上,下一秒直接就给他扔坑里面去了。
【哎,也不可惜。】
李斯:?
什么意思?
【谁让李斯自己选的呢?】
【都说手握权柄的老臣,有可能是诸葛亮,也有可能是司马懿这两个极端,但是谁能想想还有李斯这种的呢?】
【而且你甚至不能说李斯不在乎秦国,更不是那种后悔事秦国的,他对自己曾经事陛下定无数政事引以为傲,作死到快进棺材的时候都要提一提。】
嬴政:???
什么诸葛亮、司马懿之类的,嬴政不清楚,但是林朝后头的那句话,嬴政可是听得明明白白。
嬴政当即看向李斯,那视线仿佛都要把李斯给穿透了——
李斯,你干什么了?
李斯:?
陛下,我也不知道啊!
我只是想要来听听,林朝谈谈我的身后名,谁曾想还能够听到这种东西?
李斯心里苦,那真真像是生吃了黄连,但是转念一想——
陛下同他向来同心,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
至于不同心之处,但是他绝不可能忤逆陛下,他本是上蔡闾巷布衣,上幸擢为丞相,高官厚禄,荫及子嗣,士为知己者死,岂会负于陛下?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陛下转了思路,但是并非真心欲改呢?
换句话说——
谁能让陛下,心未改,行而变?
的确,陛下善于纳谏,但是却也绝非是什么毫无主意。
而朝中,还有谁能够让陛下如此?
想到此处,李斯心下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扶苏。
长公子。
只有长公子。
他是大秦未来的太子,以他的性子,日后必定是要改天换地。
甚至陛下都会被长公子所惑。
即便是眼下陛下看起来完全没有这个趋势。
但是谁知道日后如何?
如今既是有此一事,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说明日后就是如此?!
而他,势必走上王绾的旧路,甚至很有可能连王绾都不如。
王绾到底是陛下旧臣,他呢?
的确,长公子宽仁,不会对他怎么样,但是他怕是再不复今日之权柄,名落他乡,望日观月,牵黄犬逐狡兔,聊以度日……
不!
不仅如此!
甚至如今他所做的一切,都将大改,尽数难守,终其一生为其所事,一朝推翻片甲不留,李斯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他,不应该只停在眼下这个阶段,他应该做些实际的。
他必须做点实际的!
李斯就站在那里,视线微垂,但是那黝黑的瞳孔之下,尽是磅礴的野心。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是,在陛下麾下,偷偷干这种事情……
怕是有点危险。
嗯,可能不是一点危险……
想到此处,原本都已经在心下展望一下宏图大业,夺嫡大戏的李斯顿时心凉了半截,甚至头顶都出了一层薄汗。
始皇帝嬴政:?
李斯,你这是在那边想什么呢?
第47章
嬴政必然不可能因为这么一句话而对自己向来看重的李斯如何, 但是今日之事,他看李斯,怎么看都感觉藏着点其他事。
即便是这里面也很有可能是源于李斯真的畏惧自己日后可能会出事。
但是对于这个可能, 嬴政感觉有待商榷。
不过既是有林朝这神异之士, 嬴政暂时收回了目光。
当然, 李斯并没有注意到来自始皇帝那边怀疑的目光, 并不知道自己今日无意之中泄露出来一点思绪外泄, 导致了来自上面的一些猜测。
回去之后, 李斯好久这心态就没有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