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暴君 第64节

  陛下放心吧,这次的失败,只是一个意外,若是再有一次,俺老张绝对不会上当的!
  “清扫战场,传令三军,即刻班师回朝,不得有误!”刘辩说着,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关羽和张飞,声音也逐渐缓和了起来:
  “平身吧,战争素来不只是冲锋陷阵,翼德你有万夫不敌之勇,但你可知为什么古之名将常说:为将者,不在于勇猛,而在于谋?”
  张飞和关羽这才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看了看关羽,那眼中满是求助的神色。
  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张飞而言,似乎比打死一只老虎,尚且有些难度。
  关羽张口欲言,却被刘辩一个眼神制止了。
  张飞只有硬着头皮说:“就像是李儒对末将一样,此前明明是我们掌握了优势,在渑池一战将董卓十数万大军击溃,这已经是占据优势了。
  可就是此一战之后,董卓溃军遍地都是,末将心下膨胀,把李儒、李傕围在王屋山下,为求速战速决,方才会遭受火烧中计。
  不曾想一路追到了这吴城来……”
  张飞苦着脸道:“末将真的已经注意到了,吴城这边虽然也有草木,但是并没有王屋山那边的草木繁华且多,谁曾想李儒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关起城门来了,把吴城屠戮一空,人都杀光了,然后安排死土在里边点燃猛火油啊!”
  刘辩眼睛一瞪:“那你这意思,是朕错怪你了?”心里却惊讶不已,张飞还知道“膨胀”这个词儿?貌似是自已此前不小心说漏了嘴,张飞学会了这词语的意思。
  尤其是“卧槽”这个词儿,几乎是完全在大军中传开了。
  张飞一个机灵,立刻改口道:“末将绝对没有这意思,要怪的话,只怪两点!
  一者,李儒等人丧心病狂,实在是太过了,这样的人,上天都会让他们灭亡。
  二者,是臣粗心大意,如果末将在进入吴城以后多一个心眼,不要贸然走进街巷,就算是起火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刘辩一副见鬼表情看着张飞,这才真的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不逼自已一把,都不知道自已多有能耐。
  张飞显然就是这种人物的典型代表。
  “行了,别那一副委屈模样,我军击溃董卓,洛阳之危已经解除了,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洛阳闹饥荒,需要即刻解决,大军班师回朝!”
  “末将领命!”张飞急忙拱手拜道,他是真的没有把自已放在一个弓马手的角色上来。
  好在,皇帝刘辩也从未真正把他当做一个弓马手对待。
  远眺西北,刘辩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随后道:“先回军寨去……差人前去找皇叔刘备,着他快速将册封吕布为凉州刺史的令书送来。
  若是迟了恐怕吕布军就会一路烧杀抢掠到凉州,这里一路往北边走的百姓,恐怕就会如同这吴城中的百姓一样,死于非命!”
  “末将遵旨!”关羽拱手领命,随即青龙偃月刀一挥,大声喝道:“快些差人往渑池去催促册封吕布为凉州刺史的令书,不得迟疑!”
  “喏!”
  一队骑兵再度呼啸而起,顺着官道,往渑池方向飞驰而去。
  张飞环眼睁大,错愕的看着刘辩:“陛下,那三姓家奴无德无能,本是叛贼一个,为何要册封他为凉州刺史?”
  刘辩早就料到张飞有此一问,当下便道:“翼德,汝何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决绝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政治。”
  张翼德满脸不解其意:“不曾听闻。”
  第93章 意外发生
  刘辩认真想了想,这才略显无奈的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凉州之地有韩遂和马腾二人,平分凉州之地,尚且平和,而且现在出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中。
  但朕现在册封吕布为凉州刺史,那你想想看,马腾和韩遂两人,能容得下吕布为凉州刺史吗?
  这一旦容不下,那一定就会交战。
  这样的话,三虎相争,不管是谁赢了,最后都将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朕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等到那个时候,收复两手,岂非举手可定?”
  “哦!”张飞这才恍然大悟,“早知道如此,俺老张还追杀李儒做什么?”
  不等刘辩脸上的笑纹变成笑容扩散开来,张飞猛然道:“可是陛下,如果韩遂和马腾两人真的归顺吕布,那边陛下不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三弟胡言!”关羽顿时叱道,张飞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刘辩含笑道:“云长无需如此,翼德快人快语,朕素来喜欢……嗯,将军所说的这事情,确实是有其可能,但是你可曾想过,吕布是什么人?
  而那韩遂和马腾,又是什么人?”
  “吕布三姓家奴,背信弃义,数典忘祖,早晚必死于非命!”张飞怒气冲冲的喝道。
  刘辩又道:“那韩遂和马腾呢?”
  “皆为叛贼!”张飞提起丈八蛇矛,对这眼前的空气戳了几下,像是在戳韩遂、马腾似得。
  “这就是了,这三人心怀鬼胎,如果真的能联络在一起……”
  刘辩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大火不熄不灭吴城,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僵硬起来了。
  就吕布一个人,到了西凉以后,肯定要和韩遂、马腾撕逼,可如果再多了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的李儒,这事情瞬间就有些不对风口了啊!
  “有了!”刘辩目中寒芒闪动:“此前你追杀李儒、李傕的时候了,这二人都在军中,董卓败军,可是以吕布为首?”
  “不错,确实是如此。”张飞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一问。
  关羽似乎倒是明白过来了什么,他拱手道:“陛下的意思的是担心李儒以阴谋联合马腾、韩遂二人,阴谋对抗朝廷?”
  “不错!”刘辩颔首道:“本来朕一点都不担心的,但是忽然听到翼德这样说以后,朕反而觉得吕布身边如果跟着李儒,那这事情就变得有些不对劲了。”
  关羽闻言,沉吟片刻时候,一手抚摸着自已的美须,一手提着青龙偃月刀立在马背上沉思起来:
  “若是如此,还请陛下准许臣帅军追击吕布,将吕布斩杀于河东大地上,不让他有机会往凉州去!”
  刘辩摇头:“此举也不妥当……云长可曾想过,那吕布和李儒、李傕的关系如何?”
  “陛下此话?”关羽满脸涨红,显然是没有听明白刘辩的意思,随后才试探着问:“可是离间计?”
  “算是,也不算是!”刘辩道:“朕本意是册封吕布为凉州刺史,如此一来,那韩遂、马腾二人必定与吕布不合,凉州必定要苦战许久。
  可是现在,吕布身边多了一个李儒,从翼德连接在这个李儒身上吃亏可以看得出来,这李儒绝对是智谋之辈。
  所以,此时或许要发生一些转变才好。”
  “却不知?陛下之意?”
  刘辩眯眼道:“册封李儒为凉州刺史!眼下董败军皆以吕布为主公,如果朕册封李儒为凉州刺史。
  吕布军中必定要乱,尤其是吕布其人,定然容纳不下李儒,最大的可能,不是李儒杀吕布,就是吕布杀李儒。”
  “此计甚好!”关羽兴奋道:“陛下方才所言,上兵伐谋,此便是伐谋之策也!”
  刘辩目光灼灼:“云长之意,此办法可行吗?”
  “实在是太可行了!”关羽沉吟道:“吕布其人,生性多疑,若皇帝册封李儒为凉州刺史,李儒明知是计策,就算是向着吕布解释了,恐怕这种解释在吕布眼中,也只会是越描越黑,如果再有人煽动一下,那吕布必杀李儒!”
  “换言之,李儒这样聪明的人,只怕从接到诏书开始,就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了。”刘辩目中嬉笑之色。
  “那就把令书改一下,册封李儒为凉州刺史!”
  “得令!”关羽拱手,随后又即刻派遣出一彪快马,直奔渑池而去。
  大军星夜回撤,刘辩不想在这里停留半分。
  野外大营和城池终究不一样。
  渑池城墙高大,固守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张飞此前扎营,本就是假意为之,所以营寨并没有什么坚固性可言。
  天明时分,皇帝这才回到渑池,刘备领着诸将外出迎接,他本来想向着皇帝禀告渑池现在的军备情况,但是看到皇帝一脸疲惫,再想到皇帝现年不过十五岁之后,便也就忍住了。
  “臣已经着人备下香汤等候陛下沐浴,陛下万乘之躯,何其尊贵,此番征战劳苦,快些休息吧!”
  刘备关切的说道。
  刘辩颔首道:“皇叔无需担心,朕还撑得住,此番灭董贼,我军现在情况如何,你我君臣边走边说,到府邸下榻处,不就说完了?”
  闻得此言,刘备也不敢迟疑,他扶着天子上马以后,自个儿也翻身上马,这才有条不紊的说了起来。
  “此番渑池之战,我军战损两万一千之众!”说着,刘备目光带着责备的看向张飞,如果不是张飞鲁莽,不尊退兵的命令,哪里会有这么多的战损,最多也就两千战损到底了。
  刘辩眉头紧锁了片刻,随后又道:“那董卓军呢?”
  “董卓军在战场上丢下了六万具尸体,我军俘虏了三万之中,根据斥候回报的情况,董卓溃军尚且有部分散兵游勇,沦落在各地,只怕会落草为寇。
  所以,臣建议,留下一军驻守与渑池,眼下大阳城已经为吕布所抛弃,臣已经率先着张辽领兵一万,镇守大阳城,以防止曹贼趁机东进!”
  说着,刘备又道:“我军此一战之后,尚且有六万精锐之师,那三万俘虏,尚且需要多加看管,和各军之中的军卒打乱重组,倒也就不碍事了。”
  “那曹贼请封左扶风这是,皇叔如何看到?”
  刘备闻言,沉吟了片刻,忽而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他说道:“启奏陛下,昨天深夜时分,自洛阳有太长卿陈琳的亲兵奏折送到,他说他已经从荆州折了回来,却是请到了那一位供耕南阳的诸葛孔明。
  此人一路健谈,且言谈举止颇为高雅,乃是真正的智谋之土,不如先对曹操虚与委蛇,就说此事需要回到洛阳从长计议,暂且稳住曹贼,看看那诸葛孔明如何看待这件事情?”l
  第94章 中计
  刘辩压住心中狂笑,诸葛妖人果真出山了吗?
  看样子诸葛妖人复兴汉室,并非是虚言啊!
  自然,更大的可能,也是自已盗版曹贼的短歌行,那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着实震了诸葛妖人!
  不管怎么说,这位三国妖人,终于来了!
  面上依旧平静的嬴胡亥淡淡道:“哦?倒是听说此人颇有贤才……不过,皇叔姑且言之,是册封曹贼为左扶风,还是一口回绝?”
  刘备肃容道:“曹操本为逆贼,此不虚也,然天下大乱,各地军阀割据混战。
  曹操如此明目张胆的逆贼,着人来问陛下讨要官职,陛下许诺了,那天下其余割据地方的诸侯,又会怎么想?
  等到那个时候,其他的逆贼也一并上书陛下,请求册封官职,陛下是给,还是不给?”
  刘辩微微颔首:“皇叔言之有理,那边直接将来人斩了,以此表示我大汉朝廷,绝对不会在逆贼面前后退半步!”
  刘备大喜道:“陛下圣明!我大汉江山自高祖斩白蛇起义,诛灭暴秦开始,已经历经了四百年风霜雪雨。
  现而今,天下大乱,但民心中终究向着我大汉的。
  眼下的局势,俨然有昔年光武皇帝中兴之前,天下大乱的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