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打仗太耗钱,这也是当初朝堂上那帮老朽不愿意打仗主张与匈奴求和的原因之一。
  如今国库空虚,桑弘羊提出,可让百姓买爵赎罪,出售武功爵,以此充盈国库。
  解决国库空虚的事情迫在眉睫,贩卖爵位,倒是快速充盈国库的好手段。
  刘彻骨节分明的手指敲击在案几上,有些意动。
  不过他不明就这样同意了,贩卖爵位,总归说起来有些不好听,他如今同意,便在群臣面前落了下乘。
  “你们二人倒是会打配合,若是此事通过决议,苏建倒是不用死了。”刘彻瞥了二人一眼,挥了挥手:“都下去吧,让孤再好好想一想,明日朝堂上再行商议。”
  二人跪在地上:“诺。”
  次日,朝堂上,桑弘羊便又再次上奏买爵赎罪的事情,朝堂上果然吵了起来,毕竟贩卖爵位,说起来着实不好听。
  而杜陵一派的世家自是着力促成此事,这样苏建便能逃过一死。
  朝堂上果然因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吵了好几天,没有结果,刘彻这才淡淡的询问反对此事之人:“如今国库空虚,既然你们反对贩卖爵位,可有其他好的办法,能够快速充盈国库?”
  自是没有。
  于是反对的人都闭嘴了,买爵赎罪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苏建以金赎命,成为庶人,家产大半都填进了国库,好在是留了一条性命。
  息禾因为受伤,难得清静,苏建以金赎为庶人的消息,还是从苏婉儿的信中知晓的,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苏婉儿送来的谢礼。
  第79章
  官场派系一向复杂,若想要只是简单区分,便是看地域,复杂的,便要知道谁是谁的门生,谁的老师与谁有何关系,谁又是谁提拔上来的……等等。
  就如苏建是杜陵人,出生杜陵世家,以地域区分,他所属的派系便是杜陵一脉。
  而像东方朔与桑弘羊都是刘彻自己从底层提拔上来的,靠的是陛下的赏识,属于纯臣,帝王一脉。
  能让这二位给苏建说情,想来苏婉儿那边下了不少的功夫。
  只是让息禾没有想到的是,记载在历史上这一年关于买爵赎罪的这件事,她竟然是始作俑者。
  她捂着脑袋,心中哀嚎,这算什么事嘛!
  又过了十几日,息禾身上的伤口结痂脱落,肌肤上只剩下难看的疤痕,已经能走能跳,就是因为被伤口折磨,起色不算特别好,还需要继续休养。
  息禾是个闲不住的,她已经有了想要培养一批自己的人手的打算,之前姜懋确实有点本事,她倒是有点想法拉拢这二人,于是派人寻找他们的行踪。
  想到若是要发展自己的人手,必然需要不少的资金,她便打算请一批匠人,准备弄玻璃厂,以此牟利。
  之前息禾见到一盏琉璃盏就要二十贯,十分暴利,她便早就想将玻璃给弄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
  而玻璃需要准备的原材料便是石英石,碳酸钙等,原料十分的便宜。将这些砂子在高温炉中进行熔融,便能形成玻璃液,最后便是浇筑抛光和切割。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便能够得到透明的玻璃。
  不过砂子熔融的温度需要达到一千五百摄氏度,因此高温炉的制作便尤为重要,这也是需要技术的地方。
  息禾思考了许久,决定用耐火的黏土砌高温炉,这样才能保证不炸炉。
  只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玻璃的生产就不成问题。
  玻璃用途甚广,可用于制作门窗、桌子,也可以做成日常用品,如瓶瓶罐罐,也可以制成镜子等等。
  玻璃的透光性非常的好,洁净澄明,息禾完全可以制成高端货品进行售卖。
  更何况,还有用玻璃做成的镜子,只要做出来,必将讨得闺阁女子的欢心。
  为了能够有钱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日子,息禾便在家将所需要的原材料列举好,已经将厂房的施工图纸画好。
  霍去病来平宁府看望息禾的时候,她便坐在书房的案几上,那些毛笔嘟嘟囔囔不知道念叨着什么。
  他见她在忙,便拦住了想要想息禾通报的婢女,没有打扰。
  而刘彻这边,最近将事情聚焦在科举制上面。
  他拿出息禾写的奏章,看了又看,就是他也找不出漏洞。
  刘彻与朝臣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最是知道这些朝臣的脾性。
  若只能科举为官,此时若是答应,若是家族后人才学不显,科举不上,那么整个家族面临的便是没落。
  这丫头,聪明是聪明,只是少了一些人情味。
  有这等才学,这丫头即便是女子,让她入朝为官,他也是能抗下朝臣的压力。
  刘彻将奏章放在案几上,手叩击着案几,低头思索。
  不过他还得要考校一番这丫头才行,不然贸然让她进入朝堂,若是不会应变,怕是要被朝堂上的那群老狐狸给欺负死。
  ……
  七月中旬,息禾被刘彻单独叫到了未央宫。
  此时,她正在玻璃厂,指挥匠人砌墙,听闻刘彻传召,她便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换了一身衣服,跟着传召的宫人前往未央宫。
  她走在宫墙内,看着长长的走廊,暗自思索刘彻传召她的原因。
  这时与匈奴的战事已经结束,国库空虚的问题也已经解决,息禾想来,刘彻此时传召她,应该是跟科举制有关。
  如此,她便思考起见到他时,该怎么回答。
  到了未央宫,刘彻穿着玄衣坐在上首,正在批改奏折。
  息禾立即跪下行礼:“臣女参见陛下。”
  刘彻闻言将笔放下,淡淡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息禾。
  她大病初愈,脸上的气色算不上好,却难掩其殊色,令人见了便想要呵护,不忍再说重话。
  他道:“行了,起来说话。”
  “诺。”息禾起身,随后恭敬的站在一旁。
  刘彻有心考校息禾,不由问:“孤看了你写的奏章,思索数月,也有心用这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不过想来你也知道,这科举制应用的难处。”
  息禾低头应道:“是。”
  正好,她之前被世家的人刺杀之后,后来她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
  莫不是想要考校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刘彻果然问:“那你可有什么办法?”
  息禾打好腹稿,道:“回陛下,科举制的提出,定然会会让士族反对,主要原因便是……”
  刘彻点头:“嗯,继续往下说。”
  她沉吟了一下,继续道,“臣女回去仔细想了一下,士族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科举制与举荐制完全不一样,如今朝臣更习惯用举荐制,难免不愿意尝试新的制度。”
  说完,息禾心里便笑了。
  举荐制对于这些朝堂上的高级官员而言,操作空间可就多了,自然不会用太过公平的科举制来取代举荐制了。
  想到这,息禾继续道:“二是科举制太过于公平,显得没有人情味。”
  刘彻微眯着眼睛,看来这丫头也不傻,倒是能直接指出科举制想要推出主要存在的问题。
  不过他看中这科举制,便是其中的公平,以此削弱士大夫对皇室的辖制,加强中央集权。
  他倒是要看这丫头怎么圆。
  刘彻淡淡开口:“不错,继续说。”
  也不知道刘彻说的不错,倒是是真的不错,还是有其他的意思。
  息禾咽了咽口水,手里紧张得冒汗。
  她为自己感觉到好笑,果然帝心难测,她如今便要学着揣测帝王的心思了。
  息禾稳了一下心神,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臣女认为,科举制和举荐制都是为了选拔人才,两者可以同时存在……”
  说白了科举制为什么会被士族排斥,便是科举制太过于公平,能够给底层的读书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而息禾拿出的将科举制度又是明清时,已经非常完善的制度。
  世家在科举制度下没有任何的操作空间,这个制度实行后对世家而言并没有好处,如此,自然是要反对。
  如此,可适当的留给这些世家大族一些操作空间。
  让他们先尝到甜头,等科举制已经成为常规后,再慢慢将其漏洞填补,从而让其在选拔人才中达到公平的目的。
  息禾声音缓慢有条例的自己的思路,在刘彻面前一一讲明……
  第80章
  息禾说完,悄悄地抬头看刘彻。
  帝王面上没有表情,让人猜不出他的想法。
  息禾的手在藏在宽大的衣袖下,紧张得出了汗。
  许久之后,刘彻开口:“孤封你为侍中,明日上朝,你也来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