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她见到刘彻翻开奏折,目光一行行的看着里面的内容,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忐忑。
  她脑子放空,忍不住胡思乱想。
  而这个时候,刘彻已经被奏折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就是这字有点丑,看着有点费劲,想来是这个女娘自己写的。
  不过瑕不掩瑜,里面的内容,已经冲击到了他的心神。
  写出这篇奏章的人简直有大才!
  刘彻的确不喜女子参政,可里面的内容足以让他忽略她的性别。
  这篇奏章中,将这个科举制,讲得明明白白,各个方面都十分完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人的脑子能够想出来的。
  其一,考试分级。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从地方选择人才之后,集中到中央,再择优而选,人才的选拔涵盖全国。
  其二,朝廷选择多个官员出题,之后由皇帝或丞相选定题目,之后进行保密处理。
  其三……
  “好!”刘彻看完,一拍桌子,“这科举制简直妙极!这奏章是你写的?全然未经手旁人?”
  若是这个科举制能够顺利实施,不仅能在地方上选拔出人才未朝廷所用,还能够削弱结党营私的风气!维护帝王的利益!
  这奏章简直写到了刘彻的心坎之中!
  这时,刘彻身边常寺人忍不住看向息禾。
  这丫头在奏折中写了什么,竟然让想来不喜形于色的陛下如此激动。
  而息禾也被刘彻吓了一跳,她点头应道:“回陛下,这奏章内容都是臣女写的。”
  刘彻道:“既然你在奏折中提到了公平二字,那你与我所说,这科举制到底比举荐制公平在哪里?”
  闻言,息禾心中早有答案。
  她虽然面对汉武帝时,面上有些紧张,回答却极为有条例,甚至暗搓搓的踩了一次举荐制。
  “回陛下,科举制在于统一试卷,答题后并进行糊名誊录,再让考官进行批改等,便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在选拔人才上便不会存在靠关系,拉帮结派的局面。”
  帝王最不喜欢臣子结党营私,刘彻闻言,眼神锐利的盯着息禾:“你继续往下说。”
  闻言,常寺人看着息禾的目光也不一样了。
  这个平宁翁主,真是好大的胆子啊,一个女子竟然敢掺和到朝堂之事上。
  不知为何陛下却并未降罪于她。
  息禾此刻被刘彻盯着,手心开始出汗。
  她偷偷的往身上擦了擦,继续道:“就如同举荐制,人才需要高级官员的推荐,才能入朝为官,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局面。而科举制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她话说完,便感觉到刘彻的目光凝视着她,她的额头顿时除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刘彻合上奏折,见息禾果真对答如流,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行啊,你这女娘,每一次觐见都能给孤惊喜。”
  这女娘,真是旷世奇才。
  不过这科举制到底能不能启用,还要拿到朝堂上讨论讨论,他自个,定是支持的。
  刘彻想到朝堂上那帮老东西,刘彻就有些头疼,想来到时候怕是要吵翻天。
  特别是那帮靠祖阴的那帮勋贵子弟,更是要恨惨了这小女娘。
  他想到上次息禾被劫持的事情,忙里偷闲的时候还纳闷过,这一个小女娘怎么惹上了江湖人。
  想来幕后的人并不是什么江湖人,而是那帮世家权贵。
  他沉吟片刻,道:“这奏折我便留下了。”
  息禾道:“诺。”
  刘彻对于有能力的人还是很宽厚的,想到如今息禾不仅给他进献了活字印刷术,更是提出了这科举制,皆甚合心意。
  若不添加封赏,岂不是打击她的积极性。
  他随即下旨,将息禾封为平宁君,食邑千户。
  如此,作为女君不适于再住在平宁府,另赐了一套宅子给她。
  随即,刘彻摸了摸手上的奏章,这科举制是这小女娘提出来的,奏折就算奏折里面将此事写得再明明白白,落实起来,还需要提出者本人最为清楚。
  那岂不是要让息禾进入朝堂?
  刘彻有些心里意动。
  只是这事还需要再斟酌斟酌。
  第63章
  从未央宫回到将军府,息禾被封为平阳君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阳信公主和卫青耳里。
  若是一个翁主,便算不得什么。
  可此次册封的可是女君。
  妇女封君,仪比公主。
  阳信公主收到消息时,便笑了,她抚摸着面前的宣纸,幽幽开口:“能从一个女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封君,倒是有些能耐。”
  身边的绛辰道:“公主,奴婢婢打听到平宁君在民间的风评极好,去年春耕,她拿出的曲辕犁和水车在农事上可帮了耕农省了不少的力气。许是这样,陛下才将她封为女君。”
  “不该如此。”阳信公主沉吟,“竹院这些日子有何异动?”
  若是之前她想将她当个棋子玩弄,现在看来,就算她是个棋子,也是陛下手中的棋子。
  轮不到她了。
  另一边。
  卫青得知消息后,毫不意外。
  将科举制呈给陛下之前,霍去病便与他商议过。
  科举制的出现势必会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削弱权贵豪强弄权。
  卫青是外戚,而刘彻又是一个英明雄武的帝王,掌控欲极强。
  若外戚势大,脱离了他的掌控,向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他可不想重蹈窦家的覆辙。
  而若陛下愿意将科举制运用到官场,定然会引起世家不满,陛下势必需要支持者。
  他作为纯臣,定然会支持陛下。
  如此,他便能将臣子与陛下的矛盾转化为臣子与臣子之间的矛盾。
  帝王之术讲究的是制衡之术,而他便是利用了制衡之术平衡与帝王的关系。
  若是一家势大,便会对帝王造成威胁,那便是自取灭亡。
  如今卫青战功赫赫,手握重兵,帝王信重,看似风光无限,若是帝王的猜忌起来,他手上的兵,便是他的催命符。
  如今,他倒是对能想出科举制的息禾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竟有如此惊人的才能。
  况且,这人竟然还是他府里的女奴出身。
  他本身也是骑奴出身,知道奴隶想要往上爬的艰难,对此,天然的对息禾产生了一丝好感。
  于是听到霍去病与息禾回到将军府的消息,便让人将两人请到了书房。
  “舅舅。”走进书房,霍去病朝着卫青稽首。
  息禾见状,立即行了个常礼。“参加将军。”
  她这是第一次见到卫青,史书上说卫青长得十分英俊。
  今日见到,果真如此。
  哪怕人到中年,卫青想来是一直在军中的缘故,哪怕人到中年,身材依旧保持得很好,浑身带着武将的血气。
  她被他锐利的目光扫了一样,浑身便起了鸡皮疙瘩。
  “坐吧。”卫青淡淡道。
  “诺。”
  而当息禾跟着霍去病走进来的时候,卫青便有些惊讶。
  这小女娘看上去不大,穿着一身青色的曲裾,发间只插了一根素簪。
  肌肤白皙,身材纤细,长得十分貌美。
  只是太瘦了,看上去十分的柔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惹人怜爱。
  卫青没见到息禾的时候,以为她应该像是野草一样蓬勃向上,顽强生长。而今日见到,这小女娘倒像一朵娇嫩的菟丝花,看上去时时刻刻都需要人精心呵护着。
  与他想象的不一样。
  卫青看着息禾,想到了马蹄铁在军马上的运用,欣慰的道。“你之前献给陛下的马蹄铁,让朝堂在对战匈奴的时候,马匹的损耗减少了很多,我得感谢你。”
  给马穿铁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就这丫头想出来了。
  “不敢当不敢当。”息禾闻言谦虚的笑了笑。
  这时,卫青道:“虽然你是我府上出来的人,只是如今你被陛下封为了平宁君,赐下了宅子,你作为府里出来的人,我便再送你百亩良田作为你为军中献出马蹄铁的谢礼。”
  闻言,息禾有些不知所措。
  她这才想起来,陛下如今给她赐下宅子,她再住在卫府便不合适了。
  她不由看向一旁的霍去病。
  可那些外面那些人还想要她的命呢。
  见到息禾的求助的目光,霍去病在桌底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他知道舅舅给息禾送田地,便是拉拢她,也说明还把她当成自己人,倒也不必纠结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