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霍去病却知道这样的问题,还不至于惹怒陛下,按捺住自己想要起身求情的心。
  刘彻淡淡道:“继续说。”
  息禾更是欲哭无泪,说了之后,百官可就难受了。
  她敢说吗?嗯,她敢。
  她看众人的反应,已经知道大家应该都猜出来了,只管眼睛一闭,直接说道:“王朝的灭亡,是被权臣篡权。只是臣学疏才浅,记不得此人的来历。”
  刘彻听她最后一句,笑了:“你能记得我大汉如此详细的历史,连一场战役谁迷了路都能记得,会记不得一个篡权的逆贼?”
  他冷笑发问:“你是怕我提前杀了那人的祖宗,这才说自己记不住了吧!”
  又是致命的问题。
  息禾垂下脑袋:“陛下,若是您因为臣说的话,杀了无辜之人,后世就乱了,这样的罪孽,臣不敢说。”
  刘彻问:“即便要了你的命,你也不说。”
  息禾头垂得更低,见他这样说,反而便不慌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刘彻被这句话,又气笑了,指着她吓唬道:“你这丫头,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
  敢篡夺帝位,孤杀他祖宗,那也是应该的。
  息禾直接就不说话了。
  霍去病见息禾老老实实的跪着,哭丧着脸,很是心疼,立即上前,与息禾并排跪在一起,对着刘彻道:“陛下,您就别为难小禾了。”
  刘彻见霍去病,气就消了,对卫青说道:“瞧,我才刚吓唬这丫头几句,孤的冠军侯就心疼了。”
  息禾腹诽,这哪里只是吓唬了几句,她背后都出了一身冷汗了好不好。
  第141章
  要知道,卫青和霍去病现在是外戚。
  西汉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外戚干政,刘彻当初亲政也是费了不少波折。如今刘彻听闻国被臣子所窃,他会怎么想?能怎么想?
  刘彻明明是笑着,卫青却也不敢大意。
  他面上惶恐:“陛下,别说平宁,就是臣,也被吓到了呢。”
  刘彻哈哈一笑:“我有这么吓人吗?”
  嘴上这样说,他心里明白着卫青在害怕什么呢。
  卫青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刘彻转头看向息禾,便又问了一句致命的问题:“平宁啊,你说说,仲卿与你夫君,将来会不会成为遏制帝王的权臣?”
  这话,直接让所有人脖间一凉。
  他眼神锁定息禾,不放过她的一丝情绪变化。
  卫青马上反应过来,走到刘彻面前跪下:“陛下,臣惶恐。”
  霍去病跟着道:“陛下,臣绝无二心,请您明鉴。”
  见状,刘彻道:“我问平宁,你们这么紧张做什么。”
  他指着息禾:“你来说。”
  息禾叹息一口气:“陛下,我翻阅后世的史书,其中记载了冠军侯于元狩六年去世,十一年后卫将军去世,二位将军成不了遏制帝王的权臣。”
  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听息禾提起,他明确的死亡时间,心里闪过一丝异样。
  而刘彻看向息禾,见她说起霍去病的死亡,脸上也有淡淡哀伤,倒不像是说谎。
  他转头看着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将军,年轻、英俊、身材高大、谈吐优雅,他没有一处是不满意的。而作为将军,刘彻下意识便猜测霍去病战死。
  卫青已开口询问:“去病是怎么死的?”
  这时息禾道:“历史书上没有关于他死亡原因的明确记载,有人说是因病去世,有人说是被敌国毒杀,众说纷纭,那也是后世之人的推测罢了。”
  刘彻闻言:“传太医来。”
  霍去病道:“陛下,我的身体我清楚,这事不着急。”
  刘彻便先做罢。
  他再次将目光移向息禾,如果卫青死于十三年后,她却说卫青遏制不了帝权,莫非自己还能活得更久?
  没有谁不好奇自己的寿命,帝王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你说说,孤寿命几何?”
  又是这样致命的问题。
  四周的目光都聚集在息禾的身上。
  一旁的常融,忍不住抹掉头上闷出的细汗。他想一想,若是现在跪着直面帝王的是自己,他恐浑身都要绷直,话都得说不圆乎。
  就这平宁君这定力,他就佩服。
  息禾现在确实也不慌了,慌也没用啊,吓出免疫来了。
  她试探的问:“陛下,若是臣说您寿命永恒您定然也是不信的。”
  “那是自然。”刘彻点头。
  息禾便道:“那我实话实说?”
  刘彻摩擦着拇指的扳指:“实话实说。”
  她斟酌开口:“陛下,您很长寿,活到将近杖围之年。”
  “将近七十岁。”刘彻算了算,“孤今年三十七,看来还有三十几年的活头,确实算得上长寿。”
  息禾见状立刻恭维道:“陛下,您不仅寿命长,而且政绩傲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帝王中,您的政绩在后世之人心中,排在前三。”
  “哦?”刘彻挑眉,心情大好,不枉他这些年来励精图治。
  他顺着问下去:“前三?剩下两位是谁?”
  “一个是秦皇嬴政,他统一了分裂的诸侯国,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
  “一个是汉之后,中间隔了几个王朝后,属于唐朝的帝王,他武能开疆扩土,文能治理天下,在他的治理下,唐朝万邦来朝,他也被当时的人称为天可汗。”
  息禾顿了顿,立即补充道:“臣不敢妄议陛下,但您的政治理念,影响后世上千年。”
  她悄悄腹诽:在位后期,也确实昏庸,老来了还写了罪己诏。
  想一想,他还不如死得早一点,这样后来也不会搞出一堆烂摊子,就连自己选定的太子都搞死了。
  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息禾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刘彻自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得知自己政绩卓越,心里愉悦:“你倒是会说好听的话。”
  “陛下,这是事实。”息禾认真的道。
  刘彻点头,话又一转:“拍马屁倒是厉害,那你怎么不说说,到底是那个乱臣贼子窃了大汉帝位。”
  “王……”息禾张了张口,话音还未出,立即改口,“臣真不知道。”
  差点就把王莽的名字秃噜出来了。
  这怎么还想趁着她不备试探她呢!
  刘彻摇头:“嘴还挺严。”
  他沉声道:“窃国之罪,大逆不道,你还竟然隐瞒。”
  息禾立即道:“陛下,从古至今,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并非单一,汉的覆灭不仅仅是权臣窃国这么简单。”
  “汉王朝在后期有很多的问题,一是君主弱而外戚强大、二是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发生、三是边境为敌国侵扰,军费开支巨大……等等原因导致了后来的幼主帝位不稳。”
  她继续道:“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算杀了一人一族又如何,还是会有别的臣子滋养了野心,陛下,您比我更清楚,人是杀不完的。”
  嗯,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刘彻手指敲打着案几,盯着息禾,沉思片刻:“行,此事孤便先带过。”
  这话一出,息禾立刻就松了一口气。
  刘彻便没有再问关于朝堂上的事情,也没有问最后是谁继承了他的皇位。
  他道:“不说朝政,便给孤说说,后世的事情吧。”
  息禾见刘彻没有询问她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她心中猜测这时候刘彻还没有想过,未来接替他皇位的不是如今的太子刘据,而是后来他生的小儿子刘弗陵。
  还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呢,至少在现在,他不问,巫蛊之祸她还是不能主动说。
  否则,刘彻将怎么看待太子,怎么看待卫子夫?而作为外戚,卫霍该如何自处?
  听他说不再提西汉的事情,息禾整个人都松快了。
  她深吸一口气,问道:“不知道陛下想听哪一方面?”
  “方方面面。”
  这……“这可多了。”
  刘彻道:“说。”
  息禾打好腹稿,娓娓道来。
  “陛下,臣来自一千八百年后,臣出生的那个时代,中原已经没有皇帝。而从没有皇帝的时间开始,我们称之为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将秦皇嬴政统一中原称帝起,到最后一个皇帝退位,这一段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
  “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举荐制的出现,士大夫开始了抱团,形成了门阀世家,鼎盛时有‘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的说法。”
  “汉后建立的新朝,皇帝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因触怒诸侯世家的利益,国家很快灭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