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街头第一个摊位就是素市最有名的“牛肉拉面”。
在比如安城这样的基地平民吃个好肉都要使劲攒钱不同,这里用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牛肉。
“您别看是热汤面,吃上一碗后淌了汗人才舒服呢。”老板的老公在旁边给她打下手,不时给她擦汗,不耽误她拉面。
这位大姨好像是继承的家里的百年老店,从还是孩子时就已经在店里帮忙揉面、招待客人了,一眼就从晚凉和汪姝探头探脑的神态判断出她俩不仅是刚到基地,大概还是从更远的地方逃来的,“您一看就是没吃过我们素市正宗拉面的,可得好好尝尝,”
“那就来两碗。”晚凉痛快地点单,刷了通行证里陈福茂给她们预存的足够的代币——素市作为省会虽然没遭受太多末世的冲击,银行储蓄也有足够的现金,但是应用代币为新的统一的货币体系作为过渡是中央政府的指示。
端着面,俩人坐在旁边的小桌上,加了不少醋和辣子,一勺汤一口面地吃起来。
这俩人都不会吸溜面条,吃面都是浅浅吸进嘴里,然后咬断,所以吃得就慢一点,却也品得更仔细。
“好筋道,牛肉也好香醇啊。”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果然还是外面的饭好吃,汪姝几乎含着泪感动道,“汤头也好吃,清香浓郁。”
晚凉也是一样的感动。
本以为拿面条开局,会把肚子占满,没想到反而是大开了胃口。
下一个是卖所谓“灰豆子”的摊位。
晚凉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还好商家摆了非常显眼的招牌介绍。
原来灰豆子是素市特色小吃,就是煮熟的豌豆配上甜味汤汁,在这个大热天,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老板递过一碗冰凉的灰豆子,豆子晶莹透亮,软糯而不失口感,伴随着微微的甜味,非常解暑。
汪姝一边吃一边连连点头:“好吃!这加了什么料在里面啊,我们怎么自己做出来的好像就没这么好吃。”
“你这种情况俗称家里吃腻了。”平时热衷于鼓捣各种解暑小汤的晚凉不满地给了她一肘子。
虽然,确实比她做的好吃就是了…=o=
边喝边走,她们又来到了一个卖“羊杂碎”的摊位。
这倒是让晚凉想起来,末世前她第一次吃杂碎汤时的情景。
那家店的老板和她们的孩子,有提前逃出去吗?
不想了。
这里的羊肉比她们之前逮来的几只野生羊的肉闻起来可香多了一点也不膳,热气腾腾地冒着独有的香气。
不过汪姝吃不来这个,晚凉就只要了一个小份的。
拿起碗,撒上辣子,晚凉自己吃了一勺后,故意地又舀起一勺,递到汪姝嘴边。
鬼使神差的,汪姝张口吞了进去。
没怎么咀嚼,就随便地滑进了胃里。
“其实还是辣辣香香的。”汪姝给出评价,其实她想的是晚凉刚刚没有换勺子诶,嘿嘿。
晚凉倒是看出汪姝确实不爱吃这个,恶作剧做了一次之后也不再为难她,自己几口把剩下的给吃完了,羊汤也一仰脖喝下。
其它的小吃大同小异,要么就是跟本地没有一点关系的什么鸡蛋汉堡、梅花糕什么的,俩人就只是看看。
最后,小吃街快要结束,她们经过了一个卖“鸡蛋醪糟”的摊位,醪糟的香甜味让她们停了下来。
这道用米酒、鸡蛋和甜米做成的甜品,虽然简单,但刚吃完咸鲜的羊杂汤,现在喉咙里正干着呢。
用一次性塑料杯接了两杯,冰冰凉的自制醪糟的甘甜和鸡蛋的绵密实在解渴又解腻。俩人边喝边向着不远处的土产市场走去。
那里又是一个人群聚集地,好像是素市周围的村镇乡民定期来参加的土产市场。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烤肉和蔬菜的香味。
“哇,这是真实存在的吗?”汪姝震撼地说,眼睛扫过那些仍在正常交易的摊贩,“这根本就是我想象中的西北早市的样子诶。”
两人沿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进了市场,路边的摊贩售卖着各种蔬果和鲜肉,还有一些手工制品。尽管天气炎热,但这里偏偏有着树荫和微风,稍稍让人感觉凉爽宜人些。
“晚凉你看”汪姝指着一个摊位,摊位上摆满了各种野生果子和干肉,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在玩耍。摊主是个中年妇女,正热情地招呼路过的客人。
“这些应该是野生的猕猴桃和枸杞。”晚凉点头,辨别植物对她来说不是问题。
摊主看见她们走近,立刻笑脸相迎,“想要尝尝吗?这些可是新摘的,吃了能补充维生素!”
“那就来一点吧。”汪姝爽快地拿出通行证,买了一小篮子猕猴桃。
边走边剥皮吃,其实是有点麻嘴的,俩人干脆比起来表情管理,卯着劲儿要拍下对方出糗的表情。
走到又一个小广场时,她们停下了脚步。
广场上搭建了一个小舞台,正上演着本土戏剧。
一群孩子坐在前排,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演员们身穿简单的布衣,演绎的是一个古老的山间传说,关于当地少数民族的勇士与恶龙的故事。
虽然只是简陋的布景和道具,但演员们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我妈总是有急救手术不能在家,所以我爸以前下乡做普法教育时候都得要带着我,那时候我看过类似的乡戏表演。”汪姝说,眼神里闪过一丝哀伤。
摸摸她的胳膊以示安慰,晚凉把话题岔开:“我还没看过这种戏呢。话说回来,你能听懂她们唱的什么吗?”
“其实听不懂。”汪姝低声笑道,“看个氛围嘛。”
两人啃着刚刚买来的水果串儿,叽叽咋咋地讨论着舞台上的表演。
“我们也许该多留几天,享受一下难得的宁静。”汪姝提议道,实实在在地在向往。
“也许吧。”晚凉轻轻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里确实好玩。
凑热闹看戏看了一会儿,俩人起身继续闲逛,发现这里还有一些用木材和石头建成的古老建筑。
这显然是历史遗迹的屋子,基地的人们却在这里悠闲地喝茶、下棋。
见这俩人愣头青一样地闯进来,攒局的大妈还给她们倒了两碗梗子茶,抓了一把果脯请她们吃。
所谓梗子茶,就是茶叶梗泡的茶,据大妈介绍,这个是以前吃不起茶的时候才会喝的,现在倒成了一种特色了。
晚凉尝着倒觉得也挺好,也就是茶水看着不怎么清亮,其实茶味很浓郁。
不过看这些中老年人玩牌实在有点无聊,给几位阿姨伯伯拿了一些刚买的果子,俩人起身告辞。
素市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区可以说是新旧参半,在现代化的大街上穿行一阵子,居然就来到了素市曾经的河堤边。
这里曾经是人们聚会休闲的好地方,河流两岸绿树成荫,而如今,河道早已干涸,河床上只剩下龟裂的泥土。走在这片废土之中,凉风时不时夹杂着尘土迎面吹来,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的模样。
“这里曾经是素市的母亲河吧?”汪姝抬头看着远方的天空,黄蒙蒙的。
“应该是吧。”晚凉发呆道,“武昭该一起来的,她肯定比我们知道的更多。”
“姐姐不想和我两个人一起吗?”汪姝卖可怜。
“哼。”晚凉把头发一甩,加快脚步。
“等等我嘛。”汪姝笑着跟上去。
沿着河堤前行,沿路还能看到一些倒塌的石碑和雕塑。雕塑早已被风化得不成样子,而那些纪念碑上曾经记录的辉煌,如今也只剩下几乎无法辨认的刻字。
“这些雕像应该是素市建成后的纪念碑吧。”晚凉站在一座残破的雕像前,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雕像的轮廓隐约还带着昔日的荣耀。
“时间和环境真的可以把一切都抹去。”汪姝有些感慨,她轻轻拍了拍雕像,“不过现在的素市还好。”
“没什么过不去的,走一步看一步吧。”晚凉微微一笑,突然她声音激动起来,“哎,那是什么?”
因为地势差,河对岸那个东西只露出一点点顶端。
“摩天轮!”而且是正在工作中的!
“去不去?”
“去。”
这是一个老旧的游乐园,面积不大,维护得倒还不错。
四周是人声鼎沸的笑闹声,吆喝的小贩、拉着孩子的家长、捧着甜筒和棉花糖的年轻情侣——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日常。
“真没想到,素市这里居然保存得这么好。”汪姝环顾四周,满是感慨。她抿了口手里的饮料,这还是刚刚在入园处自助买的色素小甜水冰沙呢。
“游乐园还开着,实在难得,这电力也太充足了吧。”晚凉感觉有点可疑。可话说回来了,蔗省本就是能源大省,连在中部时躲在浓重水雾后的太阳在这里都大大咧咧地伸展拳脚辐射大地呢。