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魏琳伊又一次张口结舌,一半出于无言以对,一半出于惊讶,不知生母何以这样能言善道了。
蒋氏扬声唤小凡进门,随即定定望着魏琳伊:“你要么想法子要了我的命,要么就好好儿想想,回到魏家如何度日。
“你今年十六了,想嫁人就请魏阁老给你找个外地名不见经传的嫁了,不想嫁就寻个不给人惹祸的安生去处。
“再想利用我对你的亏欠伤害谁,必然不能够了。你是我生下来的,得认命。”
魏琳伊怒极,却笑了,那笑容使得面容有些扭曲。
她猛然起身,抓住桌布,想掀桌。
刚进门来的小凡见状,闪身过去扣住她双手的腕子,使得她失力松手,继而将人带到三步开外。
蒋氏疲惫得闭了闭眼,“把她带回小暖阁,若是不听你的话,想怎样便怎样。忙完了便回来,与我一同用饭。”
小凡脆生生称是。
魏琳伊险些气得背过气去。
-
腊月十九,一大早,纪阁老进宫面圣。
皇帝以为他有十万火急的事,当即召见。
纪阁老行过大礼,便呈上准备已久的奏折。
人既然来了,折子便是看不看两可,皇帝道:“何事?”
纪阁老禀道:“天灾已过*,便可以继续查官商勾结的案子,臣以为……”将与魏阁老说过的事竭力委婉地禀明,提了君家,没提魏家可能与君家有牵扯的事,这要等皇帝给他台阶。
“怎么你想的总是跟朕拧着?”皇帝第一千零一次费解,“官商勾结的事本就子虚乌有,你为何不能将之视为仁善之辈绕着弯子给朝廷示警?这是多复杂的事儿,非要谁跟你说得一清二楚?”
“英明不过皇上,但接下来赈灾势在必行,利用这个由头彻查官商中的不法之徒,一概抄家,便能筹到相应的银两,而不需开国库放粮,乃至减免灾民赋税。”
“看起来,次辅想抄家的人不少,分量也不轻。”皇帝笑呵呵的,“可你是否知晓,在朝廷看来有分量的商贾,养活了多少百姓?把这种人抄家,好端端丢掉饭碗的那些人怎么办?你纪家养着?”
纪阁老不由怀疑,魏阁老先一步给自己穿了小鞋,不然皇帝说话的路数不会与以前大不相同。
“纪阁老年岁不小了,如今又是天寒地冻,当心身子骨最要紧,其他的事不需劳心。”皇帝一摆手,“回府吧。”
纪阁老无法,只得告退离宫。
人一走,皇帝就开始运气,冷声吩咐大太监刘洪:“去问问魏阁老,是否同意纪阁老的主张,若是又一个鼻孔出气,让他告病将养,朕权当他快咽气了。”
刘洪又是畏惧又是想笑,心情很复杂,表情很拧巴,该问的却必须要问:“若是魏阁老反对——”
“抽空进宫来,与朕商议日后诸事。”
“奴才谨记。”
随后的事没有悬念,魏阁老当即随刘洪进宫,很委婉又很歹毒地告了纪阁老一状。
皇帝心里舒坦了。他最怕的就是现今的首辅偶尔脑袋抽筋儿,最不该与次辅政见一致的时候偏要一致,惹毛他不是一回两回了,这回两个重臣要是又合伙犯浑,他就一并收拾。
-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恰好在这一日,城门通往竹园的路通行。
虽说如此,这条路上不见一个行人。
一来因为天还未回暖,寻常人受不住那份彻骨的寒冷,二来竹园方圆几十里只此一家,谁想寻求救助也得去人多的地方,而不会赌一家心善。
小年夜吃过丰盛的菜肴、热腾腾的饺子,外书房的四个人忙着裁红纸,准备写春联。
沈星予犯愁:“我的字一般,写春联儿没词儿,怎么办?”
李进之道:“我也是,咱哥儿俩就写人口平安、抬头见喜那些得了。”
“怎么不说一个字儿不写,改去剪窗花?”顾月霖说。
君若则道:“月霖哥哥把春联横批写到纸上,你们照着抄。”
李进之一笑,默认。他已迅速习惯宠着妹妹的日子,一般是她说怎样就怎样。
沈星予最烦写字,这会儿不免抱怨:“君洛儿,你那脑子就没歇着的时候,不累?”
“不累。”君若浅笑盈盈的,“再说了,这种事也用脑子?明明是你瞎矫情。”
“你才矫情呢。”沈星予作势要打她。
君若笑着跑开去。
转过天来,蒋氏到外院找了顾月霖一趟,开门见山地说了魏琳伊的事。
顾月霖没有不应的道理,当即派阿金阿贵驾车,送魏琳伊和小凡回魏府,又问蒋氏:“您有没有短缺的东西?我等会儿到城里转转,或许能帮您带回来。”
“没有,只管忙你自己的事。”蒋氏叮嘱道,“这种天气百年不遇,身子骨再好也不见得完全适应,穿暖和些。”
“听您的。”
蒋氏不再耽搁,起身回房。
沈星予、李进之、君若也得回城里,和顾月霖一起离开竹园。
沈星予和顾月霖要一起去见一见萧允,沈瓒若在家最好不过。
李进之和君若则要找玉石届的老行尊,问那些人见没见过顾月霖生母留的玉坠,再就是循着路四家的和温氏的口供,派人手发力寻找当年的人证。
四人在城里的岔道口作别,顾月霖和沈星予策马并行在行人寥落的路上。
沈星予边走边轻声道:“如今掌管内务府的是宁王,但他派不上用场,要找造办处的老人儿,回家我先找我爹那些幕僚问清楚,还得做些什么工夫?”
顾月霖一听就会意,他也惦记着玉坠的事,笑道:“打听其人的长短处。宫里的人,不想惹是非的是大多数,上年岁的更怕晚节不保,无心掺和是非,不可强求。”
“但是宫里的人见识广,门路更广,进之和洛儿有所斩获最好,不然只能指望宫里的人。”沈星予对此倒并不为难,“没事,也容易,我在宫里又不是没人手。”
“你说真的?”顾月霖可不相信,不谙世故的沈小侯爷,会懂得早早地在宫里安插人手。
沈星予的笑容分外璀璨,透着得意。
第57章 魏琳琅道:“我会尽快给你找个外地的人家。”
顾月霖没追问,因为这不是说话的地方。
到了沈府,两人分头行事,顾月霖先去见萧允。
萧允住在外院一个雅致的小院儿,神采奕奕,见到顾月霖,第一句话是:“随风怎样?”
顾月霖默了默,“不错,长高长胖了,只是不大理人,我每日只是瞧它三两回。”
萧允莞尔,“没见谁跟谁呲牙你就知足吧。”随即带他到里间落座。
“对,知足。”顾月霖笑着,问起这些日子城里的情形。
萧允照实道:“京城的官员军兵十分尽力,再加上君家处处照应着,损失已经降到最低。
“但不可避免的,大雪压塌房子,致使人受伤乃至丧命的事情也不少。
“至于别处的情形,官员说的好听,实情恐怕更不容乐观。”
顾月霖默然颔首。就算及时张罗着防灾的人是皇帝,也难做到面面俱到。
萧允又说了纪阁老被皇帝晾起来闲在家中之事的原委。
顾月霖微微扬眉,“这次魏阁老倒是没帮次辅。”
“帮什么帮?以前是迫于无奈,如今不需再受制于人罢了。”
萧允在沈府常接触沈瓒的幕僚,有意无意地了解到很多官场上的事,何况萧家本就时时留意朝局,以前不曾说起,是觉着顾月霖年纪还小,不宜听闻太多。
顾月霖道:“也就是说,魏家老爷子留下的烂摊子不少。”
“你这小子,倒是旁观者清。”萧允满意地笑了笑,问道,“这段日子可曾用功读书?明年别又考个二甲的名次,当心你师父揍你。”
顾月霖笑出来,“我可不敢那么看得起自个儿,名次不太难看便知足。”
“瞧你这点儿出息。”萧允道,“先前的三场考试,终归要看底子深浅,有些话不好尽早跟你说透,比如做文章时要顾及主考官的喜好。来年不同,该提点你的样样不落,你千万争气。”
顾月霖正色称是。正如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的俗话,书院尽早与学子说清楚考场中一些不成文的规矩,闹不好会让人生出走捷径的心思,有害无益。
而这些事,只有真正考取功名的人事前或事后才顿悟。很多有真才实学却不曾下场的人,多年教书教不出一个金榜题名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恰如大白菜和开水白菜的差别,全吃过的人才分得清,非远观可明晰。
这边师生二人细说种种,君若和李进之正在城中穿行,先到君若的住宅,再到李进之亲信所在之处,各自放下口供的线索、要寻求相助的人和那个吊坠的详细特征。
吊坠背面那极为繁复的图,两人虽然瞧着云里雾里,却不妨碍照着描绘下来,留给手下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